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第627章 早已埋好的隕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627章 早已埋好的隕石

【PS:依然是4000字章節,發現這第三章總是寫不完自己想寫的東西唉】

世界的變化總是讓所有人難以預料,一場8000對42萬的決戰,硬生生的變成了3000對1萬的單挑了。

不過王邑依然對此信心十足,因為他手中掌握的是最精銳的步兵,而對面劉秀的三千騎兵則是臨時拼湊出來的的部隊,他王邑自己又是不出世的名將,劉秀不過是一個善於編造謊言的黃口小兒罷了。

優勢在我,步兵騎臉,他王邑怎麼可能會輸!!!

然後這場大戰就開始了,圍觀群眾則是兩邊的42萬大軍,以及昆陽城上的一萬綠林軍。

不管之前的各種謀略與佈置有多麼的花哨,但這一戰是實打實的,是刀對刀,肉對肉的決戰。所以劉秀再也沒有進行任何佈置,他只是默默的走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頭,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帝王劍,對所有人道“興復大漢,在此一舉,跟我衝!”

於是3000騎兵義無反顧的衝向了王邑的一萬中軍。

王邑也指揮自己的中軍迎戰,而且他看到劉秀衝在最前面,他也不甘示弱,想著自己當年擊潰十萬叛軍的事蹟,就同樣毫不猶豫的衝在了最前面。

事實上,此時的王邑依然佔據了巨大的優勢,他只要能夠擊敗劉秀,他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但此時天空中忽然響起了一陣炸雷,短短的一分鐘之內就有幾十道雷電噼在地上,其中有許多雷電就噼在了王邑的中軍。

不管這支軍隊究竟有多麼的精銳,面對如此的天威,再加上之前傳遍全軍的留言,王邑的中軍可避免的鬆動了,前排的士兵開始驚恐地放棄武器往後邊逃竄,不敢面對衝殺而來的劉秀騎兵。

而這樣的情緒瞬間感染了其他人,整個大軍直接讓出了一個口子,任由劉秀殺入大軍之中,直撲向王邑本人。

王邑不服,他拿起自己的武器想要和劉秀單挑,結果劉秀根本不和他交手,劉秀的身邊的四五個人,都是日後的雲臺28將,個個武力驚人,他們不講武德的直接圍毆王邑,然後王邑就敗了,要不是身邊的王尋拼死搶救,王邑就直接死在了劉秀的手中。

但是王尋卻直接被劉秀給砍下了馬,直接被馬蹄踐踏至死。

見到主將大敗,一萬的中軍潰散,還有此時的滾滾天雷,42萬王莽大軍就像鵪鶉一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而劉秀則如同駕馭雷霆與隕石的神靈,環顧四周,繼續揮舞起手中的長劍,帶著他身後同樣士氣值已經漲到了10000%的騎兵,殺向了另一處萬人營地。

一觸即潰。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的劉秀依然只有3000人,似乎無論如何也無法徹底打崩40萬人。

但此時,狂風也來助陣,沒由來的狂風瞬間席捲了整個戰場,雖然沒有人被狂風捲到天上,但狂風揚起了漫天的沙塵,讓整個戰場的視野幾乎為零。

而人類在這種雙眼被矇蔽,周圍充滿了各種廝殺聲,以及隨時有可能殺來的劉秀大軍的情況下,恐懼會自然而然的佔據整個大腦。

忽的,有人高喊一聲“劉秀來了”。

哪怕此時劉秀的大軍距離他們還有好幾個營地,但所有的王莽大軍都亂了,他們開始不顧一切的向外逃竄。

而此時困守在昆陽城裡面的綠林軍哪裡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被圍困了一個多月的他們,渾身上下也充滿了巨大的怨氣,如同一隻怪獸一般從城市裡面衝了出來,把依然還圍在城下的王莽大軍打的屁股尿流。

