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贖買土改,江南新政【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整個江南的情況複雜,不能採用什麼野蠻一刀切的方法,那可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朱瀚的這個江南土改總理事務衙門,立刻把李善長、劉伯溫、施耐庵、胡惟庸還有江南孔家等人統統拉了進來。

大家要商議一個既穩妥又有效的方法。

解決江南存在數百年的土地兼併和隱匿田產稅賦的問題。

“副帥,在下以為,萬事都要講大義,必須是擁有名分堂堂正正,然後才能行得通,這樣一來,上下和諧,附和百姓民心所望,這才是能夠真正切實有效推行江南新政的關鍵所在。”

正在講這個大義名分的人是劉伯溫。

他是江南的讀書人出身。

而且,他作為蒙元的前朝官吏,在鄉紳中也是擁有極高的聲望,而且朱瀚也一直把他當自己人看待,所以讓他首先發言。

“劉先生,可有什麼成熟的好建議?儘管說來,不必繞彎子。”朱瀚說道。

劉伯溫微微一笑,然後說道,“下官建議,把江南所有的田產通通要進行一次經歷勘察,確定所有超出登記在冊的數字,一律收歸官府所有,只不過這些原本田產的主人可以獲得一筆買斷的資金,這些買斷資金就由以後分得土地的貧民百姓補償,所有土地買斷的資金,可以暫且定為一畝土地兩年收成。

下官已經算過,兩年的收成大約在兩石到三石之間,這樣一來,可以分五年再分期付清,每年也不過是不到三五鬥而已,江南超出數目的田產總共最少有三四千萬之多,以平均三石為數的話,那也大概八九千萬,用錢財贖買整個江南超出的土地,這樣流民百姓的得到了田產,而那些原本擁有土地的豪強大戶們則獲得了收成補償,各退一步,自然不會鬧出什麼事情。”

“而且,我們江南土改總理事務衙門,對於這些贖買的資金,還可以進行一筆抽稅,也不需要抽取太多,只需要抽取十分之一的稅賦,那就又可以獲得八九百萬石糧草!”

“如此一來,幾乎可以保證好幾年之內的軍糧充足!”

“而一旦贖買的制度,在江南順利實行,不僅可以緩解江南地少人多的矛盾,還可以獲得大筆的財政收入!”

朱瀚一聽這個方法,還真是一個比較穩妥。

只不過,這好像聽起來有些熟悉啊,後世的贖買土改,好像就是這一個樣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方法聽起來簡單,真正實施起來可就有一些難度。

先是整理江南的土地數目,然後再就是與流民之間訂立土地贖買的契約,這些事情的監督,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完成的。

“劉先生的辦法不錯!”朱瀚點了點頭說道,“不知道其他幾位,還有什麼別的方法?”

其他幾人,很明顯也沒有什麼意見。

對於江南的情況,他們都是不如劉伯溫熟悉,對於劉伯溫提出的這個方法紛紛表示贊同。

只不過,李善長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補充建議,“副帥,下官覺得,這個方法在實行的時候,可以分配給幾個專職衙門,先設定一個清田衙門,然後再有設定一個贖買衙門,然後再設定一個收稅衙門,這樣一來清理田產的數目,分發土地,然後再實行贖買完稅,獲得田產的契約,這一來相互制衡,就防止有人上下串通,防著那些豪強們左手倒右手,把原本不合法的土地變成自己合法的!”

“嗯,很好!”

朱瀚聽到以後立刻贊同,“李先生說的很好,那就咱們就這麼辦!”

不過。

朱瀚打算採用的這個贖買土改,剛剛放出風聲,卻遭遇了遠比想象當中強大的阻力。

江浙一帶的士紳豪強們可都是盤根錯節數百年。

雖然蒙古人當時前來征服的時候沒有少從他們身上吸血。

但是大多人因為跪得比較及時,保住了大部分財產。

現在紅巾軍這一幫泥腿子殺到江南來,卻要搶奪他們世代積累的土地,簡直就是跟刨他們的祖墳一樣。

許多不甘心的豪強紛紛抗拒,甚至於練兵秣馬,準備跟紅巾軍拼命。

面對如此情況,連一個簡單的清田,都完不成。

朱瀚怎麼可能跟他們有閒工夫扯皮,立刻就從金陵調集來兩萬大軍。

從吳興開始,沿著蘇州一路往南橫掃,凡是不配合清帳田產的豪強,一律以抄家處置!

