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明美食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什麼叫白花錢?這錢就應該花!”

朱瀚可不管朱元章黑臉的那套,反而對朱元章說道:“哥,你想想自己的身份,你覺得大明不需要你嗎?勞心勞神的工作,看著都煩。”

“你小子,就是為你偷懶找藉口。”

朱元章說完,不想在給朱瀚說話的機會。

朱瀚強詞奪理起來,整個大明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朱瀚的對手。

乾脆,朱元章在訓斥了朱瀚以後,直接調轉矛頭對準了朱標:“你幹什麼?讓你來找你叔談論事情,你就在這裡吃喝?”

“……”

朱標很委屈,他之前是餓了,所以吃了點肉脯墊墊肚子,朱瀚又不允許他只吃肉,還得讓他吃水果,所以朱標在朱瀚這兒吃東西的時候,習慣性的葷素搭配。

這很正常啊,為什麼老爹要懟我?

朱瀚看到朱元章呵斥朱標,不管他是不是真心還是無意,朱瀚都會選擇制止:“哥,你這是幹啥?標兒在我這,我就沒把他當太子!他就是我大侄子,大侄子在我家吃點東西怎麼了?這裡又不是皇宮,哪有這麼多規矩。”

“……”

朱元章表示,他只是想岔開一下話題,不想朱瀚再給他講道理。

他也是來找朱瀚吃飯的。

在皇宮裡沒什麼事,政務也都處理完了,朱元章也覺得無事可做,正好朱標在這兒,他也過來湊湊熱鬧。

至於讓朱標處理土地兼併中的那些勳貴,朱元章沒有問,他擔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嫌朱標處理的太輕。

朱元章就是這樣的人,他可以允許自己的老弟兄們做一些違反大明律法的事,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就不會處罰的太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仗著自己手裡的權勢,竟然去欺壓百姓,這是朱元章不能忍的。

這才過了多少年,就忘記自己曾經也是百姓了啊?

還欺壓百姓!

你咋不來欺負我朱元章!

愛之深、恨之切,那些曾經一起打天下的老弟兄們,朱元章都把他們當成家人一樣對待,不想他們誤入歧途,可這些人非但不領情,還一條道的往邪路上走,現在都開始欺辱百姓了,以後可還得了啊?

朱元章恨鐵不成鋼,如果讓他去處理那些武侯勳貴們,他必然會大開殺戒,正好朱瀚提議讓朱標處理他們,朱元章也就借坡下驢,選擇眼不見心不煩。

中午吃了烤肉,也不知道朱瀚從哪得來的牛肉,朱元章乾脆當沒發現,坐在椅子上喝酒,眯著眼睛坐在躺椅上曬太陽。

“還是你小子會享受。”

朱元章坐在躺椅上,對朱瀚說道:“夏天跑到草原上避暑,冬天在應天府享受,你那屋子裡的溫度,都快趕上夏天了。”

頓了一下,朱元章還是說道:“不過,我更喜歡這太陽光,曬到人身上舒服,不像在屋裡,只是熱,而且還乾燥。”

朱瀚在自己的府邸裡是裝了水暖的,而且當初建英王府的時候,朱瀚直接把原來的府邸給拆了,然後把水暖管道安裝在了地面下或者牆壁中,暖和的很。

不僅是主屋,其他丫鬟僕人睡的房間也被朱瀚安裝上了,主要是為了讓自己過的更舒適一些。

朱瀚在皇宮裡也安上了,一開始朱元章聽到朱瀚的計劃後,一百個不同意,花那錢幹啥,冬天的時候在屋子裡燒點煤就行了,根本不用裝水暖,可朱瀚給他說會煤氣中毒之類的,聽的馬秀英心裡發慌,於是果斷就讓朱瀚把水暖裝上,朱元章再不情願也無可奈何。

後來體驗到冬天時暖氣帶來的舒爽,這才直道‘真香’。

“打了一輩子仗,也該享受享受了的。”

朱瀚沒有給朱元章扯什麼‘我的每一枚銀幣都是乾淨的’這樣的話,沒什麼意義,整個天下都是老朱家的,而且朱瀚放棄了再上一層樓的機會,就算朱瀚想要天上的月亮,朱元章也會想方設法的給他摘下來。

朱元章也想享受,但他總覺得,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

大明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哪能輕易說休息?

