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一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除了送親戚,剩下的豬肉母親攔了一些哨子,可以吃多半年。

還有一部分切成小塊,煮熟,用鹽壓在罈子裡,準備來年慢慢吃。

趙鵬給母親說現在已經不需要這麼儲存豬肉,家裡現在又不是沒有錢,我們可以買新鮮的肉吃。

但母親堅持認為人不能忘本。

不能有點錢就飄了。

永遠要有憂患意識,財富這些東西,能簡單來就會簡單失去。

時刻要有備無患。

趙鵬覺得母親說的也很有道理。

豬肉處理完,就是豬血和腸子。

趙鵬很喜歡吃灌腸,以前總是別人家灌好後,給他們分一些。

吃不過癮。

今年自己有豬血,又有腸子,母親便調好味道,灌了很多很多灌腸,晾在晾衣繩上,像極了無數個粗粗的蚯蚓。

剩下的還有豬油。

也都慢慢熬製完畢。

趙鵬和母親熬製豬油的時候,想起以前二舅個糗事。

他某年熬了一鍋的豬肉,一勺勺灌在罈子裡,可是將罈子從鍋臺向案板抱的時候,因為罈子太熱,實在拿不住,當場就掉落在地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豬肉全部灑在地上,人也被燙傷了。

所以趙鵬這次小心翼翼。

不是怕損失了豬油,而是不想讓自己看起來那麼傻。

一大把年齡,還被母親笑話。

處理完豬肉,母親還切了很多蘿蔔丁之類的東西,全部用水焯一遍,然後晾曬出來了。

按照這邊家鄉的風俗,正月很多規矩。

例如有的時候不能動刀,有的時候又不能開火。

所以人們會在臘月將正月的食材全部處理好備用。

當然,處理食材還有個原因,是因為正月要來很多親戚。

這裡的風俗是,所有親戚來,至少要吃一頓飯才走。

而趙鵬家的親戚又很多,若是不處理好,一時半會做不出幾十人的飯菜。

說來也是有趣。

前世趙鵬家裡貧窮的時候,基本上只有三把兩個親戚來。

後面趙鵬在大城市有點能耐,而父親也退休了,姐姐也博士讀完了,弟弟也開始工作,家裡的經濟條件相對變好很多。

親戚也就開始來拜年了。

有一年,正月初三那日,大大小小來了四十多人。

把個大院子坐得滿滿的。

而那時,趙鵬的父親和幾個叔伯家的關係又恢復了。

雖然趙鵬心裡很難受,但看到父母選擇原諒,他也無可奈何。

好在,這種事情以後不會出現。

如果壞人做了惡,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而好人只要做錯一件事都要墮入地獄,那誰還會一直做好人。

只要在不想做壞事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殺意即可。

那也太便宜了壞人。

大年三十這日,趙鵬和弟弟天還不亮就被父親趕了起來。

雖然他現在在外面已經是個大人物,可在父親面前,他反而變得更加溫順和聽話。

他現在明白這個道理。

人越無能,脾氣就越大。

真正的破防,恰恰是被別人說對了點子。

如果別人說得不對,一般不會真正傷害到自己。

父親以前脾氣大,是因為無能的憤怒。

而自己以前桀驁不馴,也是同樣的道理。

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彼此好與壞的區別,只不過是身份不同。

換做前世是他,估計也是那樣。

和弟弟起來,要掃院子,劈柴,然後放炮竹。

現在很多大城市都已經不讓放煙花炮竹,但慶城因為地廣人稀,在農村裡依然保持著煙花爆竹的習俗。

2000年過年時,過年的氣氛還特別濃。

趙鵬和弟弟起來時,整個村子已經處處都的鞭炮的聲音,層出不窮,熱鬧非凡。

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大年三十這天早上一定要起的早,否則就會懶一年。

所以趙鵬和弟弟每年都會被早早趕起來。

當然,比他們更早的就是母親。

母親要準備早上的辣紅面。

在大年三十的早上吃辣紅面,是慶城的習俗。

面要手擀得非常薄,湯用熟油辣椒調得特別紅,裡面放上肉,豆腐,各種蘿蔔丁之類的菜。

長寓意著長長久久。

紅,意思是希望來年紅紅火火。

古老的習俗,很多都有美好的寓意在其中。

隨著這些看起來有些麻煩的習俗慢慢消失,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羈絆,也慢慢變得淡了許多。

