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殺出一股援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僅僅是十餘天時間的變化,攻守之勢就完全改變了過來,不可謂天心難測啊!

洪門如此決然將所有戰船壓上來,倒也是顏鄭他們所願意看到的場景,為了這次大戰,他們連自己老巢都幾乎放棄了,就留了不過百十餘傷殘老弱駐守海島,並將所有彈藥庫存都幾乎搬空了。

既然如今己方火器實力佔優,那麼顏鄭這幾位聰慧之輩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優勢,狹窄的內海加上眾多的船隻,正是火炮大展身手的良機,這一上來飛龍幫精銳戰船所攜帶的火炮就沒有停歇過,一直在尋找目標射擊。

洪門這邊同樣不甘示弱,雖然在炮火上處於劣勢,但是南炮臺上居高臨下的攻擊更是兇猛,加上其本身使用的火炮也是這些時日洪門笨港構築的鋼鑄大炮,以及洪門團隊本地中僅有的神威將軍炮和紅衣大炮,倒也暫時讓雙方的戰損處於同一線上。

不知不覺,隨著洪門提前對雞籠港內海海域進行的工事構築,加上本身更加熟悉此地地形,飛龍幫原本打好主意先用炮火消耗一批洪門戰艦的戰術,卻隨著事件的推移,漸漸被洪門戰士欺近身來,許多戰船被逼進入到了接弦肉搏戰中。

剛開始鄭芝龍他們都還沒有察覺,但是慢慢地他們發現耳邊原本密集爆發的火炮射擊聲響越來越稀疏了,這時已經有半數左右的飛龍幫戰船被洪門逼得接弦肉搏了。

這種變化,對於飛龍幫來說,並不算是壞事,洪門戰士雖然長於戰陣配合,人數越多的戰場廝殺越能發揮他們的戰力,可是如今這群洪門戰士,不是從澎湖水師拉來湊數的新兵蛋子,就是洪門原本帶傷、士氣低沉的殘軍隊伍,其實力能夠發揮幾分,實在有些堪憂!

只是對於洪門一上來就同樣全軍而上,如今又在兵力、實力皆不佔優的情況糾纏自己進行接弦戰,單一每種戰術自然都是能解釋得通的,但是結合在一起卻讓顏思齊覺得有些不妥了。

顏思齊不是正統的海賊,在鄭芝龍一門心思為了戰鬥而興奮的時候,顏思齊卻仍分出了不少精力來關注身邊的戰事,洪門逼迫己方肉搏接弦也是他首先發現的。

猶豫間,顏思齊正想跟鄭芝龍商量一下,是否保留一部分實力,以免出現任何可能的意外,但是他的話還沒有來得及出口,飛龍幫僅有的兩艘留守後方,巡弋在雞籠港外海的戰船突然發起了訊號,示意他們身後有動靜。

比不得洪門因為李天養而形成的一套簡單手旗旗語,能夠透過望遠鏡達到遠距離傳遞命令的快速交流方式,哪怕此時顏鄭等人知道後面出現了動靜,可是具體是什麼情況,他們卻是一臉的茫然。

直到其中一艘戰船遠遠行來,與後撤的顏鄭座船相聯絡,最終顏思齊與鄭芝龍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情況,可是黨他們回頭看向身後那絕大多數已經被糾纏住的飛龍幫戰船,就算他們有心想要做出什麼反應,怕也是有些困難了。

“你們沒有看錯,從我們身後出現的是洪門艦隊的戰船嗎?”想要確認一番,希望這只是幫眾開的一個小玩笑,顏思齊猶自不甘心地詢問前來報信的幫眾。

“千真萬確,這回前來的正是洪門特有的‘楊帆式’戰船,八艘戰船從洗面沿海一路滿帆過來,現在最多與我們還有十里不到的距離了!”幫眾很是肯定地回答道。

“混蛋,不是說他們所有‘楊帆式’戰船都去了東倭了嗎?唯一的一艘還是李天養這傢伙的座船,現在怎麼又冒出來八艘戰船呢?”鄭芝龍面色陰沉,手裡不時撫摸著佩刀刀柄:“而且,他們哪裡還有水手來操作這些洋船,以我們的情報,他們就算把所謂的鯊部、豹部一起調過來,也不足八百之數,哪裡能配得起這八艘戰船的戰士!!”

“這些戰船總不可能是從東倭那邊過來的,除非他們真的長了翅膀,否則”

幫眾的眼光還是有的,而且洪門“楊帆式”戰船出色而特異點造型,只要是見識過這種戰船夠早的人就絕不會將它與大明朝一般戰船相混淆。

就在顏思齊與鄭芝龍還在舉棋不定,思索該如何解決即將騷阿來的大麻煩的時候,李天養他們這邊同時也接到了援軍到來的訊息。

援軍的到來,沒有出乎李天養他們的預料,因為這本就是李天養他們所安排的事情。

“楊帆式”戰艦自定型以來就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既然李天養他們決定要將“楊帆式”打造成未來洪門艦隊的主力戰艦,又怎麼可能只有在倭國的十三艘戰船和自己身下那一艘,總共十四艘戰船呢!

只是前面曾經說過,在洪門為被大明朝認可之初,為了不讓自己艦隊展現出過於強大的實力,李天養他們需要藏拙;而當李天養他們已經得到大明朝的認可以後,他們更需要隱藏實力,免得跟笨港、雞籠港一樣,被大明朝官方的力量所看中、覬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正是有這分散在笨港秘密基地、豹部龜島、澎湖海域等地方的這八艘戰船意想不到的後手,才讓李天養因勢利導,做出了大膽地反擊計劃。

至於八艘戰船上所搭載的戰士,這個讓顏思齊、鄭芝龍感到詫異和不解的問題,實際上卻是他們忘記了洪門當中除了大明人以外,還有另外一股人數眾多的群體--土著人!

笨港周邊的土著,從李天養他們與其接觸算下來,到如今也有十年光景了,就算之前因為語言、習性、還有傳統等等元素,讓土著人與洪門之間的交流反覆。

可是十年的時間下來,憑藉著李天養和洪門團隊強大的感染力、華夏文化更加先進和優渥的生活環境、生存技能,最終讓越來越多的土著人開始接受華夏的生活方式、語言方式。

到了現在,都已經能夠光明正大招募一批土著人加入當團隊當中效力了,難道就不能讓他們懂得操作風帆、學習水戰技能嗎?

之前之所以除了少數弓箭手搭載在戰船中當做遠端射手,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再沒有其他大批量的土著戰士出現在海戰中,實在是因為相比海戰,土著人陸戰和叢林戰的技能更加強悍一點。

直到現在,才有機會讓土著戰士展示自我存在價值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