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三次反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魯王又疼又害怕, 抱頭縮在牆角, 泣不成聲, 抽抽噎噎, 無法回答。

郭寧妃打了兒子一頓, 出了氣,畢竟是個母親, 見兒子倒黴樣, 對郭嬤嬤說道:“快傳茹司藥, 看看魯王的身體被丹藥害到何等地步。”

郭嬤嬤心疼魯王,忙出去傳喚,胡善圍攔住了, “且慢, 寧妃娘娘, 您現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郭寧妃揪著被打成豬頭的魯王去了內書房找洪武帝。

洪武帝差點不認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還鼻青臉腫的十皇子,“檀兒怎麼了?”

郭寧妃當場脫簪待罪, 跪下說道:“皇上, 臣妾教子無方,特來請罪。”

胡善圍把丹藥、風俗畫等物捧到到御前。

洪武帝翻開一瞧, 氣得鬍子都直了,拿起書本子就往魯王頭上砸過去, “混賬東西!這種粗俗的書如何拿到宮廷的?被東西五所的兄弟們看見了,豈不拐上了淫邪歪路?”

結婚了看這些都無所謂,但東西五所都是沒有成婚的皇子。

魯王曉得闖禍了, 來之前胡善圍教過他如何將懲罰降到最少,無論洪武帝如何拿著書砸他,他都忍痛不躲避,只是不停的慘呼說痛。

郭寧妃忍著心痛,並不去攔,哭道:“皇上,比起藥丸,這些淫/書都是小事。”

洪武帝看著硃紅色的藥丸,一股不安湧上心頭,“十四五歲,正是腎水旺盛的時候,怎地需要這些——”

“咳咳。”胡善圍趕緊打斷了洪武帝錯誤的猜想,“皇上,茹司藥方才確認過了,這是五石散,盛行於魏晉,服用之後飄然欲仙,但此物有毒,長期服用,會導致全身燥熱,雙目失明,甚至喪命。”

郭寧妃和胡善圍一唱一和,哭道:“臣妾管教無方,居然不知檀兒已服用半年之久。”

洪武帝畢竟是個父親,兒子有病,他又氣又急,忙問魯王,“你吃了多少?”

魯王哭道:“兒臣……兒臣記不清了,晚上背書總記不住、或者寫不出功課的時候就吃一丸,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不困了,背兩遍就會,文思如泉湧。”

洪武帝氣得拿起裝著丹藥的匣子,揚手就要砸,雙手舉到半空了,頓住了,吼道:“傳太醫!把太醫院院判全都叫去乾清宮!”

魯王被人抬到乾清宮會診,治療丹毒去了。

洪武帝看著蓬頭散發、泣不成聲的郭寧妃,指著胡善圍道:“你來說,到底怎麼回事?”

胡善圍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說辭娓娓道來。

近日魯王去鍾粹宮請安,郭寧妃覺得兒子時常露出倦怠之色,擔心他的身體,屢屢問起,魯王和隨從們都說身體無礙。

郭寧妃身為人母,自是細心些,發現入秋之後,別人穿了夾衣,魯王還穿單衣,說不冷。

那時候郭寧妃並不知道五石散性熱,吃了之後身體燥熱,要發散開藥性,所以魏晉那些才子大多衣冠不整,甚至不束髮,就是方便散發藥性。

郭寧妃將疑點說給胡善圍聽了,胡善圍覺得魯王寢宮的侍從們有問題,明明魯王表現異常,個個都說沒事,有欺上瞞下之嫌,於是乘著魯王練習騎射的時候,帶人去搜檢,果然發現了問題。

經過胡善圍苦口婆心的勸解(恐嚇)之後,大部分侍從都招認了,原來這些風俗圖和丹藥都是他們為了討好魯王,而在宮外購得,然後在跟隨魯王進出宮時捎帶回來,因為宮人出入宮廷都要搜身,食物藥品都是違禁物品,根本帶不進宮,但不會搜到親王公主等皇室成員身上去。

胡善圍故意隱瞞沈瓊蓮示警的源頭,編造了一半的謊言,以郭寧妃作為母親的直覺入手,後半部分全是真的。

洪武帝不信,“檀兒在宮中長大,上午讀聖賢書,下午練武,夫子和騎射師傅都是朕千挑萬選出來的,德行無可挑剔,他如何知道這些東西?定是這些下作之人挑唆引誘的!”

胡善圍說道:“已將相關人等交由宮正司審問。”

宮中不可能出現宮妃或者女官將犯錯的人杖斃這種情況,一旦成了疑案,就必須交由宮正司,只有宮正司才有資格懲罰宮人。

胡善圍心中一嘆:果然天子也不能免俗,一旦子女做錯事,第一反應永遠都是被別人帶壞了。幸虧抹去了沈瓊蓮的存在,否則連她也會被牽扯進去。

洪武帝召來毛驤,“錦衣衛和宮正司一起辦這個案子,宮正司只能管後宮,錦衣衛要去宮外查清五石散的來源,將這種禍國殃民的毒物一鍋端了,免得再禍害他人。”

毛驤應下,剛到門口,又被洪武帝叫住。

洪武帝說道:“魯王之事,估摸只是冰山一角,東西五所是皇子們居住之地,遠離生母,未免疏於管束,底下人的只知討好,讓他們高興,媚上欺負下,朕早就想好好管一管。”

“擇日不如撞日,你和宮正司的範宮正一起,將東西五所好好抄檢一遍,那些私藏禁物的,統統關起來審問。如果人手不夠,可以去禁軍調兵,不能放過一個小人,否則朕的皇子要被禍害遍了!”

