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翰出征北平!征服草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脫脫恭恭敬敬的把頭給磕完,然後匍匐在地上,聽候著大明皇帝朱元章的發落。

好不容易等到朱元章開口讓他平身,脫脫這才松了一口氣,趕緊站起身來。

脫脫偷眼望去,只見在皇宮大殿前方坐著兩個人。

正面的一個留鬍鬚的年輕人,不過是三十歲左右,卻滿臉威嚴,讓人不敢直視,脫脫知道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章。

而在朱元章的旁邊,還坐著另外一名更加年輕的男人,脫脫在應天府這些日子裡,銀子和西域珠寶可沒有少往外灑,早已經把大明朝堂裡的訊息打探的十分清楚,知道這個更加年輕的人,便是大明的英王朱瀚。

大明與察合臺汗國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領土接壤,所以對於什麼結盟稱臣的事情,雙方沒有什麼衝突點。

很快,大明決定出兵西北清剿蒙元殘餘勢力了,而且還給了察合臺汗國一個保證,那就是在一年之內,大明軍隊就會清光沙州至甘州一帶的蒙元殘餘勢力。

與此同時,大明還會對出兵吐魯番的東察合臺汗國給予情報和兵器上的扶持。

“你們東察合臺汗國什麼特產?”雙方在溝通完了出兵夾擊蒙元勢力的條件之後,朱瀚便開口問道。

“稟告英王殿下,我們察合臺汗國有大批的汗血寶馬,還有黃金寶石藥材等名貴產物,通通都可以用來與大明貿易互市。”脫脫恭恭敬敬的說道。

脫脫這一次充當使節,為了在沙洲吐魯番一帶的蒙元勢力眼皮底下矇混過關,可謂是演得非常的真。

不僅全員上下都是商人打扮。

而且還僱傭了許多真正的商人,在使節團當中充當嚮導和顧問。

並且在使節團隨行的團隊當中帶了大批的貨物來,如今來到應天府之後,這些貨物也隨著後腳來到了應天府。

當然這些貨物並不是用來買賣的貨物,而是用來給大明皇帝朝貢的貢品。

按照大明之前的朝貢秩序,藩屬國朝貢上來一部分貢品之後,大明王朝將會予以部分的回贈。

而這些回贈產品往往是中原名貴的特產,大多是遠遠超過貢品價值的絲綢瓷器和珍奇寶物等。

但是,不久之前朱瀚掌管了一段時間的禮部和鴻臚寺。

對於這種藩屬國進貢上來一筐草,大明回贈給他們一筐銀子的傻帽行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朱瀚給朝貢國定下了新的規矩,那就是凡是朝貢的貢品,都必須經過大明禮部和巡檢司的檢驗,不僅有用途上的檢驗,而且還要做到防疫衛生的合格,才能夠進入大明的境內。

否則,一概在邊境地區原地返回或者就地銷燬。

至於回贈的禮品。

則一概採用已經定好的禮品規格,不再用之前的絲綢瓷器等,而採用玻璃白糖等大明已經能夠量產的新式低成本貨物。

對於許多藩屬國想要以朝貢方式進行貿易的行為,朱瀚也對此進行了改革。

藩屬國進貢的物品再多,大明回贈的禮品也必須有一個定額。

超過這個定額的數目,一概不予以回贈。

真要想從大明獲得什麼貨物,必須走正規的貿易互市。

作為東察合臺汗國的使者,脫脫對於大明王朝的強盛已經有了非常充足的瞭解。

所以對於稱臣納貢的提議,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對,通通都是接受。

脫脫恭順的態度,讓朱元章非常的欣賞。

當即賞賜了脫脫一些官服和銀幣,全都是最新鑄造的大明洪武通寶銀幣。

除了一些大明的勳貴之外,一般人是獲得不到這些銀幣的,所以脫脫對於這些賞賜是萬分感激。

東察合臺汗國對大明稱臣納貢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而且雙方還約定,在攻打消滅了西北的元朝殘餘勢力之後,將會在沙州、甘州和蘭州一帶,展開大規模的貿易互市。

對於日益繁多的軍政事務,常遇春卻有些感覺力不從心。

他是一個只知道行軍打仗的武將,對於如何與東察合臺汗國搞好關系,一起聯手對付蒙元殘餘勢力,卻並不怎麼在行。

所以對於西北蘭州的主將,朱瀚便有了不同的想法。

“哥,我覺得常遇春在西北,行軍打仗方面還是很好的,但是,現在與東察合臺汗國一起聯手,可不僅是軍事上的事情要處理,有許多政治和貿易上的事情,都需要一個更加穩妥的主將去主持蘭州的防務。”

老哥朱元章聽後,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常遇春這個人,是大將之才!行軍作戰勐如虎,就是脾氣有些急躁,恐怕還真的不適合在蘭州主持政務,你有什麼好的人選嗎?”

