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大練鋼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由校的心思都在弩上邊了,哪裡有心思想王應科的想法,到了地點後,十幾個參與者顯然都是一夜沒睡,正不斷的試射著弩箭。朱由校上前接過弩後,看到弩上面的拉桿已經改到了左面,而弩的上面也安裝上了準星。

在把弩放在一個架子上開始試射,射了一匣弩箭後,自己調節了一下前面的準星,然後再射,越來越有感覺,最後,幾匣弩箭射完,中靶率竟然達到了八成,這個結果還是讓大家都非常的滿意,果然不出所料,皇上昨天說的方法是有效的。這種結果極大的提高了精確打擊。

“很好,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空間,但就現在的威力和速度,已經可以大量的裝備到淨軍和錦衣衛。朕說過誰製成了賞銀千兩,現在達到這種效果,朕更為高興,追加三倍的賞銀,李德全,你按著功勞大小,給大家分分。”朱由校相當的興奮,終於在自己的手上有了一件神兵利器。只要八千淨軍全部裝備上,並且熟練的掌握形成戰鬥力後,肯定會給滿清一個大大的驚喜吧。

然後朱由校開始對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是弓弦的問題,因為弓弦就是一整根的鋼絲繩,所以不同與一般的弓弦,而因為透過二組的滑輪,這個摩擦阻力還是有的,自己損耗也是再所難免的。這就需要一個潤滑劑保養了,如果是後世朱由校直接拿出黃油之類的東西來就是,但現在卻沒有這個東西。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大家都在思考。倒是宋應星說:“古書中談到了用石油來製造潤滑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聖上想要的東西。”

“對,還是宋愛卿博學多才,朕怎麼把石油這個東西忘記了。好,既然這個問題解決朕也沒什麼大問題了,那這個弩就定為淨軍和錦衣衛的制式裝備吧,朕特賜名為大明屠虜弩,希望漢民族能手持此弩,屠盡滿豬!”朱由校想著這個弩已經符合他的標準了,只是看以後的汽油彈了,如果這兩件東西在手,對付建奴應該很有把握了,現在雖然只有屠虜弩,已經完成了第一步了,只要淨軍和錦衣衛的紀律和戰鬥意志能夠達到,單純的野外對抗應該就可以了。

“屠盡滿豬!”鐵匠們跟著受了點感染。

“聖上英明。果然是好名字,有此屠虜弩,明軍將無敵於天下!”一時間捧臭腳的人都來了。

“朕的淨軍有八千多人而錦衣衛二萬多一點,這樣就需要三萬只屠虜弩,需要儘快的製造。崔尚隱,你認為此弩的造價幾何?多少時間可以造好三萬只?”朱由校問,製造的樣本出來了,當然就要大規模生產了,現在就得想著成本了,而且這東西對質量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所以不能象以前一樣放羊方式的製造,那樣的話火槍的悲劇又會再現了,所以問一下已經建了一個彈簧作坊的崔尚隱。

“回皇上,僅造價來說,此屠虜弩本身的重量就是十八斤,另配五隻滿裝弩箭重七斤左右,已經是二十四斤了,加上手工費,造價應在十五兩銀子左右。而速度方面,以每人三天一隻的話,就算是整個兵仗局的一千二百多人都上的話,也得三四個月,而且這也不太現實,因為老多人都不會造,只有三百人左右能用,那也得十個月,這還是大家加班加點的辦法。”崔尚隱當然想把這個差事接下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東西太難弄了,三天造一支已經是快的了。

“這個三天造一支的方法不可行,這樣,要把屠虜弩的組成部分給分解開了,按著這些構件建幾個作坊專門生產這些零件,最後找一批人來組裝就可以了。崔尚隱,朕先前讓你開的那個彈簧作坊你做的很好,就象那個一樣,單獨出來讓人造每一個構件,不要一個人去完成整個弩機,而是分工合作,大家只做單一的一個構件,這樣速度就可以提上來了。”還是老一套的流水線,只要這要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裝備起來。

“皇上以方法大妙,若人守一個單一部件,那熟練度上升的很快,有利於提高質量。可以節省相當的費用、更可以集約化管理,”宋應星一聽就看出了這個關鍵所在。

“宋愛卿所言極是,此弩的關鍵還是質量這一關,如果質量不合格再好的武器也是廢鐵。所以朕採用實名制的方法來造此種弩,就是每個部件上面都要有製造人的編號,誰出了問題直接找到直接責任人,絕對的嚴罰。宋愛卿、崔尚隱,你們現在開始分解,把弩機需要的每一個部件按工時和難易程度劃分出來,每個部件都要建一個生產作坊,不要怕花錢,需要多少錢就往裡面投資多少。宮裡的宦官這麼多,整天的都在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也不好,抽出一萬個宦官來,分別的去負責生產構件的作坊,單一零件的生產對工匠的要求不高。這事交給李德全吧,去朕的皇莊集中建作坊群,然後送到彙集起來集中組裝。”

