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重逢二姐夫李重九!再見親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副帥,難道你有什麼更好的煮鹽辦法?”張士德兩眼放光起來。

畢竟是自己從小的老本行,一進入專業領域,張士德的血脈就是覺醒了求知慾。

朱瀚想了一下,決定不藏著掖著了,教給張士德他們,也就是給自己提高了打工人的效率。

“我有曬鹽法,可以讓你們的成本降到原本三成!”朱瀚說道。

“什麼,這不可能啊!”張士德頓時大驚,露出了不肯相信的神情。

在海邊煮鹽的經歷,讓他知道鹽戶們已經是把成本一降再降了,根本不可能再降到原本的三成!

其實,不需要降到三成,只需要降低到八成,許多鹽戶就會把他當在世祖師爺供著了。

朱瀚一聽就是笑了起來。

不僅是張士德,就連朱元章、施耐庵等人,也都是露出驚訝懷疑的神情。

他們也不相信,朱瀚能夠比張士德這個老鹽戶更能懂得煮鹽?

面對眾人的懷疑,朱瀚當即取過紙筆,開始快速繪畫了起來。

朱元章、張士德、施耐庵和崔長興幾個人,都是圍攏了過來,看朱瀚到底是要畫什麼。

只見朱瀚拿著毛筆,在宣紙上一番洋洋灑灑,又是圖畫,又是文字。

很快就是畫了一堆雜七雜八的玩意兒。

朱元章、施耐庵等人都是看不懂,並不覺得有什麼驚奇的地方。

而張士德則是完全不一樣了啊。

他已經是石化當場,如同是木頭一般,死死盯著眼前的紙張。

“這,這是,這真的是副帥想出來的?”張士德終於是嘴唇發抖的問道。

“從一本殘破奇書中看來的,記不清是誰寫的了。”朱瀚笑道。

他描繪出來的這一個曬鹽法,在歷史上可謂是鼎鼎大名的創造,一直到了明朝建立後才是慢慢推廣到了全國。

曬鹽法,透過大量分階段的鹽田,把原本的煮沸蒸發,變成了利用太陽暴曬的曬鹽法。

不僅是產量巨大增加,而且還讓成本急劇降低。

特別是再利用一些風車淋取,更是加速了曬鹽程序。

“副帥,這法子,可否教給我?”張士德忐忑不安的問道。

“哈哈,就是給你們的,我留著也沒用啊。”朱瀚大方的說道。

張士德頓時眼冒精光,一把捲起了宣紙,如同珍寶一樣塞進了懷裡。

“副帥,你放心,那食鹽定價十文,我可以做主!”張士德忙不跌說道。

朱瀚卻是搖搖頭,笑著說道:“張將軍,你這不厚道,有了這曬鹽法,你要是還賣十文錢一斤,是不是太黑了啊。”

張士德老臉一紅。

他可是門清兒啊。

這曬鹽法要是用起來,五文錢一斤食鹽,鹽戶還是能夠比原本多賺好多呢。

“那,那副帥,你說個價吧!”

張士德決定收起自己的小算盤,開誠佈公的說道。

“也不能讓你們吃虧的,一斤食鹽定價五文錢,只要裝上了船,立刻兌付,後續的所有費用花銷,我們自己負責!”朱瀚說道。

五文錢!

還遠不到張士德的底線,完全是可以接受。

最起碼,現在淮東堆積如山的食鹽,要是五文錢換成糧食,張家兄弟們也能笑醒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那就說定了。”

“一言為定!”

