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理太宗肇造丕基贊助內政越既有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布木布泰十三歲時,由哥哥送到清宮,嫁給比自己大二十歲的親姑夫皇太極為妃。後來姐姐海蘭珠也嫁過來。姑侄三人同事一夫,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少見的婚姻現象。布木布泰在後宮的地位並不顯赫。後宮統攝一切的是她姑媽皇后哲哲,而受皇太極專寵的則是姐姐宸妃海蘭珠。但美麗、聰明的布木布泰極力支援皇太極的軍國大業。她的政治素質和才能得到了磨鍊,很快脫穎而出。

布木布泰新婚燕爾,在接受新生活的種種考驗中,這位十三歲的小少婦表現了無儔的聰慧。在他們的蜜月還沒有度完,父王努爾哈赤於後金天命十年〈165年)三月一日,向屬下的貝勒大臣宣佈要將國都遷到盛京(今瀋陽盛京處於四通八達的“形盛之地”,軍事進取十分方便,西征明朝由都爾鼻(今遼寧彰武境內)渡遼河,路直且近,去蒙古地區一二日即可到達。當時因遼陽東京城剛剛建成不久,諸將對放棄這座新城都很不理解。可新婚的皇太極和布木布泰卻堅定支援父王的決定。三月三日,努爾哈赤率領貝勒大臣及八旗官兵,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新都盛京。

因盛京此前未做過任何政權的都城,無現成的宮殿可供使用。努爾哈赤遷都盛京後,居住在城北門的“汗宮”裡,規模很小。皇太極的貝勒府也就更窄小些了,布木布泰,不講排場,對此毫無憂怨,深得皇太極的喜愛。在皇太極的妃子中布木布泰是很得寵的。

來到盛京後,努爾哈赤雄心勃勃,要大展宏圖。當時的皇太極因為地位顯赫,需要常常與父親努爾哈赤商議軍機,要隨時率軍出征,不可能也不允許天天留在家裡陪伴布木布泰。新婚的新鮮與歡愉尚來不及細細品味,布木布泰就得忙於替丈夫收拾戎裝了。她心中不免有些惆悵,但識大體的布木布泰從無怨言,她似乎已經懂得,皇太極還有許多比關愛她更重要的軍國大事去料理。布木布泰的成熟與賢惠,讓皇太極刮目相看。他也許想過,一定要在軍務閒暇之餘給這個善解人意的福晉以體貼、溫存。但是眼下,皇太極還不可能盡情與她享受夫妻之歡、男女之愛。因為這一時期,後金與大明之間戰爭頻仍,互有勝負,在山海關附近已形成膠著相峙之勢。

天命十一年〔166年)二月,也就是布木布泰婚後的第二年,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號稱二十萬,大舉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此時,堅守寧遠城的是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熊廷弼被殺後,袁崇煥奉命鎮守寧遠,後因金兵攻勢猛烈,繼任經略使的高第曾下令放棄遼西,退守山海關以內,但袁崇煥不從,仍堅守寧遠孤城。寧遠之戰打響後,努爾哈赤攻勢甚猛,袁崇煥率部浴血奮戰,大敗後金軍隊。這是努爾哈赤二十五歲興兵以來的第一次慘敗。這對抱有席捲天下之志的努爾哈赤無疑是致命打擊。在這次決戰中努爾哈赤被炮火擊中受傷,此時,後背又生疽。禍不單行的努爾哈赤遂撤往清河溫泉沐養,八個月後,病情加重,在返回盛京途中,病死在離盛京四十裡的愛雞堡,享年68歲。