“奴才遵旨。”

“現在已經研究出了這種適合陣地戰的屠虜弩,但這種弩並不適應山地、叢林、河流、海洋等處的戰鬥,因為它太大或者太小,不適合戰士們長期揹著前進,所以在山地作戰叢林時要改成輕便式的,射程威力可以減少一些,必須方便攜帶;而在船上用,則因為不需要移動,所以可以造更大的箭射程更遠的大弩,這個射距還不夠看。這事以後就交給崔尚隱領導了,你們能做好嗎?”朱由校這種流水線作業的方式還是比較先進的。比起原來的方式來肯定要快的多。

“奴才願意為聖上效命。”廢話,不願意還想造反不成。

“宋卿,一會幫著他們分解一下工序,估算一下工時,哪個部件用的多、那個部件用的少,給他們確定一下彼此的規模和每日生產的數量等事,然後來找朕。朕去處理一下豎盾的事宜,還要在豎盾上看看操作的可行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微臣領旨。聖上,微臣覺得這鋼鐵產量不足,有可能會誤了聖上的事情,既然尚公公他們已經找到大量生產鋼鐵的方法,何不也建個作坊,加大產量呢?”宋應星仍然借這個時機再向皇上進諫,因為他知道無論是軍事還是民間都太需要鋼鐵了。這個時候建作坊正好解決這批屠虜弩的原料問題。

“上次愛卿說過後,朕也想過這個問題,既然愛卿又提了出來,那就在西山的附近建一處作坊,按日產量萬斤規模經營著,然後慢慢的再增加產量。不能按著以前的生產方式了,要利用水力,就是朕造的那種水車,先把鐵礦石砸碎了,再弄到一臺大磨裡碾成細粉。然後再鍊鋼。來朕畫個圖。”朱由校想到了首鋼的位置就是西山的附近,而現在的生產工藝太慢了,靠人工不住的零敲細打,產量能高了才怪呢?拿過筆來邊畫邊交待,“利用水車的力量把這個大鐵塊舉到空中,在下面放好了鐵礦石,一鬆閘門,鐵塊落下,將鐵礦石砸碎。把碎塊再放在再砸,幾次下來,鐵礦石碎的就差不多了,然後順著這個傳送帶,到這個大磨上。大磨在水車的帶動下不住的碾壓,把小鐵礦石慢慢的碾成粉狀,這樣再處理,就好處理好了,慢慢的你們還要積累一些選礦石的經驗,比如說鐵礦石的大小,會不會影響到大磨的運轉,鐵礦石的種類,適不適應去磨成粉鍊鋼,等等問題都需要不斷的摸索。”

朱由校仍然把利用水力放在第一位,沒辦法,這是一個沒有電的時代。有了上次設計衛生紙作坊的經驗這個實在是太簡單了。

“皇上聖明!”朱由校的一番話倒把周圍的人給震住了,就這麼簡單的解決了鐵礦石分解的問題,要知道煉礦粉和直接煉礦石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生產效率豈可同日而語。

“皇上真乃不世之才啊!”旁邊的宋應星終於看到類似衛生紙作坊的構思是怎麼來的了,完成的如此隨意自然,根本是不假思索,隨手就把圖畫出來了。

“好了,別誇了,西山那邊採礦人多嗎?”朱由校淡淡一笑,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物理小知識,狗屁不世之才。

“回聖上,西山附近挖鐵礦煤礦的人還有不少,”崔尚隱接過話來說,剛才就想說了,但皇上跟個機關槍似的,一點沒有搶戲的機會。

作為鐵匠,他去過不少次西山,當然知道最能好的鐵礦都是被人霸著的,皇上說的日產量萬斤,這麼大的產量,沒有鐵礦石的支撐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各位衣食父母,大家好,第二更到了,請各位慢慢品鑑,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但至致誠誠的檢查了一遍,起碼態度端正,看的喜歡您呢就賞個收藏、推薦之類的,不爽呢,您先做自我批評,嘿嘿。好了,謝謝各位衣食父母的點選、收藏、推薦以及打賞,謝謝各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