朱瀚想了一下,也覺得大明如今這種軍政複合人才實在是不多。

除了一個徐達之外,朱瀚也想不出其他的人選。

他向老哥說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章聽後也是點點頭道:“讓徐達重新回到西北主持軍政大事,常遇春還是給他做副手,只不過徐達走了,北平的事情要交給誰處置呢?”

對於這個問題,朱瀚卻是並不擔心。

他用手一指自己的說道,“我去吧,就由我去北平坐鎮。”

聽朱瀚主動請纓去北平行都司坐鎮,老哥朱元章有些依依不捨。

“北平距離咱這那應天府太遠了,你去的話咱這邊兒可就沒法再給你好好商議國家大事了啊。”

如今大明四面出擊,每個地方的行都司主將,可不是只會行軍作戰就行,必須軍政兩手都要處理完善的人才。

所以就算老哥朱元章再捨不得。

北平行都司的事情,如今也是非朱瀚親自去坐鎮不可。

在處理完了應天的事情,朱瀚便與東察合臺汗國的使者脫脫一起離開了應天。

他們先是沿著京杭大運河向北,一直抵達到了山東臨清,然後在這裡分開。

東察合臺汗國的使者脫脫在大明軍隊護送下,沿著陸路向西,進入關中然後返回蘭州,最後再抵達他們的東察合臺汗國,把與大明的朝貢結盟帶給了東察合臺汗國可汗禿嚕黑貼木爾。

而朱瀚則由臨清繼續沿著運河北上,一路來到了北平。

此時的徐達也已經得到了朝廷發來的調令,徐達已經把北平行都司的一切軍政事務處置妥當,封存了印信和令箭,等待朱瀚前來接收。

剛一見到徐達之後,朱瀚也是非常的感慨,因為短短數個月不見,徐達竟然比之前又是消瘦了一圈,可見在北平的事務有多麼的繁忙,把徐達這個大明第一勐男都給累成了這個樣子啊。

“徐大哥,西北那邊的軍政事務,常遇春有些應付不過來,蘭州行都司事關重大,這差事放眼整個大明,除了你去挑大樑,我是誰都不放心呀。”朱瀚說道。

對於朱元章和朱瀚的信任,徐達心中是非常感動。

“我徐達的志向,可不是在城裡吃香的喝辣的,不上陣拼殺哪有軍功,天上可不會掉餡餅,哈哈!”

徐達對這些看得非常豁達。

他早以看習慣了軍旅生涯,在朱瀚到來之後,徐達立刻帶領自己的一部分衛兵踏上了去往西北的行程。

而朱瀚則在北平望著手中的一堆軍報,作著下一步的計劃。

朱瀚這一次坐鎮北平,不僅是以英王的名義,而且還從朱元章那裡獲得了尚方寶劍,可以對三品以下的官員、百姓、士兵和將領予以先斬後奏的權力。

所以整個北平行都司沒有一個人敢對朱瀚的命令作出違逆的舉動。

在經過幾天的籌劃,朱瀚對北平行都司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此時的北平行都司大將主要有郭英、周德興等淮西老將,還有一部分戚祥等淮西出身的新晉將領,再有就是在應昌府的羅貫中等大明軍校出身的年輕將領。

所有人對於建功立業都抱有極強的渴望。

朱瀚也正利用他們這一這種心思。

決定向漠南草原上的蒙古各部發起肅清進攻。

“草原上這些部落實在是狡猾,咱們大軍一到,他們就落荒而逃,咱們大軍走了,他們就跟癩皮狗一樣跑回來,然後繼續放牧或者搶劫,我想來想去,也實在是拿他們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周德興聽到朱瀚打算對漠南草原上的蒙古人進行清剿,立刻抱怨著說道。

“哈哈,對付草原上的蒙古人必須用於新的方法,而不能用在中原的戰術,他們的後勤補給隨著牛馬一起移動,我們沒法再用原來攻城掠地的方法逼迫他們交戰,必須要穩紮穩打才行。”朱瀚隨即說道。