有時候,形式就是實質的外部反應。

形式都沒有的話,自然也就沒有實質,而形式做到一定程度,實質自然會慢慢到來。

趙鵬特別喜歡吃辣紅面。

一頓可以吃三四碗。

雖說家裡的碗不是很大,但量依然很可觀。

今年過年又多了個姐夫,母親足足擀了十六把面,都被吃得乾乾淨淨。

趙鵬在灶臺前燒火都燒得腰酸背痛。

他努力維持著原來那個聽話的孩子,讓母親不要覺得他變了。

在外面不管多意氣風發,在家裡,他還是那個老實巴交的孩子。

吃完飯,開始準備寫對聯。

紅紙是提前買好的,父親在調配金粉。

其實也可以直接用墨汁寫,但是父親不知道哪裡來的金粉,每年都會堅持用金粉來對聯。

不過,今年的對聯,父親剛要動筆時,卻被趙鵬攔截下來。

他準備最近寫。

趙鵬前世的字就寫得很不錯,還會畫畫。

這都是後面練就的。

而父親還停留在趙鵬學習時代,記得趙鵬寫字就像狗爬,很糟糕。

用父親的話來說,就是地上灑一把米,讓雞隨便用嘴叨,估計都趙鵬寫出的字要要好看很多。

所以,他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看到趙鵬“飛雪迎春到”幾個大字寫到紙上時,頓時覺得很失落。

