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格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比近來鄴城曹操和許昌劉協的悠閒, 劉備在荊州過得分外忙碌。

思齊和劉贇抵達公安的當天,劉備還給他們準備了接風宴,陪著劉贇秉燭夜話直到深夜, 最後宿在了一處。

但到了第二日時候, 大家就開始各種做自己的事, 忙得見不到了人。

又過了兩日,劉備發動了對白帝的進攻,帶著幾位將領和法正、龐統都去了前線, 只留了諸葛亮在城中坐鎮後方, 排程糧草和處理荊州大小事務。

思齊記得, 歷史上的龐統大概就是這時候出事的, 所以就在眾人臨行之前, 把周賀特意給她做得“金絲軟甲”給了龐統, 道是自己十分敬佩龐先生,雖是文人出身, 卻想著遠赴前線上陣殺敵,十分令人感動, 故而把這能軟甲贈予了他,希望他在外保重自身, 注意安全, 早日凱旋。

龐統受寵若驚,再想不到這樣一個女娃娃, 還是天下英雄都識得的成州之主,竟然會對自己這麼好。

龐統感動之下對思齊表示,自己一定日日穿著這件鎧甲, 好好保護自己, 不到更衣沐浴的時候絕不換下來, 到時也一定全須全尾回來,不辜負翁主的一片誠心相待。

白帝之戰開始後,思齊和劉贇在公安反而閒了下來。

在劉贇心裡,堂兄劉備是他真正的“自家人”,故而住在劉備的地盤上,只覺得放鬆又自在,絲毫沒有客居的不便之感。

思齊看劉贇沒有想要離開的樣子,自己也並不著急趕路,便跟著阿父在荊州住了下來。

劉備在作戰包圍雒城之時,龐統率人攻城,不幸遭遇箭矢,從馬上墜落,在當地做了簡單的包紮處理,等病情相對穩定以後,連夜送回了醫療條件較好的公安。

聽說龐統出事後,思齊忙請了此次跟隊的華佗過來醫治。

華佗看過傷口後,又問了龐統當日遭遇箭雨的情形,對思齊分析道:“這次龐先生在雒城的確驚險,這箭支的力度不小,想來敵軍攻擊迅猛,不同尋常。幸好沒有傷在身上要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了華佗的話,思齊心中再一次對周賀的軟甲產生了肯定。

這東西雖然看著略是有些花裡胡哨,但襯在鎧甲裡面還蠻有用的。

據周賀的說法,這是他純手工打磨編織製造出來的,既耗神又費功夫,兩年來斷斷續續才做成了一件,據說裡面還襯了金絲提高韌性和防禦力,所以才叫了“金絲軟甲”這個名字。

周賀雖然動手能力極強,但平常說話一直有些誇張,對於他所說的軟甲功效,思齊只信了一半,她也沒想到,周賀這次完全也不是吹的,這“金絲軟甲”竟然真的比她想象中還要有用,說是“復活甲”也不為過。

這件軟甲是周賀比著思齊的尺寸替她做的,因為她比龐統嬌小不少的緣故,所以這個軟甲並不能完全覆蓋龐統的身軀,所以才會在右下肋才會中了一箭。

正如華佗所言,若是整個箭雨都淋到龐統身上,後果當真是不堪設想。

在思齊心中感慨的同時,遠在雒城的的劉備也連連感嘆,龐統能遇上阿瑛,當真是極好的運氣。

對於要不要也把諸葛亮租出去這件事,原本他是很糾結的。

但是如今想到,思齊用一個金絲軟甲挽回了他座下重要的謀士龐統的一條命,瞬間覺得當初的猶豫都是格局小了。

等和劉璋這一仗打完了,一定要把趙雲給阿瑛送去,至於諸葛亮的話,只要阿瑛需要,他的賢弟劉贇喜歡,自己也一定是要同意的。

又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劉備終於攻下了白帝,帶領大軍返還公安。

劉備一帶著關羽趙雲等人迴歸,整個府邸都熱鬧了起來。

這日清晨,思齊一早起床散步,走出不遠就遇上了站在廊下搖頭晃腦背書的劉禪。

劉禪如今已經七歲了,拋開以往的刻板印象和歷史因素不談,思齊不得不承認,劉禪這小孩兒長得還是蠻不錯,福娃娃一般憨態可掬,一看就挺討人喜歡。

劉備出門這段時日,劉禪和思齊處得不錯,也時常拿著功課過來詢問思齊。

和思齊相處了一段時間下來,劉禪發現,相比幾位有才有脾氣有性格的先生而言,這個阿姊人品好,學問好,人又溫柔又善良,從來不會因為自己問得問題太過簡單而否定自己,簡直是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先生。

