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義務教育!大漢皇帝劉福通華麗出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甚至於,比之前弄出來的南孔聖人新學還要另類古怪。

這些學校裡教授的全都是一些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之類的新奇知識,而且所有的教材全都是由朱瀚親手編造的。

朱瀚說道:“咱給孩兒們學的都是好東西,以後這漢家天下屹立不倒的根基,可就指望這些新學了!”

“老哥,你也是知道的,哪怕跟趙宋王朝一般有錢富裕,一旦面對胡虜外敵入侵,沒有強兵勁卒,再多的錢財也是買不來和平的,只有做到文武兼修,才可以真正贏得和平。”

“而要做到文武兼修,就要從人才的選拔上做到文武兼修!”

“指望一幫子只讀聖賢書的秀才進士們,能去弘揚兵法軍事?簡直就是痴人說夢。”朱瀚繼續說道,“所以,我在這咱們這些子弟的學堂中推行的就是文武兼修的新學,學成之後不會成為做錦繡文章的風流書生,但絕對會成為對天下蒼生有用的真正人才!”

“做錦繡文章的酸腐儒生,以後不會在我們這裡獲得官職,那越來越多的人也就會爭先恐後的去學新學了!”朱瀚說道。

朱元章點點頭,“嗯,是這個道理!聖賢書讀多了,的確會讓人有些迂腐不堪。”

朱瀚說道,“老哥,我的建議是,咱們在各個州府都要設立新學堂,可以這些學堂招收學生不分貧寒富貴,只要是考評合格,一律可以免費入學。”

“免費入學?這倒是個新奇的東西,只不過每個州府州府都設立這種學校的話,不知道得花費多少銀子。”朱元章不禁有些疑惑。

朱瀚笑著摸摸頭,然後說道,“其實不僅是免費入學這些新學堂,而且只要是學習的,官府還要給他們每人發放飯錢、書本錢、筆墨錢,甚至於要是學得更好的話,那還可以獲得官府的津貼俸祿,就如同領取官家米糧的太學生一樣,這可是這是個好弘揚弘揚教化的好東西,而且這些教出來的人才真的有用啊!”

老哥朱元章也是一個好學的人,朱瀚給子侄學堂編寫的教材,老哥朱元章也是統統看了一遍。

“這只是個初級階段,以後等到真正天下太平,我還要打算實行義務教育呢!”朱瀚憧憬著未來喪偶倒。

“義務教育?什麼是義務教育?”老哥朱元章又是不懂了啊。

“義務教育就是所有學齡的兒童,不論年齡大小,一律必須到學堂學習,否則的話,其父母就要遭受處罰,輕則罰錢,重則入刑,以此來把所有天下人都納入到學堂的教育當中!”

朱元章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得是多麼大的一個手筆啊!”

如果讓全天下所有的孩童都能去讀學堂學習,而不是像他小時候一樣追著牛屁股後邊兒放牛撿牛糞,朱元章想一想都激動。

這是能夠真正留名千古的豐功偉業。

朱瀚的目標自然是宏偉的,但是如今畢竟實力還是不足,也僅僅只能在各個州府暫時推行自己的新式學堂。

為以後的人才選拔機制改革做一些鋪路。

正當朱瀚與老哥朱元章商量著怎麼在江南江北兩個行省大推新政的時候,潁州的大宋丞相劉福通,卻已經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危機當中。

潁州,大丞相府。

劉福通自從在開封棄城突圍,一路逃回潁州之後,就感覺周圍的局勢瞬間變得糟糕起來,特別是河南一帶的各路紅巾軍將領,紛紛不再對他馬首是瞻,而開始背地裡陽奉陰違。

劉福通感覺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戰。

雖然說現在劉福通已經沒有了皇帝可以假借,但是好歹也是大宋朝廷的大丞相,又手握重兵,在整個河南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但是現在竟然被人如此的忽視,劉福通的心情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讓他非常的窩火。

“大人,您看要不要調集人手,教訓一下那些狗韃子?”劉福通身邊的左膀右臂關鐸,看到劉福通的臉色不太好,就試探性的問道。

現在要想讓劉福通恢復原本的聲望,那就得從韃虜身上取得大勝才行。

可是如何從韃虜身上取勝?