最後,作為當家人的朱元章拍板做了決定。

張士誠的淮東義軍,獲得了紅巾軍淮東都元帥的名號,雙方約定以折價五文錢一斤的定價,由除州義軍收購淮東的食鹽,以後的所有運銷統統由朱元章自行決定。

淮東義軍除了製鹽之外,自己不往境外自己販賣。

雙方落得各取所需,張士德歡歡喜喜的離開除州回去覆命了,施耐庵則是作為除州紅巾軍的代表,隨同去往淮東,去見一下張士誠。

剩下的事情,基本就是按部就班的對接了。

無非就是安排人去江南湖廣一帶拓展銷路。

幾天之後,施耐庵就是帶著數十條大船,返回了除州。

這些大船上,滿滿當當的全是食鹽。

朱元章與朱瀚高興的來到船上檢視。

“哈哈,全都是上好的食鹽,足足五萬斤!”施耐庵笑著說道。

張士誠對於雙方達成的協議,也是非常的滿意,當即命令先運來來五萬斤的食鹽。

“這麼多的食鹽,不知道賣個什麼價錢?”朱元章問道。

雖然自己想要的是糧食,但是算到最後,還是要折算銀錢價格的。

“我打聽過了,江南缺鹽,江西缺鹽,湖廣也缺鹽,甚至河南也是缺鹽,咱們除州這裡也是缺鹽,不管是賣到哪,都是穩賺不賠。”朱瀚笑著說道。

眼前這些白花花的食鹽,那就是真金白銀啊。

“既然要賣,那就賣給江南吧,運送糧食還近一些。”朱元章說道。

“若是一錘子買賣,咱們就賣個高價,但是已經打算做長久買賣了,那就得好好琢磨一下價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啊。”朱瀚說道。

朱元章點點頭,“這種奸商的事情,你最拿手,就交給你了。”

朱瀚立刻翻了一個大白眼,“哥,你這話說的可不厚道啊!”

“哈哈,說你奸商,那是誇你呢!”朱元章也是笑了起來。

五萬斤的食鹽,其實根本不算太多,頂多就是一個投石問路。

安排好了食鹽存放後,朱元章與朱瀚便是一路走回了除州城內。

二人商量了一番,決定派一個人去一趟江南集慶府,親自打探一下當地的食鹽行情,然後再定一個價格。

不過,這個人選卻是有些犯難了啊。

他們相熟的老兄弟們,都是一些大老粗,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更別提做生意打探情報了。

至於那些個投靠的書生士紳,卻有覺得他們沒有足夠的信任度,害怕他們與江浙豪商們串通一氣,挖了自己牆角。

畢竟,江南豪商們的脾性,可不是什麼忠厚的善男信女。

他們倆一路也沒有商量出個頭緒來。

剛剛到了府衙大門口,一個聲音就是從前方傳來。

“重八!”

“七五!”

朱元章和朱瀚都是一愣。

他倆的曾用名,雖然是人盡皆知,但是卻不會有人敢大庭廣眾喊出來的。

“誰?”

“什麼人?”

兩個人抬頭望去。

只見前面府衙大門的角落裡。

走出來一個衣衫破爛的男人,他的手還拉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

幾個衛兵以為是什麼歹人,連忙就要上前阻攔。

哪知道,朱元章僅僅是一個照面,立刻就是認出了此人。

“二姐夫!

朱元章一下衝了上去,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二姐夫李重九。

旁邊的那個小男孩,就是自己的外甥李保兒了。

“嗚嗚!

二姐夫李重九頓時就是哭了出來。

“重八啊,我可算是找到你了!

!”

一邊說著,李重九拉過兒子保兒說道。

“保兒,快給你舅舅磕頭!”

保兒立刻跪在地上,鼕鼕冬磕頭。

朱瀚之前年幼,對於這個二姐夫,早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

也就是朱元章年紀大,還能記得這個曾經屢屢接濟自己家的二姐夫。

突然,朱元章往身後和旁邊看了看,心臟忽然一沉。

“姐夫,咱的二姐呢!”

李重九一聽,眼淚又是呼啦啦的淌了下來。

“重八啊,俺對不起你姐,窮得沒發過活,只能看著她熬沒了命啊!”

李重九的話,如同一擊重錘,讓朱元章頓時渾身一顫。

“哥!”

朱瀚連忙上前扶住了他。

在二姐夫李重九的哭哭啼啼中,總算是把自己的一番經歷給說了出來。

原來,在去年朱重八他們逃離皇覺寺的時候,二姐就已經是患上了疾病,再然後就是濠州附近大亂,李重九一家原本略有家產,也是被搶掠一空。

二姐朱佛女也是驚嚇病餓中去世了,二姐夫李重九帶著兒子保兒一路顛沛變成了流民。

他們並不知道,當時威名大震的龍興寺是朱重八兄弟。

幾經波折後,除州打土豪分田地的好消息,吸引了他們前來。

前兩天,李重九在大街上遠遠看到了朱元章的容貌,起初還不敢相信,經過幾番打聽,才有了今日鼓足勇氣的相認。

一番交談後,朱元章與朱瀚也是唏噓不已。

如今二姐已經病逝,留在這世上的親兄弟姐妹,就只有他們兩個人了。

“重八,找到你就好了,就不用餓肚子了!”李重九激動的說道。

他原本屬於小康之家,頓頓粗糧能夠吃飽的,現在已經是餓得跟麻桿一樣了。

“吃飽飯,再也不餓著了!”

