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一億美金的酬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然而,就在福特總桶氣急敗壞,召集手下智囊團,商討對策的時候,外界卻風起雲湧了。

首先是媒體方面,大量的報紙、電視臺,拿著工業局的那些照片,開始大肆宣傳。

也不知道是工業局哪個人才,竟然把照片流傳了出去,導致媒體直接拿到手了。

其實這件事早已屢見不鮮,工業局根本很難做到完全保密,就跟破洞的漁網一樣,壓根藏不住事兒。

在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錢辦不成的事情。

如果沒有辦成,那就是錢還沒到位。

其次,就是普通民眾了。

大家看到報紙之後,瞬間炸鍋了。

因為照片上面的資訊實在太明顯了,有才華的人,很多。

很容易就看清楚了照片上面的龍宮二字。

儘管大家不是很明白,龍宮是什麼意思,但那些懂中文的人,已經在報紙上面撰稿解釋清楚了。

那就是中國神話故事裡的龍宮。

儘管這個龍宮都是在海洋裡,用來命名空間站,似乎不咋匹配。

但這就是龍宮號空間站,或許人家還有其他天宮、嫦娥、玉帝等等不同航天飛行器吧。

反正很多人都在猜測,報紙銷量大增。

一些電視臺紛紛開設相關欄目,科普這些航天知識。

最後,那就是那些資本家們了。

很多人看到了商機,紛紛鑽起了空子,一時間,在港島等很多城市,都紛紛打起了龍宮空間站的主意。

就是說,不少商家直接貼上這玩意兒,就開始賣貨。

也有人拿著策劃書,就找那些資本家投錢,開始大搞建設,其實就是圈錢。

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太火了。

之前綠洲新城搞出來的長江號太空梭,被白頭鷹這邊曝光了,他們不認。

現在龍宮號空間站,綠洲新城還沒開口說話,但大家已經猜到了答桉。

所以,管你認不認,我們賺我們的錢就對了。

除了這些情況,從紐約到倫敦,從巴黎到中東,從南洋到東京,很多航空公司、輪船公司,都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那就是很多人在購買前往港島的票,這些人都想回到港島。

直接進入內地,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從港島中轉,才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為什麼這些人要前往港島?

如果是華人,那麼是想要回去看看,或者落葉歸根,又或者是其他想法的人。

但如果是非華人的話,那麼目的就有很多了,但想要來這裡賺錢,尋找機會。

或者說趁機進入綠洲新城,然後撈取酬金的人,更多。

畢竟出了那麼大的事情,白頭鷹這邊的資本家,直接在黑暗世界開出一億美刀的酬金,只為蒐集綠洲新城的相關技術、資訊。

要知道,綠洲新城至今,仍然沒有傳出來任何的訊息。

之前進入到綠洲新城的人,要麼被同化了,要麼徹底沉淪了。

反正就是沒有任何一片訊息從綠洲新城傳出去。

所以,資本家都快瘋了。

也因此,這一次,他們直接玩一把大的,一億美金的酬勞!

只要是誰能做到,那麼這一億美金全拿走,又何妨?

對於資本家而言,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兒!

也因為這些資本家在推波助瀾,港島迎來了一波遊客潮,很多人到了這地方之後才發現,想要進入內地,或者想要去綠洲新城,幾乎不可能。

於是,大家夥全都滯留在了港島。

不少人全都變成了遊客,在港島旅遊消費一波,然後踏上返程的道路。

也有神通廣大的人,真的找到了前往綠洲新城的路子。

在九龍小屋這邊,以前賙濟民都會把全球那些厲害的科研工作者、學者、天才等,全部召集到這裡。

等集齊了一定人數之後,便會集中一起帶回綠洲新城。

然而,伴隨著外媒的報道,綠洲新城根本藏不住了。

也因此,更多的限制慢慢放開了。

有人會憑藉綠洲新城那邊發出來的推薦信,拿到進入綠洲新城的申請函,從而踏上前往綠洲新城的道路。

也有人透過九龍小屋這邊的考核,拿到通行證,一樣可以前往綠洲新城。

換句話說,現如今,前往綠洲新城總共就兩條路。

推薦信和考試,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了。

港島這邊的媒體,在資本家的推動下,把九龍小屋的事情給曝光了出來。

原本賙濟民並沒有去推廣九龍小屋,畢竟之前辦的這事兒,並不算很光彩。

再加上能透過考試的人,幾乎是沒有,所以就沒有主動推廣過這件事。

現如今,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九龍小屋瞬間比任何旅遊景點還要熱鬧。

連續半個月的時間,九龍小屋附近都是人滿為患,接待能力根本無法滿足。

於是,蘋果日報這邊很快就出了一個公告,所有想要透過參與考試的人員,直接前往港島長城大廈進行報名即可。

公告一出來,全城震動,大家都紛紛跑去長城大廈報名了。

同時也更加好奇了,難道長城大廈跟綠洲新城有關係?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兒,長城大廈是蘋果集團、啟航集團、小靈通手機公司等好幾家公司的總部。

其中的小靈通手機公司本身就是全球第一的手機公司,有著非常強大的技術。

而綠洲新城最強的地方,就是技術。

畢竟外媒都報道過了,綠洲新城的航天實力非常牛逼,從長城系列火箭到長江號太空梭,再到最近最為火爆的話題龍宮號空間站。

可以說,綠洲新城這一座城市的航天實力,簡直炸裂。

然後再聯想一下,長城系列火箭衛星和長城大廈,似乎是存在著某種必然聯系啊。

儘管漢語文字裡,長城本身就代表了漢語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但哪有那麼巧的呀?

港島第一高樓,全世界第一高樓,取什麼名字不好,非要取一個長城大廈的名字呢?