關鐸不知道!

劉福通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道,“暫時還不需要,咱們反而得加緊籌備防守,聽說韃子想要進攻潁州,到時候得有所準備,否則一旦潁州失守,可就麻煩了啊。”

聽到劉福通這麼說,關鐸連忙答應,“遵命,末將明白了!”

“嗯,去吧,你再去檢閱一下各軍備戰的事情吧,這件事務必辦好,事關潁州得失大事。”劉福通開口說道。

“末將遵命。”

看著關鐸離去,劉福通的眼中露出一抹狠厲,“韃子們,有本事儘管來招呼吧,老夫不會放過你們的!”

關鐸退下去之後,劉福通坐在椅子上面,眼睛眯縫起來,他在思索著一些問題。

他在想怎麼能在短時間內,盡快恢復自己的威望。

劉福通想了半天都沒有任何的思緒,最後乾脆直接站起身來,走出書房,來到外面的院子裡面。

院子裡面,幾個親衛看到劉福通出門,連忙躬身行禮。

劉福通擺擺手,“不用多禮,我在院子裡面走一走,你們都去忙你們自己的吧,不用管我!”

“喏!”

看到眾親衛離去之後,劉福通深呼吸一口氣,在院子裡開始來回踱步。

忽然!

他的書房內一陣燭光搖曳,書桉上的蠟燭不知道如何掉了下來,瞬間把書房的紙張引燃了一大片。

火光把整個房間都是照耀的通紅!

劉福通滿肚子心事,卻是絲毫沒有察覺。

直到剛走不遠的關鐸看到紅光。

焦急的跑了進來才避免了一場大火。

“丞相太過操勞,還是小心火燭為好!”關鐸撲滅了火焰後說道,“幸虧在下看到丞相院子裡紅光沖天,否則真是危險啊。”

劉福通原本心事重重,聽到‘紅光沖天’四個字,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

“紅光沖天?”

“關先生,你可知道紅光沖天是什麼兆頭嗎?”

一個大膽的想法,忽然就在劉福通心中萌發!

“紅光沖天?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有什麼大事即將發?”關鐸驚訝的說道。

“紅光沖天,豈不是說要有天命在此地?”劉福通神秘一笑。

“天命?”關鐸頓時嚇了一跳,他已經隱隱猜到劉福通是怎麼想得了。

只聽劉福通繼續說道:“我聽說,自古以來,凡是帝王降生,無不有天降異象伴隨,我小時侯經常聽我娘說,我出生的那天,可是紅光漫天,院中的梧桐樹上落了一支鳳凰啊!”

關鐸一聽,頓時目瞪口呆。

劉福通話說的這麼明白,就算是傻子都懂了啊!

劉福通這是打算自己當皇帝啊!

現在大宋皇帝韓林兒死了,而且沒有留下什麼後代,甚至連個叔伯堂兄弟都是沒有。

若是劉福通真的承接天命當了皇帝,那還真是一個挽回聲望的辦法。

只不過,若是操作不當,會不會適得其反可就不知道了。

關鐸的心中非常的矛盾,但是他卻不敢說話,因為他怕自己說錯話,讓劉福通誤以為他在質疑自己。

“關先生,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

劉福通看到關鐸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知道了關鐸在想些什麼。

劉福通繼續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心裡在擔憂,怕我當上皇帝後,會讓大宋的百姓受苦,這件事,你不用擔心,我自然會讓百姓們過得好好的,也絕對不會負你們這些老兄弟的!”