偶爾出來一兩天的休閒,朱元章都覺得很奢侈。

還好,朱瀚和他同住在應天府,沒事的時候兄弟二人能經常見面,喝喝酒、聊聊天,然後說一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事……這是朱元章覺得最愜意的時候,比任何人跟在身邊都要愜意。

朱瀚烤肉很有一套,他這裡調料齊全,有西域進貢來的香料。

更重要的是有孜然,這玩意就像是烤肉裡的靈魂,撒上孜然後別有一番味道。

辣椒也早就被朱瀚引入到大明,放入孜然、撒上辣椒。辛辣的香味讓人口齒生津,朱元章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實在是太美味了啊。

烤好了幾片牛肉,朱瀚又把上好的五花肉放在烤架上,然後把牛肉剪成小塊,再加上府裡的僕人送來的小菜,三人坐在桌子上就開始吃起來。

朱元章雖然不說,但也必須得承認,朱瀚是整個大明最會吃東西的人,他做的吃的雖然不算精緻,但風味卻別具一格,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朱瀚這兒,放鬆最重要,至於吃飯……朱瀚上菜很有他的一套辦法,前期就是喝酒吃菜,等喝完酒、吃完菜,然後再來主食。

比如朱元章這樣的大肚漢,就眼前的這些吃的,他一個人能掃蕩乾淨。

喝酒,聊天……

如果朱標不在這兒,朱瀚和朱元章還能打趣著說一些對方小時候的樂子事。

也不知道為什麼,朱瀚和朱元章都對對方的糗事記得非常清楚,可輪到對方說自己的時候,那就是一百個不承認,言之鑿鑿的說對方記錯了,現在朱標在這,朱瀚和朱元章為了保持自己大人的形象,有些話不能聊,只能說說大人們才會聊的事情。

“七五,咱大明官員的素質,越來越低了。”朱元章頭疼的揉著腦袋,對朱瀚說道:“也怪不得他們,主要是咱大明擴張的太快,官員的缺口太大,這些新人似乎不知道怎麼當官,寫的奏摺簡直狗屁不通。”

一堆華麗的辭藻,看的朱元章頭疼。

咱有事說事不就行了?為什麼非要拽什麼之乎者也?朱元章在看奏摺的時候,需要從一大堆修飾的辭藻裡找到那麼一兩個關鍵的詞,看的朱元章腦袋都大了啊。

朱元章說的情況,朱瀚並不意外。

很正常。

士農工商中,士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

因為讀書人稀缺,雖說是窮文富武,但讀書也需要花很多錢,有些窮苦百姓家的孩子,甚至連束脩都拿不起,更遑論買筆墨紙硯了。

在唐朝以前,讀書是被豪門、大家族、勳貴給壟斷了的,隋朝的時候開闢了科舉制,並且科舉制在唐朝發揚光大,讀書這項工作才逐漸的從貴族專屬逐漸開放到民間。

但是,每一個讀書人成功透過科舉考試後,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大家族,所以讀書並不容易。

朱元章吐槽現在大明各地的官員水平過低,這也在情理之中,為官不容易,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明白為官的道理。

至於將大明的官員拔高到一定高度,也不是不可以。

朱瀚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並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詢問朱標:“標兒,你覺得你爹提出來的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朱標沒想到,朱瀚會直接問自己問題,“這個……我認為,應該從軍中挑選一批武將,按照他們的武將銜,將其安插到地方上,對百姓採用半軍事化管理……爹,叔,我說的軍事化管理,不是讓他們像軍士一樣,而是為了便於管理,春耕秋收,我們都有一個詳細的工作,然後辦學堂,讓百姓的孩子有學上,再從中挑選優秀學子到朝堂的一些重要部門進行磨練,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就不會再缺官員。”

不得不說,朱標的這個想法很不錯。

但,卻不是朱元章想要的。

朱瀚說研究個火車,研究個鐵船,或者說把大明的人口從兩億變成五億、十億,這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朱元章也等得起,他也願意等。

可朱元章現在就缺少有能力的官員,如果要經歷很長時間才能得到高能力的官員……朱元章又何必來詢問朱瀚?

