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生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殊蘭說的如同疾風暴雨,把布寨、錫寶齊篇古等人嚇了個夠嗆。豈止是布寨、錫寶齊篇古等人嚇了一跳,就連徐光平、田世元等人都吃了一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徐光平是張知節的小舅子,徐佳穎和張知節夫妻情深,徐佳穎又為府上誕下了嫡子,徐光平敢在張知節面前嘻嘻哈哈的,但是也不敢和殊蘭這樣說話。

所以就連徐光平都為殊蘭所懾,這小姑娘還真是不一般,真是好膽魄。

張知節聽完倒也並不是全無感觸,剿滅女真確實有很多人是無辜的,特別是女人和孩子。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戰爭,讓女人和孩子走開。

但是感慨歸感慨,這不是無辜不無辜的問題。當初女真掠邊死在他們手裡的也不只是男人,一樣有女人和孩子,他們一樣是無辜的。

張知節搖頭道:“他們確實是無辜的,但是當初死在你們女真人屠刀下的漢人百姓一樣是無辜的,一樣有女人孩子,難道他們就不無辜嗎?”

“雖然你們口口聲聲說永不再叛,永不再掠邊,但如是故態復萌呢?到時候又有多少人無辜的慘死在你們刀下?這就是戰爭,因你們而起的戰爭!要怪只能怪你們自己不知感恩,恩將仇報!”

“所以,讓一切都結束吧!”

聽到國公爺最終下了決斷,田世元立即就要準備接令前去傳令。這時的布寨等人面上一片慘然,身形搖搖欲墜。殊蘭的臉色也一片慘白。

布寨不停的磕頭道:“國公爺,求求您給女真一條活路吧!我們為奴為婢都可以,我們什麼都願意做,只求給女人孩子們一條活路!”

錫寶齊篇古等人也不斷的磕頭求饒,就連殊蘭也機械的磕著頭。遠處烏壓壓跪了一片,絕望的哭聲不斷的隨風飄來,再加上布寨等人在這裡不斷地磕頭哀求,看起來是十分悽慘。

徐光平面露不忍之色,別過頭去望遠方,他的心裡也極為壓抑,此情此景讓他對戰爭的熱衷減弱了不少。

張知節微微皺著眉頭,眼神中露出了思索之色,緩緩道:“你們願意為奴為婢?”

布寨心中慘然,磕頭道:“回國公爺,我們願為奴為婢!只求國公爺放我們一條生路!”

張知節聞言又陷入了沉默,布寨他們跪在地上心裡十分的惶恐,心中期盼昌國公能夠心軟,只要能活下去,哪怕為奴為婢也可以。

張知節沉默了一會兒,這才像是下定了決心,開口道:“遼東,不允許有女真人踏足!”

布寨聽了連忙道:“我們願意向北遷徙,永世不會踏入遼東境內!”雖然馬上就要入冬了,向東遷徙就意味著他們會蒙受損失,但是卻不會滅族。

張知節聽了搖頭道:“不,你們出海,去倭國。”

布寨他們聽了立馬懵了,他們從沒有想到他們會和大海產生什麼聯絡,他們從沒出過海,對大海也沒有任何認知,他們也沒有船,怎麼去倭國?

張知節看了他們一眼,沉聲道:“你們現在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本督一聲令下,你們女真徹底族滅。第二個選擇,就是渡海去倭國!”

布寨他們聽了終於反應了過來,無論如何先答應下來再說,布寨連聲答應道:“我們願意渡海去倭國,我們願遵從國公爺的安排!”

張知節聽了繼續道:“大明如今興起了海外貿易,朝廷在倭國貿易的地點是立花山城。立花山城是歸順朝廷的,只是如今倭國亂的很,雖然只是區區一個遼東大小,但是卻諸侯林立。”

“你們東渡去倭國加入到立花山城可安身立命,當然了,你們也要效忠於立花山城,鞏固立花山城的勢力!”

“那裡氣候溫潤,土地肥沃,你們一族只要吸取教訓,一定可一直在那裡繁衍生息的!”

布寨聽到這裡立即就明白了,原來是大明在倭國佔領了一個地盤,這是把他們發配過去鞏固那裡的勢力。也就是說到了那裡之後,他們少不了還要經歷戰事,跟著立花山城征戰。

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雖然對大海充滿了未知和恐懼,也不知道該如何東渡到倭國,但是至少聽起來不錯,比他們全族人為奴為婢要好多了,更比他們全族滅亡要好多了。

能夠得到一絲生機就讓他們激動不已了,布寨他們哪還會計較什麼出海不出海。布寨趕緊磕頭道:“多謝國公爺不殺之恩,多謝國公爺慈悲。女真族永不再叛,會一直歸順朝廷的!”

其餘的部族頭領也趕緊跟著磕頭,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他們這次豪賭終於還是賭對了,跪地求饒求出了一條生路,雖然這條生路可能很坎坷,但是至少也是生路。

張知節沉聲道:“你們全族立即遷徙前往旅順,明年本督會安排你們全族乘船前往倭國!”

“日後遼東不得再有女真人定居,只要發現,一律斬殺!你們明白嗎?”

布寨聽了立即磕頭道:“國公爺放心,女真族全聽國公爺的安排!”

既然做下了決定,張知節就不再猶豫,揮手道:“你們去吧,通知你們的族人,立即起行,本督會派軍押送你們前往旅順!”

布寨他們連磕了幾個頭,千恩萬謝的去了。田世元面色有些複雜道:“國公爺,這女真要麼殺了,要麼放了,國公爺要把他們流放到倭國這會在朝中引起非議的!”

張知節又何嘗不明白,這種事張知節既沒有稟報皇上也沒有上報朝廷,而是私自就做下了決定。雖然正德皇帝是授命張知節全權處置,但是張知節這麼做還是會引起非議的。

若非是張知節的話,就不是非議那麼簡單了,而是群情洶洶了。這簡直不把皇帝和朝廷放在眼裡。關鍵這事張知節還不太好解釋,不過想到正德皇帝張知節就淡定了,誰叫他倆是老鐵呢!

張知節擺手道:“無妨,這事本督會跟皇上解釋清楚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