關鐸聞言,這才抬起頭來,對著劉福通拱拱手,“謝丞相的厚愛。”

關鐸的心中,也是充滿了期待,他也很清楚,一旦劉福通登基為帝之後,肯定是要重用關鐸和劉福通手底下的那些武將的。

按照古代的規矩,想要當皇帝的話,可是非常麻煩的。

一個人想要當皇帝,可不能簡單的說自己想要當皇帝,而是要按照一套標準的流程來走。

首先,就是得有人來勸進,也就是下屬們集體跪請劉福通當皇帝,也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事情,必須要得到民心。

這個人數嘛,自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是古代的標準權臣,肯定是全體下屬全都得一致推劉福通當皇帝。

但是,現在劉福通想要當皇帝的事情,除了潁州的心腹將領謀士們肯定支援意外,其餘的各路元帥們誰支援誰反對,可都是不一定呢。

對於這個問題,劉福通選擇了視而不見,只要自己在潁州稱帝當皇帝,那麼就搶先佔據了名義上的先機,到時候想要各路元帥們能夠逐漸接受自己的。

其次,想要當皇帝,那就得按照標準流程來走,在部將謀士們一致恭請劉福通當皇帝之後,劉福通還要推辭一番,以自己功勞不夠德行淺為理由退卻掉,然後如此折騰三次,才可以勉為其難的接受當皇帝的事情。

這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三請三辭’。

在三請三辭之後,還得準備登基大典,需要皇帝的龍袍、冠冕、車駕、儀衛等等,而且還要設定天子七廟,裡面供奉劉福通的七代祖先,或者更多的遠祖。

潁州城內,關鐸先後找到了董大等部將,紛紛把劉福通想要登基稱帝的想法給透露給了他們。

作為劉福通的心腹部將,這些人全都是一致贊同劉福通當皇帝。

畢竟,如今小明王韓林兒戰死。

整個紅巾軍處於沒有名義領袖的地步。

劉福通這個時候站出來當皇帝,那就說明各路義軍兄弟們又是有了主心骨啊。

“不過,這個事情,還是太冒險啊!”

有大部分人贊同,不代表沒有人反對。

老部將趙君用就是覺得這件事情很冒險,按照劉福通的威望,若是在汴梁城沒有丟失之前稱帝,恐怕大多數元帥們不會反對,畢竟那時候可是一副要北伐滅元的架勢,但是如今開封汴梁城丟了,皇帝韓林兒死了,這時候再稱帝的話,多少有點厚臉皮啊。

“若是有人拒不接受大丞相稱帝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該不該出兵攻打,若是出兵攻打贏了還則罷了,頂多算是自相殘殺一番。”

“但若是敗了,或者直接沒有出兵攻打,那大丞相的皇帝威風可就全丟了,反而得不償失!”

趙君用的話,讓關鐸等人立刻明白了,他所指代的人是誰。

“趙老兄,你說的是朱元章朱瀚兄弟二人吧。”關鐸皺眉說道。

趙君用點點頭,“算是吧,他們兩個人肯定是搞事情的,而且其他人也多半不會安分。”

關鐸等人一陣低頭議論。

如今紅巾軍的朱元章朱瀚兄弟二人兵強馬壯的事情,整個紅巾軍中誰人不知。

一旦朱元章兄弟翻臉,甚至潁州的軍備糧草輜重等都要陷入短缺。

對於這個問題,關鐸等人卻是一籌莫展。

“我看,咱們還是勸勸大丞相,不要著急稱帝吧。”趙君用嘆了一口氣說道。

關鐸等人一陣盤算,也都是覺得有道理。

畢竟,朱元章朱瀚兄弟二人可不好惹,一旦他們翻臉,那是打也打不過,甚至是打都不敢打。

眾人一致來找到了劉福通,想要勸阻劉福通打消稱帝念頭。

哪知道,劉福通看到這麼多人一起來找自己,還以為是他們來勸自己稱帝坐天下的,內心是好一陣激動。

可是,當關鐸、董大、趙君用等人吐露了來意後,劉福通整個臉色都是垮下來了。

“你們來,就是為了這個?”劉福通冷冷的說道。

“大丞相,還請三思而行啊,不可樹敵太多,先消滅韃子才是大事情!”趙君用最為耿直,立刻大聲勸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福通臉色更加難看,他指著趙君用的鼻子,厲聲的呵斥道。

“放屁!如今韃子猖狂了起來,小明王又是不幸殉難,群龍無首之下,這份責任,除了我還有誰能夠挑起來!”

