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送行應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皇上,奴才查過了,山東府沒有叫孔有德的參將,倒是在毛文龍總兵那裡有一個叫孔有德的,小夥子才十十幾歲,做戰相當的勇猛,已經做到了遊擊。”把老魏跑的一頭的大汗,算是真出力了。

“哦,既然如此,算了吧,”嚇了朱由校一腦門的白毛汗,這樣的人太危險了,朱由校都想著把他弄過來,但想想還是算了,這時候的孔有德是一名很好的戰將,弄過來做什麼?總要有個讓人心服的藉口和職務安排吧,讓他帶自己的淨軍或者錦衣衛?把高階武器讓他控制著?這樣不忠之人,朱由校還真不敢引狼入室。讓他閒置著,又冷了戰士的心。只能密切注意著吧,這時候倒是想起他的背叛是毛文龍被殺之後的事了,既然這樣就還是讓他留在毛文龍那裡吧。

其實這樣看袁崇煥對毛文龍的顧忌也不是沒有道理,最起碼東江的很多都投入了漢八旗,東江的人心向朝廷的也不多了,原因很簡單看看朝廷大臣們的表現就知道了。這筆爛帳自己也不好說什麼了,朝廷一年往遼東砸二千多萬兩白銀,結果連人家滿清都幹不過,這帳怎麼算?朝廷和遼東的將領又有多少人在看著這二千多萬兩銀子,朱由校想到這裡都頭疼。一想到錢字,不由的想到了滿清那可憐的財政,一強盜他懂什麼財政,只管搶就是了,然後,對,然後再用搶來的錢換成軍需,而這軍需是山西八大商人提供的。

朱由校想到了那八家山西商人,那些數典忘祖的東西,為了自己賺錢、為了以後大清入關有個從龍之功,拼了命的往建奴那邊走私軍用物資,使建奴搶了金銀財寶,再從中原換回戰略物資,然後再搶再換,他們經常出入關內外,為滿清提供軍需物資和情報無疑給大清的繁榮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清入關後介休範氏經商始祖叫範永鬥的,獲得:‘甲第聯輝名當世“世襲皇商”是范家’的光榮稱號,過了幾代被滿清減肥了抄家滅族,圓了他一個漢奸最痛快的下場,被後世評為明末第一漢奸,而吳三桂等人遠遠的排在他的後面。朱由校又怎麼會放過他們呢?漢奸,這個漢人集團裡不斷湧現的一個小團體,在歷朝歷代都層出不窮,但多為識文斷字之輩,廢話,你連個字都不識想當漢奸人家也不要。老話怎麼說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大概意思差不多吧。而朱由校最恨的正是這樣的漢奸,人家滿清是敵人,打你很正常,更何況努兒哈赤提出的理由也強大—為父報仇,李成梁兒子的兵把人家給誤殺了,當兒子的報仇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你有本事了也可以把人家給滅了,這個時代正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時候,遠遠不是後世以和平為主題的和平發展年代,整天還能叫喊著主權啥的,敵我之間沒有可怨只有仇,技不如人而已。但被豬一樣的同胞隊友給出賣了,那就不要怪罵他一萬年了。

“大伴立刻派最身手最好的人去山西那邊查八家商人,為首的一家姓範,其他的家讓他們好好的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走私軍需前往建奴,估計是借道蒙古那邊,動靜別弄大了,一旦查實,給朕來個一鍋端。”這種人放過了,都對不起自己。

魏忠賢已經聽暈了,這一會兒將領一會商一會八大商,這都什麼跟什麼嘛,皇上說的還煞有介事,看來這段時間田爾耕也沒少做功課,把許多他不知道的東西給皇上透露了,皇上才耳目一新的。

老魏走後,朱由校也算放心了,歷史上的孔有德叛亂看來不會發生了,安全問題應該有了保證,那就放心的搞石油搞經濟吧。和宋應升又談了好長時間,看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又把宋應星也叫了來,三人一起談談,畢竟明天哥哥就要走了,不讓人家今天晚上吃個飯搞個送行儀式也不合適。

宋應星從兵仗局被請來後還有些不情願,但來到一聽哥哥已經是四品知府了,這個訊息雖說昨天知道了皇上的意思,但也萬萬沒有想到昨天晚上皇上隨便說的話,今天竟然真的實現了,知府!正四品的高官啊!自己都不得不羨慕哥哥的好運了。當知道皇上免了青州三年的農業稅還給哥哥帶了五十萬兩銀子的時候,宋應星更是驚呆了,這是當官去嗎?不停的感謝皇上的天恩。