只可惜阿瑛姐姐說過,她只會在荊州小住一段時間,並不能留下來一直教他,陪他唸書。

實在太可惜了。

思齊和劉禪打過招呼後,肯定了他早起努力背書的行為,告訴他“一日之計在於晨”,早睡早起身體好,既然人都已經起來了,那就趁著早晨的時光好好唸書吧!

激勵完了阿斗後,思齊繼續往花園處行進,意外遇上了過來找劉備彙報事情的趙雲和馬超二人。

兩人都生得高大帥氣,相比一般將領來說更是白淨儒雅,身材也都好得不像話,站在一處直叫人挪不開眼睛。

馬超率走上前來,同思齊打招呼:“翁主別來無恙?”

思齊對著馬超微笑頷首:“託將軍的福,一切安好。”

馬超道:“家父來信之時,總會提及翁主,道翁主待他極好,黎王殿下更是個良善人,他在成平這兩年過得極是不錯。我欠翁主的情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謝得完的,若是將來翁主有事只管使喚,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承蒙令尊抬愛。”思齊笑道,“這段時日令尊在軍事學院任教,一直很有成績。我也知道他一直念著想要去軍中,只是現在終歸不便,若是將來能有外戰的機會,一定想法子將老爺子安排到軍中。”

馬超對著思齊又道了謝,想起當年約定,對思齊道:“當年涼州的花燈之約,怕是不好履行了。”

畢竟他現在身份特殊,去不了曹操的領地,更不可能再踏足涼州。

趙雲也跟著走了過來,對著馬超貼心道:“無妨,等下次主公委派我前赴成平時,我陪翁主去涼州看花燈便是。”

馬超:“……,那真是辛苦子龍了。”

龐統身體一向很好,這次中箭的地方又不是要害,故而很快便恢復元氣了。

龐統對思齊很是感謝,怎麼道謝都覺得不夠,後來從諸葛亮那裡聽說了思齊喜歡吃魚的事,偏派了身邊隨從專程買魚給思齊吃。

自從劉贇知道,思齊喜歡吃魚的事情是諸葛亮透露出去的,心中就老大不爽。

諸葛亮都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卻知道思齊喜歡吃魚,這很明顯對女兒的關注要比自己更多。

劉贇心中不爽,連帶著覺得龐統做事也很沒有誠意。以前馬騰也知道天天往王府送魚,都還是自己釣的,龐統卻只管買了魚給女兒來送,有啥好的。

因為準備好好操練水軍的緣故,思齊這段時間在荊州閒來無事,人也清閒,便一直琢磨著造船的事情,想著如果能用上蒸汽機不錯。

蒸汽機的原理她很熟悉,真正做起來也不算難,以如今成平的生產力來說,造起來並不難實現。

若是當真能造出裝有蒸汽機的蒸汽輪船,再將蒸汽機運用在生產生活交通的方方面面,想來一定能夠大大地提升生產力。

思齊做了幾版手稿,裝訂成了小冊子。劉贇有此過來思齊這邊,覺得很是新奇,拿回自己房間看了半日,又覺得實在看不懂,便隨手壓在書桌的的鎮紙下面,被劉贇叫來談心的諸葛亮一眼捕獲。

諸葛亮也是發明小能手,比起這個時代的其他謀臣而言,在機關術方面可謂是最拔尖兒的,一眼就看出了思齊手稿的分量,可謂是“一見傾心。”