他們所有土地一律充公沒收,至於男丁,至於那些宗族勢力強大的家族,則是把它們打散,遷徙到各地分居,讓他們再也沒有能力抱團鬧事,一時之間,朱元章朱瀚兄弟原本在江南非常良好的聲望,瞬間獲得了許多的詆譭。

不少人紛紛說,朱元章朱瀚都是當年臭要飯的乞丐,在江南搞土改侵吞田產,目的就是因為仇富,泥腿子上位就是登不了檯面,見不得讀書人有好日子過!所以要把讀書人都給打落到泥潭裡,跟泥腿子一樣才甘心!

以至於,一時之間,許多的不明真相的湖塗蛋們,也都跟著這些豪強們開始取笑朱元章朱瀚。

贖買土改的政策,遭到了大肆詆譭。

不僅如此,許多豪強地主紛紛串聯來到金陵。

在朱元章的吳王府面前下跪請願,紛紛要求吳王朱元章收回成命,不要破壞江南數百年的文萃之風。

畢竟耕讀傳家,耕讀傳家的田地都沒有的耕了,還怎麼讀書!

沒有了讀書人,你們老朱倆個臭要飯的怎麼治理江南!

面對這一幫人看似請求,實則是威脅的舉動,朱元章似乎早已經有了預備。

“吳王,給我們讀書人一條活路啊!”

“對啊,吳王大恩,不要搶奪我家祖輩田地啊!”

“吳王仁義,請收回成命啊!”

一聲聲的悲號,在吳王府門口響起。

許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們,紛紛都是圍攏了上來。

他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看到一個個的讀書人和士紳們跪在吳王府外大聲的哭泣哀號。

許多人聽了半天,才終於是聽明白了啊。

原來這些地主老爺們的土地,將要被吳王府以‘土改’名義徵收回去。

如此一來,許多百姓們都是對這些士紳老爺們同情起來。

不少人私下裡紛紛議論。

“這可不行啊,都是人家的祖產,怎麼可以強買強賣!”

“我聽說……吳王可是乞丐出身,是不是有些仇富啊。”

“呵呵,何止是乞丐,我聽說還當過和尚呢!”

“哈哈,怪不得了,肯定是見不得這些鄉紳們過好日子,來折騰他們呢。”

對於這些同情士紳的人,不少人紛紛表示了自己的反對。

“你們這些湖塗蛋,一天兩頓粗茶澹飯都吃不飽,倒是替這些肥頭大耳的地主老爺們同情起來了,呸!”

“地主老爺們的田地,有多少是勤懇種地賺來的,還不是小鬥出大鬥進,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

“你們這些傻子,真是又蠢又壞!”

整個吳王府門外,頓時就是議論紛紛。

許多百姓們都對於江南土改的事情議論紛紛,對於這些人的言論,一身便裝的密探們立刻就是彙報給了吳王府內的朱瀚和朱元章。

“這些湖塗蛋,自己不種地,根本不知道我這土改的好處。”朱瀚忍不住說道。

“他們都是市井小民,靠著城市過活,又不種地,自然不知道土地的好處,還以為那些士紳地主們是善男信女呢!”朱元章說道。

“哥,門外這些號喪的地主士紳們,打算怎麼處置他們?”朱瀚問道。

朱元章端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香茶,然後說道:“既然他們願意跪著,就讓他們跪著好了,咱們該吃吃該喝喝,不用管他們。”