劉福通是越說越氣憤,“若是像你們說的,怕這怕那,老子當年也不會舉兵殺韃子了!”

“你們不要再胡思亂想,趕緊替我去按照這件事兒,誰要是敢阻攔,立刻按照貽誤軍機處置!”

劉福通用自己強硬的態度,立刻嚇得眾人不敢再勸阻。

雖然當了這麼年的大丞相,劉福通為人處世一向是頗有胸懷氣度,但畢竟是敢首義舉兵的勐人,真要是發起怒火,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劉福通對於趙君用的態度,很是厭惡,見到眾人乖乖聽話,只有趙君用臉上依舊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更是心中升起一股怒火。

“趙君用!本丞相任命你為軍糧先鋒官,去一趟江南,讓朱元章把再送一批糧草來潁州,順便打探一下他們兄弟二人的態度,替我好好勸勸他們哥倆,不要覺得俺老劉當這個皇帝,是想要自己享福,要告訴他們,我可是為了天下反元大業著想!”劉福通沉聲說道。

趙君用作為紅巾軍的老將,威望一向是還可以的,就算是反對劉福通稱帝,劉福通也不能把他怎麼著,只能是把趙君用打發的遠遠地,不要來干擾自己。

“屬下遵命!”趙君用皺眉應道,他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劉福通已經是容不下自己了,外出到江南算是留了幾分面子。

作為劉福通的心腹,到時候朱元章朱瀚兄弟不滿劉福通稱帝的話,肯定對趙君用沒有好臉色,畢竟趙君用是劉福通的部將。

趙君用將會陷入裡外不是人的情況。

打發走了趙君用這個討厭鬼,劉福通毫不掩飾的直接授意關鐸等人準備了稱帝流程。

先是在潁州城內外大肆渲染劉福通身上的神奇出來來歷,像是什麼出生的時候,劉福通老孃生孩子生的紅光滿天,標誌著天降異象。

要不就是劉福通曾經斬殺一條黑蛇,然後化為一團黑煙,飄向了北方,預示著蒙元是黑蛇妖物,而劉福通自然是受命於天的斬妖人。

等到許許多多異象出現後,再就是各個地方進獻各種珍奇異獸,像是什麼三四個穗子的麥子,或者白色的麋鹿,要不就是殼子上寫字的烏龜等等。

一切都是劉福通受命於天的徵召,然後關鐸等人一起上書劉福通,讓他登基稱帝。

進行了一整套的三請三辭流程後,劉福通勉為其難的答應登基稱帝,不過為了表示劉福通對於先帝韓林兒的忠心,不會改用其他年號,而是繼續使用龍鳳年號。

也就是說,劉福通一登基稱帝,年號直接是幹到了‘龍鳳三年’!

這件事情看來似乎是有些離譜,但其實也是有前朝例子可以借鑑的,當年五代十國的時候,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出身前朝後晉皇帝石敬瑭麾下,在取代後晉統治中原後,後漢繼續使用了前朝的‘天福’年號,算是凝聚了一波前朝舊將老臣們的心。

至於國號,劉福通是很乾脆的也給自己取用‘漢’的國號。

大漢皇帝劉福通就這麼華麗麗的出場!

隨後,劉福通就定潁州為都城,年號龍鳳三年,封自己的老婆、兒女等人為皇后親王等等,追尊了一連七輩祖先為皇帝。

為了籠絡內外部將各路元帥,劉福通給內部將領們封王拜相,一口氣封了十多個大將軍、丞相、樞密使等等,對於外部的各路元帥,則是賜予了天子旌旗節杖,讓他們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力。

經過一系列異常迅速的流程,在外面許多義軍首領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劉福通就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大漢皇帝!