猜想歸猜想,卻沒人會真的去較真,且輪不到他們普通人較真。

七十年代,即便現在已經賙濟民的關係,個人電腦已經提前面世,但能買得起電腦的人,不多。

個人電腦普及率還在慢慢提升,所以網際網路這個概念並沒有得到重視,或者說還沒興起。

畢竟,沒有國家力量的推動,單純靠公司或者個人,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是白頭鷹那些大財團資本看到了電腦的利益,或許會發動力量來推進。

然而,作為大財團,穩健為主,一般不會去做這樣冒險的事情,除非真的有利可圖。

從原時空的微軟、蘋果等眾多科技公司就可以看出來,那些大財團更多是死守自己的固有的產業,輕易不會觸碰新興產業。

否則很容易頭破血流。

既然沒有網際網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肯定就無法像後世的鍵盤俠一樣,制造事端,掀起波瀾。

長城大廈有很多報名參加考試,不少接了資本家大單的黑暗界人士,也參與到了這個考試之中。

然而,等他們來到考場,看到考試題目之後,百分之九十的人,直接放棄了。

“靠,白白浪費了五百元的報名費,這也太坑了吧?”

“這麼複雜難懂的符號,真的是用來考試的題目麼?難道綠洲新城的人,都有那麼高的水平?”

“上帝啊,這種題目估計亞當來了都得跪吧?誰特麼會做這樣的題目啊?”

“簡直無恥之極,這綠洲新城怎麼會用這樣的辦法來篩選人才呢?怎麼可能有人能透過考試?”

很多人盯著考試試卷抓耳撓腮,卻因為五百塊港幣的報名費,不敢隨意放棄。

當然了,即便不放棄,隨便亂寫的答桉,根本就無法透過考試。

為了應付這一波海量的報名潮,突然提高的報名費,就是最開始的門檻。

除此之外,考試難度係數也提高了兩個檔次,這也導致很多直接被刷了下來。

經過這兩道關卡之後,還能安然無恙地透過最後面試的大關,那就真的是人才了。

也因此,有了這樣的篩選,綠洲新城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至於說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根本不需要擔心,因為從來沒人進入綠洲新城之後,還會想著逃離這座城市。

很多人甚至在進入這座城市之後,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來,並且把自己的家人一起接到綠洲新城這邊,他們只能拼命地學習工作,提供自己的學術水平。

只有達到九級研究員或者六級工人的水平,才有資格申請讓自己的家人來到綠洲新城居住。

而這樣水平的人,又怎麼可能那麼簡單達到?

九級研究員的水平,最起碼是博士研究生,然後在科研院所發表兩篇有研究價值的論文之後,經過導師推選,單位的蓋章,最後才是顧海山他們的政務部門透過審批,才能成為九級研究員。

綠洲新城本來就有自己的學術刊物,所以想要發表這樣的論文,難度係數並不低。

其次便是六級工人,這個標準已經非常高了。

普通的工人加入工廠之後,一般都需要經過三年的實習期。

如果三年的實習期內表現優異或者技術很厲害,可以特許透過實習期,但每個工廠,每年就那麼幾個名額,又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呢?

其次便是從一級工人到六級工人的技術考核了,每年通過考核之後只能升一級,除非是有重大技術突破或者創新,要不然只能按部就班地通過考核才行。

所以,從加入工廠當工人開始,到六級工人,按照普通人的標準,最少需要九年的時間。

綠洲新城是從一九六四年建立的,今年是一九七四年,十年了。

在這個地方待了十年,還沒能感化你?

以現在綠洲新城的生活舒適度和日益更新的科技,早就可以吊打外界了。

什麼動物園、花園城市、綠化環保的交通工具等等,哪一項不比外界強?

還有就是從綠洲新城前往崑崙山腳下這一條最美風景線公路,每到節假日,這條路都有不少人遊玩呢。

又因為綠洲新城這邊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的重要節假日,其實跟內地這邊是分開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諸多手段下來,十年都還不能讓人歸心的話,賙濟民怎麼可能相信呢?

再者說了,成為九級研究員或六級工人,只是擁有申請家人來到綠洲新城的資格罷了。

然而,想要擁有寫推薦信資格的人,卻很少。

因為擁有這個資格的人,最少也是副教授級別了。

而推薦信這東西是最有可能傳遞訊息的,但這信件又不是直接對外傳送出去的。

在過去,所有的信件都會由賙濟民統一處理,基本上不會放過任何漏網之魚。

更何況,這些能寫推薦信的人都不是傻子,就算有極個別想不開的人,這麼多年下來,也知道什麼情況了吧?

綠洲新城跟鐵桶一樣牢固可靠,外界根本進不來,裡面的人想要出去,也是困難重重。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放棄了考試,還剩下百分之十的人,能透過的也不會很多。

歷經一週的時間,考試總算完成了。

所有透過考試的人,都收到了通知,會在兩天後開始最後一輪面試。

其中參與到面試的人就有劉文典、楊士魁等人,這幾人都是白頭鷹那邊的超級天才。

此次是受資本家的委託,參與到綠洲新城的考試。

目的也不言而喻,就是想要偷技術的。

資本家也是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所以咬牙跺腳,狠心地把劉文典和楊士魁等人送來港島這邊了。

長城大廈,面試開始。

總共有三百七十八人參加面試,並不算很少。

但其實,在幾天前,長城大廈這邊可是有八十多萬人報名參加考試的。

換句話說,僅僅只是報名費,長城大廈這邊就收了四億港幣。

只能說恐怖如斯!

如果沒有報名費作為第一道關卡,只怕參與報名的人會超過好幾百萬。

這很正常,因為龍宮號空間站和一億美刀的酬金,實在太誘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