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又見百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秦良玉一商量,攻城,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辦法了,榆林衛裡的糧草夠八萬人半年用的還有餘,身後還靠著邊牆,就這位置,蒙古人已經是立於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轉身路的不敗之地了。攻城是相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其下攻城’,基本上沒有大於守城敵人五倍以上的兵力,就談不上破城的可能性,其中可見攻城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從鎮北臺裡拿到了許多的攻城工具,準備攻城,這裡除了有雲梯之處,還有正版的衝車,有這個東西?盧象升一看是相當的興奮,立刻把不多的阻擊弩給裝了上去。有了衝車的高度,阻擊弩可以極大的發揮其威力,壓制榆林城頭的大炮、投石機類的遠端攻擊武器,讓填河的(護城河)部隊可以免受傷亡。也可以順利在衝車上載上弩手,他們帶著豎盾可以輕意的登上城牆。

秦良玉從西門,盧象升帶著天雄軍和錦衣衛封住了東門和南門,而長城的兩端則各派一個千戶錦衣衛,一個千戶白桿兵,堵住了,這邊是最好突破的地方,沒有地勢差的存在,但蒙古人已經用巨石把烽火臺給堵死了。這倒讓盧象升也算放心。策略就是用阻擊弩在後壓制,弩手們持豎盾在前保衛著,衝車在後緩緩而上,強攻東門。

但就當他們準備攻城之際,城樓之上卻推出了榆林城裡的一大堆的大明百姓。他們哭天抹淚,不住的哀求著蒙古兵,但效果顯然是沒有得到答覆。反而因為話太多,惹的蒙古兵嫌煩,馬鞭直接的來了個‘鞭闢肉裡’。

一見此情景,盧象升一愣,看著大明百姓如此遭蒙古人凌辱,心如刀絞!努力的使自己平靜下來,今日之事透著怪異,只聽說蒙古兵善長野戰,守城就從只要在元末之時,也有過,但今日,攻下榆林,不再另外攻城略地,反而據城面守,已經是罕見了。而以往都是蒙古兵攻城之時,拿著老百姓當擋箭牌,但還沒聽說過蒙古人會龜縮在城裡,把老百姓頂了出來。這可如何是好?

本來已經準備發動攻城的部隊立刻停了下來,怎麼辦?一邊是入侵的蒙古兵,他們守著榆林城,就是為了給林丹的大軍充當先鋒,把住了能往大明的大門,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這些蒙古兵是必須趕出榆林,或者是殺死的;而另一邊是無辜的百姓,他們如此悽苦的被押著,上了城樓,被蒙古人當做了人質,讓剛剛加入了大明親軍不久的天雄軍、錦衣衛們如何能夠下得了這個恨手?盧象生雖然聰明才智一時無兩,但面對此情此景卻不免的猶豫不決,只好吩咐下面的兵丁,小心戒備守候著大營,一邊請秦良玉過來協商。

雖然沒有和蒙古人勾通什麼,但如此要挾人質的行為,誰看了都懂,秦良玉帶人來到之後,也是毫無辦法,只能怪蒙古人太卑鄙了,是否攻城這個問題她真的無法拿主意,也不敢拿主意,人命關天,這個責任她可負不起。

那就只能夠請示了,但這個問題無論是向誰請示,都等於把一個燙手山芋交給誰了,因為誰都要面臨著一個選擇題。選擇是顧全百姓還是不顧一切的從戰略高度出發。但無論從哪方面講,最終都會受人詬病。

在大同以南就有一座大明忠烈碑,盧象升從北京去大同時,就見到了已經建好的忠烈碑,當然知道此碑後面的故事,那裡就是孫承宗指揮的一場歸化部蒙古兵迫使大明百姓攻陣的戰鬥。當然孫承宗是採取了咬牙苦戰,不管是百姓還是蒙古兵,只要敢來攻陣,一律視為敵人,從戰術層面上講,陣破之後,士兵們首先就得死,而百姓們也終逃脫不了蒙古兵的魔掌。但名聲方面那就可圈可點了,此戰好在百姓們也是奮起反抗,並上演了可歌哥泣的悲壯故事,在大明搏了一個滿堂彩。最終一場禍事,在機緣巧合之下,解救了不少的百姓,當然死的百姓也不少,倒是成就了忠烈的美名。

但孫承宗這個向百姓們攻擊的事實也多少有言官們提及,最後直到皇上親自將這些慘死的英靈定性為大明忠烈,並建碑,才沒有了言官之聲。

所以這樣的事,對於誰都是一個難題,如果上奏給皇上,那就更‘不地道’了。皇上現在是都個大明的靈魂人物,更不容有殘害大明百姓的如何汙點,若把這個問題逼到給皇上解決的分上,無疑是置皇上到兩難的境地,所以盧象升更是舉棋不定,束手無策。

