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給個眼神,自己體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尚宮和崔尚儀在揚州養老, 和胡善圍偶有通訊, 胡善圍已密信告知範尚宮之死的真相, 兩人終於明白範尚宮絕筆信件裡反覆提到的祖父範梈代表作《掘墓歌》的原由。

雖然胡善圍沒有告訴兩位女官前輩她是如何復仇的, 但兩人最後見到建文帝以傾國傾城的代價來償還了範尚宮的血債, 看破不說破,大家心照不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在胡善圍不知道的另一邊, 永樂帝登基, 揚州城的曹尚宮的堂叔被捲進“方孝孺”亂黨而下獄丟官。

方孝孺是江南大儒,文藝大v,被讀書人所推崇, 當初人們擠破腦袋參加方孝孺組織的詩會和文會, 曹家是書香門第, 自然也湊過去蹭大v的流量,詩詞還得到了方孝孺的親筆點評。

蹭流量一時爽,清算火葬場。

方孝孺滅族, 臨死之前, 他還大聲唾罵永樂帝,“老夫不怕你這個謀朝篡位的逆賊!別說滅我三族了, 就是滅我十族又如何!”

還嫌罵得不過癮,又加一句, “千百年後,陛下還是逃不過一個‘篡’字!”

這下把永樂帝給氣壞了,我說滅三族, 你說給老子來十個。

這種要求簡直太神奇了,好吧,我成全你。

刑部拉滅門清單時犯了愁,以往頂多滅九族,這第十族從何而來?那就把門生故舊算上吧。

就這樣,罵人一時爽,親戚朋友都跟著去火葬場了。曹家一夜之間禍從天上來,全家下獄,唯有曹氏女機靈逃脫,去揚州求姑祖母曹尚宮幫忙撈人。

原本曹尚宮退休選擇隱居揚州,而不是回鄉養老,就是因她懶得和族人搞人情來往,或者被某些沒有眼色的族人自作主張,給她介紹某個官員當續絃。

她在宮廷當女官多年,順風順水,不到四十歲升了尚宮,性格為人處世的態度都和傳統書香門第所不容了,回家孤獨寂寞,還不如在揚州養老輕鬆自在,後來有了崔尚儀陪她,同為女官,志同道合,隱居之所貓狗雙全,就更樂不思鄉了。

侄孫女曹氏逃脫官兵抓捕求到了曹尚宮這裡,這讓曹尚宮眼前一亮:喲,這小姑娘的勇氣膽識和某個人似曾相識,有點胡善圍當年啥都能豁的出去的影子。好好□□一番,送入宮廷,曹家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曹尚宮親自上京城,找了老同事紀綱,說曹家不是方孝孺正兒八經的學生,只是詩會上見過幾次面,曹家政敵借機會整治曹家,好騰出官位來,給別人讓路。

這種罪名可有可無,對紀綱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而言不算棘手,紀綱願意賣曹尚宮一個人情,那時候剛好大病初愈的徐皇后來到京城舉辦封后大典了,急需施加仁政,一打一拉,穩住民心,免得朝廷官員因方孝孺滅十族人心惶惶,藉此互相攀咬,黨同伐異,重現洪武朝“藍玉案”五千多官員齊齊喪命的慘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永樂帝也不想殺那麼多人,誅十族打擊範圍實在太廣了,他不能真的做一個孤家寡人,但皇帝金口玉言,他豈能出爾反爾?永樂帝需要一個臺階下。

曹尚宮密見徐皇后,定下曹氏女午門上書,為父伸冤;皇后寬容,既往不咎的大戲。曹氏女遺傳了姑祖母剛烈的性格,也有頭腦,完美配合徐皇后演戲。

這件事作為弘揚徐皇后仁慈的光輝事蹟上了邸報,方孝孺滅十族的所謂門生故舊也就不了了之,只要承認永樂帝正統地位的,都放了。

送走了曹司言,已是傍晚,胡善圍和阿雷在院子葡萄架下吃晚飯,涼風習習,阿雷突然住了筷子,說道:“姐姐,我們家後面就是大倉銀庫,要是從這裡打個地洞,是不是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搬銀子了?”

