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大事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津港口,今日格外的熱鬧,因為一群大人物紛紛入住,不但讓天津港的政府成員感到榮幸,同時也給天津港的商人們帶來了許多的商機。

若說這個時代最為尊貴的客人,以洪朝而論那就非當今洪憲帝李天養莫屬了,而今這位佔據華夏大半壁江山,也是最有機會問鼎中原的蓋世君王,帶著他的結髮之妻,當今鳳儀之表的皇后殿下一同來到這座距離北京城不足百里的洪朝最大港口。

李天養其實自反出大明朝廷自立以後,就再沒有過以身涉險在外面走動的事情,就連開國帝皇最喜歡的御駕親征,展現自己卓絕能力的事情,李天養也都放手給專業的武將們去征戰沙場。

難得這一次走出紫禁城,走入民間來到天津城,整個天津港的百姓們都興奮了,無不希望能夠一睹這位至尊之軀的聖顏。

“……天津城各居委會組織好百姓,通知他們對陌生面孔進行上報,陛下難得巡遊至我天津市,若是出現什麼意外,那我等萬死難辭其罪!!”

天津市政府班子的官員們,對於洪憲帝親至港口的事情既感到高興,同時也充滿了危機感,生怕有那處心不良之輩從中搗亂,危害陛下的安危。

為此,天津市政府一邊發動麾下街道居委會的組織能力,動員百姓們一起幫助政府甄別不良分子,一邊還找上天津市海防第五師的官兵們,尋求他們的支援。

“這次還得有勞張師長你們幫助,派出軍隊對重要據點進行佈防。”

天津市市長王重奚一臉興奮加憔悴地模樣,對此番應邀而來的張鋒發出感激。

“保護陛下的安全,不僅僅是你們政府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軍隊的責任,若是讓陛下在我們的地盤上出了差池,不僅是王市長你們臉上無光,我們第五師上下將士也會受到軍部嚴厲的懲處。”

張峰面色肅穆,平靜地回答道:“到時候我們也需要仰仗市長你們這邊提供的情報,提前將危險分子剷除!”

“沒問題,沒問題!”

王重奚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天津港忙裡忙外好幾日,這才迎來了洪憲帝浩浩蕩蕩偌大一支隊伍的到來,一時間市區之中人山人海,百姓們前呼後擁自發地前往官道附近,去歡迎洪憲帝的到來。

天津城百姓對於洪朝的逐漸歸心源自於洪朝佔領天津衛,改軍事衛所為通商埠頭的性質後,給天津衛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生機與活力。

大明朝對於天津衛的重視,不比洪朝來得差,畢竟天津衛乃是拱衛京師海防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若是它有什麼閃失,則京師也不能倖免。

但是這也促使大明朝對於天津衛的重視,多是趨向於軍事設施上,生活其中的百姓人家,過半數以上都是軍戶出生。隨著明末軍戶制度的衰敗,軍戶們的生活那是一日不如一日,人們早已怨聲載道了。

而等到洪朝接手天津衛之後,竟然將其從軍事重鎮,朝著貿易港口的方向轉變。

尤其是洪朝廢除了軍戶衛所制度,還明朝軍戶們一個自由之身,不再受到任何的鉗制,僅此一條,天津城裡半數以上的貧苦軍戶們就已然升起了對洪朝的擁戴之心。

而後,洪朝將華夏大陸海上貿易的中心,從明庭掌控的泉州月港,轉移到了天津港,源源不斷想要在華夏大陸賺取遠洋貿易利益的西洋人、東倭人等紛紛慕名而來,在天津港吞吐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稀奇貨物,讓天津城的百姓們觀賞到了無數西洋景象的同時,還藉機有了更富足的生活。

老百姓們總是現實,但是又懂得感恩的人,在擁有了更加美好生活之後,對於給予他們如今富足生活的洪朝政府,自然是發自內心地擁戴。

至於其中不少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在洪朝統治下利益受損,固然不會真心實意擁戴洪朝統治,然而大勢所趨下,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潮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洪朝京城當中補啥課的地方官員,功勳子弟們,早已提前幾日便入住天津市這座剛剛經歷了一次地盤擴張的新興城市裡,來為他們的好友送行。

能牽動李天養這位帝皇和他妻子一起到天津城,自然不會是一件小事,因為宏憲九年二月初三這一日,是李天養膝下次子,洪朝當今齊王殿下,遠渡重洋,追隨他父皇李天養的腳步,去開闢一片屬於他自己天地的大好時間。

民間百姓乃至洪朝絕大多數官員們,都對李天養如此對待他的子嗣,感到不解。

洪朝基業如此龐大,前景如此美好,供養一個王爺在大家眼裡看來,卻是一件不要太簡單的事情。

君不見,明朝皇室那麼多個王爺存在,也不見他們對自己的子嗣如此無情,將他們驅趕到茫茫無涯,望而生畏的遠洋之中。

更別說洪朝皇室血脈本就稀疏,至今為止李天養膝下兒女,也就只有那麼幾個;而當今陛下的兄弟,據說如今早已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基本不會再回到華夏大陸,來湊洪朝皇室的熱鬧了。

只有華夏那群受到外來文化影響,思想變得開明的有識之士們,才知道當今洪憲帝所作所為是何等的偉大,這也讓他們對於洪朝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原本,齊王李玉祁的遠行計劃,應該是在洪憲八年的深秋與寒冬之際,這時候的海洋環境更加安全一些。

然而因為山東省爆發了洪朝立國以來最大的政治醜聞,牽涉到山東省內各大地方豪族、商號與政府成員,使得齊王遠洋闖蕩的計劃最後推遲了。

不過也是因禍得福,齊王推遲他的計劃,反而多積攢了不少人才,納入到他的遠洋開拓隊伍當中。

譬如陽信縣原縣長鄭源,當初第一個被檢察小組給緝捕定罪,但是由於他最後戴罪立功,將他背後高層無數內幕一一告知檢察小組,並主動到裁判庭作證,獲得了輕判,最後被齊王向李天養和裁判庭提請,交與他一起出海闖蕩,既可以算作鄭源服刑之役,同時齊王也能多幾個可用之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