“我之前派了羅貫中等一批大明軍校的將領在應昌府修築堡壘,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應該略有小成,你們隨我去一次應昌府,見識一下那裡的堡壘戰術效果如何。”

朱瀚率領郭英,周德興,戚祥等人,很快從北平來到了應昌府。

剛剛抵達應昌府,就看到在道路兩旁矗立一座座塔樓。

周德興和郭英等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他們一直待在北平,從來沒有到過應昌這裡。

而朱瀚對於這些小型堡壘卻非常熟悉,因為這就是他在堡壘戰術中教授給羅貫中的。

朱瀚指著這些小型的堡壘對郭英和周德興等人說道。

“這東西叫做塔樓,專門用來在道路上執行警戒任務的,裡面有兩門小型的火炮,還有十幾只火槍,只要把塔樓下面的鐵門一關,裡面的士兵就可以憑藉火槍和火炮守住這個塔樓,然後在塔樓的頂上點起狼煙,就可以告警到其他的位置上的塔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來是這麼個東西,這不就和北平城外的那長城烽火臺差不多嗎?只不過比那個烽火臺要高大一些,而且看起來要更加的堅固。”周德興在旁邊說道。

“不錯,長城上的烽火臺與這草原上的塔樓其實是一個作用,無非就是儲藏兵力和釋出告警的烽火。”

朱瀚在旁邊繼續指著幾個塔樓說道。

應昌指揮使羅貫中也已經得到了英王殿下即將要來應昌視察的訊息。

但他不知道朱瀚竟然來的這麼快,在北平根本沒有呆幾天,就跑到了應昌。

所以,應昌府並沒有專門安排人手在道路上前來迎接朱瀚,他們也就可以看到最為真實的情況。

應昌府外的草原上,已經建造起了許多的塔樓,而且每隔一段還會有一個模樣怪異的堡壘矗立在地面上。

朱瀚隨即下令手下打出了北平行都司的軍旗,來到了一個堡壘中視察。

這個堡壘的守將也是一個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學員。

他自然是認得英王朱瀚,立刻下令開啟了稜堡的城門,迎接朱瀚等人進去視察。

朱瀚領著郭英、周德興和戚祥等人,在這個新型堡壘內裡面巡查了一番,感到非常的滿意。

如今雖然開春,但是草原上的氣候依舊寒冷。

堡壘內部的士兵宿舍都建設在地下,而且還有其他的取暖措施,一進去之後溫暖如春,根本不懼怕嚴寒。

稜堡上的彈藥庫也埋藏在這種地下室內,可以很好的防止火攻偷襲,起到最佳的防護作用。

對於稜堡的防禦力,朱瀚表示非常滿意。

隨後朱瀚有帶領眾人更遠的地方去視察。

他們走到半路上,剛好遇到了一隊明軍人馬,正是應昌衛指揮使羅貫中。

“末將羅貫中,參見英王殿下!”羅貫中等人立刻下馬向朱瀚行禮。

朱瀚便讓羅貫中帶路,對應昌府外的諸多稜堡進行視察,一連數日視察,都是讓朱瀚很是滿意。

這些堡壘修築的堅固,士兵訓練有素,說明羅貫中很強的帶兵能力。

當朱瀚他們來到一處叫做野狼堡的稜堡視察的時候。

正好遇到了一場倒春寒風暴,眾人就在野狼堡留宿了下來。

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一早,稜堡外面竟然有將近一萬蒙古騎兵前來偷襲!

這些蒙古騎兵,在野狼堡的哨探發現了他們,並及時報告了野狼堡的駐軍。

野狼堡的駐軍,也是在昨夜收到訊號趕往野狼堡準備增援。

結果還沒有靠近野狼堡,就遭遇了倒春寒風暴,被迫停在野狼堡外圍紮營休整。

當朱瀚聽說了蒙古騎兵的事件之後,心裡面不由得咯噔一聲:怎麼回事兒?難道是自己的計劃洩露了,被蒙古人提前發現了,準備先下手為強嗎?

不過,仔細一想,朱瀚又感覺不太可能。

因為這個計劃除了郭英和周德興知曉之外,就沒有別人知道。

而且,就算郭英和周德興把自己這個計劃透漏了出去,按理說也絕對不可能被蒙古人得知,要知道這種計劃是非常隱秘的。

不管怎麼說,既然蒙古人找上了門來,肯定不會是來給朱瀚拜年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