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婁素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被層層的侍衛護在裡面的張知節和正德皇帝有些啼笑皆非,這個太監倒是有意思,竟然大喇喇的就來找大軍的統帥。.org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論是侍衛是將士,聽了他的話都無動於衷,真是沒什麼好說的,也輪不到他們開口,因為大軍的統帥就在這裡。所以他們只是沉默的盯著這個胖太監,生怕他搞出什麼么蛾子,至於其他的自然不用他們操心。

胖太監卻不知道他所要找的人就在這裡,畢竟張知節和正德皇帝都被擋住了,影影綽綽的他根本看不到。但是張知節和正德皇帝透過人縫卻能看到他!

所以胖太監看到這些將士聽了他的話全都無動於衷,一副沒有聽到的意思,他有些傻眼了!這是什麼情況?你們到底說句話,或者給個反應啊。

難道是沒聽明白?胖太監捏著蘭花指繼續道:“咱家替你們開啟了通往王宮的小門!咱家要找你們能做住的!皇帝或者張知節都行!”

周圍的將士們還是無動於衷,這下子胖太監真是傻眼了,愣在那裡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噗,哈哈哈!正德皇帝在裡面見到這個場面忍不住笑了起來,張知節也不禁莞爾,揮了揮手,周圍的侍衛這才散開來了,當然了,雖然散開了,但是也沒有放鬆警惕。

胖太監這才看到了被護衛在人群中的張知節和正德皇帝,雖然正德皇帝沒有穿龍袍,張知節也沒有穿蟒袍,畢竟身居戰場穿這個不合適,所以張知節和正德皇帝都是只穿著輕甲。

但是胖太監還是一眼看出了這兩個年輕人的不凡之處,他畢竟也是王宮裡混的不錯的太監,一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見到正德皇帝只是笑,不說話,張知節笑問道:“你要找皇上,找本督所為何事?”

胖太監這才聽了出來,自己所猜測的不錯,這個出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張知節了,而旁邊這個就是真龍天子了!

胖太監趕緊行禮道:“咱家,哦不,奴婢王德海見過皇帝陛下,見過張提督!”

正德皇帝笑問道:“你是王宮的管事太監?你為何要給朕的大軍開啟小門啊?”

“奴婢是跟著王妃的!王妃仁德,不願再有死傷,開啟小門,只希望皇帝的大軍能夠少些傷亡,能夠放過王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們,他們大多數都是無辜的!”王德海細聲道。

正德皇帝聽了有些詫異,他以為這些太監是想著放棄寧王府這一艘沉船,為他們自己尋一條生路,這才開啟了小門,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寧王妃下令開啟小門的!

正德皇帝吃驚道:“竟然是寧王妃讓你們開啟小門的?”

胖太監聽到這裡,噗通一聲跪下道:“我們王妃也只能做到偷偷開啟小門,王妃素來仁德,知書達理,深明大義,曾經屢次勸諫過王爺,怎奈王爺被外面那些殺千刀的灌了**湯了,就是不聽啊!我們王妃到了現在都還想著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王妃是一個好人,她沒有過錯,希望皇帝陛下能夠看在為大軍開啟小門的份上赦免王妃吧!”

正德皇帝有些吃驚,但是張知節聽到是王妃讓著王德海開啟的小門,不但沒有驚愕,反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竟然將寧王妃忘了!

正德皇帝對寧王妃很陌生,甚至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寧王妃這個人,但是張知節對寧王妃卻瞭解的很詳細!畢竟張知節都調查寧王了,又怎可能不調查的全面呢!

寧王妃名婁素珍,是著名理學家婁諒的孫女,而婁諒卻是王守仁的啟蒙恩師!

婁素珍自小聰穎好學,多才多藝。祖父婁諒尤其對她喜愛有加,並經常親自教授她詩文和書畫。八歲能誦《論語》,知《詩經》、《尚書》、《禮記》,頗知大義。在閨室中常收列女圖畫,置諸座後,作為鑑誡。

十二、三歲時,婁素珍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十五歲時,被寧王選入府為妃。按宮制,除皇上外,別的公卿大夫等尚無資格選妃冊封。但太子之嗣分封諸王,卻享有除皇上外極高的地位和待遇,包括朝庭供給的年俸、車騎等。

此外,王府內還享有皇宮一樣的嬪妃制度。寧王可立一後、三夫人及嬪妃。婁妃被寧王“御幸”後被冊封為貴妃。當初婁素珍進王府時,寧王身邊一相士見她容貌豔麗,才藝過人,便對寧王道,“王爺,此女子所謂日角偃月,相法上應當極貴。我相人甚多,未見有這般貴相呢!”寧王仔細觀之,果不其然。等到寧王王后去世,便命術士李自然卜卦,得到上卦。便將婁素珍侍寢寧王,冊封為正妃,亦如妻一般。

寧王曾在南昌湖心觀音亭為婁妃建了一座杏花樓作為梳妝檯,吟詠唱和。杏花樓是一幢以四堵風火牆相隔的中間二層廳樓,兩旁各以單層廂房、白牆黛瓦、花梁朱柱、懸嵌壁畫式結構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迭的階梯馬頭牆,挑簷翹角,高低錯落,層次分明,配以輕巧多變的石砌漏窗花牆,盡顯古雅之風格,頗得江南園林之神韻。而婁妃常登杏花樓梳妝,引得萬人空巷,有好事者贊為江西第一美人!

當然了,能夠讓張知節記住她的,並不是她有多美,而是婁素珍確實是一個極為仁德,深明大義的女子!很難相信寧王會有一個這樣的王妃!

正如這個太監所說,婁妃確實是一直都在規勸寧王不要造反!張知節手上有很多婁妃規勸寧王的事蹟,有些張知節還印象深刻!

有一次,朱宸濠覓得沈石田所繪的一幅《樵夫上山圖》給婁妃,以明其志,婁妃知其意圖,提筆在畫的留白處題曰:

婦語夫兮夫轉聽,採樵須知擔頭輕。

昨宵雨過蒼苔滑,莫向蒼苔險處行。

這只是題詩婉轉的規勸,後來婁妃迫不得已只好經常直言相勸,每次都引得寧王大怒摔門而去,當然,雖然寧王雖然大怒而去了,但是每每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這個美豔的王妃!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