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工業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興治等人對於李毅口中的戰術十分感興趣,對於他們這些將官來說,親自上陣的機會並不多,大多的時間都是指揮軍隊,抵擋衝擊,突襲敵人弱點,所以戰術才是他們心中最想學習的。

李毅回答了他們幾個問題,見他們興致更加高昂,笑著道:“你們不要著急,你們要是真的想知道,那就暫且等待一段時間,到時候我將會開設武學堂,專門對你們進行教導。”

武學堂?

將官們有些不太明白。

劉興祚想了想,道:“督師大人,你的意思是我們要上學堂?”

李毅點點頭,看著下面的一群將官。

和安新的軍官不同,這群東江軍的將官主要都是依靠經驗來作戰,並沒有受到過系統的軍事教育,很多人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更不要說能夠讀兵書,學以致用。

所以他已經打算,將鐵旅的一部分軍官任命為官職,並且成立武學堂,專門教導東江軍將官們軍事技能和理論,提高他們的軍事素養。

“劉大人說的沒錯。文人們有學堂,你們武人們自然也要有學堂。武學堂專門給你們武人們上的學堂。”

劉興治站起身來,滿臉著急的道:“大人,大敵當前,我們哪裡還有時間到學堂學習啊?而且我們去了學堂,手下的兵丁誰來管?”

李毅壓壓手,讓劉興治坐下,然後笑著對大家說:“大敵當前,你們自然是不能一直在學堂學習。所以武學堂規模並不大,每一次只能教導三十到五十人,時間大概為一個月,為一期。在這時間之內,軍隊自然要交給其他官員協助管理。”

軍隊就是將官們安身立命的本錢,如何能夠交給他人。

劉興治認為李毅這是有意削弱他們的軍權,有些不高興的道:“我們上戰場打仗,靠的就是自己的拳腳,哪裡用的了識文斷字。督師大人,你看我就算了吧。”

其他將官們聽了也紛紛跟著道:“我們也不願意讀武學。”

劉興祚看到手下們這般放肆,一張臉又怒又懼,連忙對著李毅道:“督師大人,他們都是這種尿性,您不要責怪他們。”

說完揮起馬鞭對著劉興祚一頓亂抽,一邊抽一邊罵道;“就你個鱉孫事多,督師大人有令,你聽從就是,這裡那裡有你說話的份。”

李毅上前攔住劉興祚,看向眾位將官道:“你們不願意去武學堂也可以。但是我要提前告訴你們,接下來軍隊整編,整個東江三位軍門都要抽調兵丁去寧遠訓練,而訓練完畢的兵丁,都將要改動軍制,任免將官,而這些將官,都要用從武學堂畢業的將官擔任,你們不願意去,就指揮自己的舊軍,新軍就和你們沒有關係了。”

整編東江軍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東江鎮,劉興治當然也是知道的。第一期將要抽調東江軍一成兵力去往寧遠訓練,他們也是知道的,但是對於從武學堂畢業的將官擔任新軍將官,他們卻根本不知道。

誰都知道,由督師大人親自訓練的新軍,定然比舊軍要強上許多,他們自然是想要擔任新軍的將官。

劉興治摸著臉上被抽出來的血痕,急切的道:“督師大人,新軍裝備的都是您剛剛說的那種武器嗎?”

李毅看了一眼劉興治,點頭道:“鐵旅是什麼裝備,新軍自然就是什麼裝備。迅雷銃、大將軍炮、抬槍、手雷、手銃等等,都會慢慢裝備新軍。”

聽到這個訊息,將官們的眼睛已經發亮了。

他們可是見過鐵丁的裝備,不僅有很多新穎強大的武器,質量還很好,根本不用太擔心炸膛、啞火等問題,要是裝備這樣的火器,他們手下軍隊的實力就將迎來質變。

劉興治最先開口道:“督師大人,我要報名第一期的武學堂。”

幾個年輕膽大的將官也紛紛開口要報名。

李毅望著一些年老不願爭的將官,笑著道:“你們不要這麼著急,武學堂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

聽到還有條件,劉興治等將官皆是面露擔心。

李毅道:“今後武學堂畢業的將官,不僅能夠率領新軍,還將優先提拔,優先重用,你們要想參加第一批武學堂,就要經過三輪考試。”

聽到還有考試,劉興治等將官紛紛議論紛紛。

李毅沒有在意他們的嘈雜,繼續道:“考試分為三輪,第一輪就是簡單的讀寫,考察你們的識字水平。第二輪是面試,主要考察你們的軍略。第三輪是武藝,每個將官需要從馬術、武術、火銃、火炮等各個類別中選一個,只要真有其才,就能夠進入武學堂。”

當初李毅成立安新鐵旅的時候,就曾經在軍官中進行識字教育,所以安新的軍官們都能夠識字書寫。因為只有懂得識字書寫的軍官,才能應付得了安新十分重要的軍規、條例和手冊,並且為自己收下的鐵丁進行普及。