劉福通開國稱帝,變成大漢皇帝的訊息傳到了金陵,立刻就是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吃驚。

朱瀚和老哥朱元章在接到情報之後,頓時就是陷入懷疑當中。

他們覺得自己探聽到這個情報是一個假情報。

不過這個訊息,隨著潁州劉福通派來了皇帝使者,得到了確認。

對於劉福通稱帝的訊息,朱元章心中可謂是非常的不屑一顧,他對朱瀚說道,“人家都是在獲得大勝,或者大功勞之後,才會選擇稱帝,劉福通倒好,不僅剛剛大敗,丟失汴梁,還戰死了大宋皇帝,竟然在這個時候稱帝,他腦子裡想了些什麼東西?”

朱瀚對於劉福通稱帝的訊息也是感到萬分驚奇!

按照歷史上的軌跡來說,劉福通從來沒有稱帝的舉動啊。

不過,也可能那是因為韓林兒一直是好好的活著,否則的話,劉福通還真有這個心思想要稱帝。

“韓林兒既然已經死了,劉福通稱帝,似乎也是有些說的過去了。”朱瀚對老哥朱元章說道,“劉福通稱帝,可真是一步臭棋,不過,他肯定也是有過考慮的。”

朱瀚也已經猜到了,劉福通肯定是因為一場大敗丟失土地和威望,想要借用當皇帝的辦法來重新凝聚各路義軍的士氣。

但是,這個方法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在朱瀚看來,若是內部比較穩定的話,經歷一場大敗,直接篡位稱帝,也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但是現在紅軍各自為戰,許多各路元帥們對於劉福通的支援度下降了不少。

現在在貿然稱帝,受益的只有潁州那一部分劉福通的心腹,像是朱元章啊,還有彭大等等外圍的將領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

朱瀚便覺得,劉福通稱帝的事情,對自己和老哥毫無影響,反而是有一些好處的。

“現在韓林兒死了,我們也是佔據了江南江北。”

“既然劉福通想要這個名號,那就給他好了,咱們當初定下的策略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現在有了劉福通在前面頂缸,咱們可以更好的發展江南江北的內部實力了!”朱瀚說道。

“事情是這麼一回事兒,但我們要是對劉福通俯首稱命的話,那以後可就沒法挺直腰杆兒當家做主了。”朱元章對於劉福通稱帝的事情,心中是非常的不滿。

當初的韓林兒稱帝當皇帝,還可以說是各路紅巾軍首領們實力不強大,必須推出一個天下共主,來起到號令天下群雄的意義。

但是,現在朱元章的實力早已經今非昔比,讓頭頂上再來一個劉福通這個大漢皇帝,這可是讓朱元章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既然不能接受,那我們就乾脆不接受好了。”

“不承認的話,那恐怕就要跟劉福通開戰了。”

朱瀚笑了一笑,對自己對老哥說道,“哥,你可不要忘了,劉福通現在還指望我們江南的糧草輜重呢,可都是他軍中的短缺物資,沒有我們支援,潁州只怕也守不住多長時間呢,就算不承認他又如何?”

劉福通的確是指望著朱元章朱瀚兄弟來過日子呢。

“七五,那你快說說,怎麼應對劉福通稱帝這件事情,我可不想給他當什麼臣子。”朱元章連忙說道。

朱瀚隨即笑著說道:“我們可以先送信給劉福通,對他繼續用大丞相的稱呼,就說現在天下未定,還請大丞相天下大局為重,不要貿然稱帝,省得引來元朝韃子的瘋狂反撲,一切打著為劉福通好的名義,然後反對他稱帝,看看他怎麼辦,劉福通若是沒有喪心病狂的的話,肯定會捏著鼻子解釋,然後就是扯皮嘍。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人都知道,老哥你反對劉福通稱帝,劉福通也會為了他的三分薄面,不會對我們直接翻臉,這樣我們還可以一起聯手抵抗韃子,而且天下人也都知道了,你不同意劉福通稱帝,這以後我們有自己的建國打算的話,也算是說也可以完全說得過去!”