“盧大人,既然東門如此,估計西門、南門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不能強攻,只能智取了。”秦良玉一見盧象升那左右為難,無法決斷,急中生智的說。

“哦,秦夫人,有何教我?”盧象升一聽,可算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有病亂求醫,更何況眼前的還是明醫。

“盧大人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關心則亂了,如今三門將面對百姓,何不從城牆上做做文章,雖然那裡的東西兩座烽火臺被堵上了,但大軍如何能被一座牆都堵住呢?”秦良玉說。

“秦大人此言,一語驚醒夢中人,盧某感謝秦大人提點。”盧象升一聽立刻是恍然大悟,對啊,這邊蒙古軍能擺著百姓,但邊牆之上,那是兩邊隔絕的,那是沒法逼迫的。

“盧大人客氣了,下一步如何調遣還需要盧大人安排。”

“秦大人過謙了,如今為之尚早,且待貴軍和我軍仔細謀劃,約定好時間,同時以雷霆萬鈞之勢,翻過那兩座烽火臺,進入城中,那時,就沒有蒙古人能夠再使用威脅的機會了。”盧象升一聽大感有理,接著說:“但城牆之上,能夠進城的人並不太多,而城裡有八萬蒙古軍和一部分投降的邊軍,所以到了城裡,必須能守住站穩了腳跟才是,而如今豎盾神弩和豎盾白桿兵,無疑是攻守兼備的兩兵種,秦大人以為?”

“若要進入城中,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首先是要能站穩腳跟,特別是用配合遠攻近防的,形成一個誘殺陷阱,把蒙古人城裡的兵力不斷的吸引過去,並消滅。如成功則可以從城牆處入手,不斷的向城裡投放兵力,那樣更給逼蒙古人不斷的過來投放兵力,殺的是越多越好。”秦良玉

“聖旨到!”兩人正商量著,皇上的聖旨已經到了。

接完了消滅榆林城蒙古兵的聖旨,又把閆應元的位置和皇上計劃一聽完,對整個戰局有了更深的瞭解,對榆林城在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性和關鍵性也更明白了。皇上能在接到榆林失陷後,立刻親征至此,一切就不言自明了。而一旦讓林丹的幾十萬人過來了,那對大明也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若此時再有婦人之仁的話,那將是大明的一場災難。所以盧象升和秦良玉開始更仔細的謀劃奪榆林城了。

而已經到了偏頭關的閆應元,在接到了聖旨後,立刻的找來了當地人,仔細的打聽著黃泥崗的情況,在地圖上,找到林丹大軍的位置和自己的位置,若現在就出發,可以比林丹的大軍早到一個時辰左右,佈置陣地相對是比較匆促。但若是皇上那種僅僅是用拒馬、鐵絲網、絆馬坑等簡單的,還算是有富餘的。

閆應元捂著半邊臉,對用手蓋著額頭的曹應元說:“曹將軍,如今皇上要求吾等阻等三日,並非易事,黃泥崗此地,也就是一亂石崗而已,並無險而守,亂石崗雖能阻騎兵,但不能阻步兵,一旦蒙古兵下馬,勢必會呈包圍之式,現在必須要加快趕赴黃泥崗,儘快的構建營寨,所以來不及接這些補給了。而曹將軍速把物質類東西特別是水,是多多益善,速速押送過去,遲了恐怕就送不進去了。”

閆應元當然知道蒙古軍在歸化在被何可綱佈置的營寨打的無還手之力的事情。但此一時彼一時也,歸化時,林丹只有十萬正規軍,而現在是二十幾萬;那時的營寨都是精兵強將一萬多人,而自己手裡只有一萬錦衣衛,都是新手;那裡有七百架阻擊弩,這裡只有一百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種種不同決定了,這場阻擊戰並不好打,需要儘量的把物資帶好了,防止敵人包圍之用。其它的物質還好說一些,帳篷之類的就不要談了,吃的東西喝的東西是戰車上就有一些的,但水是防止煙霧的最好東西。急行軍過去,這些東西就沒法帶了,但一旦太晚被蒙古人包圍了,想送上去也不可能了。

“閆大人放心,一定在大軍到時半個時辰到位個時辰準時的送到。”曹變蛟答應著。

有東西就好辦了,些事交給曹變蟻閆應元也就放心了,他讓戰車、馬車拉著所有的人從偏頭關急奔黃泥崗。(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