所以這一次的武學堂,李毅還是將識字與否當成第一個淘汰條件。

至於後面的兩個,並沒有很嚴格的標準,主要是用來淘汰一些別有用心,或者不利於軍隊建設的人。

等到議事結束,將官們紛紛走出議事廳。

李毅看著等在一旁的劉興祚,開口道:“安新商會第一批的工匠已經坐船趕來,隨同前來的還有足夠建設作坊的錢糧和工料,你接下來要做好接應工作。”

劉興祚也是十分期盼安新工匠的到來,只要皮島能夠建成工坊,就能夠給數萬遼民一個活路,讓他們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而賺取的銀子,也能夠及時的反哺東江鎮,讓東江鎮迎來一個更大的發展。

劉興祚已經看清楚了,東江鎮今後將會成為李毅重點經營的根基,而現在能夠成為他助力的,只有自己、陳繼盛和徐敷奏。而這次將工坊建在皮島,一方面是因為便利,但是在劉興祚看來,更多的是督師大人對於自己的信賴。

想到這裡,劉興祚心中不由更加激動,堅定的道:“督師放心好了。我已經派人調來了許多的青壯,將作坊的地基已經打牢了,只要朝鮮和登萊的物料能夠及時運來,就能夠很快建設工坊,儘快生產。”

李毅對於劉興祚的安排十分滿意,心中暗道自己並沒有看錯人。

劉興祚本來是努爾哈赤的心腹漢臣,他的背叛對於金國來說是一個恥辱。所以劉興祚已經不可能在返回金國,而朝廷對於他這個曾經背叛祖宗的“小人”並不在意,朝中也不會重用他,而劉興祚在東江連連被排斥,所以說,如今除了自己,劉興祚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李毅將軍工作坊按在皮島,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整個東江的三個軍門,實際上只有劉興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兩天之後,劉大匠帶領著二十餘名工匠,三百名工人來到了皮島。

劉大匠接到李毅的命令之後,帶來了十個生產火器的熟練工匠,還有十個是建造作坊和生產機器的工匠,剩餘的三百名工人,都是能夠熟練運用紡織機,熟練製作玻璃制物件和火器等專門物品的熟練工人。

這群人的到來,頓時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皮島熱鬧起來。

安新人做起事來不喜歡耽誤,因為安新成長的每一步都讓他們明白,安逸迎來的只有絕望,只有積極地去努力,去做,才能開創讓自己感覺幸福的生活。

所以他們剛到皮島,就立刻指揮早就等待的青壯搬運工料,搭建工坊,整個工地忙碌的熱火朝天。

李毅看著麻木不仁的青壯,他們原本因為飢餓而死氣沉沉,像是一個個傀儡一樣。但是自從安新人到達之後,他們原本乾枯的身體好像被點燃,一個個先是慢吞吞的幹活,然後速度越來越快,精神越來越飽滿,等到中午開飯的時候,這群青壯居然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不時的爆發愉快的大笑聲。

愉快是能夠傳染的,李毅聽到這種發自心底的笑聲,臉上也不知覺的露出了笑容。

“小恩公,你可是答應過我,將會在這裡造出來一個比安新大十倍的工業區。”劉大匠走過來拱拱手,大聲的道。

李毅笑著施禮,看著臉皮黝黑,身體強健的劉大匠,笑著道:“答應劉大叔的事情,我自然不會反悔。劉大叔你看看,今天之後,整個島上十萬青壯男女都將歸於你統領。有了他們的幫忙,一年之內,你就可以培養成百上千個工匠,就能擁有數萬的工人,到時候不要說一個工業區,你將會成為從古自今最為傳奇的匠人,將會被載入史冊。”

劉大匠擺擺手道:“小恩公你當了個官,倒是越來越會忽悠人了。”

雖然這麼說,但是劉大匠還是滿臉的笑容。

他身為安新的大匠,匠人的主事,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功績和財富。如今家庭富足,自己又娶上了一個老婆,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研製出更加強大的火器。但是安新因為安全和原料的問題,對於技藝的發展已經產生了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對於李毅在皮島建立一個工業區,是十分支援的。

這次來到皮島之後,他將會利用所有的資源,盡自己努力的實現自己的心願。

李毅道:“劉大叔,接下來島上的青壯都歸你統領,但是眼下這裡最重要的並非是儘快建立一個規模龐大的工業區,而是要儘快修建火器作坊,開始生產火器。接下來東江軍將會進行整編,需要著大量的軍備,我要求你在三個月之後,準備至少三千人的軍備,能不能完成?”