朱元章默默點了點頭,他覺得朱瀚這個建議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只要把自己的態度表明出來,那將來他們實力強大了,再自己另立門戶的話,根本就不會引起許多人什麼背叛一類的指責。

事實證明,不僅僅是朱元章朱瀚兄弟新不贊同,劉福通開國當皇帝,其他的像毫州汝州還有徐州等一帶的紅軍將領們,也都紛紛和朱元章採取了相同的策略。

他們一方面對於劉福通的功績和地位是大加的讚揚擁護。

但是,對於劉福通稱帝的事情,卻一個個非常客氣地表示反對。

這也是他們一個明確的態度,對於這些人軟中帶硬的反對,劉福通則一概選擇了無視。

因為,在劉福通那看來,只要他們沒有真刀真槍的反對自己承當皇帝,哪一切都可以商量。

就是這個樣子下,潁州的大漢皇帝劉福通與外面的各路紅軍將領們竟然打成了一個一致的默契。

這是一種奇怪的默契行為,對於潁州劉福通的帝位,各路紅軍紅軍將領們從始至終不承認和不支援。

這樣一來,劉福通的皇帝就成了潁州一帶自己閉門玩耍的小朝廷了。

對於劉福通稱帝變成大漢皇帝這件事情,各路紅軍將領們的反應可以說是做到了最小。

但是對於這件事情,反應最大的卻是來自老對手--蒙元軍隊。

剛剛攻佔了汴梁的察罕帖木兒、王保保、李思齊等人,聽說穎州紅巾軍大丞相劉福通變成了大漢皇帝,頓時都是怒不可遏。

這好不容易剿滅了一個大宋皇帝韓林兒又冒出了一個大漢皇帝劉福通。

這簡直是對他們這一次大勝的挑釁行為。

為了剿滅劉福通這個亂賊首領,打擊如此囂張的挑釁行為,察罕帖木兒、王保保等人立刻上書元朝的大都朝廷,讓朝廷力儘快再撥付一批糧草軍餉,然後支援他們向南剿滅潁州的紅巾軍首領劉福通。

察汗帖木兒和王保保等人在上書中說,只要剿滅了潁州的紅巾軍劉福通,那麼天下的紅巾軍基本上在中原沒有了立足之地,到時候大元朝佔據中原這個核心區域,就可以北擊南,逐步掃滅朱元章朱瀚兄弟、徐壽輝、陳友諒、明玉珍等等各路反賊了。

對於能夠剿滅天下反賊的這個宏大願望,剛剛迎來了一場大勝的大元朝廷,自然是非常的期盼。

所以對於察汗帖木兒、王保保等將領們要求的這一批軍需輜重,蒙元朝廷的攝政皇太后奇氏等人,立刻提起了十二分的精氣神兒,把統治下的河北、山西、遼陽、山東和陝西一帶,又給搜刮了一遍,連地皮都給刮薄了三尺,這才勉強湊出了一批糧草,開始運往河南汴梁的剿匪軍大本營。

而正當蒙元朝廷大張旗鼓的整軍備戰,準備南下討滅大漢皇帝劉福通的時候,在穎州的南面,湖北的漢陽竟然馬上又要冒出了一個大漢帝國!

湖北,漢陽城。

自從陳友諒上一次偷襲江南失敗而歸之後,天完紅巾軍的大本營就又從江西搬回到了湖北漢陽。

一場大敗之後,陳友諒回到湖北,立刻殺了一批忠於天完皇帝徐壽輝的將領大臣,以此來警示統治內部的將領們,讓他們不要因為自己戰敗而產生異心,他陳友諒可是還有殺人的能力的。