一日之間,王莽的42萬大軍潰敗,所有人四散而逃,有將近10萬王莽軍的士兵為了逃命,直接跳入了冰涼的河水之中,結果有將近3萬人成為了水中的浮屍,這些屍體幾乎將整個河水堵得斷流,就如同200多年前,項羽打的劉邦的諸侯聯軍屍體幾乎斷流河水一般。

至此,三章結束,昆陽大戰結束,以劉秀的全面大勝結束,兩萬人真的擊潰了42萬大軍,將王莽最後的軍力徹底毀滅一空,不復存在了。

————————

“精彩!”看完三章,所有讀者都不約而同的在心中讚美一聲。

劉旭的語言和文筆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明的地方,更多的都是平鋪直敘,但如此戰鬥已經足夠精彩了,讀者們彷彿親身加入了劉秀的部隊之中,看著劉秀是如何一往無前的衝進42萬大軍裡面,最終以一己之力擊潰了整個軍隊。

“太精彩了,我願稱昆陽之戰是整個《漢光武》裡面最精彩的一場大戰!”大秦軍師感嘆道。

“廢話,整本小說裡面目前就三場戰鬥,前面兩場都是小打小鬧,不過幾萬人的戰爭罷了,昆陽之戰當然是整本小說裡面最精彩的!”有讀者不屑的反駁道。

“好吧,那我改一下,我覺得是垃圾作者三本書裡面最精彩的戰鬥,這總可以了吧!”

“我劉皇叔第一個不服,赤壁之戰瞭解一下,80萬人直接就燒沒了!”

“我項羽更加不服,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瞭解一下!哪場戰鬥不是40萬人以上的!”

“但昆陽之戰絕對是最絕望的,軍力對比最為弱小的,根本無法想象如何打贏,逼的作者不得不天降隕石,然後又颳起狂風暴雨才勉強打贏的戰爭,這難道不精彩嗎?”V朕50反駁道。

“恰恰相反,這才是昆陽之戰最糟糕的地方,根本就不是憑藉劉秀的真實實力才打贏的,而是作者人為給他們開了外掛,要我看這場戰鬥甚至都沒有參加評選的資格,這就是一場強行開掛才贏的戰鬥!!”

沒用多長的時間,整個群裡面就圍繞著昆陽之戰又吵了起來,而吵的最多的議題就是最流行狂風,還有雷電暴雨,究竟算不算是垃圾作者給劉秀開的外掛。

這一爭吵就足足吵了一晚上的時間,而最終終結這場爭論的依然是我們岫神。

看到岫神上線,吵了一下午的讀者們立刻向岫神詢問她的看法。

“不是,這不是外掛!”岫神給出的回答依然果斷而明確。

“這怎麼可能不是外掛?難不成那個時候還天天有隕石砸下來不成!還是說他劉秀其實有本事召喚隕石?”立刻有人陰陽怪氣的反駁道。

“劉秀確實沒有本事召喚隕石,但是他可以算計出隕石什麼時候落下!”岫神平靜的回了一句,然後接著打字道“相信很多人對昨天更新的第3章都非常疑惑,我也是一樣,我不認為垃圾作者會寫這麼一張毫無用處的劇情,所以回去之後我就查了一下張湛和太史令的資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我發現,在本書的第21章裡面,有一段不超過100字的段落提到了張湛,他在大漢朝當了45年的太史令,而年輕的時候是個神童,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他能夠背下所有他看到過的資料。直到後來王莽篡漢,張湛明確表示反對,然後就被趕出了長安,回到家鄉南陽隱居起來。”

“對於太史令,本書沒有解釋,但我翻閱了楚漢爭霸,發現在倒數第12章,劉邦重新整理大漢朝的官制的內容裡面寫到,太史令除了要記錄歷史之外,還需要進入大漢朝所有的天文資料,同時負責觀察天上的星辰變化,以及記錄地上的各種自然災害,同時還肩負著編撰曆法,為皇帝占卜,洞察吉凶的職責。”