劉大匠回頭望著工地上的青壯,心中估計一下,道:“單單培養懂得各個環節的工人,恐怕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要想在兩個月生產三千人的軍備,要是換成安新的工業區,我會說人手不足。但是在這裡,有著這些多青壯可以培養,只要我們儘快建造作坊,就能夠立馬進行教導和生產,兩個月的時間,拼盡全力,還是有可能的。”

李毅聽到劉大匠這麼說,心中有些根底,繼續道:“若是匠人和工人不足,可以從安新再抽調一批人來,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在三個月之後看到三千東江軍的新軍,裝備東江鎮生產的軍備。”

劉大匠明白這件事對於小恩公十分重要,重重的點頭道:“三個月之後,小恩公只管派人前來就是。”

將生產任務交代給劉大匠,李毅接下來就需要將三個軍門抽調的第一批兵丁運往寧遠。

至於寧遠,李毅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並不是只做了在金國打游擊一件事,他還募集了一批遼東難民,在寧遠建造了訓練營地。

而鐵旅的一千鐵丁早已經開始進行訓練準備。

到時候一個鐵丁帶領四個東江兵,組成一伍,由此基本單位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訓練,將會從紀律學習、體能訓練、隊列訓練、軍事技能訓練、戰術訓練、演戲等各個方面,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一個月,進行訓練。

當然,不可能每個東江兵最後都能成為合格的新兵,李毅決定在第一期的三千東江兵中,淘汰十分之一,也就是三百人。

這三百人將會成為淘汰者,被趕回原本的軍門手下。

當天晚上,李毅專門安排劉興祚和劉大匠一同來商議皮島工業區建設的事情。

劉興祚雖然是皮島的主事人,但是如今他已經投靠李毅,自然要學會服從。

對於李毅打算將皮島青壯交給劉大匠官吏的事情,劉興祚並沒有過多的遲疑,就答應了下來。

李毅看著低眉順目的劉興祚,想了想道:“這樣做,也算是變相將民事交給了劉大匠,你心中有些疙瘩,我自然是理解的。”

劉興祚抬起頭,看著李毅沉聲道:“能夠聽到督師大人這麼說,下官心中就沒有半點委屈了。”

李毅嘆口氣,看著劉興祚道:“我和你說過,今後在我面前不需要謹小慎微。皮島的民事交給劉大匠,但是鐵山和義州的賑濟工作,你還是要忙起來的。”

聽到李毅這番話,劉興祚連忙打起精神問道:“督師大人的意思是,安新商會撥發的錢糧,下官可以用在賑濟災民身上?”

李毅點點頭道:“我知道你一直心繫遼東難民,眼下皮島的事情交給劉大匠管理,你正好能夠全心全意的去鐵山和義州賑濟災民。要知道現在雖然過了1寒冬,但是接下來正是春季播種的時候,你不僅要賑濟災民,還要重新建立鐵山和義州的屯田,這件事對於東江鎮接下來能夠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十分的重要。”

劉興祚一直以來,都十分關心這件事。如今聽到李毅願意撥發錢糧幫助自己安頓遼東難民,不由潸然淚下。

李毅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這件事任重道遠,你要揹負不小的壓力,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做。”

劉興祚點頭道:“這件事下官定然辦好。”

李毅點點頭,道:“還有一件事,工業區的防務,因為保密問題都是獨立的,所以將會有一支專門的護衛隊,人數大概有三百人。”

劉興祚並不在意此事,點頭道:“下官明白,劉大匠手中既然有了護衛隊,下官自然也能輕鬆些。”

聽到這話,三人之間的氣氛更加融洽。

接下來三人說了會話,用餐之後,也就各自離開。

第二天一早,李毅就去碼頭檢閱皮島第一批去訓練的兵丁。

李毅事前已經跟劉興祚等三個軍門說過了,他們派去訓練的兵丁,訓練完了之後都將返回到他們自己的麾下。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整編好的新軍以及任免,都將由李毅親自過問,無論是劉興祚還是陳繼盛、徐敷奏,都無權拆分新軍,更換將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減輕這次整編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自己掌握東江軍。

劉興祚對於李毅自然不會藏私,李毅檢閱一番,發現劉興祚抽調的兵丁雖然不全都是精銳,但也是正經的東江軍,並沒有屯兵之類的輔兵。

檢閱完畢,李毅用海船將這些兵丁運往寧遠,自己則去往了陳繼盛縮在的金州和徐敷奏所在的大小長島。

他們分別抽調了一千兵丁去往寧遠,但是李毅檢閱發現,陳繼盛派出的兵丁有一部分的輔兵摻雜在戰兵之中,大概有一成。而徐敷奏則是更加過分,輔兵的數目居然佔據了三成,顯然他對於李毅的整編手段還是信不過,害怕李毅會藉機佔據自己的軍隊,削弱自己的力量。

李毅對於這兩人的藏私行為,實在是哭笑不得。

但是他也不發怒,而是當成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將兵丁全都裝上海船,運往寧遠。

三天之後,所有的第一批整編兵丁都已經彙集到寧遠城外的軍營中,他們分別來自陳繼盛、徐敷奏和劉興祚三人的麾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