朱元章一邊說著,一邊拉著外甥保兒的手,領著姐夫爺倆往府衙內走去。

多年不見,朱元章有許多話都是想要說。

但是,每每說不了兩句,幾個人就是一番痛哭流涕。

最後李重九接連幹掉了三大碗燴餅,才算是恢復了一些平靜。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重八你給我安排個差事吧,掏個大糞都行!”李重九真誠的說道。

朱元章知道自己二姐夫為人憨厚,這一番話並不是什麼拿捏作態。

“掏什麼大糞!咱現在是一路大元帥,要是讓你去掏大糞,那不是打自己臉!二姐夫,你儘管帶著保兒好生吃喝,差事什麼的,以後再說!”朱元章說道。

“對啊,二姐夫,我記得你還會讀書識字,將來做個文書,應該是夠用吧?”朱瀚也是說道。

嗝!

李重九忍不住打了一個飽嗝兒,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啥讀書識字,不過是我爹讓我學做生意,看了一些字罷了,做文書只會給你們丟人了!”

幾個人一番相認,自然是不捨得分開。

二姐夫李重九帶著兒子保兒,直接住在了府衙中,接連三五日都是與朱元章朱瀚同吃同睡,彷佛要把這幾年的苦難全都是細數一遍。

經過幾天休養,李重九的氣色很快就是好了起來,沒有了之前隨風要倒的虛弱模樣。

身子一硬實後,李重九又是心中不安起來,覺得自己白吃白喝,總不是個事兒。

他便來找了朱元章、朱瀚兄弟,一再央求他們給自己按個差事。

面對二姐夫的誠懇相求,朱瀚忽然是靈機一動。

“二姐夫,我記得,你說曾經去過集慶府?”朱瀚問道。

“對啊,當年做學徒,去了好幾次集慶府呢,咦!不得不說,人家那集慶府,又大又好,好的跟那個,,那個,反正是又大又好!”李重九回想著從前說道。

朱瀚看了一眼朱元章,笑著說道:“哥,咱二姐夫,你覺得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朱元章有些不明白了。

“去集慶府,替咱們打探鹽業糧食行情啊。”朱瀚說道。

朱元章一聽,頓時就是笑了起來,不禁拍手讚歎。

“好,合適!太合適了,哈哈哈!”

二姐夫李重九,是他們最親近的人,絕對是能夠給予百分百的信任,讓他去摸查商談生意,憑藉二姐夫的頭腦,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李重九雖然本性老實本分,但是卻不是傻子,否則這一年多的流民生活,早就讓他死了八百遍了。

而且,李重九去集慶府,代表的是朱元章朱瀚,只要跟劉伯溫打好招呼,相信蒙元官場的上下,也不敢把他怎麼著。

不僅是不敢怎麼著,還得把他當大爺供著!

果然。

正如朱瀚與朱元章想的一樣,當他們把想要販運食鹽去往江南的訊息,透過劉伯溫告訴了伯魯範遙二人後。

伯魯與範遙差點沒有高興瘋了!

食鹽啊!

一本萬利的食鹽,原本是淮東官營鹽場與鹽商的大肥肉,近在遲尺的江浙根本插不上嘴。

現在好了,張士誠把原本的朝廷鹽場官吏和鹽商殺了個精光。

朱元章再把鹽轉到自己手上,那還不是想賣多少就賣多少啊!

“哈哈哈,伯溫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江浙平章伯魯是越看劉伯溫越可愛,簡直要忍不住上去親兩口了。

“伯溫,那朱瀚說的是多少食鹽,要是太少,可就是沒有什麼意思了。”範遙問道。

“二位大人,朱瀚說了,那食鹽,他們壟斷了淮東所有食鹽,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全部按照定價,折算價格後,用糧食布匹等結算。”劉伯溫說道。

“沒問題,咱們江南要什麼有什麼,就是缺食鹽!”伯魯大聲說道。

“大人,這畢竟是私鹽啊,數量太多,就算是平攤到各家鹽商,也是有些太扎眼了,萬一要是被朝廷知道我們販賣私鹽,豈不是危險了。”範遙有些擔心。

販賣私鹽是小事兒,萬一他們與紅巾軍勾結串通的事情暴露了,那才是危險了。

“這個,,,確實有些難辦啊。”伯魯皺著眉頭,也是有些害怕了。

不過,這可是難不倒劉伯溫。

只見劉伯溫微微一笑,衝著伯魯和範遙說道。

“二位大人,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咱們可沒有販賣私鹽!”