胡善圍聞言,也停了筷子:真是親生的女兒,完美遺傳了沐春各種異想天開的想法。

胡善圍無語片刻,說道:“你好生吃飯,晚上早點休息,別胡思亂想。明日還要隨我進宮謝皇后娘娘賞賜,可不能出任何差錯。”

搬遷新居第一晚,一夜無夢。

次日清晨,胡善圍聽見西廂房傳來阿雷土撥鼠似的尖叫:“啊!”

胡善圍一聽,以為阿雷做噩夢了,忙起床披衣去看,“怎麼了?”

阿雷坐在梳妝檯邊,舉著一顆還帶有紅血絲的牙齒,“牙……門牙掉了。”

胡善圍松了一口氣,接過牙齒,“我還以為出什麼事,叫那麼大聲,九歲的大姑娘了,還一驚一乍的,你正是換牙的時候,掉了就掉了嘛,很快就長出新的來。”

說完,胡善圍拿著牙齒,出了房門,往房頂上一扔,祝禱阿雷換牙順利。

阿雷用清水咕嚕嚕漱口,“今天要入宮覲見皇后娘娘,一張口說發(話),結果缺一顆大門牙,說話漏轟(風),豈不被人取笑了去?”

胡善圍一聽阿雷牙齒漏風古怪的發音,覺得可愛,不禁笑了,“你這種情況特殊,誰家孩子不換牙呢,不算殿前失儀,你放心,沒有人會和你計較這個。”

阿雷往梳妝檯繡墩上重重一坐,“明面上不說,背地不知如何取笑我呢,除了皇后娘娘,我還能見到——”

阿雷像是想起什麼,話題生硬一轉,“姐姐剛才說我是個大姑娘了,現在又說誰家孩子不換牙,我到底是大人還是小孩?真是倒黴,第一次進宮就不順。”

小孩子瞌睡多,胡善圍往往起床散步走了一大圈,回到家裡阿雷才剛剛起床,有時候還賴床不肯起來。

今天清晨胡善圍還沒醒,阿雷破天荒就起來了,很明顯對進宮充滿著期待,九歲的姑娘懂得愛美了,不再是以前黑溜溜的一顆滷蛋,兩腿青泥,只為撈蝦。

胡善圍感嘆光陰易逝,一晃那顆不修邊幅滷蛋變成了掉了一顆牙齒就壞了一天好心情的女孩。

胡善圍寵沐春,更寵女兒,說道:“既然如此,你今天在家休息,我一個人進宮,就說你身體不適,改日進宮謝恩如何?”

阿雷著急了,騰的一下子站起來,“不行!我一定要跟姐姐一起去。”

胡善圍說道:“那你還哭喪著臉幹嘛?趕緊梳洗打扮起來,精神一些,放開一些,你越是在意,別人越是看你的缺牙,你不在乎了,別人也不好意思盯著你暫時的缺點看。”

從七歲起,阿雷就不剃頭了,留起了額髮,任由劉海長長,頭頂的長髮梳成兩個髮髻,插戴上昨日徐皇后賞賜的紗花,濃眉大眼、毛茸茸的粉紅桃子臉,很是喜慶可愛——張開嘴巴露出豁口的門牙也是可愛的。

胡善圍吾家有女初長成,怎麼看都看不夠,覺得自家閨女是最漂亮的小姑娘。

胡善圍欣賞的眼神給了阿雷鼓勵,從她漸漸挺直的腰桿來看,應是恢復了自信。

重入宮廷,當了四年尚宮的沈瓊蓮迎接胡善圍,猶如看到救星,“可算把你盼回來了,當尚宮太累,我有些力不從心,還是當尚儀舒心。你後日早些來,我把手頭的事情一一交接給你,之後,我便要暫時出宮一趟,皇上許我出宮,和父兄他們一起為祖宗沈秀遷葬。”

什麼情況?

剛入京城,海量資訊就如潮湧般衝上胡善圍的大腦,先是曹尚宮和侄孫女曹司言與徐皇后演出的大戲,然後沈瓊蓮要出宮——為沈秀遷葬?

沈秀,也是元朝末年首富沈萬山不是被洪武帝給發配雲貴時死在路上了了嗎?永樂帝赦免了沈秀的罪?