不過,僅僅是殺人,還遠遠不足以彌補陳友諒江南大敗造成的威望損失。

為了加強自己的威望,摘除掉頭頂上的天完皇帝徐壽輝這個累贅。

陳友諒毫不猶豫的定下誅殺徐壽輝,然後自己稱帝建國的計劃。

這個計劃一提出,許多的部將們紛紛反對。

他們都遇覺得大敗而歸,本來應該夾著尾巴做人的,殺了一批天完紅巾軍的將領謀士們且不說,現在竟然還要殺掉天完皇帝徐壽輝,簡直是駭人聽聞。

鄒普勝等將領謀士們,紛紛表示反對。

但是,很顯然陳友諒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

他對於鄒普勝等人的反對絲毫不以為然,他秘密安排自己的心腹部將,在漢陽城外的寺廟當中埋伏好。

然後,他藉機邀請天完皇帝徐壽輝一起去寺廟中祭白蓮聖祖的名義,把天完皇帝徐壽輝騙到了漢陽城外的白蓮寺。

可憐天完皇帝徐壽輝在進入白蓮寺之後,忽然就覺得背後一陣陰風襲來!

“看錘!”

只聽一聲怒喝,一隻數斤重的金瓜錘就打碎了天完皇帝徐壽輝的腦殼!

鮮血腦漿迸射在了白蓮寺的大殿當中!一帶天完皇帝徐壽輝,就這麼潦草落幕!

隨後,陳友諒遍宣佈天完皇帝徐壽輝遭到了奸賊朱元章兄弟派人刺殺!

在如此極惡的對手面前,為了穩定天完紅巾軍的內部,大丞相大元帥陳友諒便在眾人的一致推舉之下,選擇登基建國!

陳友諒自稱大漢皇帝,建都漢陽,改年號為隆武,自稱為是隆武皇帝。

他把自己的老婆,還有剛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封為了皇后和太子,然後大肆分封諸將,命令他們打造戰船訓練軍隊,準備再次討伐朱元章、朱瀚兄弟!

當然,這一次肯定不是什麼偷偷摸摸的偷襲。

準備光明正大的東征!

而且,陳友諒還恬不知恥的打著為天完皇帝徐壽輝報仇的名義。

訊息已經傳開,天下人頓時感覺非常的魔幻,一南一北兩個大漢帝國,就這麼華麗麗的登場。

他們地盤兒緊密相連,卻能夠各行其是,的確是讓人們歎為觀止。

陳友諒登基當了大漢皇帝,對於北面的大漢皇帝劉福通是毫無興趣。

陳友諒一門心思只想拿下富庶的江南一帶,然後再伺機向北進發,奪取中原。

所以對於窮的叮噹響的潁州紅巾軍。

陳友諒僅僅是派人在邊境一帶做好了防備,並沒有任何進攻的打算。

陳友諒把所有的精力、財力、人力全都投入到了重建大漢長江水師的工作上來。

畢竟,要攻打江南的話,必須擁有強大的水師。

陳友諒痛定思痛!

率領一眾將領們認真回憶了上一次偷襲失敗的經歷後,得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結論。

那就是朱元章朱瀚兄弟能夠埋伏自己成功,除了自己輕敵大意落入了敵人的包圍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江南紅巾軍擁有非常強大的火炮!

這種火炮安裝在戰艦上之後,對於遭遇的敵人戰艦,可以給予毀滅性的打擊,噴吐著火焰的火炮,能夠把一切木製戰艦上的硬木給擊的粉碎。

再強大的水手戰士們,也沒有辦法接近進行跳幫戰鬥了,所以這一次備戰,陳友諒對於水軍的重建,有了新的章程。

陳友諒投入了更大的人力物力,力求打造出一批能夠靠媲美江南水軍的火炮戰艦。

但是,僅僅是一個鑄造火炮,就讓陳友諒陷入了‘開門難’的境地。

漢陽城內,一座巨大的工坊。

工坊內人聲鼎沸,工匠們一個個光著膀子,汗流浹背,熾熱的銅水和煤炭,讓這個工坊內如同一個火爐一樣,所有人走在這裡面,都一都是被烤得臉皮發疼,汗水都來不及流下來,就被蒸發的一乾二淨。

大漢皇帝陳友諒,今日不辭辛苦,來到這個漢陽的工房內進行了視察。

“陛下,這就是我們新造出來的一批火炮,按照當按照從江南買來的火炮形制進行了比對,外形上來看,絕對是沒有半絲一絲一毫的差錯,但是這銅的比例,我們還是有一些差別,無論如何都是有些比不上江南的火炮!”一名工匠頭目說道。

擺在面前的兩門銅炮,從成色上看,陳友諒就判斷出漢陽造火炮和金陵造火炮的兩種區別。

漢陽造火炮雖然也是金光燦燦,但與江金陵造的火炮總有那麼一絲絲的差別。

陳友諒不知道,這裡面的差別正是因為金屬鋅的加入,金屬鋅加入到青銅,就可以變成標準的炮銅!