“這些,可都是朝廷差役們,在長江上繳獲的私鹽!”

伯魯和範遙一定,頓時又驚又喜。

“對對對,不是販賣私鹽!”

“哈哈哈,全都是繳獲的私鹽!是繳獲,不是販賣!”

伯魯範遙雖然是江浙行省的最高權力掌控者,但是要販賣私鹽的話,還必須得依靠大鹽商的力量。

只有江浙本地的大鹽商,才有能力把這些食鹽層層分銷,最終賣到百姓手中換成銀錢。

江浙大鹽商的中心正是在金陵集慶府,伯魯一封邀請函,立刻就是把他們全都給集中到了平章府中。

這些江浙大鹽商,其實原本是處於揚州鹽司衙門和揚州鹽商的下一級。

揚州一帶被張士誠給殺了個乾淨,他們手中食鹽的存貨早已經是嚴重不足。

如此情況下,所有大鹽商全都是嚴厲把控每天銷售的食鹽數量,並且價格是越來越高。

從揚州大亂之前,一斤食鹽大約不到二十文錢,一路飆升到了四十多文。

不少偏遠的地方州縣,甚至因為食鹽運輸成本的增加,已經是到了一百文,最高兩百文的一斤價格。

所以,這些大鹽商們來到平章府,一聽伯魯說有大批食鹽可以運抵集慶的時候,全都是眼冒綠光了。

幾個為首的領頭鹽商,甚至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敢問平章大人,這些鹽是揚州的淮東鹽,還是川鹽?”

“揚州鹽官已經是廢了,我們賣的鹽,是不是私鹽,朝廷會不會追究啊?”

對於這兩個問題,所有的大鹽商們都是非常關心。

不僅僅是賺錢的問題,更是關係到他們性命的問題。

伯魯微微一笑,澹定的說道。

“揚州鹽官雖然沒有了,但是淮東還是有那麼多的鹽戶,他們除了煮鹽,也幹不了別的,只要有食鹽運出來,那我們就可以賣了,反正不管是鹽官的官鹽,還是私鹽,從今往後,在江浙行省,只有朝廷大兵繳獲的私鹽,發賣繳獲的私鹽,就算是朝廷追究,也追究不到任何人的頭上!”

所有鹽商一聽,全都是明白的八九不離十了。

伯魯作為江浙行省平章,上一次用一百萬銀錢贖城讓朱瀚退兵的時候,缺少的銀子大部分都是從這些大鹽商等豪商中籌集的。

不少消息靈通的鹽商,已經是對於伯魯範遙等人暗中與紅巾賊勾連略有耳聞。

現在看來,這些私鹽多半就是紅巾軍轉運來的。

不過,對於大鹽商們來說,什麼官鹽,什麼私鹽,根本就不重要。

反正只要能夠賺錢就行。

“大人,那這些食鹽,貨量有多少?”一名鹽商問道。

“要多少,有多少!可以說,比以前的時候只多不少!”伯魯笑著說道。

“那鹽價定在多少?”另外一名鹽商又是問道。

這個時候,範遙接過了話茬,對著一眾鹽商們說道:“鹽價的話,還沒有定下來,不過應該不會超過以前的官鹽價格。”

鹽商們一聽,全都是高興了起來。

只聽範遙繼續說道;“但是,就算是定了鹽價,結算的時候,可能不僅要銀子,還有可能要糧食和布匹等貨物結算,你們自己到時候找門路,結算的事情,官府一概不問,只要抽取利潤的一半!”

聽到這話,鹽商們立刻低聲商量了起來。

他們很快就是達成共識,雖然抽取一半的利潤著實不低,但是因為沒有以前揚州鹽官的稅卡和大鹽商加價,就算是賣到以前的價格,江浙鹽商們依舊還能賺的更多。

“大人,沒有問題!只要有食鹽運來,有多少,我們替大人賣多少!”

