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擺正位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琦回了劉循戰書,次日便收到張松密信,欲為內應取雒城,早日平定益州。

劉琦笑道:“這張松,竟比我等還著急。”

法正言道:“張別駕畢竟身處險境,一日不定益州,他一日便不得安心,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先生所言極是!”想起張松因急於通報訊息,不幸被兄長發現告密,滿門抄斬,劉琦忽然覺得自己有些過於託大,問道:“益州各地情況如何?”

龐統答道:“除蜀郡外,其餘各地均已歸順,馬上準備春耕,政令傳出,百姓無不歡欣,荊州有一批官員已在江州待命,只等將軍領益州牧,便可委任。”

劉琦問法正道:“張別駕來信密告,叫我與劉循對敵,分兵從小路取雒城,其自為內應,先生意下如何?”

法正指著桌上的地圖言道:“張永年這份地圖極為詳盡,雒城背靠綿山,南部有條小路,可至雒城西門,此處有落鳳坡,地勢複雜,只需兩千軍把守,可擋數萬雄兵。”

劉琦聽到落鳳坡這個名字,不由看向龐統,這可是蜀漢陣營的傷心地,不下於麥城!

這兩個地方的變故,是蜀漢命運的轉折,更改變了三國走向的格局。

如果龐統不在這裡身亡,諸葛亮就不會緊急入蜀支援,有臥龍在荊州,孫權哪有機會背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備得到益州,以龐統、法正為軍師出漢中,諸葛亮和關羽領荊州兵取宛洛,隆中對便可實現。

可惜沒有如果,歷史就是在一些後世看來不可能發生的錯誤中出現重大轉折,否則也不會成為名場面載於史冊。

若都能預知過失改變結局,袁紹早在官渡消滅曹操,曹操在赤壁也不會敗走華容,孫權在逍遙津……

感嘆之間,卻聽龐統笑道:“落鳳坡,有點意思,看來此行非我莫屬!”

劉琦回過神來,忙道:“此處地名落鳳坡,軍師道號鳳雛,實在不吉利,還是另派他人去最好。”

龐統大笑道:“落鳳坡,顧名思義,乃鳳棲之所,張松將會面地點選在此地,必是暗示我前去會合。”

劉琦蹙眉道:“小路崎嶇難行,恐生變故,軍師還要參謀軍事,我派子龍、王平去即可!”

龐統抱拳道:“張別駕為尋明主,苦盼我等久矣,吾為接頭之人,此時若不去,其必心有所失,況為漢室之事,統肝腦塗地在所不惜,何懼小挫?”

劉琦看向法正:“先生意下如何?”

法正笑道:“落鳳坡雖險,但此去有張松接應,吾料並無大礙。鳳雛親至,既顯將軍敬賢之意,又可隨機應變,不必因區區地名心疑。”

“是我多慮了!”劉琦搖頭失笑。

自從穿越之後,藉著先見之明,他才能憑藉先機,在這亂世立足,與諸侯豪傑爭鬥,但有時候確實過於謹慎,忽略了客觀條件。

如今張任已降,妨主的的盧也完成使命,又有張松為內應,可謂一路暢通。

張松與龐統為益州之事策劃許久,如今就要大功告成,也該到勝利會師之時了!

落鳳坡已經不是龐統命劫之所,反要成為建功之地。

龐統見劉琦如此關心自己安危,也心中感動,抱拳道:“多蒙將軍掛懷,但此去不可由大將統兵,否則被劉循發現,必有警覺,吾只需領偏將小兵前去即可。”

劉琦點頭道:“軍師言之有理,就由王平領板盾兵護送。”

龐統笑道:“巴人最善翻山越嶺,有他們護送,可保萬無一失。”

劉琦言道:“此戰旨在速戰速決,最好能生擒劉循,不必大動干戈,二位有何計策?”

法正笑道:“此時易耳,用激將法即可!”

劉琦蹙眉道:“我軍可戰之人極多,這倒不必費心,就怕劉循不肯出戰。”

法正卻輕笑道:“敵我皆可激!”

劉琦還不明所以,龐統卻大笑道:“劉循年輕氣盛,急於挽回顏面,必會中計。”

這時候劉琦只好做出一臉高深莫測的神情,等他們主動獻計。

自從歷史軌跡偏移,先見減少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腦子越來越趕不上這些人,主動將自己的位置擺正,用出主公通用技能:喜怒不形於色。

也漸漸明白一個道理,以前公司開會討論,大領導為何總是最後發言總結,贏得一片掌聲。

雒城之中,劉循一大早便披掛整齊,先練了一趟槍法,吃飽喝足,神采奕奕,準備與劉琦決戰。

張松與劉璝來到府中,言道:“公子雖與劉琦約戰,但兵不厭詐,此人一向詭計多端,需防其使詐。”

劉循一臉自信:“此次我堅決不離雒城左右,看他能奈我何!”

張松言道:“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可直達西門,此處極為要緊,需防其偷襲。某自引一軍守之。諸公緊守雒城,勿得有失。”

劉循擺手笑道:“此處小路偏僻隱秘,唯有本土之人知道,劉琦安能得知?”

劉璝聞言臉色微變,抱拳道:“別駕言之有理,今張任、黃權、吳懿等皆降劉琦,他們若有人知道這條小路,獻策偷襲,不可不防!”

劉循這才重視起來,忙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張松答道:“若劉琦得知此路,必會派精兵偷襲,需大將前往守禦,恐非劉將軍莫屬。”

“這如何使得?”劉循拂袖道:“劉將軍要隨我迎敵出戰,怎能去偏僻小路,若是劉琦不來,豈非大材小用?”

劉璝也道:“末將還要保護大公子安全,不可輕離左右,如此只好另選校尉前去。”

如今益州大小將領降的降,逃的逃,劉循手下已經無人可用,只有一個劉璝,哪能去幹這些小事?

張松抱拳道:“此地事關雒城安危,恐偏將不可信,二位將軍既要正面迎敵,只好在下親自走一趟了。”

劉循猶豫道:“別駕從未領兵,恐有危險。”

張松捻鬚笑道:“吾若用兵,自不會廝殺,只需在險要處設下伏兵,若敵軍來時,放過前軍,以亂箭射之,便叫其有來無回。”

劉循聞言大喜,向張松深施一禮:“先生為州事不辭辛勞,不畏艱險,真可謂益州楷模矣!”

劉璝先前對張松引狼入室心存不滿,此時見他及時獻計,又要親臨前線,抱拳道:“有先生前去,可保萬無一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