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摳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竟然是這個樣子,徐佳潁扶額道:“二爺,您知不知道如今四喜班在京裡有多火?”

張知節聳肩道:“四喜班火就火唄,這也是他們的造化。”

徐佳潁抿嘴道:“妾身不是說的這個,各家的老少爺們都十分好奇能讓二爺沉迷的四喜班唱的戲到底有多好聽,而且還能入宮給太后娘娘、皇上和皇后娘娘唱戲!結果呢,他們聽了之後都感嘆二爺的口味很獨特。”

一時不慎竟然引起了京中的潮流嗎?雖然張知節當時遠在遼東,但是京中仍然流傳著他的傳說。

張知節無所謂道:“獨特就獨特唄,或許他們也真的喜歡上了四喜班的遼東腔也說不定。”

徐佳潁聽了抿嘴笑道:“哪會有人喜歡遼東腔啊!周姐姐昨個兒還跟我抱怨來著。大前天他們府上老婦人壽誕,請的就是轟動京城的四喜班。”

“本以為能讓二爺沉迷的四喜班如何了得,結果開口就是遼東腔,所有的客人們全都懵了。最可嘆的是他們太信二爺了,結果就請了四喜班一個戲班子,哎呦這一天下來。。。。。。”

說到最後徐佳潁忍不住伏在張知節肩上笑的上氣不接下氣。張知節也能想象那個場景,好好一個壽誕估計是砸了,怪不得周大奶奶上門來找徐佳潁抱怨。

張知節聽了也樂了,攤手道:“這都怪我咯!這要怪也該怪皇上啊!”

不管怎麼樣,四喜班是在京裡大火了,一時間被京城四大班都要火。畢竟四喜班那可是能讓昌國公連戰事都不理,廢寢忘食沉迷了四個月的戲班。

而且四喜班還是第一個被正德皇帝召進宮裡唱大戲的戲班子,就是京裡的四大戲班都沒有這麼殊榮。

京裡的勳貴皇親們忙著請四喜班唱大戲,京裡的文官們也沒閒著,他們忙著寫奏章上書彈劾張知節。

這一波彈劾可謂是來勢洶洶,但是在京裡倒也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就連市井之中都是談論了兩句就不再說了。

因為這事沒懸念啊,就這點事難道還能扳倒堂堂昌國公不成?怕也就是給昌國公撓撓癢癢吧!

連市井中人都這麼想,更何況京裡的勳貴皇親們了,他們對這事就更沒有上心。他們覺得這些文官們就是閒的,竟做這些無用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該聽戲的仍然繼續聽戲,該幹嘛的繼續幹嘛,這些官員們上書彈劾就像是在唱獨角戲。其實他們上書自己也有些有氣無力,因為他們自己都覺得這奏章遞上去沒什麼用。

府裡的下人們仍然喜氣洋洋,雖然都知道好些文官們正在彈劾府上二爺,但是他們是一點都不擔心,有的就是二爺回府的歡喜。

不管外界如何,張知節自回了京就一直待在府裡沒有出去走動。原本他就懶得出去走動,這下更有機會偷懶了,一副自己被彈劾了很難過很惶恐不好出門的樣子。

京裡的官員們要彈劾張知節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張永去內閣的時候特地多帶了小太監,果不其然,多出來了好多奏章。

小太監每人抱著厚厚的奏章跟著張永來到了乾清宮,正德皇帝抬眼看到了,直接揮手道:“張永你挑一挑,彈劾知節的都挑出來留中吧!”

楊廷和知道了彈劾張知節的奏章被留中的訊息,也並不感到吃驚,若是正德皇帝不留中才怪了呢。他也沒指望這一波彈劾能把張知節怎麼樣,只是希望張知節能對此有些警醒,也希望皇帝能對此有些警醒。

楊廷和也沒有將張知節當做政敵,也沒有認為張知節身上有什麼劣跡,只是覺得張知節有志得意滿驕狂自大的苗頭。

知道了訊息之後,楊廷和拿起了桌上的奏章出了文淵閣直奔乾清宮而來。彈劾張知節之事他並未參與進去,他手中拿的也不是彈劾張知節的奏章,而是封賞的奏章。

既然將士們浴血奮戰,該封賞的還是要封賞的,要不然豈不是薄了將士們的心?況且如今國庫豐盈,他倒也不至於太糾結,唯一糾結的是關於張知節的封賞。

關於張知節的封賞才是最讓他頭疼的,楊廷和略微蹙著眉頭一路來到了乾清宮。

“老臣參見皇上!”

正德皇帝放下奏章,活動了活動脖子,笑道:“楊閣老快快請起,閣老來見朕所謂何事啊?”

“皇上,這是臣和梁閣老草擬的關於大寧之戰和遼東之戰的封賞奏章,請皇上過目。”楊廷和雙手呈上奏章道。

正德皇帝聽了有些意外,他還以為楊廷和是為彈劾張知節之事而來的呢,倒是沒想到這次的封賞竟然這麼快就擬出來了。

張永將上前來接過了楊廷和手裡的奏章呈給了御案前的正德皇帝。正德皇帝接過奏章來隨意掃了一遍,將奏章放在一邊笑道:“楊閣老辛苦了,奏章先放在這裡吧,朕再斟酌斟酌!”

楊廷和都已經做好了諫言的準備了,沒想到正德皇帝竟然隨意將奏章放在了一邊,並沒有對奏章中關於張知節的封賞發表什麼看法。

而且也沒有從正德皇帝的臉上上看出對封賞有什麼不滿,這不應該啊,要知道奏章中所擬的關於張知節的封賞可不高。

既然正德皇帝說要斟酌,那楊廷和也沒什麼好說的,他總不能不讓皇帝斟酌。楊亭和告退出了乾清宮,臉上有些疑惑。

正德皇帝是覺得張知節的封賞太低了,所以要斟酌?還是對張知節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了芥蒂,所以暫時將封賞壓了下來?

楊廷和一邊思索著回到了內閣,沒過多久張知節就知道了宮裡發生的事,坐在書房裡懶洋洋的拿起了旁邊的奏章遞給白玉蘭道:“也是時候了,將奏章遞上去吧,走通政司。”

白玉蘭帶著奏章離開了,張知節斜倚在書房的太師椅上,想著張永送來的關於楊廷和的奏章的內容,不由大搖其頭,好歹自己給大明帶來了那麼大的功績,楊廷和對他還真是挺摳門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