伯魯和範遙相視一笑,異口同聲的說道。

“好!”

搞定了食鹽分銷的最後一個環節,伯魯和範遙立刻讓劉伯溫去通知朱瀚,可以讓他派人來集慶府。

不管是使者的行程安全,還是款待引領,伯魯和一眾鹽商都已經是安排的妥妥當當。

接到劉伯溫派人送來的書信,朱瀚與朱元章都是笑了起來。

“想不到,伯魯他們的行動還真是快。”朱瀚笑道。

“是啊,二姐夫這裡還沒有準備好呢,他們就已經是著急了,看來得讓二姐夫提前去集慶府了。”朱元章也是笑著說道。

二姐夫李重九長時間流民生活,渾身上下沒有二兩肉,還處於少油少鹽的補養階段。

本來想著再養的白白胖胖,看起來富態一些出發,省的讓江浙大鹽商們給看輕了。

現在只能是提前出發了。

“不僅是伯魯他們著急,張士誠那裡也是著急,等著咱們給他們運送後續的糧食呢。”朱瀚說道。

朱元章點點頭,“嗯,既然這樣,那就讓二姐夫抓緊出發吧,反正集慶距離近,不會有什麼意外,讓他去哪裡好好摸清江浙鹽商的底,不能讓咱們的鹽賣便宜了。”

淮東鹽原本經過鹽官、大鹽商、稅卡等層層抽水,在江浙鹽商手中,已經是高價,若是朱瀚他們能夠把淮東鹽直接賣給江浙鹽商,那中間利潤肯定會大大增加。

二姐夫李重九在除州休養的這些日子,心中已經是有些不安了。

這個樸實的漢子,總覺得自己不能軍不能文,天天吃兩個兄弟的白飯,臉皮實在是掛不住。

特別是兒子李保兒,被朱元章收在身邊親自教導培養後,二姐夫李重九更是覺得自己要好好給兩個兄弟爭口氣。

“沒問題,那俺明天就可以出發去集慶!”二姐夫李重九得到訊息,立刻就是急切的表示。

“二姐夫,你等到了集慶,不用害怕,也不用慌張,咱的底氣足得很,不管是什麼要求,儘管對那些韃子官吏和鹽商們提,他們保管沒有二話。”朱瀚笑著說道。

現在淮東大亂,長江水道斷絕,自己肯往江浙運送食鹽,那就是給伯魯和鹽商們送銀子,自然是可以抖起來的。

“么弟,你儘管放心,我這一次去集慶府,保管把這差事兒辦的妥妥的!”李重九說道。

“二姐夫,那你去集慶後,咱就帶著文忠先回定遠城,等你從集慶回來,再去看他。”朱元章說道。

所謂的文忠,就是大外甥李保兒,朱元章給他取了一個正式的大名,叫做李文忠。

“嗯,這樣最好,那我也能放心的去集慶!”二姐夫李重九點頭說道。

除州畢竟靠近江南的蒙元地盤,萬一有什麼戰事,也肯定是早於定遠城。

朱元章把李文忠帶回定遠城,不僅能夠照顧的更好一些,還能夠更安全一些。

畢竟,朱瀚這個小舅舅,僅僅比李文忠大了兩歲,根本談不上照顧的。

至少,在二姐夫李重九看來是如此。

朱瀚派人去給劉伯溫送信,讓伯魯等人安排好接待自己使者的準備。

得到訊息的伯魯和範遙,頓時就是大喜。

“太好了,我們準備好了一切,就等他們來定價了!”伯魯笑著說道。

伯魯已經慢慢體驗到掌控江浙權柄的滋味,而且因為淮東運河和海運的斷絕,北方大都的元朝皇帝根本無法指揮監視自己,更是讓伯魯心中大為高興。

江浙行省,他想怎麼來,那就怎麼來。

“大人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由我親自帶領各家鹽商,招待這位江北來的使者!”江浙行省左丞範遙說道。

這一次販運私鹽的事情,就是伯魯範遙他們與江浙本地士紳豪族徹底合作的開始。

只要把販運私鹽這件事情做好了,那將來就算是剿滅了紅巾賊等反賊,他們也能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私鹽販賣鏈條。