而當皇上問起他改進版諸葛神弩的進展的時候,宋應星立刻眉飛色舞起來,對於那些他從來沒有見的工具和零件,他是越用越順手,思路完全不侷限在一把弩上面了,有了這些東西什麼不能造?無論是做高做大都不成太大的問題,特別是對皇上提出的石墨造鋼的理論對他的衝擊更大,鋼產量對國家軍備來說是相當關鍵的問題,知道了碳在鋼裡面的決定性,那鍊鋼就不會再侷限於以前‘純手工打造’那種坐著蝸牛還剎車的速度了。大批量的造鋼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武備、民生兩個方面對鋼的需要實在是太大了。別的不說,就是大炮能多造多少,光是用炮不斷的向前推也能把敵人給推死。所以他立刻建議朱由校加大鋼鐵製造的規模。朱由校當然明白鋼產量是一個國家經濟軍事的衡量手段之一,本來聽到了鋼鐵產量增加的訊息就已經有打算了,現在宋應星一提當然沒有不許的。

透過今天的學習啟發,宋應星還對他的手工業的知識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雖然沒有造出來神弩,但結合著皇上給的圖紙和這些東西,相信這臨門一腳就要射門了。而且他還對皇上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改推拉槓桿變成腳蹬,看著皇上不明白,特意的又是畫圖又是比劃的,最後弄了半天朱由校也明白了,原來是騎腳踏車的狀態,用腳上的力量蹬轉盤,用鋼絲帶去力量給弩上弦,那樣根本不用箭匣,直接把弩箭事前用繩子連好了,蹬的快弩箭發射的就快,而且省勁,畢竟推拉的勞動強度也是不低,而用腳蹬就輕快多了。而那連好的弩箭也會隨著腳蹬的力量不斷的進入弩箭發射糟,這樣腳就可以控制弩的上弦和把箭帶入弩箭糟,而空出來的兩隻手可以用機關控制發射,還可以隨時上下左右的調整方向。這個提議一說,差點把朱由校給驚著了,‘提前連好的弩箭’這什麼意思?這不就是重機槍發射用的子彈鏈嗎?這樣一樣諸葛弩不就變成了機關弩了!科學家果然是科學家,比自己一個門外漢真的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自己比人家強就強在多知道一些後世的知識,人家才一天時間就把這高度提高了一個層次,天知道從步槍發展到機關槍用了多少時間。不得不送給宋應星一個大大的服字。

不過,宋應星提的這條改進建議比較適合在城防或者車陣上使用,野外打仗扛著這些也不適應,需要的運力不是現階段能承受的了的。但絕對是個好提議,朱由校打算記下來,下一步實施,但目前不打算提到日程上來。

一旁的宋應升卻聽的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他們講的是什麼,只是感受到弟弟那興奮勁。從皇莊開始,他已經感受到,皇上的聖眷其實是針對弟弟去的,昨天晚上弟弟就回去的很晚,是讓皇上傳進宮了,這早晨走的又很早,明顯也是在宮裡。而自己這個本不受重視的已經是四品高官了,那弟弟的前程?想到這裡他都不敢去想了。弟弟現在絕對算得上天子近臣了,前程應該小不了,他只能想到這裡,其他的已經沒有想象力。

晚上三人一起用了晚膳,權當給宋應升送行了,而劉大永則被派出去給宋應升當保鏢用了,這個宦官還是比較能打的,而且人家的“特長是胳膊長”,打起來真的很佔便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酒喝的是真不少,其實對酒這個東西朱由校這兩輩子都不是太熱衷,今天高興也就放縱了一把,來大明都一個星期了,每一天都生活在緊張之中,除了今天的事還算少一點,就這個少也是他今天和宋應升談話的原因,本來太監們還等了一大群人啊,明天還得接著見啊。對朝政除了上朝外,朱由校一概不問,全部扔給了老魏。沒辦法,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整天想著賺錢、練兵、造兵器,哪裡還有什麼時間去權衡朝廷的那些‘大事’。

感謝各位衣食母親的點選、收藏、推薦,還有打賞,不過今天貌似沒人打賞,沒關係,一會我看不到的時候補上就是,嘿嘿,好了,祝大家看的愉快,開心。活的一順百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