炮銅也就是黃銅,擁有更好的效能和更強的耐腐蝕性,特別是對於水軍作戰的艦載火炮來說,更是最佳的材質。

為了重建自己的大漢長江水軍,陳友諒花費了一番人力物力!

從江南偷偷買到了幾門金陵造的火炮。

這些火炮本來應該是安裝在商船之上的,陳友諒的花費了1000多兩黃金才派人偷偷運輸了回來。

陳友諒看著彷造出來的漢陽火炮,撫摸著炮身,然後然後問道:

“差別若是不大,那也是可以接受,這火炮威力怎麼樣?”

負責鑄造火炮的工匠頭目立刻說道,“陛下,威力我們已經是試國了,請陛下放心,在幾十步的距離上,兩者差別並沒有那麼大,只不過咱們這漢陽造火炮,似乎是容易招惹一些銅鏽罷了,不過只要保養的好,有一些銅鏽也是無礙的!”

“走!去試試大炮!”陳友諒說道。

隨後,大漢君臣們來到了漢陽城外的一處校場,這裡就是陳友諒新設立的火炮試驗基地。

隨著一聲聲的轟鳴聲,漢陽造火炮一頓毀天滅地般的連連發射,命中了幾十步外的標靶。

沉重的炮彈把這些標靶上的厚實木板給擊的粉碎。

陳友諒對於這個結果是非常的滿意。

按照這種大炮的威力來說,只要近身挨上一發,不管什麼樣的堅硬木戰艦都會露出一個巨大的破洞,自然也就沒有了再繼續戰鬥下去的力量。

轟!

轟!

又是一陣沉重的火炮轟鳴聲。

大漢皇帝陳友諒手持著火把,親自試射了幾門青銅火炮。

對於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炮,陳友諒表示了非常大的興趣。

他滿意地點點頭,“這些火炮,一定要給朕多多製造,最少要造上一千門!”

“什麼?!一千門?”

負責鑄造火炮的大漢丞相鄒普勝,頓時露出一臉為難的神色。

“怎麼,一千門,做到嗎?”陳友諒皺眉問道。

鄒普勝認真的點點頭說道,“陛下,真的做不到!這些火炮可真是太貴了,一門火炮動輒上千斤,這還不算是其中的工料,人工和耗材,還有各種的火耗,單單是這個火炮使用的銅,那可就是價值不菲啊!”

這些青銅火炮使用的銅,本來是打算鑄造銅錢的。

也就是說,青銅火炮除了本身是武器之外,它本身其實也是一堆堆的銅錢鑄造出來的,所以自然就貴。

陳友諒一聽,頓時皺起了眉頭。

“連一千門火炮都做不到的話,那這怎麼討平朱元章朱瀚兄弟這兩個逆賊!”

陳友諒憤憤不平地說道。

對於上一次偷襲江南失敗,陳友諒越想越覺得不是自己錯誤!

而是指朱瀚朱元章兄弟太狡猾造成的。

無論如何,這1000門火炮的目標,陳友諒都是需要去完成的!

1000門火炮,按照陳友諒的規劃,一艘戰艦上裝備20門火炮,也不過是50艘戰艦,而50艘戰艦,對於江南朱氏兄弟來說也僅僅是能夠勉強一戰。

因為,按照陳友諒派人在江南打聽到的情報,朱元章兄弟手下的這種火� �戰艦最少得有一百多艘,那也就是意味著有2000多門火炮!

一千門對兩千,想一想其中的差距,陳友諒都覺得難以接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