哪怕朝廷的鹽官重新回到了淮東,也不會耽誤他們繼續掙銀子。

“對了,伯溫,來的使者是什麼來歷,有什麼喜好,一定要安排好!”伯魯笑著說道。

劉伯溫微微點頭,對伯魯說道:“平章放心,下官已經是命人去準備了。”

兩天之後,作為江北除州的使者,二姐夫李重九乘船來到了集慶府。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所有一切進城都是低調進行。

李重九也是做普通商人打扮,跟隨著進入了集慶府。

一路舟車勞頓,化身豪商打扮的範遙便是提議,先去集慶府最好的酒樓給使者接風洗塵。

至於探查定價的事情,完全可以到明天再說。

“李掌櫃,你覺得這個安排如何?”範遙向李重九問道。

雖然之前來過金陵集慶府,現在也是穿了一身高檔絲綢袍衫,李重九心中還是有些不自信。

哪怕朱瀚提前給他打過氣了,看到範遙等一眾雍容富態的江浙豪商,依舊有些畏手畏腳。

只不過,對於鹽價拿捏的底氣,讓李重九強撐著。

“範掌櫃說的有道理,俺這肚子,還真是有些餓了。”李重九笑著說道。

“哈哈,那好,咱們就先去用飯!”

範遙笑著說道。

在一群大鹽商掌櫃的簇擁下,李重九坐著軟轎,被請到了集慶城最好的酒樓裡面。

一進入酒樓,李重九看得是目瞪口呆。

各種美輪美奐的裝修和配飾,還有往來穿梭熱鬧的景象,都是讓這個半個月前還是餓肚子流民的李重九感到手腳無處安放。

等到落座在酒樓最上等的雅間內,坐在貴賓位上的李重九又是犯了難。

因為,他根本就不會點菜!

偏偏範遙等人全都是等著他發話呢。

“李掌櫃,你想吃什麼,儘管點!”範遙笑著提醒道。

經過一番相處,範遙已經是摸清楚了,眼前這個叫李貞的除州使者,多半就是個出身窮逼的泥腿子,應付這種人可不能過於炫富,省的被他認為是瞧不起人。

所以,範遙此時非常的有耐心。

在來集慶之前,朱瀚讓二姐夫李重九改了一個名字,因為重九、重八這種名字,一看就是窮苦出身,容易讓江浙豪商狗眼看人低,所以便請施耐庵給取了一個‘李貞’的新名字。

“那就吃個**!”二姐夫李貞憋了半天說道。

範遙等人先是一愣,隨後又是一起笑呵呵的表示,他們也都是愛吃雞。

“吃雞好啊!”

“那就吃個**!”

“不知道李掌櫃,打算是吃什麼雞?”範遙問道。

二姐夫李貞:“嗯,就是白水煮雞。”

“好,那就就白水煮雞,立刻去安排!”範遙向在旁邊親自伺候的酒樓掌櫃說道。

酒樓掌櫃臉都已經賠笑僵硬了,聽到這種吃法,連忙應了下來。

隨後,範遙等人陪著李貞在雅間裡喝茶聽曲,等著過會兒吃雞。

酒樓掌櫃來到了後廚,向著大廚說出了貴客的要求。

“白水煮雞?”大廚一聽,頓時就是一愣。

“沒錯,就是白水煮雞,今日範左丞,還有一眾豪商士紳帶來的客人,著實有些古怪,什麼也不要,就要白水煮雞!”酒樓掌櫃想不明白這都是因為什麼原因。

其實,他哪裡知道,二姐夫李貞這輩子吃的最香的美味,就是小時候偷過鄰居家的一隻雞,白水煮熟後簡直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滋味,幾十年也就那麼一回。

“呵呵,掌櫃的,我可算是想明白了。”大廚忽然一笑,拍著手說道。

酒樓掌櫃不明所以,“你想明白什麼了?”

大廚微微一笑,露出看破一切的自信,然後說道:“範左丞大人,還有那些豪商,那是何等尊貴的大人物,他們請的貴客,也一定是來歷不凡,見多識廣,說什麼白水煮雞,其實是在考驗我們酒樓的廚藝呢!”

“啊?真的是這樣?”酒樓掌櫃頓時緊張起來,行省左丞大人光臨酒樓,若是招待不好,恐怕不僅生意幹不下去,小命也得危險了。

“肯定沒錯!從小人學徒開始,就已經知道,越是聽起來簡單的菜餚,就越是考驗功夫!”