經過長時間的歷練,就算是頭豬也能成長起來吧?

“十幾年,又是十幾年……咱要的是現在。”

朱元章看了眼朱標,“現在官員不足,應當如何?”

“武將轉文職!”

朱標繼續堅持著自己的觀點,“這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朱元章剛想說話,朱瀚在旁邊說道:

“標兒,你說的辦法,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但卻不能解決全部。”

“對。”

朱元章在旁邊附和,對朱標說道:“你說的地方,在偏遠地區或者在經濟比重沒那麼重的地方或許可行,但咱現在缺的是能臣幹吏!能臣你明白什麼意思吧?”

朱標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可這種事,怎麼可能簡單的就解決了呢?

“哥,標兒說的有對的地方,讓武將轉文職就是很不錯的想法,最起碼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朱瀚在對朱元章說的時候,又開始誇讚朱標,認為朱標說的有道理,然後對朱元章說道:“不過,想解決官員能力低下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他們處理政務的熟練度,以達到高效辦公的目的。”

朱瀚早就對翰林院想進行改變了,他覺得後世的選拔用人體系更好!

“哥,標兒剛剛說把武將從武職轉為文職,他的話提醒了我,我們為什麼不辦一個進修班呢?”

朱瀚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辦法,頓時讓朱元章來了興趣,朱標在旁邊也豎起耳朵開始聽朱瀚的想法:“我認為,科舉只是選拔官員的一種體系,並不能決定他們的最終命運,事實也同樣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把一些不熟練業務的官員拉出來,然後到應天府進行半年或者三個月的脫產培訓,讓朝中大臣或者哥你親自來教他們,以便更快的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個月的培訓,足夠了的。

朱瀚對朱元章說道:“哥,三個月不行,我們就分批次的進行培訓,比如您來教行省的官吏如何更快速便捷的處理公務,州府的官吏讓李善長、劉基等這些丞相來,他們回去以後也可以自己組織學習培訓。”

“這……公務不就耽擱了嗎?”

朱元章覺得,三個月時間太長:“這麼多公務處理起來,可不簡單啊。”

“哥,能有多少事?”

朱瀚搖搖頭,“一個縣城最重要的事是春耕秋收、另外就是商貿的發展,春耕秋收可以讓當地的縣丞去處理,商貿的發展……他們能聽到來自朝堂的教導,這就相當於給他們指明了發展道路,對他們的工作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朱標聽到朱瀚的話,非常認同:“小叔您說的對,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應該放在第一位。”

“行,咱就先拿周邊的行省試試。”

朱元章也認同朱瀚的話,然後對朱標呵斥道:“還有你,咱讓你來找你叔,是讓你跟著你叔學東西的,不是讓你來吃飯的。”

“……”

朱標無語。

合著我是你兒子,就活該被你罵是吧?

就好像你來找朱瀚,不是吃喝似得。

朱瀚見到朱元章訓斥朱標,也沒有再插嘴,他知道朱元章只是習慣性的這麼作,並不是有意去針對朱標,這算是朱元章和朱標之間的交流方式了,人家父子倆的事,和咱沒有關係。

“來哥,大侄子,咱喝酒。”

朱瀚把酒杯舉起來,和朱元章、朱標碰了一下,然後說道:“大哥,我們現在是兩條腿走路,可以允許底下的人慢一點,但基礎一定要打好、夯實!大明現在就相當於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我們把機器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弄好、弄精,咱現在做的事,全都是準備工作,當我們大明這臺機器高速運轉時,將會一日千里!”

“武將,文職就是咱們的兩條臂膀,商貿、農業就是我們的兩條腿,工業就是咱們的嵴梁,百姓就是咱們的腦袋!當這些力量合為一體,向前邁進的時候,我們將會無可阻擋!”

“說得好!”

朱元章沒管其他的,就認準了一句:“老百姓就是咱們大明的腦袋,這句話說的好,咱要好好的利用大明的腦袋,這樣才能不走偏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