第六百二十四章 威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宗羲聞言心道,果然與輔政王殿下所料一般無二,遂對伯特曼冷笑道:“說來說去你們仍是想要獨霸大明海上交易罷了。

“倒也不是不行,只要在大明港口裝、卸的貨物皆由海關司定價,所有東西就都交給你們轉賣。”

伯特曼一愣,經商賺的就是差價,若買賣價格都聽明國的,那自己不就真成跑腿的了?

他大搖其頭,“這怎麼行?歷來的規矩……”

“規矩?”黃宗羲打斷了他,“我們就不妨明說吧,以前這規矩的確是和蘭人定下的。東印度公司盤踞東番,仗著戰船強橫,你們所說的話又有誰敢不遵從?”

“不過往後這規矩卻由不得你們擅自做主了。”他掃了一眼幾名和蘭人,語氣鏗鏘,“自今日起,所有想來大明做生意的夷船,皆可在我沿海港口停靠,只要繳了稅金,買賣自由。任誰敢橫加阻攔,我大明水師決不坐視!”

伯特曼也知道今非昔比,大員的“盟友”鄭芝龍一夜間灰飛煙滅,而大明水師卻幾乎毫髮無傷。眼下有強大的水師做後盾,大明自有底氣說這番話,他忙賠笑道:“其實東印度公司也是為貴國商船的安全著想,大明四周海盜多如牛毛。如果和這些傢伙沒有達成協議,商船但凡出海,幾乎沒有安全抵達的可能。”

他立刻又補充了一句,“就像當年的倭寇,剿之不盡滅之不絕,只有我們出面與海盜斡旋,才有保持水道暢通的可能。”

他所言真中帶假,大明海域確實有極多海盜,但實際上最大的海盜正是這些和蘭人,“海盜劫掠”也成了他們威懾各國海商的手段。

若只是黃宗羲等明代官員,此時多會被他這番話唬住,大明海商出海的確九死一生,多會被海盜劫殺,他們哪兒知海盜身份。

然而黃宗羲前幾日得了朱琳指導,對其中貓膩已是一清二楚,不禁冷哼一聲,“哼,這海盜是怎麼來的,你們和蘭人恐怕比誰都清楚。

“不過大明水師對護衛自己的商船還是有信心的,些許海盜而已,不怕死便來試試。

“啊,閣下既提到了倭寇,下官便多說幾句。

“彼時倭寇橫行,朝廷只是一味防堵,以至屢剿不絕,為禍數十年。但如今若還有人敢在海上為非作歹,我們卻決不會被動守禦,而是遣大軍,合水師堅船,直搗匪類老巢,斬賊根源,畢其功於一役!”

他這話簡直就是赤果果的威脅了誰敢在海上劫掠,大明就會發兵端了誰的老巢。先前又說“和蘭人最清楚海盜的來歷”,便是告訴伯特曼,大明早就知道背後是誰搗鬼。

黃宗羲見一眾紅夷仍有不甘之色,又提高了聲音道:“我也不瞞諸位,大明水師眼下有三十四炮戰船三條,二十炮以上的戰船五條,十炮以上的戰船二十條。這些都是軟帆夾板船,所有大炮只計四磅以上的。至於舊式硬帆船之類,合計百餘條吧,不說也罷。”

他這麼“洩露”明軍水師的家底自然是得到輔政王授意的。朱琳知道,水師戰船這麼大的東西擺在那裡,和蘭人早晚都會知道,不如在這個戰略機遇期擺出來做威懾之用,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和蘭人經過先前派出的密探返回的情報,倒是知道大明已擁有不少蓋倫戰船,卻從未瞭解到具體數字。眼下聽黃宗羲這麼一說,幾名和蘭使節登時驚得面面相覷原來大明水師的戰鬥力已絕不弱於和蘭人在臺灣的所有戰艦之和!

作為軍事顧問隨伯特曼一起來南京的塞薩雷奧年輕氣盛,脫口而出道:“我們在巴達維亞還另有一支強大的艦隊……”

黃宗羲其實聽得懂和蘭語,但卻似充耳不聞,仍自顧道:“這只是水師現有的戰船,我還可以透漏一下船臺上正在建造的。”

他說著低頭看了眼手中“小抄”,輔政王殿下交待的細節太多,難免有寫沒背熟的,“永北裡。一條五十餘炮的戰船,還有不到一月即將建成。一條二十二炮的戰船,同樣下月造好。

“南安。一條三十二炮的戰船,還有五十天建成。另有兩條十四炮小船,即將入水。

“至於大明最大的龍江船廠,”他微微一笑,卻賣了個關子,“卻是朝廷機密,下官不便多言。不過龍江船廠比前兩個船廠加起來都大,諸位自己琢磨吧。”

伯特曼等人早就得到了大明在建五十炮戰船的訊息,但經由黃宗羲說出來,他們仍是心驚不已。要知道,巴達維亞得以震懾整個遠東的王牌,便是一條五十炮的戰船。

而那個黃大人沒有明說的龍江船廠,更是令幾人暗自掂量。他們昨日還親去龍江船廠附近看了看,自知黃宗羲所言不虛,搞不好裡面的船臺上還另有一條五十炮的大船。

其實龍江船廠才剛完成工藝標準化改革不久,工匠們也還沒有熟悉蓋倫戰船的建造技藝,暫時僅能建造一些不到二百噸的蓋倫船。船臺上倒是有好幾條六七百噸的戎克商船,乃是為遠洋商隊準備的。故而這裡規模雖大,卻尚需時日才能開工八百噸以上的船。

不過虛而實之,龍江船廠的造船能力如何,倒給了和蘭人極大的想象空間。

伯特曼用力咽了口吐沫,與大員最高行政官歐瓦特的助理相視點頭,這是打算要拿出備用方案了以大明眼下的勢頭,再過個半年,莫說東番,便是將巴達維亞艦隊開來,也不一定能勝過明軍水師。更不用說還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對和蘭在亞洲的勢力虎視眈眈,甚至英國人也隨時準備來遠東分一杯羹,巴達維亞艦隊絕不可能傾力對付明國。

既然來硬的沒把握,那就只能低頭了。伯特曼乾笑著搓了搓手,對黃宗羲道:“黃大人,雖然貴國有足夠的實力對付海盜,不過保護漫漫海路到底耗費極大。

“如果貴國同意將海上貿易交給東印度公司代理也就是維持現狀不變我們將每年繳納一百萬兩白銀的利潤作為回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