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流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正德皇帝勸慰了一番夏氏,又吩咐張永挑選宮女太監來伺候夏氏,這才一臉陰沉的離開了。

張永跟在正德皇帝身後深刻的感受到了正德皇帝心裡的憤怒,顯然所有人都看走眼了,夏氏雖然被廢后,但是並非就在正德皇帝心中一點地位都沒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幫小崽子們算是看走眼了,這下子要倒大黴了!張永禁不住又想到了乾清宮前的一幕,張知節心事重重的入宮,當時正德皇帝讓他們停在了遠處,自己悄悄過去的。

所以張永也不知道張知節到底和正德皇帝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張知節在這裡面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但是不管怎麼樣,張知節對正德皇帝影響力真的是太大了,超出任何人,甚至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劉瑾。

張知節離了乾清宮之後並未直接回府,而是在宮門處歇著,他知道正德皇帝一定會召見他的。

果不其然,沒多久小太監就氣喘吁吁的準備出宮門宣召,見到張知節竟然在宮門處悠哉悠哉曬太陽頓時喜出望外,一溜煙的就來了。

小太監大喘著氣,正要開口說話,張知節已經起身笑道:“走吧!”說罷當先向宮裡走去,小太監呆了呆覺得真是神了。怪不得人家小侯爺這麼厲害!

張知節來到了乾清宮,一眼就看到了臉色陰鬱的正德皇帝,心裡頓時明白了,夏儒果然沒有說假話。

正德皇帝見張知節要行禮,無力的擺擺手道:“免了,免了!朕去看了看夏氏,朕真沒有想到她竟然會是這樣的處境!當初朕下的旨意,現在看起來真是可笑。”

張知節躬身道:“皇上,是臣多嘴了!”

正德皇帝苦笑道:“你沒多嘴,你說心有愧疚,朕又何嘗不是!你是沒見她的樣子,已經形銷骨立,若不是你提醒朕,朕真怕她。。。。。。”

張知節也只能默然,他明白正德皇帝的意思,若是自己沒說的話,只憑著夏儒的那點努力,夏氏很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正德皇帝嘆道:“夏氏求朕,想出宮修道,朕已經答應了,想在宮外給她修一座道觀。”

這個自然不出張知節的意料,張知節聽了沉聲道:“皇上,這樣也好,宮外也輕省些!”

正德皇帝點頭道:“朕也是這樣想的,宮裡本就壓抑,她想出宮也好,要不朕怎麼喜歡待在豹房呢!知節,朕從內庫撥銀子,你就選址督建一座道觀吧!”

張知節沉吟道:“皇上,臣覺得有人比臣更合適督建道觀!”

正德皇帝疑惑道:“誰?”

張知節沉聲道:“夏儒!”

正德皇帝聽了想了想,點頭道:“也好!”

出了皇宮之後,張知節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該做的自己都做了,現在真的無愧於誰了!

接下來的事張知節就沒再關注,而是將精力都放在了軍器局上。西洋人的火炮也終於仿製成功了,這讓張知節長長的松了口氣,明年船隊回來就可以給戰船換裝了。

城外一座不大但別緻的道觀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悄然落成,已經有了希望的夏氏熬過了寒冬,帶著自由和希冀悄然搬到了城外的城外的道觀,也方便和自己家人相聚了。

國庫豐盈,政通人和,侯府添丁進口,浩瀚的大海上成百上千的船隻揚帆駛向大明,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

落寞了一個冬天的市舶司重新開始了忙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個的傳奇,財富傳奇。朝廷已經開海,出海通商也已經擺在了明面上,所以出海的利潤第一次這樣光明正大的流傳。

誰家的船隊出海出海賺了十幾萬兩,誰家的船隊出海賺了幾十萬兩,誰家的船隊賺了百萬兩!每一個訊息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整個南方都沸騰了。

已經出過海的人開始籌備繼續出海,沒有出過海的人帶著豔羨的心情加緊籌備。毫無疑問,今年出海的船隻就比去年要多的多。

而朝廷的船隊也已經歸來,到達了泉州市舶司報備之後並沒有駐留,而是立即揚帆北上天津。

船隊第一次來到天津的時候曾經引起了整個天津的轟動,引起了諸多猜測,而如今關於開海通商之事早已經在整個天下都傳的沸沸揚揚,每個人都已經耳熟能詳。

所以天津人對於來到天津的船隊已經不想去年那樣感到新鮮了,他們唯一感興趣的是想知道,這次船隊運來了多少銀子。

張知節知道了船隊到達天津之後,立即啟程來到天津,押送銀子入京,一百多輛大車浩浩蕩蕩的入京。即便是已經見過這場面的人,再次見到聽說到,還是感到震撼,無他,因為這是白花花的銀子!

隨後又有船隻陸續抵達天津,這是京裡其他勳貴皇親的船隻抵達了天津,這些勳貴們立即喜滋滋的帶著大車前來拉銀子拉貨物。而那些沒有能夠出海的勳貴皇親們見此自然豔羨不已,加緊準備加入到出海的壯舉之中。

不過張知節並沒有急著數銀子,而是忙著押送軍器局仿製出來的新式火炮到天津給船隊換裝。

馮海生他們見到提督大人押送來的浩浩蕩蕩的新式火炮,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有了船隊已經列裝的火繩槍,現在又換裝了新式火炮,他自信自己的船隊已經不懼海上的任何力量了。

張知節常駐天津,親自坐鎮船隊的改造。自從張知節改革了火器局之後,火器局的工匠們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火器局沒有了剋扣,能填飽肚子了,而且幹的多、幹的好還能有賞錢,幹不好、幹得少還要罰錢,每個人都十分認真賣力氣的幹活。

所以從火炮、火繩槍的製作,到現在安裝改造船上的火炮,一個個的幹的十分認真。張知節也能感受到這種改變,心裡也十分高興。

閒來無事的時候,張知節就聽他們講起海上的遭遇,講起馬尼拉的繁華,講起那些白皮碧眼的西洋人,講起倭國的紛亂。(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