“你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太史令就是大漢朝的天文機構以及自然災害統計機構。而張湛當了足足45年的太史令,已經將整個大漢朝乃至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相關天文和自然災害資料全都記在了大腦裡面,可以說它就是一個人形的計算機了。”

“更重要的是,張湛是南陽本地人,他迴歸之後肯定會關注南陽本地的各種氣候變化和星辰變化,所以我想劉秀和他談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是與他一同計算未來的天氣變化,想要知道南陽在什麼時候會出現狂風暴雨的天氣,然後趁著這個時機在對王莽的大軍發動攻擊,從而起到借用天時的效果。”

“所以劉秀要部隊再等兩天的時間。”

“這就和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丞相借東風是一個道理,諸葛亮能夠算到什麼時候會刮東風,那當了45年太史令的張湛沒道理算不出來。”

“原來如此!”岫神解釋完了,群裡面又是一陣恍然大悟,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昨天的最後一章究竟是什麼意思了。

不過還是有人不服氣的說道“就算如此,那也不過是垃圾作者給自己天降隕石搞得合理化手段罷了,臨時補上一個能夠測算氣象的角色而已,這和先射箭再畫靶有什麼區別?”

“不,這個靶子早就已經畫好了!”岫煙嘆了口氣道“其實一開始我的想法和你一樣,認為這不過是垃圾作者的一種合理化手段。”

“但是當我讓量子超級計算機查詢小說裡面各種氣候資料的時候卻發現,在三國演義的第321章,有一段諸葛孔明讀書的描寫,其中還特意寫了300多字的原文。”

“當時我沒有注意,可現在一看卻發現這段原文分明就是漢朝的太史令記錄的隕石墜落的資訊,裡面明確的提到了七處隕石墜落的訊息,其中有一處的時間,就是小說裡面昆陽之戰爆發時候的隕石墜落的時間,兩個時間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靠!”眾群友們頓時麻了,同時有人立刻去翻三國演義的第321章,果然看到了這段劇情,,裡面的描述也是分毫不差。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劉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給王莽來這麼一個隕石,所以提前布好了伏筆。

眾人心中的震撼還沒有結束,岫煙就接著說道“在發現這段記載之後,我非常的震撼。結果計算機給了我更多的資料,這個時候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在垃圾作者編撰的《三國通史》裡面的太史令本章裡面,足足有將近8萬字書面記錄資料,裡面記錄的是從東周開始的,朝廷官方記載的所有天降隕石的文獻記錄資料。”

“除此之外還有一份多達42萬字的資料,裡面記載的全部都是東周開始各個地區發生的大型自然災害的資料。”

“我立刻讓超級量子計算機計算這些資料,發現如果擷取東漢之前記錄的隕石資料,就會發現當天墜落的那顆隕石其實是一顆彗星,每隔76年就會經過一次華夏世界,讓所有人見到他的身影,同時還會伴隨著一些細小的隕石墜落。”

“至於墜落的位置,會隨著身體變化而不斷變化,但這種變化也是可以透過天文知識是計算出來的。我讓超級量子計算機計算了一遍,發現按照正常的天王變化來看,這一顆彗星就是會在這個時間點在南陽地區墜落的,這不是什麼偶然,而是天文學上的必然。”

“同樣情況也能夠在這些大型氣候災害裡面找到,超級量子計算機分析的這些大型的氣候災害,建立了一個氣候模型,而按照這個模型,在小說的這個時間點的昆陽,有98.32%的機率會發生大型的龍捲風和雷暴災害。”

“所以說,早在《漢光武》……不,應該是早在《楚漢爭霸》開始連載之前,垃圾作者就已經詳細地將昆陽之戰的氣候異象,以詳細的氣候與天文資料,和需要極為複雜的數學計算模型的形式,隱藏在了他的《三國通史》裡面!”岫煙最後說道,同時伴隨著劇烈的喘息。

哪怕已經知道,哪怕只是再說一遍,岫煙依然被劉旭塑造的這個世界的完整與嚴謹徹底震撼的無法動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滄瀾波濤短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