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大兵壓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挑選當然的是擇優為先,來次這比武那比拼的,也不太現實,還是保持著朱由校的弱智挑選法,再來個馬拉松吧。許多人高興的直跳,但許多人臉拉的那叫一個長。但無論什麼,比賽還是如期的開始了。

第一名仍然是花其英,帶著宮變裡的戰功入的錦衣衛,到了這裡,所有的訓練、指揮均是名列前茅,可謂是天之驕子了。今天又是他第一個跑完了全程,立於了孫承宗的面前,對於此等人才,孫承宗是一向看重的。和旁邊的淨軍教官也著重的誇獎了一番。弄得快當爸爸的花其英驕傲的挺直了胸膛。

最後,孫承宗帶著一萬錦衣衛,連同相應的淨軍教官們一起回到了京城,來到了南苑,在這裡,一方面等待著神弩的到來,一方面練習射擊技術。他們的淨軍教官們都人守一部豎盾、神弩,雖然也教錦衣衛們技術,但練的相對少了一些。孫承宗想的是這幾天還得準備一下出發的供給等,正好讓他們練練。

而京城的百姓們看到了封閉在西山的錦衣衛新軍,終於亮相了,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打探著訊息。這可是皇上親選的部隊,他們的出山,代表著皇帝的又一支新生力量,已經誕生可堪大用了,皇上力量更加的增強了。這怎麼能讓人不期待呢?

特別是家裡的孩子有入了錦衣衛的,那更是逢人就吹,見人就誇。京城裡倒是對這支隊伍出現的目的性有了許多版本的猜測。

但很快,皇上的聖旨又來了,指定用驛站運兵,那裡的馬現在太多了,裝備一批走一批,想練到大同練去。現在的皇上侍在了遠離大同的歸化,如果一困,敵人再來個分兵,那大同真不一定能對付得了幾十萬的蒙古兵。

孫承宗一見聖旨,急忙的催促著李德全,軍情緊急,不得不走了。孫承宗接著準備著一切,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準備的,所有的軍需都有皇商那邊‘按需分配’最後由皇上買單。

但這時張嫣卻找到了孫承宗,依然如故的稱呼著孫老師,她想給皇上帶一雙夾鞋,自己做的。孫承宗看著已經清減許多的張嫣,也是不由的一嘆,這想的事情不是他能插什麼言的,但帶雙鞋還是沒什麼難度的,至於這裡面什麼關係,那就只能本著老不管少事的思想應之了。

第二天八月二十二日,孫承宗帶著花其英等二千五百人,再次的踏上了大同。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次的到這片地方。因為路好了,馬又傳力而送,所以第二天就到了孫承宗,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那裡是孫承宗被困的黃梁,那裡有一座皇上專門為死難的百姓所建的忠義碑,葬著大明英烈,離著官道只有一裡左右,所以從京城的時候,孫承宗就買好了紙錢之類的東西,來祭奠英靈們。給錦衣衛們,講述他們的英靈事蹟。讓他們記住這些人是為了大明敢於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靈,他們的故事,要一直的傳誦下去。

大同一切無事,孫承宗沒有理會所有的吃請之類,讓張樸給他們安排好營房和後勤後,直接就是訓練。

八月二十四日,一早,意氣風發的林丹可汗應約而來。而到了歸化城四裡外的林丹可汗,卻看到了一副他想不到的畫面。歸化城三門俱開,門外三百丈,均整齊有序的排列著明軍。

這種情況哪裡是什麼據城而守呢?而一看東門的城樓之上,那黃羅傘蓋的下方,卻是那修身養性的明朝皇帝。

這是朱由校特意安排的,現在的他就想弄臺瑤琴,搞兩個書童,一起扮個空城計的調調玩玩,那‘羽扇綸巾談笑間’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不過雖然沒有了瑤琴,但朱由校弄了一部留聲機,倒是聽著幾個蕭曲,也算是那麼一回事了。一想起張嫣給自己的回話,心思更是傲然: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嫣妃。

林丹可汗,征戰無數,經驗相當的豐富,看著這個四不象的空城計一陣的犯嘔,這都什麼亂七八糟。“乳臭未乾的小娃娃,才搞這種玩意,就是這樣打得勝仗嗎?斥候擴大二十裡,好好看看,眾兒郎!給本汗圍起來!”

不長的時間,大軍已經把歸化城圍的是個水洩不通,但歸化城那邊,依然故我,留聲機傳出的聲音倒是被馬蹄聲被壓住了,朱由校說了一聲大煞風景。

林丹可汗派出了一名使者,過來,朱由校派人在千米之外把他截住了,笑話,那裡面都是秘密,能讓人隨便刺探嗎?使者對人轉述說:“明皇陛下,林丹可汗請問:三日之約,如期而到,敢問明皇之強兵在何處呢?”

