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費心勞力的思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杜怡然鬆開了她的手,冷冷的說道:“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到最後到底和咱們有什麼關係。但是,弄不好咱們兩個人就會死無葬身之地,這一點我倒是可以肯定地!”

“啊?”張寧呆呆的看著杜怡然,突然身子一軟,有坐會了沙發上,手扶著額頭想了半天,最後才壓低了聲音問道:“那……依你說,咱們應該怎麼做?”

“什麼都不做,吃好喝好玩好,就當是來旅遊了!”杜怡然神態輕鬆的說道。

張寧擔心道:“這樣能行,回去了之後韓老三能願意?”

杜怡然冷然一笑道:“找不到機會整劉洋一把,回去頂多也就是韓老三不滿意,不幫咱們說的那兩個事情就是了。可要是咱們在湖陵縣做出點兒什麼事情來,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劉洋睡了一個午覺起來,梳洗一番之後,剛剛出了休息間的門,就看見王建坤在辦公桌前面等著。

劉洋多少有點意外,疑問的眼神就看了過去。王建坤笑著迎上來說道:“劉書記,剛才郭局長的電話,說那兩個東瀛女人有意向在咱們開發區那邊建廠,這可是個好消息,他向您請示,問您是不是參加下午的座談會……”

劉洋聽著不由一陣啞然,心說東瀛鬼子這麼急啊?似乎自從一見面,自己就沒給過對方什麼好臉色,現在對方才來了半天的時間,就這麼急吼吼地要坐下來商談了?看起來,對方這效率到是挺高的。

劉洋搖了搖頭說道:“坐談的事情你讓郭局長和林縣長聯絡,請林縣長參加一下吧。該怎麼談就怎麼談,寧願給我談跑了,也不能輸了咱們的氣節……”

這個時候,劉洋地手機響了起來,接過電話一看號碼,居然是林玉芬打過來的。

劉洋就笑著接聽電話:“林書記啊,我這正打算讓人通知你呢,又一家單位正在和招商局的郭局長商談在咱們縣投資建廠的事情,我打算請你去坐鎮……”

電話那邊林玉芬的情緒也很不錯,笑呵呵的說道:“劉書.記啊,我也正有個事情想向您彙報的。剛才我接到了李市長的電話,說江南省淮鋼集團剛給市政府發了函件,有到我縣投資興建焦化廠的意願,不知道您怎麼看這個事情?”

劉洋不由微微一笑說道:“好嘛,說不來咱們湖陵縣,就沒有一家大企業願意過來的,現在說來都扎堆的過來,看起來你們倒是有的忙了。不過這怎麼看都是一件好事,這個事情還是你抓起來吧,讓林村礦的人提前做好準備,人家來建焦化廠,肯定是衝著他們的煤炭資源來的……”

林玉芬就嘆息了一聲說道:“這個我倒是知道,我只是想不到您打算做個甩手掌櫃的。您現在可還兼著湖陵縣的縣長呢,你可不能把擔子全壓在我一個人的身上……”

林玉芬這麼說,只是在表明一個態度,肯定不是真心的抱怨。劉洋也就笑呵呵的說道:“你是不是覺得我現在在躲清閒啊?我這邊也一大堆事兒等著呢,縣政府那邊的事情,林縣長你就多操心吧,你辦事我放心!”

有了劉洋這句話,林玉芬也就放心了,隨即想到劉洋一開始說的話,就又笑著問:“劉書記,對於下午的談判,您還有啥具體的指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洋微微一笑說道:“我剛才給王建坤說了一下大題的意思,歸納起來也不過就是八個字,‘合作雙贏,不輸氣節。’呵呵,該怎麼爭取咱們的利益你就要爭到底,寧願把小鬼子要跑了,也不能讓他們賺便宜。”

聽到劉洋這個話之後,林玉芬那邊很明顯愣了一下。

不管是哪個城市的招商引資,都是投資方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有些地方幹部為了拉來投資,不惜犧牲掉一部分利益,對投資方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也是儘量滿足。劉洋這可倒好,寧願把對方要跑了,也不讓人家佔一點便宜。

沒便宜的事情,人家幹什麼非要在咱們湖陵縣投資啊?拿著錢到哪裡去,人家不是大受歡迎?