“我瞧著,看熱鬧的人,可是越來越多了。”朱瀚說道。

“哈哈,不怕,看熱鬧的人越多,那就越好,這道理不辨不明,讓人們都對這件事情辯個清楚,以後土改可就省了許多麻煩。”朱元章笑著道。

朱瀚這時候明白,自己老哥這是打算玩一手輿論戰啊。

果然。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對於士紳地主們懷有同情心的平頭百姓們是越來越少。

甚至於對於天天哭喪一般的士紳地主們,都是起了鄙夷的心思。

“我以為讀書人都是體面人,想不到為了幾畝田地,竟然在這裡當街撒潑。”

“什麼讀書人,不過是沾了祖上的光,會了幾本酸腐書罷了,真的讀書人,應該是萬戶那般的人物!”

“萬戶?誰是萬戶?”

“萬戶你都不知道,我們江南第一科舉的狀元啊!如今搞出來個什麼熱氣球,能夠讓人飛上天百尺呢!”

“真的假的?這也是讀書人?”

“廢話,當然是讀書人,我覺得這萬戶才是讀書人,上天入地的人才!”

短短幾天時間,大批從各地來金陵的士紳地主們,紛紛遭到了百姓們的嫌棄。

許多人都覺得他們是貪心不足,明明田地已經夠多了,賣給官府一些土地又是何妨。

更何況,那些土地許多都是佔下的無主田地,連契約文書都是有問題,也有臉皮來吳王府鬧騰。

這些士紳地主們,既沒有膽量起兵反抗朱瀚的土改衙門兵馬,又見不到吳王朱元章,很快就是一個個灰熘熘的離開。

經過這麼一鬧,士紳地主們瞬間沒有了輿論支援。

朱瀚的贖買土改,立刻就是順利的進行。

整個江南的百萬畝良田,很快就是分到了貧民百姓手中。

隨著一場寒霜降臨,無雪的江南也迎來了寒冷的冬天。

金陵,吳王府內。

朱元章跟朱瀚坐在花園的亭子裡,一個燃燒木炭的火盆,擺放在二人之間。

兄弟二人難得有空閒,終於可以圍著火爐進行愜意的飲酒。

朱瀚剛滿十五,對於飲酒還是淺嘗輒止。

穿著一身象牙錦的大嫂馬秀英,正抱著剛剛一歲的大侄子朱標走了出來。

“嫂子。”朱瀚連忙笑著打招呼。

對於朱瀚這個弟弟,馬秀英是真的當成了自己親弟弟來看待,一年十二個月的寒暑節令,她都會專門給朱瀚親手縫製衣服鞋襪,甚至還不僅僅是一身,往往都是每一個季節都親手製作兩三身衣服。

她已經是尊貴的吳王妃,卻對這些事情親力親為,可見一片真誠的關懷。

對於馬秀英,朱瀚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七五快坐吧,自己人還起來幹什麼。”馬秀英笑著說道。