沈秀當年在江南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三國鼎立時支援吳王張士誠,是張士誠的錢袋子,因而後來被一統天下的朱元璋給清算了,發配雲貴,客死異鄉。

還有沈家不是被洪武帝抄了一次又一次,從洪武初年的胡惟庸謀反開始,到洪武末年的藍玉案,一次次被抄家滅族,幸虧沈家人能生,還經常分家,才不至於拴在一根藤上,被抄得滅絕,胡善圍清晰的記得,藍玉案後,沈瓊蓮曾經出宮和父兄一起為被株連的沈家人收屍。

永樂帝是什麼意思?容許沈家人遠赴雲貴把祖先的棺材移到中原,重新下葬,這是以後不會對沈家開刀的意思?

胡善圍心道,沈家人都去給沈秀遷葬去了,誰來管遠赴重洋傳訊息給散居海外的小馬皇後他們?

胡善圍霎時有千百個念頭,藉口更衣,拉著沈瓊蓮說起了鄭和下西洋的事情,“……這四年你在宮裡當尚宮,宮裡可曾有小馬皇後和兩個皇子詐死遠赴海外的傳聞?三保太監下西洋,僅僅是為了宣傳新君登基、要萬國來朝拜新君的意思?不是為了追尋小馬皇後的蹤跡?”

沈瓊蓮搖頭,“我還以為你怎麼了,原來是為這事,你太多心了。三保太監下西洋,一來是為了新君的威嚴,昭告天下,二來皇上有意鬆開海禁,都曉得海外貿易賺錢,我們沈家當年就是靠這個發跡的,朝廷稅銀也豐厚。”

“皇上想用海外貿易的稅銀補貼徵安南的軍費開支,但海禁是祖制,高祖皇帝曾經說過不準片板下海的,皇上靖難的時候,也是打著奸臣屢屢違背祖制的幌子,現在不能明面上說廢海禁,否則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所以,三保太監下西洋,是皇上給民間的一個暗示,明面上依然是海禁,但只要給朝廷交了稅銀,就睜一眼閉一隻眼,頂多只是海禁鬆弛,不算違背祖制。三保太監這一去,也是開啟海上航線,平定沿路的海盜,好方便大明的商船通行,這個皇帝和上一個不一樣,心思深沉著呢。”

“還有,如今宮裡宮外的傳聞沒有關於小馬皇後母子三人的,倒是和建文帝有關,說什麼起火那天,燒死的是太監。建文帝剃了頭髮,穿著和尚的衣服逃出宮了。簡直可笑,宮裡一道道高牆,連只貓都跳不出去,何況是個大和尚。再說了,穿和尚衣服那麼顯眼,還不如扮作太監呢,就是些如無根浮萍般的風言風語,你不用緊張,若有真有風吹草動,我早就秘密要沈家人去雲南給你示警了,怎麼可能一點行動都沒有呢?小馬皇後的秘密若兜不住,我們沈家人也會跟著一起完蛋的。”

沈瓊蓮這一席話又給了胡善圍巨大的衝擊,她遠離政治中心四年,思路跟不上現在的形勢了,這四年來她只是透過邸報來瞭解朝政,自以為看懂了,可是一進宮,她曉得自己只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原來三保太監下西洋,是為了鬆弛海禁。這符合朝廷的一貫做法,基本不說人話,給個眼神,做個暗示,你自己體會去。

沈瓊蓮說道:“為老祖宗沈秀遷葬,魂歸故土,是我們沈家人的夙願。我把家裡的老祖宗時代留下來的海航圖志,大船的圖紙等都獻給了皇上,用於三保太監下西洋之用。皇上念及沈家獻圖的功績,就特准我和父兄遷葬老祖宗,等你一回來,我就出宮,把老祖宗安頓好了,再回來當尚儀,你記得把位置給我留著,我在外頭一兩年就回來了。”

沈瓊蓮早就決定一輩子效力宮廷,不婚不嫁。這個天才少女除了自身才華,還兼具政治頭腦,審時度勢,幾乎以一己之力為老祖宗沈秀正了名,永樂帝雖未明言,但容許宮裡的沈氏女官出宮,為沈秀遷葬,也在暗示朝廷對沈家態度的轉變。

這個鄭和下西洋是一樣的,給個眼神,你們自己體會。

除了服氣,胡善圍無話可說,宮中人才濟濟,新人曹司言,舊人沈瓊蓮,個個都能做大事,都不輸她胡善圍。

沈瓊蓮餵給她一顆定心丸,胡善圍心下一塊石頭落地,只要不是為了追蹤小馬皇後他們就行了,至於宮裡宮外盛傳建文帝剃頭當和尚逃出宮的謠言,她是不用在意的,她親手點燃的一把火、親眼看見火苗傳到建文帝身上、親手鎖上的門、親耳聽見建文帝的慘叫聲和拍門聲。

