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由崧拿著望遠鏡立在御營一高處,透過單管望遠鏡,朱由崧看見越來越多的歐洲盟軍向他所在的小山包衝來,朱由崧面容堅毅的臉孔露出了笑容,盟軍被引過來的越多,說明他這個誘餌作用發揮的越好。前面神勇的御營軍將已經打退了數倍敵人的四次進攻,現在第五次即將開始。

朱由崧當然是高興了,不過接下來他看到增援的歐洲盟軍學聰明了,把這座小山包圍起來,並不急著往上攻,而是把炮車推過來了,朱由崧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把望遠鏡放下來了。

“傳朕的旨意,集合所有御營將士,隨朕殺下去!”

朱由崧這一個決定,把在場隨行護駕的美妃太監錦衣衛等人嚇了一跳,剛才明軍獲勝了他們不追擊,現在敵人援兵上來了,還拉著大炮,此時衝過去不是找倒黴嗎?

“陛下,盟軍這次增援的人數至少有好幾萬。”

“陛下,火槍營彈藥已經耗盡,而且在前面的戰鬥中,一千火槍營只剩下一半能戰鬥的,三千鐵甲騎兵還剩下000人,我們已經被包圍了。”

“陛下,他們還拉來了大炮……”

形勢如此危急,都不贊成朱由崧往敵營中衝殺,當務之急應該向後面突圍才是明智之舉。

然而朱由崧力排眾議:“你們是想勸朕突圍逃跑嗎?那麼若是這一戰就是我們明軍的滑鐵盧,什麼是滑鐵盧當然你們也不懂,也就是說如果朕帶著你們突圍,咱們可能都會保住性命,但是這一仗,歐洲盟軍必然大獲全勝無疑,我們大明遠征軍不知道有多少萬將士死在他們這槍炮之下,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最嚴重的後果是,我們大明遠征軍很可能會一蹶不振,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被他們全殲,然後我們這近一年來的勝利果實全部化為烏有,然後沙俄大鼻子就會耀武揚威地二次回到西伯利亞,二次回到我們的大興安嶺、黑龍江流域甚至更深遠的地方,燒殺搶掠,瘋狂報復,變本加厲,到那時甚至就不只是俄大鼻子了,英法俄等這0國聯軍恐怕都會利益均沾而侵入我們的領土,我們大明朝就會面臨一場滅頂之災。”

“後果不堪設想啊,別以為朕是在危言聳聽,這個假設沒法用實際證明給你們看。朕早就看到了,眼前形勢危急,正因為如此,朕才要放手一搏,才要帶你們衝鋒,難道要在這裡坐以待斃等著挨炸嗎?朕已經看過了,我們離他們也就是一千多米,他們的大炮還沒打響的時候我們便殺到了,至於他們的火槍,對我們構不成多大問題,只要能突破火力防線,雙方混戰,大炮和火槍都難以發揮作用,而冷兵器之戰正好是我們的強項,如此一戰可成,我們已經不能再拖了。”

朱由崧這一番話說服了眾人,他們覺得陛下太對了,還是陛下看有遠見,就應該放手一搏,絕不能坐以待斃,就算是戰死也不能突圍逃跑。

很快朱由崧的御營全部集合完畢,火槍營,鐵甲騎兵營,李全的錦衣衛,朱由崧的幾個美妃以及貼身侍衛小柳是小喬連太監安林都算上,朱由崧身邊才剩下000人。

調運大炮依然來不及,或槍沒有子彈了,現在他們只有用弓箭和刀矛等冷兵器來和這些歐洲列強一決勝負了。

朱由崧一馬當先帶著他們就衝下了小山坡,這000軍將個個都想衝在前面護駕,但是他們的馬沒有朱由崧的快,朱由崧棗紅馬,手中天子劍簡直是一騎絕塵。

朱由崧的人馬,剛衝下這個小山包,盟軍的大炮就響了。

一發發炮彈落在山坡上,也就是落在朱由崧他們的後面炸響。

並非是盟軍炮兵的準頭差,而是因為他們現在做夢沒想到,朱由崧會親自帶隊向他們衝鋒,在他們看來朱由崧應該突圍逃跑,而絕不會衝向他們,飛蛾投火。

然而他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這就叫出其不意。

盟軍幾十門火炮跑在前面的倉促應戰,他們對準的當然是山坡上的明軍大營,另外還有很多大炮還處在準備射擊狀態。

這個時候,朱由崧帶著人馬,衝出連營,衝下山坡,難怪盟軍的大炮要落空了。

這幾千御營的明軍聽著炮彈在他們身後炸響,心中無不贊成他們的陛下料事如神。

這是盟軍的火槍就行了,大炮在調整距離就顯得有些笨重,但是十七八萬盟軍手裡拿的都是火槍,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明軍衝過來,馬薩琳吃驚之後,趕緊命令射擊。

盟軍槍響如爆豆,不少衝鋒的明軍將士中彈落馬。

但是朱由崧絲毫沒有慢戰馬的速度,任憑子彈在身邊呼嘯而過,他把身子伏在馬背上,帶著絲韁以不規則的s線方勢向前衝鋒,千里一盞燈,四蹄蹬開如騰雲駕霧。

朱由崧身後的明軍將士一看他們的陛下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鋒,無不爭先恐後,視死如歸,身邊不停倒下的同伴成為他們砥礪奮進的力量。

從小坡上往下衝,只一千多米的距離,哪駕得住的如狼似虎的遠征軍奔襲?

沒有出一支煙的功夫,朱由崧帶著御營便殺進了盟軍大營。

這是七八萬盟軍沒有衝鋒,只是把這座小山包圍了起來。他們之所以沒有在炮火的掩護之下衝鋒,一是因為炮擊剛剛開始,甚至有些大炮還沒有準備好,更重要的是馬薩林好用自殺式炮擊。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在炮火的掩護之下衝鋒,可能會為自己的大炮打成炮灰,那就等於明軍將士同歸於盡了,因此除非馬薩林下達了死命令,他們是不會,在炮火聲中往前衝殺的,他們等的是炮擊之後再往山坡上衝。

然而這時的朱由崧已經不給他們機會了。

此時盟軍有七八萬人馬,而朱由崧不過000人,而且當朱由崧一馬當先衝進盟軍的隊伍時,身後這000餘名將士早就變成虛數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已經永遠的長眠在了這片土地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七八萬歐洲盟軍全部是精銳,而且有火器,有大炮而朱有松這000人馬火器彈藥用盡,只有刀槍弓箭等冷兵器。

如果這樣對比,明軍的劣勢是很明顯的。

但是現在明軍的優勢也不是一點沒有,一是朱由崧親自帶隊衝鋒,身先士卒,恐怕沒有比帝王先登陷陣更能鼓舞士氣了。

另外,朱由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敵營,出其不意,盟軍措手不及。

第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盟軍雖然人多勢眾,有火槍有大炮,但是這些東西對於近身搏殺不好使,而這恰恰是朱由崧等人的強項。

因此雙方均有優勢,又均有劣勢,因此這場混戰就充滿了變數。

朱由崧好久沒有親自動手殺敵了,今天他要好好過過癮,他一馬當先殺進盟軍大營,手中的寶劍早已出鞘,道道弧形劍光籠罩著他的人和馬,劍芒所過之處,盟軍的人馬血肉飛濺,刀槍亂飛,連大炮也阻擋不了他的劍芒,一門大炮在他的劍芒之下解體了,嚇得這些歐洲列強軍將全都孓然變色。(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