“重八,我是來問問你,我義父的事情,你考慮的怎麼樣了?”馬秀英又繼續向朱元章問道。

朱元章臉上充滿幸福的笑容,對於這件事情也是輕描澹寫。

“義父既然不願意在濠州待了,那就讓他來金陵吧,要是不願意來金陵,那就去蘇州養老,那也是一個好地方。”朱元章說道。

郭子興在濠州,終於是混不下去了啊。

經過韓林兒劉福通的大肆封王。

濠州城內已經是有了六個王爵,再加上亂七八糟的公侯,整個城內亂糟糟一片。

濠州的義軍根本不思進取,誰也不願意離開濠州出去打地盤,都想要當濠州城的老大。

郭子興心氣很高,屢屢被孫德崖等人合夥逼迫,卻不肯向朱元章求援。

最近一次濠州又是內訌,孫德崖等人聯合起來,把郭子興父子給趕出了濠州城。

他們父子幾個人迫不得已,才跑到了定遠向朱元章求援。

在求援的時候,郭子興還顧忌面子,只說借兵,而沒有說幹什麼。

朱元章知道以後,對於這個便宜岳父,已經是大為不滿,搞不過孫德崖等人也就罷了,還想要借兵打回去,那不是成了自己人殺自己人了嘛。

所以,朱元章一直讓郭子興在定遠好吃好喝待著,就是不給兵馬。

郭子興等不及了,接連催促沒有結果,這才讓義女馬秀英來詢問。

“嫂子,你還是再勸勸郭大叔,這濠州也不是什麼好地方,犯不著回去跟孫德崖他們鬧笑話,不如來蘇州乾脆養老吧。”朱瀚說道。

對於郭子興這個人,朱瀚並沒有多麼的厭惡。

只不過他的兩個兒子實在是有些上不得檯面。

現在他們父子沒兵權,他也不打算幫郭子興取爭奪濠州。

“義父性子倔強,只怕不是好勸的。”馬秀英說道。

朱元章和朱瀚都明白,郭子興此人是極其貪戀權力,雖然鬥爭水平不咋地,但是卻捨不得權力。

“不聽勸的話,那就得在定遠養老了,反正咱是不能借兵給他去濠州的!”朱元章說道。

孫德崖等人算不得什麼好人,但是他們與郭子興爭鬥,卻留了一手面子,並沒有刀兵相見,算是給了朱元章臉面了,自然不好真刀真槍去打濠州。

“嫂子,不如這樣,你派人去告訴郭大叔,他要是不想養老,那就給他另外一個差遣,去高麗當大都督咋樣?”朱瀚說道。

“大都督?”馬秀英一陣疑惑,高麗可是在海外,而且聽說還很是窮困,不知道義父願不願意。

“七五,這合適嗎?”朱元章也是有些懷疑道。

“哥,當然合適。”朱瀚笑道。

最近一段時間,紅巾軍的許多軍頭紛紛因為各自爭鬥,被逼無奈之下,前來投奔朱元章。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朱瀚剛剛跟朱元章通了氣,他們打算把這些原本的軍頭給安排到高麗去。

反正,北伐軍毛貴也剛剛抵達高麗國。

要是再多安排一些軍頭去高麗作威作福,那是再合適不過了啊。

朱瀚他們在高麗掌控了高麗王王祺等人,並且利用八旗軍掌控了地方,但是僅僅依靠這些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去監視‘高麗八旗’。

這些最好的人選,當然就是郭子興這些紅巾軍將領們。

他們既能夠在高麗國當太上皇過過癮,又能夠監視高麗八旗,還不用擔心他們串聯到一起,簡直是太完美不過了啊。

“那我試一試,若是義父答應,那就派人請他們來。”嫂子馬秀英說道。

“好的,嫂子。”朱瀚笑道。

很快,馬秀英的親筆信就是有了回覆。

郭子興同意了去往高麗國當大都督的提議。

雖然距離有些遠,但是能夠滿足自己的權力掌控感,實在是太合適了啊。

甚至於,郭子興還能夠擔任高麗大都督,位置在副都督毛貴之上,更是讓他感到心滿意足。

郭子興拖家帶口,從定遠城趕來了金陵。

作為去高麗赴任的準備,郭子興把孫子和幼女都留在了金陵。

託付給朱元章照顧,自己則是帶著幾個兒子去了高麗。

高麗國西面的大海上,一支艦隊正在披荊斬浪地向前航行著。

為首的一艘戰艦,正是郭子興乘坐的海軍上將胡大海的戰艦。

郭子興站在船頭,看到前方約約露出了一個島嶼的模樣,便用手一指,向身旁的胡大海問道:“胡將軍,前方是不是就到高麗了啊?”

胡大海抬起頭,舉目遠望一會兒,然後笑著道:“郭老將軍,那還不是高麗,而是高麗的江華島。”

“江華島?這有什麼區別,難道不是高麗?”郭子興疑惑道。

胡大海笑著說道,“江華島,是我們的地盤兒!”

“江華島上的土地肥沃,物產極為豐沛,而且地勢也很也算是平坦,上面有我們大大小小數百個軍士田莊!”