劉洋感覺到了林玉芬那邊的顧慮,又接著說道:“湖陵縣的規劃你是知道的,我們想要發展,是需要吸引外面的資金注入進來。但是,我們絕對不能以犧牲掉咱們湖陵縣的利益做交換,如果那樣的話,就算是發展了也沒有什麼意義。我們一定要把好環保、可持續這兩道關。我們不能為了突出一時的政績,做出危害湖陵縣子孫萬代的事情。這樣的政績我沒膽子要,我相信你林縣長也沒這個膽子……”

林玉芬在電話那邊深吸了一口氣,語氣莊重的說道:“我明白了劉書記,這個事情我一定會做好的。”

掛了電話,劉洋不由就深深的舒了一口氣。自己的這個理念,現在理解的人不多,還需要加大力氣繼續灌輸,有一天他們會明白的。

接著,劉洋開啟桌子上的電腦,打算繼續研究在湖陵縣發展生態迴圈農業的模式。

生態迴圈農業,簡單地說,就是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所從事的“三高(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農業”。它不單純地著眼於當年的產量,當年的經濟效益,而是追求三個效益 (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使整個農業生產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把人類夢想的“青山、綠水、藍天、生產出來的都是綠色食品”變為現實。

生態農業是伴隨著整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農業。

為了搞好生態農業建設,一方面要注重總結與推廣傳統農業中適於生態農業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合理輪作、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橫坡打攏、修建水平橫田等等。這些都是廣大農民十分熟悉並且願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緊研究與大力推廣先進的生態農業新技術,如:為了減少白色汙染而研製的光解膜、生物農藥、生物化肥、秸稈還田、節水灌溉等等。

自從人類發明了農藥、化肥後,各種有害的化學物質隨著農業進入生物圈,所有的生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威脅,人類自然也不例外。

劉洋小的時候,田間地頭的水溝裡面綠波盪漾,蛙鳴陣陣,鱔魚、水蛇也能經常看到。但是,隨著近些年各種化學物質汙染了土地,這一現象已經徹底的消失。不要說田間地頭難找一處乾淨的水塘,就連地下的淺層水現在都不能喝了。

土地,人類生命的補給站,在各種化學物質的威脅下,正逐步變成一個大染缸。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沒有多餘的耕地能夠讓人類汙染。於是,生態農業也就是生態迴圈農業,首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誕生。

而在我國,儘管‘生態農業’這個口號也喊了有幾年的時間,但真正搞起來的還不多。

這主要是因為,生態迴圈農業,可以說是個頂天立地的大工程。要完成這項十分繁雜而又艱鉅的任務,必須堅持“農林牧副漁並舉,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原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搞好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推廣不同型別的生態農業建設模式。

根據國外的成功實踐表明,不管哪種生態農業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體措施,這就是採用生物措施如:植樹、種草、增種綠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輪作、深松少耕、橫坡打攏、秸稈還田、增施農肥等。

這三大主體措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國內很少有成功的經驗搞出來,主要是這項工程耗時耗力,不能在短期內見效。這對於靠政績說話的幹部來說,簡直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願意去做誰是傻子。

再加上,大部分的幹部很難在一個地方任職超過五年的,新來一個領導往往有最喜歡推翻前任的東西,搞一些自以為是的名堂,不能堅持貫徹下去,這就註定了迴圈農業這樣的大工程在國內難以成功。

而這項工程的浩大,又不是一個村兩個村可以做的來的。你一個村不用農藥,不亂扔垃圾,並不能有效的改善生態環境,也改變不了河流、空氣汙染的狀況。

而單以湖陵縣一個縣的面積來說,也不足以改變這種狀態。但是,湖陵縣卻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湖陵縣整個東部、以及東南、東北兩個面的大部分是湖,正西部從南到北是一條大河,只有西南連線江南省,西北和市中區比鄰,算得上是相對獨立。

再加上湖陵縣水系發達,境內百分之七十全都是平整的良田,劉洋想來想去,在湖陵縣搞一搞生態迴圈農業還是大有可能的。

只不過,他也緊緊只是構思一個大體上的規劃,實際上能不能行得通,劉洋打算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做一個可行性的分析。

他寫的這個東西,就是打算去省農科院請專家的時候,那給那些專家看的。你想請人家專家幫忙,總要說明你想做什麼,以及達到一個什麼目的才行吧?不然的話,人家也不知道怎麼幫助你。(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