就連寫對聯這種事情,他都搞不過趙鵬了。

趙鵬卻很得意。

父子之間,永遠都是一場戰鬥。

不過關係多好,實際上還是存在一定的較量。

所謂男人的成長,其實就是逐漸趕上,超越,甚至覆蓋掉父親的過程。

只有孩子比父親更厲害,文明才能得以進步。

寫好對聯後,母親也已經熬好一大碗的漿糊。

俗稱(ran子)。

Ran就是粘的意思,慶城人很喜歡用這個字,使用頻繁程度不亞於“慫”這個字。

Ran還有糊塗的意思。

例如說一個人不講道理,又不願意聽人說話。

很固執。

那就直接叫他ran慫。

人不能ran。

但是漿糊自然是越ran越好。

因為現在房子比較多,上上下下,前前後後,一直忙到下午兩點多,才把對聯貼好。

母親已經開始收拾下午要吃的飯。

按照風俗,三十這天晚上要炒很多好吃的菜,而且還要包餃子。

正月初一不動刀,所以明天吃的東西,今天要全部準備好。

趙鵬便給母親幫忙,不過現在的刀功,已經不能和前世相比,這東西,還真是有生疏的說法。

在鎮上的院子裡,他都是蹭章曉秋做得飯。

那姑娘,真的是個全能型的女孩。

學習好,性格溫柔,長得漂亮,還能做飯。

也不知道誰將來有幸能娶到她。

忙碌到下午四點多,父親便帶著趙鵬和弟弟去給爺爺奶奶上墳。

這邊是規矩便是這樣。

除了清明節外,大年三十這日下午,必須給死去的長輩上墳。

以前家族裡沒有矛盾的時候,基本都是整個家族一起去上墳,叔伯和各位堂兄弟都會一起。

而今年,既然已經走到這種境地,自然也不需要再湊齊整個班子。

只是趙正直帶著趙鵬和弟弟來到爺爺墳頭,卻發現其他幾位叔伯竟然先到了。

大家看到後,彼此都有點尷尬。

但都十分默契地沒有爭吵。

畢竟是在長輩的墳前。

而且,彼此都還很默契的站在該站的位置上。

因為趙正偉沒有回來,所以家裡就是趙正富最大,他也就站在最中間。

趙正直和趙正義分別站在兩邊。

然後就是孫輩的各個人物。

趙鵬是所有堂兄弟裡排行老三,也是靠前站著。

點燃香火,所有人都跪倒在地。

開始燒紙。

趙鵬看著眼前的墳頭,心裡其實沒有多少感覺。

他從沒見過自己的爺爺。

他的母親張亞妮甚至也沒見過自己的公公。

只是聽說四個太爺爺,就只有爺爺一個後代。

也是奇葩。

趙鵬聽父親說過一些爺爺的事情。

那是個和氣的老頭子,待人很客氣,溫和,雖然家裡曾經是地主,可相對來說,是個不錯的地主。

被奶奶拿捏的很死。

趙鵬的奶奶和父親趙正直脾氣很像,就是個火爆性格。

稍微不注意就要爆炸。

不過趙鵬對奶奶的記憶也不多。

小時候還住地坑院,他經常會和趙實幫奶奶扛著一個長條板凳,跑到平地上來乘涼。

奶奶每次都會給她們每個人吃一勺白糖。

很甜的。

所以回想起奶奶,他一直是甜甜的感覺。

其他的倒也記不清了。

趙鵬機械地跟著眾人給爺爺燒著紙。

他發現二伯家的堂哥趙宏偉很賣力地經營著這些事情,肯定是準備將來在新一代人佔據一定的話語權。

趙鵬心裡覺得好笑。

也懶得折騰。

父親還在的時候,他就和這個家族還有點聯絡。

父親將來百年之後,這個家族的事情,管他屁事。

他和這裡,基本沒什麼感情。

最多也就回來給奶奶和爺爺上個墳而已。

他看到趙實在一邊也是百無聊賴,便用手臂戳戳他,示意他看趙宏偉一副表現欲十分的樣子。

趙實也是心有靈犀地笑笑。

趙實初中畢業後也沒考上高中,現在在弗可絲食品公司工作。

趙鵬算是報答了他前世對自己的好。

兩人關係也就很親近。

在他們身旁,自然還有六叔家的兩個孩子。

一個堂弟一個堂妹。

堂弟趙海和趙鵬的弟弟趙丹關係很好,而堂妹趙敏則是個天真的小姑娘,這時候才剛八歲。

本來女生的不能上墳的。

這不知道該說是風俗還是陋習。

這個年代慶城還未完全脫離封建殘留的影響,女人的地位普遍不高。

地位不高有時候不一定是要受欺負,而是不報希望。

趙海不懂事,將妹妹帶過來玩,家族裡其他人想到趙青陽的事情,便沒有太多計較。

前世趙海後來在外地打工,染上了肺結核,身體很不好。

但總體來說也還不錯。

趙敏也嫁人了。

這兩個弟弟妹妹趙鵬並不討厭,他們雖然是趙青陽的孩子,可趙青陽入獄後,一直還在趙鵬的家裡吃飯。

趙鵬的父母是那種很善良的性子,雖然心裡恨趙青陽。

可對於侄子和侄女,卻也心疼。

總之,人的情感很複雜。

沒有絕對的青紅皂白。

若是細細算起來,就基本是一筆爛賬。

追究太深,那人就會陷入死局。

有些事情,就只能交給時間去解決。

歲月,是化解一切矛盾的最有效的良藥。

給爺爺上完墳,又去了奶奶的墳。

回到家時天色已經轉黑。

天空飄起了雪花。

慶城每年三十萬上都會下雪。

雷打不動。

趙鵬和姐姐弟弟一起來到大門外,在炮竹聲中看著一村莊的紅燈。

如星星點燈。

黑夜裡,看不到很遠的地方,但隱隱約約,能看到鄉間的小路。

趙鵬知道,只要走出那些小路,必然有更寬闊的大道。

.

後記:

這本書,寫到這裡就算結束了。

稍後我會寫一點番外,補充一些細節。

其實這本書我原本是準備寫幾百萬字的,但因為第一次寫書,所以故事很多設定都不是很到位,導致大家閱讀體驗不是很好。

非常抱歉。

當然,書哪裡有問題,我已經吸收到大家的批評意見。

寫得時候,原本的架構和伏筆,因為捨棄掉很多東西,所以也就沒辦法繼續展開。

例如整個高中時代的生活等等。

我寫這本書的基礎就是一方面發展事業,一方面享受和青梅竹馬的感情。

但因為大家不願意看初中生開始的感情,所以我直接捨棄掉整個感情線,高中線。

那麼,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多情節也就沒有以後了。

就這樣結束吧。

我已經在準備新書,新書會寫個光怪陸離的故事,希望吸取了這次失敗的經驗,下本書能寫得更有趣一些。

非常感謝大家的一路相隨。

也歡迎大家看看一些番外,可以加深理解,我原本的一些構思和想法。

番外有四篇,敬請期待。

新書九月一日發書,記得收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