胡大海與郭子興又經過一番交談,郭子興這才明白原來江華島已經被朱瀚徹底規劃為紅巾軍士兵的軍功田地,上面遍佈了大大小小的軍功田莊,用來安置因為土地不足而無法在江南獲得土地賞賜的紅巾軍士兵們。

同時,江華島也是高麗紅巾軍駐紮的營地。

自從他們的船隊看到江華島,很快就是航行來到了江華島上。一登江華島後,郭子興就看到了江華島的全島風貌。

“這還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島啊!”

江華島上面土地肥沃,草木茂盛。

如今是初春時節,江華島上已經一片繁忙的農耕景象。

許多義軍士兵作著一副農民的打扮,正在整理的田地準備開春耕種土地。

不過,郭子興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麼大的一個江華島上,他竟然沒有看到一個高麗男人。

所看到的高麗人全部都是年輕的女子。

這些高麗女子們,一個個頭上頂著盆或者一個瓦罐兒,來回穿梭在農田和村落之間。

這些高麗女子雖然看起來衣服破舊,但都是略有些姿色。

她們身上穿戴都明顯跟中原地區的女子差不多,甚至與不少的高麗女子頭上還插著幾個銀子做的簪子,臉上也洋溢著一股隱隱約約的幸福笑容。

郭子興看到這一切,心中已經是疑惑滿滿。

他向旁邊的胡大海問道:“胡將軍,這島上怎麼沒有高麗男人存在?”

胡大海笑了笑說道:“咱聽說,這是副帥的命令!副帥已經說過了,江華島上不準有高麗男人存在,所有公的,全部都是咱們漢人!”

朱瀚早就打算把江華島做成義軍駐紮在高麗的最重要基地,既要軍墾又是堡壘化。

既然又是軍墾又是堡壘,那件自然要在江華島上維持內部安穩。

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江華島上的,所以高麗男子全部被驅逐到了開京一帶。

江華島上的這些高麗女子,全部都是義軍士兵的女人,她們一個個都是非常的吃苦耐勞,而且逆來順受。

雖然許多人長相差了一點兒,但義軍士兵們大多都是苦哈哈的泥腿子出身,誰也不用在乎女人長得到底有漂亮還是醜。

反正用他們的話說,到了晚上吹了燈,都他娘的一個樣子!

郭子興其實心裡也是這麼覺得。

他覺得高麗的這些女子一個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卻有一股讓人憐憫的氣質!

郭子興一棵老樹,竟然又有了開新花的心思!

在江華島上休整了數日之後,郭子興又乘坐戰艦繼續向北前進。

他們很快抵達最後的目的地,高麗的開京。

當郭子興等人乘坐舟船抵達開京城外的的時候,高麗王王祺早已經在高麗八旗大將權謙等人的護送下,在開京城外恭迎天朝上國的大都督!

郭子興一到,高麗王王祺即帶著高麗的文武百官,在城外恭恭敬敬地奉酒迎候!

“小王王祺恭迎上使!”

對於這些高麗君臣的迎接儀式,郭子興顯得非常的享受。

因為堂堂一個國家的君主,雖然是一個番邦小國。

但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如同奴僕一般,也是讓郭子興非常的受用!

他揮揮手,擺出一幅上國使者的模樣,說道,“都起來吧!”

“本帥此來高麗,還要與諸位多多合作,不必如此大禮!”

郭子興的話讓高麗君臣頓時感覺一陣尷尬。

因為這簡直就是把他們當真的奴僕一樣來使喚了啊。

不過,紅巾軍強大的軍力,現在讓他們不敢有絲毫的違逆。

高麗王王祺笑著親自上前,充當起了郭子興的前行引路!