思齊回來之後,諸葛亮向思齊求了手稿,研究之後越發覺得這份手稿的意義重大,非尋常機關術可以比擬,便時常過來同思齊研討交流。

劉贇也聽說了諸葛亮頻頻拜訪阿瑛一事,不光時長過來思齊這裡遛彎兒,還總喜歡進書房坐下吃茶說話,時不時地將思齊擠在自己身後,就為了能夠多多挨著諸葛亮。

對於大齡追星的老父親劉贇,思齊表示很是無奈。

原本她是想著借諸葛亮一段時間去成平搞搞建設,現在看到劉贇堪比中年入飯圈的追星行為後,思齊覺得這件事情還有待商榷。

這日下午,劉備同自己座下的眾位將軍、謀士們議事完畢,說過起了自己的打算。

劉璋那邊已經有了想要投向的傾向,想來距離拿下益州已經不遠。這次戰事之所以會這樣順利,也多虧了成平幾次三番的物資援助。

劉備在談話中提到,阿瑛是我們的貴人,等戰事塵埃落定後,我打算讓趙雲去成平住上一段時日,幫著翁主做點事。

趙雲去成平已是熟門熟路,聽了劉備的話即刻痛快地應了下來。

張飛雖然平常不大看書,但也知道,成平是眾多文人墨客嚮往的地方,他們作了很多很多的詩賦讚美它,每次遊歷大好河山時都繞不開它,是大家夢想當中都想去遊歷瞭解的地方。

張飛難得對著劉備扭捏道:“回回都是子龍去,實在是辛苦了些。其實……若是主公有安排的話,我去也不是不行的。”

劉備看了張飛一眼,委婉道:“翁主的外祖乃是潁川荀家,又師從奉孝,天生的好文采。你平素裡跟將士們待久了,說起話來,終歸是了粗了些。再說了,你又沒去過成平,跟揚安(劉贇的字)和阿瑛都一直不怎麼相熟,你還是別去了吧。”

張飛鬱悶,怎麼出門的好事都是趙雲的,每次去成平還有雙倍補貼。

主公真是忒偏心了!

說完趙雲的事情後,劉備又轉頭看向諸葛亮:“孔明和揚安、阿瑛素來聊得來,若是到時得空,也可跟著子龍不同去成平待上一段時日便是。”

諸葛亮高興地應了下來。

除了願意多跟翁主多交流提升外,還能滿足家中妻子月英一直想要去成平看看的念頭。

法正心中默默嘆息,其實他很是看好翁主和趙雲二人。

這兩人相貌登對,年齡差距也不算大,平日相處和和諧,可見觀念相差不大,聽說趙雲還幾次三番幫了翁主的忙,想來彼此之間都是有好感的。

如今他兩個男未娶女未嫁,趙雲沒有夫人,翁主也沒有王夫,倒也十分相配。

聽說趙雲也要去成平,法正瞬間來了興致。他很想跟著趙雲去近距離觀察撮合二人,可奈何主公更是中意孔明一些,這次去成平外交的事情也委派了他和趙雲。

就是因為黎王殿下更喜歡孔明的緣故。

聽說翁主接下來要去江東探望母親,而黎王殿下多半不跟去江東,還要留在荊州住上一段時間。

法正認真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這一波估計是趕不上了,等他多多接觸一下黎王殿下,跟黎王搞好關系。有了黎王殿下的肯定和喜愛,說不定下一次去成平的名單上就有他的名字了。

龐統一直念著思齊的恩情,無以為報,當即也對著劉備表示,其實我也比較適合去成平,畢竟翁主於我有救命之恩,若是主公願意派我去成平辦差,我既可以為主公分憂,又可以好好報答翁主恩情,也算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劉備眯了眯眼睛,一錘定音:“還是孔明更加合適一些。”

很明顯,劉贇還是喜歡孔明,劉備雖然時常有些自我感覺良好,但卻也知道自己在劉贇心中地位不比孔明,就是自己親自去成平,也比不得孔明受劉贇的歡迎。

而龐統這人長得實在一般,一直沒有孔明受歡迎不說,比起自己的人緣和在劉贇心中地位也是多有不如的,卻還想著接了這差事,頂替孔明去成平……總體來說,還是有些不夠有自知之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