郭寧妃只有一個兒子,但東西五所所有皇子都是洪武帝的兒子,嚴父今日要好好管教兒子們了。

毛驤等人接著去抄檢,只是這次有了洪武帝的口諭,更加師出有名了。

眾人走後,洪武帝看著脫簪待罪的郭寧妃,瞬間想起了孝慈皇后,以前皇子們犯錯,明明和皇后無關,但皇后都會脫簪待罪,為皇子們求情,自責管教不嚴,求洪武帝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郭寧妃臉色哭的黃黃的,不施脂粉,看起來憔悴瘦弱,隱隱約約有些像孝慈皇后的品格。

“起來吧。”洪武帝心裡未免有些移情,親自扶起了郭寧妃,“也不全是你的責任,之前是李貴妃執掌後宮,她沒有覺察到小人作祟,毒害皇子。事已至此,只希望檀兒中毒未深。”

郭寧妃擦乾眼淚,“只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李貴妃姐姐為後宮鞠躬盡瘁,抱病而亡,臣妾不怪她,只怪奸佞小人為攀富貴生了歹毒的心思,防不勝防。”

這是胡善圍給郭寧妃出的計策,按照孝慈皇后以往的行事風格來應對危機,首先就是絕不逃避,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不要推脫。

其次是讓郭寧妃把事情鬧大,一來轉移洪武帝的怒火,藉著皇上的雷霆手段儘快找到真兇。

二來東西五所都是未成年皇子,無論郭寧妃和他們的母妃是否有利益衝突,孩子是無辜的,魯王中招,其他親王身邊也可能有不安好心的人,都是好奇叛逆的年齡,倘若走了歪路,於家於國都是禍害。

胡善圍勸諫郭寧妃:“……娘娘想如願以償扶正,要有容人之量,有皇后的胸懷和遠見,對上承受壓力,對下慈祥寬容。娘娘首先要像一個皇后,皇上才會有扶正的念頭,光抓住後宮大權是不管用的,皇上能給娘娘,也能給其他人。”

這就是妃子的尷尬了,地位再高,也都是妾。丈夫奪了嫡妻的管家大權,會被人議論昏庸,但是妾室料理家事,說換人就換人,外人無可非議。

為了讓郭寧妃不成為第二個扶不起的阿斗,胡善圍下足了猛藥,一席話把郭寧妃說得面紅耳赤,是的,孝慈皇后的孃家連個伯爵都沒有,不掌寸兵,但後位穩如磐石。

她是妾,孃家再厲害,大哥還執掌禁軍,她也就是個妾。

郭寧妃聽了胡善圍的建議,果然逃過一劫。

太醫院會診結果出來了,魯王中了丹毒,不過並不算嚴重,從目前來看,還未成癮,悉心調養,排出丹毒,必能恢復健康,但是以後千萬不能再碰了。

魯王無大礙,洪武帝和郭寧妃都暗地松了口氣,胡善圍朝著郭寧妃眨眨眼睛,提醒她:要當皇后,要先像皇后。

郭寧妃連忙收斂了輕鬆的表情,憂心忡忡的問太醫院院判大人,“那其他皇子呢?可有可疑的症狀?”

作為一個皇后,宮裡所有的孩子都是她名義的子女,不能厚此薄彼。

果然,聽到郭寧妃關心其他皇子,洪武帝的臉色都好看了些。

院判大人不敢把話給說死了,“其餘皇子目前尚無丹毒症狀。”

不一會,範宮正領著從其他皇子那裡抄檢的東西來了,只是一些風俗圖和風俗小說,沒有五石散。倒是抄檢隨從們屋子的時候發現一些失竊的東西,抓了個現行,如今宮正司的監獄都“客”滿了。

看來只有魯王一人中招,其餘四個少年皇子無人偷摸服用丹藥。

目前東西五所住著十五歲的八皇子潭王朱梓、十三歲的蜀王朱椿、十歲的代王朱桂、八歲的肅王朱楧。其餘皇子因年歲還小,跟著母妃住在東西六宮裡。

風俗畫是已經是少年的潭王和蜀王所收藏。代王和肅王年紀小,寢宮乾乾淨淨的。

胡善圍又朝著郭寧妃使眼色:五個皇子,唯有魯王吞服丹藥,還不快請罪!

郭寧妃再次跪下脫簪待罪:“臣妾無能,沒有教好檀兒。”

洪武帝變臉如翻書,剛剛對郭寧妃起的好感頓時消失了,“你的確應該好好反省,為何別的皇子都沒有,不要總是怪手下的人獻媚,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檀兒自身不檢點,才讓別人有機可乘!”