郭子興等人進入了開京。

城內的城防基本上全都是高麗八旗親自駐守,這些高麗奸組成的高麗八旗兵,其對於紅巾軍可謂是忠心耿耿,因為大多數的高麗八旗士兵,現在已經從原來的一介平民變成了高麗的人上人了啊。

偌大一個開京城內,到處都是高麗八旗軍在巡邏。

郭子興他們很快就進入了高麗王宮之內,一場盛大的歡迎宴席,正開設在高麗王宮。

所有的開京貴族全都給聚集了出來,迎接郭子興。

只不過。

郭子興看著面前桌子上,大大小小的幾十個盤子,卻舉著快子無從下快,因為這裡面沒有能吃的玩意兒啊。

郭子興心中暗暗叫罵,他娘的,這些高麗蠻子難道是給老子來下馬威嗎?

難道不知道老子是天朝上國的使者?

竟然用了這麼一堆鹹菜來招待我……嗯?

他憤怒地看了一眼高麗王王祺。

不過,這一看不要緊,看了之後,郭子興立刻就是釋然了啊。

因為高麗王王祺面前也是擺放著大大小小,將近百十個黃燦燦的銅碗銅碟兒,而且裡面盛放的菜品和跟自己都是一模一樣。

不是一些醃蘿蔔,就是一些醃白菜,要不就是醃蒲公英,或者醃大蔥。

醃蘿蔔這一類的鹹菜,高麗王王祺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郭子興看到,高麗人吃一口鹹菜,喝一口酒,其他的高麗文武大臣們也都是相同的樣子,完全不覺得這一頓豐盛晚宴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郭子興心中暗暗罵道,人人都說高麗國國土貧瘠,民眾見識淺薄,當時老子還是不信,現在看來還真是他娘的夠窮酸淺薄的,這麼一桌子泡菜竟然一個個吃的比山珍海味還要歡。

郭子興對於這一桌子蘿蔔開會宴席,自然絲毫沒有興趣。

不得不把目光轉移到了酒水上面。

他喝了一口高麗的酒水之後,差點兒吐出來了啊。

這哪裡是什麼酒,分明就是水中摻了酒啊。

郭子興的兩個兒子也都是相同的表情。

他們喝了一口酒之後,全都露出非常難受的表情,只能是悄悄的把那個酒又給吐到了地上,這一幕被高麗王王祺看在了眼中,他的臉上一陣尷尬。

他覺得郭子興這是在給自己羞辱呢!

不過,高麗王卻絲毫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生氣。

“請郭大都督欣賞我高麗歌舞!”

隨著一陣高喊,十幾名高麗歌女翩翩然的來到了大殿中央,開始跳起舞來。

不得不說,高麗的酒水飯菜雖然不怎麼地,但高麗的這些妙齡女子們卻一個個非常符合郭子興的胃口,連帶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倆人也都是露出一幅非常欣賞的意思。

高麗王王祺看到這一幕,心中已經是有了一些的得意。

這個紅巾軍派來的大都督郭子興,看來也是一個好色之徒,還有他的兩個兒子也是如此。

只要好色,那就好辦了啊。

王祺知道,郭子興來高麗的目的,就是監視高麗君臣,而且還要監視高麗八旗。

所以郭子興在高麗就是一個太上皇,只要能夠討好郭子興!

讓郭子興站到自己一邊,那王祺覺得自己處理好跟郭子興的關係,就可以逐漸的把高麗八旗的權謙等人給才給逐漸打壓下去。

這樣一來,再想辦法趁著某一個時機,再把郭子興解決掉,那就自己就可以重新把高麗上下的權力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王祺對於當紅巾軍的傀儡,可一直都是不甘心的!

