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來都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胡萬興書記出了會議室,就跟著秘書小何去了縣大院的一間辦公室。

辦公室裡早就坐了三個人,一位是地委宣傳部的部長高凡,其餘兩位是京城來的記者。

兩位記者一男一女,男的叫郭振國,女的叫徐春燕,都來自百姓日報。

聽自己的秘書小何說,京城來的記者是要來採訪小河村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胡萬興當機立斷宣佈散會。

今天這兩位記者先到了地委,由宣傳部的幹事接待,一表明自己的身份還有來意,地委的幹事自是不敢怠慢,趕緊找來自己的領導。

宣傳部部長高凡聽到下面的彙報,就馬上親自接待這兩位來自京城的記者。

問明白他們的來意之後不免有些著急,他作為地委的宣傳部部長,自然對地委的情況瞭如指掌,對於小河村的事情怎麼處理,地委的領導已經有了共識。

胡書記今天去永豐縣就是為了小河村的事情,高凡馬上打電話聯絡胡書記。

聽胡書記的秘書小何說,胡書記正在縣大院的會議室裡同永豐縣的領導們開會,高凡稍一遲疑就做出決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凡放下電話,就馬不停蹄的陪著兩位記者來到這縣大院。

這兩位記者就是衝著永豐縣的小河村來的,地委的胡書記正好就在永豐縣,電話裡怕說不清楚,就帶著兩位記者直接過來了。

高凡一到縣大院,聽會議還沒有結束,就對小何說了一些大概的情況,讓小何立刻去請胡書記。

小何一聽高凡的話,還有這兩位記者的來頭,心中就有些慌,也不顧胡書記正在開會,就衝進會議室,給胡書記說了這個訊息。

百姓日報的影響力自不用多說,乃是宣傳的口舌,也是宣傳的核心。

這兩位記者來頭太大,由不得胡萬興不重視,所以親自來見。

“兩位同志你們好,這是我們地委的胡書記。”

“胡書記,這兩位是來自京城《百姓日報》的徐春燕同志,郭振國同志。”

胡萬興原本還是一臉嚴肅的表情,一進辦公室就換成了笑臉,讓人感覺滿面春風。

原本坐在旁邊陪著這兩個記者一起說話的高凡,馬上同雙方做了介紹。

雙方自是一番禮貌的寒暄。

胡萬興主動同兩位記者握手,熱情道:“歡迎你們二位來到我們這裡,有什麼需要儘管提,我們地委一定全力配合。”

徐春燕一笑,落落大方的同胡萬興握手,道:“謝謝胡書記對我們工作的支援,今天我們來主要是接受了上面的指示。”

“聽說你們永豐縣的小河村,帶著社員們搞集體經濟,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在奔向四個現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大大的一步。上面指示我們一定要好好宣傳一下小河村的成功經驗,這也是為了鼓舞全國人民的信心。”

胡書記也是沒想到,這兩位記者,處於領導地位的是這位年輕的女性,旁邊那位男的是隨從。

一聽兩位記者的來意,胡萬興的心裡就聳然一驚,還好剛才小何及時趕到,自己並沒有對小河村的事情做出懲罰,事情還有補救。

胡萬興還是那一副滿面春風的表情,道:“這小河村是我們地委選中的一個試點地區,就是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帶領群眾所做的實驗,如果成功的話,我們就會大力推廣小河村的成功經驗,爭取讓更多的地區也早日奔向四個現代化。沒想到居然引起了上級的重視,這也是我們的榮幸。”

面對胡書記這番話,眾人的反應各不相同。

作為宣傳部的領導,高凡自然清楚,這是胡書記臨場應變之策,一句試點地區,就把原本的壞事變成好事,不得不說胡書記這一手,確實高!

小河村是在永豐縣的領導下,永豐縣在誰的領導下?

那還不是在地委的領導下嘛,如今這小河村做出了成績,這也是地委領導下的成績!

就算將來出了岔子,那也是試點地區嘛。

作為胡書記的心腹之人,小何更是清楚胡書記今天來永豐縣的目的,也不禁佩服胡書記這一番轉變。

徐春燕嫣然一笑:“胡書記高瞻遠矚,這小河村的成功經驗,我們一定跟著好好學習一下,爭取早日把這個成功的經驗在全國推廣,讓全國學習。”

胡萬興笑道:“我們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我們也希望同全國各個地區共同進步。”

幾人寒暄一陣,就見胡萬興轉頭對自己的秘書小何說道:“小何,去請周縣長還有小河村的兩位同志過來,讓他們幾位同京城來的同志好好聊聊。”

小何答應一聲就去了。

“徐記者,正好小河村的同志此刻正在縣大院,就讓他們幾位跟你們說吧。”

“那自然好。”

徐春燕當然不會拒絕,他們兩個人從京城過來就是為了小河村來的。

作為胡書記的心腹,小何自然知道領導交代的事情肯定不是這麼簡單。

原本今天胡書記還要在會上對小河村的事情做出批評,這一點他清楚的很。

不過看到胡書記的轉變,他去請周縣長還有小河村的兩位的時候,少不了要交代一番。

更不能讓這幾個人在這兩位記者面前說漏了嘴,那樣的話,不是打胡書記的臉嘛。

此刻縣大院的會議室裡,楚江河正同周縣長閒聊。

反正這會議到最後也沒說他們小河村該如何如何,這會議室裡也沒人,索性就藉著這個場合,同周志遠多聊了幾句。

周志遠尤其關心小河村的發展近況,聽說小河村的養豬場已經建好,步入正軌,學校也在修建之中,就滿意的連連點頭。

兩個人聊的正在興頭上,就見小何推門而入。

周志遠也是個人精,小何簡單一說,他就知道該怎麼做。

只見周志遠站起身來,對著楚江河與楚大有說道:“兩位趕緊收拾一下門面,同我去見見百姓日報的記者吧。”

楚大有大吃一驚,啥?百姓日報的記者?

就連楚江河也是微微一驚,他也沒想到能驚動百姓日報,推辭道:“我們就算了吧,我們這個形象也就是個農民,上報紙這個事兒,還是周縣長你來吧。”

楚大有在旁也是連聲拒絕,百姓日報哪是他這個大老粗能上的,周縣長來就行了。

周志遠羊怒道:“行了,還農民形象,你也不怕給農民抹黑,農民要都是你這個樣子,那才是離譜,你小子上了戲臺,演個西門慶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周志遠對自己開玩笑,是對自己親近的表現,楚江河也就一笑。

楚江河也是無奈啊,誰讓自己隨老孃,長的白白淨淨的,看著就不像個出力的人,見推脫不過也就答應了。

原來自從他那日去看望周縣長之後,聽說周縣長還有個同學在京城報社,具體哪個報社就沒問。

兩個人一合計,就想出來這個法子,提前把小河村的成績報了上去,看能不能引起上面的注意。

只要上面一發話,籠罩在小河村上空的陰霾不就散了嗎。

沒想到還真的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就是這百姓日報來頭有點太大。

人家來都來了,那就見一見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