“使者回覆林丹可汗,朕之強兵,敢於以四萬敵十倍於敵,現陣於城下,他們迫切的等待著,可用林丹的兵士們,檢驗他們到底強到什麼程度。”朱由校不由的笑著讓人捎話回答,以一敵十,大開城門上前千步,這就是強勢的表現。

使者無奈的離去了,把話完全的說與了林丹,把個林丹弄的是哭笑不得,聽著朱由校的調侃,這是讓他的兵來給自己當踏腳石,踩著他的人來成名的意思。這還真是八百年煮了鴨子,肉爛嘴不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逞那口舌之爭也沒有益處,還是來個攻城吧。林丹可汗雖然嘴上對朱由校一臉的不屑,但在用兵方面,的確不是那樣庸才將帥能夠可比的。聽著別人的話,他基本總結出了明皇那邊的弩箭攻擊比較精準、快速,而更有一個大盾護著,讓人無法射傷。這就等於一個人既擁有了矛,同時又有了盾。想要攻擊就得想方設法的靠近了打近戰。而另外一種射的比回回炮還遠的一種巨弩,還射的相當的遠,已經有一些大將、元帥級的人中招了。更有一種可以象火藥一樣爆炸的能射二百丈的東西,威力更大。

這些東西,林丹都沒有見過,傳的是神乎其神的,也沒辦法見見。現在明皇就在眼前,無論如何也得看一看了。本來感覺就是一彈丸之城,無須多大的周折,按著老祖宗最初的戰術,用大兵壓境之勢過來恐嚇一番,不降就屠城。如果對方死撐,那邊扛著個雲梯攻就是了。

但現在來了,結果一看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人家就是擺明了車馬等著自己呢。大門都開著呢,用個屁雲梯。看著相對單薄的陣地,林丹可汗是幾番想著揮兵直進。但他忍住了,這行情不會是如此的簡單,若明皇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或者有更強的自信。如果真象那些蒙古逃兵們所說的那樣恐怖,這個攻陣當然就是個大陷阱了。

五千人,東門,試探性攻擊。這是林丹的探路石,雖然知道獅子搏兔須用全力的道理,但沒有看到敵人的實力、底牌等之前,林丹可是不會輕意揮軍上前的。

這點人手,朱由校當然是感到不夠出場費的,所以只是讓錦衣衛兩千人迎戰,在千米之外時兩軍相逢了。蒙古兵看到了,明軍那邊的兵竟然有一部分兵退了回去,單單的留下了二千人左右來對付他們,好象不是陷阱的樣子,想想這當然讓他們感到了一種被輕視的汙辱。

林丹可汗看著明皇如此的兒戲,擺明了視五千名蒙古軍不值得他出動如此的人馬,撤了回去。

“明皇這小子還真是毛都沒長齊呢?這是戰鬥,不是玩耍。這算什麼?過家家嗎?”兵法上連發怒都不能打仗,就說明了把仗是不能帶有情緒化的,但如今明皇這哪裡是什麼情緒化如此簡單呢,這分明就是兒戲化了。

“哈哈哈!”旁邊的一些將官配合默契的給林丹的笑話起鬨。

“大汗,不可大意啊,明皇的陣地絕非如此簡單,前車之鑑啊!”一位蒙古聯軍的逃將,不顧這種開心的場合,直言的痛心疾首的說著不合時宜的話。

“嗯,本汗正是要看看,明皇在玩什麼花樣,一會就見分曉了。”林丹可汗這心裡也不斷犯嘀咕,這情景太怪了點,沒有反駁人家的逆耳忠言。

但就在這裡兩軍終於在兩軍陣前,在幾十萬人的期待之中,相遇了,而這種相遇卻並沒有相碰出任何的火花。不是打的什麼氣壯山河血肉橫飛的那種,而是沒有任何的懸念,無限的近乎是文鬥一般,兩千對五千,淵亭嶽峙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直到五千人衝鋒到了二十丈的時候,他們動了。蒙古人衝的是不慢,後面的視覺都直到他們已經接觸到了一起。

“完了!”那明聯軍的逃將,嘆了一口氣說,這一下遭到了幾個冷眼。

烏鴉嘴!

看著這個景遇,逃將也不由的想罵一下這幫自以為是的將領們,根本沒有經歷過那種衝陣的痛苦、那慘不忍睹的戰局。在自己提出之後,竟然不替著提醒林丹小心,反而如此的助長大意,真是愚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