她確定建文帝死的透透的。

“更衣”完畢,胡善圍一臉輕鬆的出來,由沈瓊蓮親自引領著去了坤寧宮,當年的正殿已經燒成灰燼,如今的宮殿是新修的。

徐皇后虛弱的不能坐著見人,在榻上躺著,胡善圍和阿雷見了禮,徐皇后抬了抬手,“平身,賜座。胡善祥小姑娘,你過來,讓本宮好好瞧瞧你。”

“是。”阿雷走近,坐在塌邊的繡墩上,徐皇后伸出枯瘦的手,撫摸著阿雷蜜桃絨毛般的臉,“你送的那對孔雀本宮很喜歡,每天早晚天氣不太熱的時候,本宮都會到廊下庭院裡看綠孔雀起舞,真美啊,本宮好像也有一雙翅膀,能夠飛起來俯瞰整個世界。”

阿雷儘量克服著牙齒漏風的障礙,緩緩說道:“皇后娘娘,綠孔雀是姐姐一手操辦的,民女只是借花獻佛,進獻給皇后,不敢貪功。”

徐皇后笑了,不捨的摸著她的臉,“真是個實誠的小姑娘,基兒和壑兒時常提起你,每次只要說到你名字,他們眼睛裡都是帶著笑的……”

看著這樣的徐皇后,胡善圍很是震驚,徐皇后在她的印象中,還是過去燕王妃時代,懷著身孕還敢起快馬狂奔,帶著府兵抄檢賭坊,把弟弟徐增壽綁在馬後拖行,強制戒賭的英姿颯爽的形象。

可是現在,徐皇后虛弱無力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孝慈皇后臨終前的時候,也是這般憔悴,也是雲南剛剛進獻了一對綠孔雀,也是羨慕孔雀可以飛翔。

唯一的差別,就是當年孝慈皇后一心求死,拒絕治療,拒絕服藥。現在的徐皇后雙目裡滿是對生的渴望。

徐皇后不想死。

胡善圍覺得心酸,看來她即將送走大明第三個皇后了。

徐皇后和阿雷說了幾句話,最後說道:“綠孔雀就在庭院裡養著,你去喂喂它們,或許還認識你,我和你姐姐有些話要講。”

阿雷告辭。

且說東宮,一個小火者偷偷稟告皇長孫朱瞻基,“胡尚宮和胡小姐已經進宮了,沈尚功親自迎接的,此刻去了坤寧宮。”

朱瞻基立刻站起來,“我這就去坤寧宮看……綠孔雀。”

小火者說道:“奴婢暗中觀察,胡小姐笑不露齒,進退得當。不過,她開口說話的時候,缺了一顆門牙,好似有些不自在。”

朱瞻基和阿雷都是洪武三十一年春天生的,小基只大她一個月多月,因而兩人換牙的日期也差不多,現在兩人都是第二輪換牙,小基的門牙最近兩日也有些鬆動,只是還沒掉。

朱瞻基躊躇片刻,要小火者退下,對著鏡子看自己鬆動的門牙,用手摳了摳,沒掉,從以往換牙經驗來看,還需要七天左右才能自然脫落。

來不及了。

夏天炎熱,房間有冰盆用來降溫,朱瞻基抓了一把冰塊塞進嘴裡,故意用鬆動的門牙使勁一咬。

磕巴一聲,冰塊碎了,牙也掉了,滿嘴的血腥味。

朱瞻基連冰塊帶牙齒一起吐出來,撿出牙齒裝進荷包,漱了口,為了止血鎮痛,又含了一塊冰,往坤寧宮方向而去。

這下阿雷妹妹見我就不會尷尬了,反正都缺一顆門牙,誰也不取笑誰。

作者有話要說:  蹦蹦嘣,老夫的少女心開始詐屍了。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啟子、黑巧流心、夏~桃源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哎呦喂 53瓶;還要再想名字啊那是挺、一葦 20瓶;範範夢遊中、祁小喵、呣呣、onthefirstday、晚梨 10瓶;xiaotao、微酸青芒果、ling3810 5瓶;恬逸幽蘭、錢錢mm、星耀飛翔、青玄朱白粥19、關關、puffertony、大少爺、桃子、小幽的主人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