大廚說著,把自己的連個袖子往上一捋,向著旁邊的一眾學徒幫廚們說道。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今日這道菜,咱們要是出了岔子,全都得滾蛋!”

隨後,醉仙樓的大廚便是忙碌了起來。

整個醉仙樓的後廚整整忙活了半個多時辰,精心製作的一盆白水煮雞被呈現了出來。

湯清明亮,香味醇厚,肉質滑嫩,絕對是醉仙樓大廚幾十年功力的大成之作。

“沒問題了,端上去吧。”大廚又是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毛病,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道。

跑堂的活計連忙把這一道白水煮雞給端了上去。

也就是過了不到一刻時間,醉仙樓掌櫃的又是親自跑到了後廚。

只見掌櫃的滿臉笑容,對大廚吩咐道:“快!趕緊再做一份,貴客對這道白水煮雞,非常滿意!”

大廚微微一笑,得意的說道:“哈哈,滿意就對了,掌櫃的,我這白水煮雞看著是白水,其實用了福建的香孤、長島的澹菜、北海的海參、南崖的鮑魚,二十多種名貴菜做得湯底,別說是煮這上等的宣州雞,就算是煮燴餅,都能香飄十里!”

“你快別吹了,趕緊做吧,貴客等著呢!”酒樓掌櫃打斷道。

“沒事,掌櫃的放心,我剛才一口氣做了兩隻,再呈上去就好了。”醉仙樓大廚一副盡在掌握的模樣。

“太好了!”掌櫃的也是更加高興了啊。

很快,第二道白水煮雞又是被端了上去。

又是過了一小會兒,醉仙樓的掌櫃的又是跑了過來。

“快,趕緊再做一隻,不,再做一鍋!貴客吃不夠,點名還要!”

這一下子,輪到酒樓大廚坐不住了啊。

自己這一道白水煮雞,雖然屬於是絕佳美味!

但是這種連吃兩隻還不夠的客人,大廚這輩子都沒有見過。

“該不會是餓死鬼轉生吧?”

大廚一邊趕緊開始忙活,一邊心中忍不住吐槽道。

在一番忙碌之後,那位貴客竟然是又連吃了兩隻白水煮雞,直把大廚聽得是直翻白眼。

冬鼕鼕!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又是傳進了廚房,掌櫃的一臉驚慌的跑了進來。

大廚見狀,下巴都是快要驚掉了,“掌櫃的,客人還要點?”

掌櫃急的滿頭冒汗,根本不答話,焦急忙慌的喊道:“快給我陳醋和蒜泥!客人撐得翻白眼了啊!”

大廚:……

天黑的時候,李貞扶著痠疼的腰腿,總算是停了下來。

他一口氣吃了四隻雞,拆一點撐出個好歹,灌了一大口老醋蒜泥之後,一直遛彎消化了大半天。

一直到現在才是脫離了生命危險。

李貞的這個表現,讓伯魯範遙等人是徹底放心了下來。

平章府內。

“哈哈哈,這些個江北紅巾軍,還真是一些土包子!一個白水煮雞,就差點撐死,看來沒有什麼不好對付的,明天挑一些珍寶美女什麼的,給這個李貞,讓他把鹽價定的低一些,根本不成問題了。”伯魯笑著說道。

“對啊,如今鹽價已經是快要五十文錢一斤了,淮揚鹽價原本不過是二十文,要是能夠讓鹽價定到十五文錢,我們一轉手賣給鹽商們就能夠賺一倍!”範遙笑著說道。

一旁的劉伯溫聽著兩個人的對話,卻是心中極度厭惡。

原來,伯魯和範遙兩個人雖然有了江北紅巾軍運來的淮揚鹽,但他們並不打算大降價,依舊想要讓鹽價維持在高位上,讓他們聚斂民脂民膏。

對於這個問題,劉伯溫曾經勸過,卻沒有絲毫效果。

“伯溫,你覺得如何?”伯魯向劉伯溫笑著問道。

劉伯溫表情平澹,“下官覺得,二位大人所言極是!”