變故來的太快了。

日防夜防,自己養的熊孩子難防。郭寧妃差一點點就要成功讓洪武帝對她的印象有所改觀了,沒想到功虧一簣。

郭寧妃失魂落魄的回到鍾粹宮,她不甘心啊!差一點點,就差一點點!

郭寧妃惱怒不已,順手將一個花瓶砸在地上洩憤,哐當一聲,花瓶的碎片飛濺到胡善圍的鞋子旁邊。

郭嬤嬤忙上去說道:“胡司言,我們娘娘心裡難受,她不是故意慢待你的。胡司言每一步都走對了,無奈我們家魯王太不爭氣,拖了娘娘的後腿。”

郭寧妃這些日子聽從胡善圍的建議,學習孝慈皇后的言行,都快憋出內傷了,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

她以前覺得孝慈皇后是富貴閒人,後宮有六局一司料理,她點頭搖頭就行了,萬人敬仰,皇上敬重,後位穩固。

當她設身處地代入孝慈皇后,才發覺當一個好皇后有多累,有多費腦子,心好累。

郭寧妃又抱起一個花瓶狂砸,發洩心中鬱悶。

胡善圍說道:“皇上並沒有當即發落娘娘,後宮大權還在娘娘手中,還有轉機。等娘娘心情平復了,我再過來和娘娘商量。”

胡善圍要走,郭寧妃又叫住她,“你別走!你走了,我們母子兩個恐怕要被皇上嫌棄一輩子。”

胡善圍說道:“娘娘,我能夠幫您出主意,但我無法幫娘娘管教魯王。娘娘要決心將長歪的樹苗掰直了,要下費不少真功夫,這是旁人無法代替的。”

郭寧妃壓抑太久,以前的左性開始抬頭反噬,不肯承認教子不當的過錯,“該說的本宮都說了,本宮還能怎樣?我兒從小就聰明,是個好孩子,他一定被人拐帶壞了。”

胡善圍心想:既然如此,為何東西五所只有魯王一人吞服五石散……

驀地,腦子一道閃電,瞬間看清了景象,但轉瞬即逝。

胡善圍緊閉雙眼,努力捕捉剛才的“閃電”。

東西五所一共五個皇子,魯王朱檀,郭寧妃之子。潭王朱梓,達定妃次子。蜀王朱椿和代王朱桂都是郭惠妃之子。肅王朱楧,默默無聞的郜美人之子,母妃身份低微,且只有八歲,可以忽略不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東西五所可以說是郭定妃,達定妃,郭惠妃三個妃位之子的天下。

達定妃的長子齊王朱博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孝慈皇后在親蠶禮上遭遇蠶母刺殺後,立刻就藩山東青州。

因為蠶母刺殺的時候說道:““妖婦!滅我大漢!殺我漢王!奪我國母!罪應當誅!”

達定妃是昔日和洪武帝三分江南的亂世梟雄、漢王陳友諒的小妾。洪武帝擊敗陳友諒,將達氏搶入宮廷,生了齊王和潭王。

蠶母表面是為了漢王而來,此案後來成了無頭懸案,達定妃為了避嫌,當年就求洪武帝放年僅十七歲的齊王就藩——須知之前的藩王平均就藩年齡在二十歲。

蜀王朱椿和代王朱桂都是郭惠妃之子。而洪武帝形成勢力的根基就是來自郭惠妃的父親郭子興的政治遺產,洪武帝後來還殺了郭惠妃唯一的弟弟,將她納為侍妾。須知孝慈皇后是郭子興養女,當年郭惠妃身份遠高於孝慈皇后……

錯了!一直以來我都忽略了一種可能!

自以為是的排查嫌疑人,一度以為是郭寧妃,其實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我真傻啊!孝慈皇后說過好多次了,後宮的事情,大多和前朝政治有關,而我一直侷限宮鬥思維,沒有跳出去,做出大膽的設想……後宮的女人,所圖並非只有後位和儲位。

或許我搞錯了幕後黑手的動機,那個最沒有可能的可能,可能就是真相!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揭曉真相,你們先猜一猜,第一個猜中的送100點大紅包。

恭喜 讀者恬逸幽蘭喜提100點大紅包!

[-收起] №18 網友:恬逸幽蘭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2-15 21:10:25  所評章節:116

梁儲

有位讀者說得很好,黃維德的侄女嫁給梁家,就是黃粱一夢組合,哈哈哈哈。

成化十四年是個”響榜“,你們要是讀過我的大明三部曲系列,應該曉得響榜是啥意思。通俗一點說,就是”你們是我帶過最牛逼的一屆”,表示這一屆中進士的考生出過入內閣的大臣。成化十四年的春闈出了兩個內閣大臣,而且先後做到了內閣首輔,就是梁儲和楊廷和。楊廷和才十九歲,是三家甲同進士,並且和梁儲一起考上了翰林院庶吉士。

相反,“啞榜”就是“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表示這一屆進士官途平平,無人入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