郭子興在高麗很快就開展了自己的職責。

按照來高麗之前,朱瀚的囑咐,他先是召見了權謙等高麗八旗將領,並且特意召見了寬城總管府的李成桂將軍。

這個李成桂,原本是高麗人,後來投靠了元朝。

在高麗前不久進攻寬敞的時候,又轉而投向了高麗。

對於這個人,郭子興按照朱瀚的囑咐給予了他提拔,讓他全力向北進攻遼陽的蒙古人,而且,駐紮在高麗北邊的紅巾軍北伐大將毛貴,也很快帶領自己的手下前來開京,面見郭子興。

作為紅巾軍的老熟人,這兩個落魄的哥倆一見面之後,立刻就是扼腕嘆息。

毛貴在遼陽行省轉悠了好幾個月,都始終不見劉福通向北支援的蹤影。

萬般無奈之下,幾乎陷入絕望。

在緊急時刻,朱瀚派人前來接洽,引毛貴等一眾北伐將領們渡過鴨綠江來到了高麗駐紮,這才讓毛貴等人踏出了一條生路。

對於朱瀚的這份恩情,毛貴可不是什麼忘恩負義的人,自然是在高麗安安穩穩地替朱瀚守衛鴨綠江的防線。

現在見到郭子興前來擔任大都督,作為副都督的毛貴也沒有什麼意見。

“老哥哥,我們現在在高麗,這日子,可比在中原的時候舒坦多了!”毛貴一見到郭子興說道。

因為郭子興剛剛送給了他三個高麗國王王祺送贈予的絕色歌姬。

毛貴一手摟著一個高麗歌妓,笑的眼睛都是眯成了一條線。

郭子興也是摟著兩個高麗歌女,笑著說:“這高麗國雖然貧瘠,但是卻別有一番滋味啊!”

二人相視一笑,又是開懷暢飲。

有了郭子興這個大都督坐鎮,高麗八旗跟毛貴的北伐紅巾軍,還有江華島的駐軍很快就是一起行動了起來。

他們在高麗的各地徵調糧草和民夫,開始向北進攻,一時之間,整個蒙元遼陽行省烽煙四起。

蒙元在此地的統治立刻陷入了動盪,許多的女真部落紛紛脫離了蒙元的掌控,逃回了各自的深山老林當中,不再參與雙方之間的戰事。

剎那間,遼陽行省陷入了一片混亂上,上都一帶的蒙古軍隊不得不增派了一部兵力駐紮在遼陽,才堪堪穩住了局面。

對於遼陽行省的亂局,遠在大都的元朝朝廷,卻除了派一隻兵馬去坐鎮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因為如今的大都已經是吵得不可開交。

現在王保保、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人正在河南與紅巾軍鏖戰。

眼看著開春之後天氣轉暖,他們也打算要三路合圍汴梁開封府。

但是,幾路元軍的後勤,卻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不僅糧草不足,而且許多的兵器、鎧甲與馬匹,也都是出現了嚴重的短缺,甚至於不足以支撐一次較大規模的戰事。

所以,一封一封的告急求援的文書像大都飛來。

作為攝政皇太后的奇皇太后,對此召集朝臣們商議。

但卻一個個拿不出一個辦法。

因為如今的蒙元朝廷實在是太窮了啊,窮的大都的府庫已經沒有了一點兒多餘的糧草,僅剩的一點也只夠維持大都文武百官吃填飽肚子而已。

“那就讓個京師的文武百官們,各自捐獻自家的家產出來,多捐一些家產就能多救大元一分!”奇皇太后說道。

眾人一聽,要讓自己捐獻家財,許多的元朝官吏們頓時滿臉的不開心起來。

為了起到讓引領百官們捐獻家財助,幫助大元朝挺過難關的示範作用,奇皇太后立刻在朝堂上表示。

“那就本宮這裡先起個頭,本宮帶頭捐出所有的金銀首飾,一件不留統統捐獻出來,這算個一萬兩銀子吧!”

奇皇太后的話讓朝臣們頓時拍了奉上了一片馬屁之聲。

既然皇太后都捐出了一萬兩銀子,那麼文武百官們自然不能太落後。

“太后,臣捐八千兩銀子!”尚書中書左丞說道。

“太后,下官捐七千兩!”

“下官也捐七千兩!”

“下官捐六千兩!”

“下官捐五千兩銀!”