“哈哈,好,那這收繳私鹽的利潤,咱們到時候給朝廷留出來一成,先存放在我這裡,剩下的一起平分。”

這一次江浙行省販賣收繳的‘私鹽’,可謂是上下一心的結果,各級官吏軍士也是必須要吃到一口紅利的,否則不利於長久維持。

半個月之後。

也就是元至正十二年,紅巾軍大宋龍鳳元年,八月。

除州。

城外的碼頭上,數百艘的江船運載著滿滿當當的糧食、布匹和鐵器等貨物,抵達了除州。

朱瀚率領除州安撫使的官吏們,一起來到了碼頭上欣賞這第一批的私鹽換取的利潤。

“副帥,這是五萬石的糧食,三萬匹的布,還有鐵器、藥材、紙張等其它貨物,所有的賬簿都是在這裡,請副帥過目!”

李貞手捧著一個賬簿,恭敬的向朱瀚說道。

朱瀚微微一笑,也沒有去接那個賬簿,而是拉著李貞起身說道。

“二姐夫,咱都是自己家人,不用這樣行禮,賬簿回去看也不遲!”

李貞卻是有些扭捏不好意思,小聲的說道:“那可不一樣啊,這是在外邊,要是不照顧你這副帥的面子,以後你可不好帶兵咧!”

李貞這個人就是謹慎膽小,總是怕自己的失誤,給朱元章和朱瀚兄弟帶來不好的後果。

“哈哈,二姐夫,你這就謙虛了,這一次跟江浙鹽商定價,能夠定在十五文錢一斤的高價,你可是功不可沒啊。”朱瀚高興的誇讚道。

朱瀚手中的鹽價,從張士誠那裡賣給自己是五文錢一斤,本來覺得十文錢一斤賣給江浙鹽商,能夠賺到一倍的毛利就是非常開心。

萬萬沒有想到,二姐夫李貞竟然帶著十五文錢一斤的高價回來了,著實讓朱瀚大為高興。

李貞有些不好意思,“其實,俺啥也沒幹呢,那些江浙鹽商又是送銀子,又是送女人,非要讓俺把鹽價定在十五文錢上,俺也沒有辦法。”

朱瀚笑笑,對於這個事情並� �發表意見。

不管是什麼原因,李貞能夠完成任務回來,那就是有功之臣,至於是天上掉餡餅,還是瞎貓碰死老子,那也不影響論功受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姐夫,後續的糧草和布匹,什麼時候能夠運來了?”朱瀚繼續問道。

李貞立刻說道:“最多三天!江浙鹽商已經是把糧食早就囤積好了,只要咱們的鹽運到集慶碼頭,前腳卸鹽,後腳就裝糧食布匹!”

對於這麼麻利的動作,朱瀚滿意的點可點頭。

自從控制了長江水道,便能壟斷這食鹽生意。

再也不用擔心糧食不夠了啊。

“陳寶刀,常遇春,胡一八!”朱瀚向著身後的三個部將呼道。

三人聞言,立刻齊齊出列應道。

“末將在!”

“你們也都看到了,從今開始,再也不用擔心糧草不足了,原本的三日一次訓練,立刻改成一日一練,輕重程度拿捏好就行!”朱瀚命令道。

“末將遵命!”

三個都是高興的應道。

如今這個年代,最強的軍隊也不過是三日一練,就已經是精銳級別了,這倒不是他們不想要操練,而是操練的成本實在是有些太高。

大強度的訓練,自然是少不了好的伙食,幾乎需要頓頓有肉,並且是量大管飽的那種,才能夠讓軍士們維持體能。

朱瀚現在有錢有糧了,自然就是要把軍事實力再提升起來。

看到一旁的常遇春,朱瀚似乎是想起了什麼。

“常遇春!”朱瀚說道。

“副帥,末將在!”常遇春趕忙應道。

“我記得,你上次說,有一些親戚鄉黨在山裡隱居?”朱瀚問道。

“是的,副帥,末將有不少舊相識,還不知道咱義軍的好,末將想告個假,去把他們都招攬到除州來!”常遇春說道。

常遇春來投義軍,原本就想著混個飽飯,再看看義軍前途如何,要是好的話,那就是把那些藏在深山隱居避難的親朋好友都接出來。

哪知道,來了義軍之後,這小日子不是簡單的混個飽飯,簡直是過的神仙日子,當上大頭兵就能分到五畝地,操練的時候頓頓糙米飯管飽,三天一吃魚或肉。

常遇春早就想把藏在深山裡的老婆孩子親朋好友給接到除州享福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