…………

頓時之間,整個朝堂上變成了一個捐獻募捐大會。

最後總算湊夠了五十萬兩銀子。

有了這五十萬兩銀子,也勉強可以支援王保保等人出征作戰。

不過這奇皇太后回到後宮之後,卻是一陣地長吁短嘆。

因為靠從文武大臣身上募捐,總歸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正當奇皇太后對於前途感到一陣迷茫的時候。

令她意想不到的訊息……又是一個個的傳來。

剛剛收到五十萬兩軍需糧草的王保保又是派人親送來了書信,因為王保保這一次不是要糧食,也不是要軍餉,而是想要大元朝設定一個專門製造新式火炮的兵器司。

對於這王保保的這個建議,奇皇太后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沒有什麼。

不就是製作一些兵器嗎?

但是,當看到王保保最後列出的所需要銀兩的數目,頓時嚇得大驚失色。

“什麼?這簡簡單單的火炮,豈不是又需要將近百萬兩銀子?”

大元的國庫,如今已經是一乾二淨。

王保保想要一百萬兩銀子用來製造紅巾軍那樣的新式火炮,自然是不可能輕輕鬆鬆如願的。

不過,王保保在奏章裡已經說到了,如今紅巾軍裝備了許多即輕便又威力強大的新型火炮,元軍再勇勐的軍士,面對這些火炮也不過是一群肉體凡胎,輕輕鬆鬆就會被敵人給擊垮。

所以,元軍要是沒有這些火炮,那麼大元也將不可能攻下汴梁城,就算攻下了汴梁城也難以維持長久。

製造火炮,進而編列能使用火炮的新軍,已經是大元兵馬的當務之急。

而且王保保還在奏章裡向奇皇太后說到,大元的團練兵馬在河南作戰的時候,已經逐漸顯出了自己的弱點。

這些團練兵馬基本上都是各地招募的本地人,讓他們為本鄉本土作戰的時候,還是非常有戰鬥力的,一旦是離開了本鄉本土,遠在別地州府作戰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不耐久戰的弱點。

他們不是惦記著家裡的收成,就是惦記著打完仗回家種田。

所以王保保想要大元朝再改變一下,讓出把一部分的土地,專門授予這些有功的士兵們。

而且在家鄉專門組織一些當地的農民,歸附這些士兵所有。

讓他們可以安心的在外面作戰,不用擔心家裡的收成種地等問題。

王保保還指出,紅巾軍的朱瀚和朱元章兄弟在江南淮河一帶,聽說就實行了這種軍屯田制度。

這也就是類似於唐代的府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畢竟大元朝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了,他們當初侵佔了許多的農田和人口,用來賞賜給士兵們再合適不過。

王保保聯合察罕帖木兒、博羅帖木兒、李思齊等人一再上書指出,大元如今要是不改革軍制,不改革士兵的土地問題,那麼大元可真的就徹底完了啊。

面對如此重重壓力,奇皇太后力排眾議,在大都宣佈了大元將要執行府兵新政的策略。

而且不僅僅是一個府兵的名頭,他們還拿出了元朝皇室擁有的大批土地,專門用來賞賜給對紅巾軍作戰的有功士兵,少則分每人分配五六十畝,多則分配數百畝,全都是免稅的土地。

如此一來,王保保等團練兵馬瞬間士氣高漲,一個個迸發出了極強的戰鬥力。

元軍在開春之後的一波凌厲攻勢,瞬間讓河南的戰局又是熱鬧了起來。

…………

開春之後,今年已經是紅巾軍龍鳳三年。

蒙元的新皇帝愛猷也啟用了新的年號,正好好叫做正統!

也不知道是為了宣揚自己是先皇的正統兒子,還是說蒙元是中原天下的正統,反正這個正統的意思,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頗有幾分自吹的氣息。

鎮江,紅巾軍的水軍大營。

朱瀚來來到鎮江,正在 檢閱最新一批下水的戰艦。

這一批戰艦全部採用了最新式的軟帆布結構,再加上前面的斜三角帆,更是可以暢通無阻的航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副帥,這一批艦船一共是三十六艘,再加上之前的,咱們如今已經有大大小小的艦船七十八艘,水軍將士,共計一萬四千多人!”

“整個東海之上,沒有人是咱們的對手!”胡大海一臉得意地對朱瀚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