努爾哈赤死後,就汗位繼承人選問題,在其子侄等諸位貝勒之間產生了激烈爭執。除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以外,阿濟格與多爾袞、多鐸等人也有問鼎之意,一場宮庭內鬥一觸即發,形勢十分危機。為防止內亂導致內外交困,代善的兒子嶽託和薩哈連力勸父親把汗位讓給有才能的皇太極。代善接受了兒子們的建議,又做了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的工作,共同擁立皇太極。眾貝勒在代善的提議下,推舉皇太極為大汗。大貝勒代善系努爾哈赤福晉佟佳氏所生,與褚英系同胞兄弟。褚英以長子被立為嗣子,後因諸兄弟告其無狀被廢,不久死去。代善遂為努爾哈赤諸子中最長者,他又系兩紅旗額真(旗主〉,頗有威儀,他的提議得到了諸兄弟及大臣貝勒的認可。皇太極因此被推舉為大汗。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6年)十月二十日,皇太極在盛京繼位,時年4歲,改元天聰。雖然當上了汗王,但皇太極還不能獨自“面南而坐”,因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都是旗主,都有相當的勢力,皇太極只好根據父親臨終前的旨意,哥幾個一塊“面南坐受”朝拜,實行“集體領導”。結果事事受到“掣肘”。當時有個叫胡貢名的文人形容當時的情形是“十羊九牧”,其實這一點兒都不誇張。加上努爾哈赤時期遣留下來的一些問題,諸如宮廷內部矛盾,滿漢矛盾、制度不健全、生產不景氣、物價飛漲、盜賊蜂起等。這一切都使剛剛登基的皇太極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但是,皇太極畢競不是等閒之輩,況且還有姑侄倆位聰慧的科爾沁蒙古姑娘作他的“賢內助”,使他登基不久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手段。為了平息宮廷內部矛盾,為了宮廷長治久安,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特別是引起諸皇子之間日後的紛爭,皇太極大權在掌之後,立即就表現出了政治上的成熟與老辣,他以努爾哈赤“遺命”的名義,策動諸王貝勒將父親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納喇氏阿巴亥逼令殉葬。大妃阿巴亥是烏拉貝勒滿泰之女,在十二歲時嫁於努爾哈赤,當皇太極的母親死後,深受寵愛,所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子也都十分優秀,虎虎有生氣,深為努爾哈赤喜愛。兄弟三人均年在沖齡,即被封為和碩貝勒。據說,努爾哈赤臨終前,曾有意讓多爾袞繼承汗位。所以,皇太極唯恐多爾袞年長後,大妃阿巴亥披露真情,推出自己的兒子來與之爭奪汗位,所以要處死這位年富力強、頗有遠見和韜略的阿巴亥皇妃。幾年前,宮中盛傳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有私情,說她刻意靚扮自己,濃妝豔抹,穿金戴銀,公然在努爾哈赤舉行的家宴上勾引大貝勒。事情被人告發後,令努爾哈赤憤怒不已,阿巴亥用如簧之舌,巧言掩飾,平安化解,努爾哈赤拋棄傳言,仍然把她帶在身邊,寵愛如初。阿巴亥之所以要勾引長自己七八歲的大貝勒,就是考慮她的幾個兒子年幼,較之大貝勒相差二三十歲,努爾哈赤還曾說過待我死後,要把我的幼子以及大福晉託付於大阿哥①照顧撫養。”她要為兒子的前途和自己的下半生考慮,不惜以庶母身份與代善暗中來往。當然,這在女真族早期歷史上是不足為怪的。皇太極由此領教了她的心計與手段,因此,必須剷除隱患。當向阿巴亥宣佈遺命時,她先表示懷疑而不從。眾貝勒大臣隨聲附和且態度強硬地說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也辦不到呀!”她見事已至此,無法挽回,便隨機應變,就穿上禮服,飾以珠寶,哀切切地對諸王說我從十二歲侍奉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我不忍與相別離,故願追從於地下。我那兩個最小的孩子多爾袞、多鐸,請代為撫養!”諸王轉怒為悲,含淚回答她說吾等若不撫養幼弟,是忘父也。請大妃放心去吧!”於是,年僅三十七歲的大妃阿巴亥被逼自盡。

發生在盛足宮內的這一幕,側福晉布木布泰看得真真切切。大妃阿巴亥的死,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不僅對宮廷生活的殘酷內涵多了一層直觀的感悟理解,而且也為她日後的活動確立了準則並積累了經驗。

①阿哥:是對皇子的稱呼。滿族的稱呼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滿族子女稱父親為阿瑪,稱母親為額娘;兒子稱母親為額娘外,還俗秒奶奶。媽媽或嫂嫂是僕婦之稱。兒子稱阿哥,女兒叫格格,女婿稱額附。僕人稱男主人為老爺,稱小主人為小爺。

以致十八年以後,她面臨與大妃阿巴亥同等形勢時,毅然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躲過了同樣的一場劫難。

皇太極繼位後,為了實現統一全國的願望,布木布泰頗有遠見地建議-太極先從治理好關外的“清”國開始。並、攝51棄哈赤“誅戮漢人,撫養滿洲”的落後政策滿漢一體”和“治國之要,莫先安民1的方針。在布木希太極先後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

一、實行滿漢“分屯別居”。皇太極在繼汗位的第八天,便頒佈命令說上洞悉民隱,務俾安輯。乃按品級每備御止給壯丁八、牛二,以備使令。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擇漢官之清正者轄之。……禁止諸貝勒大臣屬下人等私至漢官家,需索馬匹、鷹犬,或勒買器用等物及恣意行遊,違者罪之。”不久,皇太極又宣佈,“滿漢之人,均屬一體,凡審擬罪犯,差徭公務,毋致異同”。在分屯別居以後,關外的漢人改由漢官管理,不再受滿洲貴族的直接控制,緩解了滿漢矛盾,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還適當提高了漢官的權力和地位,從而贏得了漢官對“清”政權的支援和擁護。

二、修定《離主條例》和《逃人法》。所謂“離主”就是奴隸和僕人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離開自己的主人,得到人身自由。在努爾哈赤為汗時,漢人奴隸的地位十分低下,按《逃人法》規定,凡逃亡者一律處死,有逃亡意圖和跡象者也一律處以酷刑。皇太極鑑於這種做法的不良效果,聽取福晉布木布泰的意見,於天聰六年〈161年)重新議定《離主條例》和修改了《逃人法》。新的《離主條例》有六條:第一,凡主人私採人參,經告發後,獵獲物歸公,告發人准許離主;第二,凡主人出征時私行隱匿戰利品者,經告發後,戰利品均分,告發人准許離主;第三,凡主人擅自殺人,罰銀千兩,告發人及被害者之近親兄弟准許離主;第四,凡主人姦汙屬下婦女,經告發後,罰銀六百兩,告發人及被害婦女之夫及近親兄弟准許離主;第五,凡貝勒帶兵征戰後,隱匿不報戰士之功,而是冒功濫薦親信者,罰銀四百兩,告發戰士准許離主;第六,凡貝勒壓制告發人者,罰銀三百兩,告發人准許離主。

對於《逃人法》皇太極將它改定為:凡在逃而被捕獲者死,凡過去曾私逃者,或有與明朝“奸細”暗中往來者皆“概置不論”,凡“私慾潛逃”,但未構成事實者,雖被檢舉,亦一律不加追究。後來,皇太極還做出新的規定:允許漢人回關內去,不給治罪,但從此以後不許再回遼東。皇太極這些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據《清太宗實錄》說:“由於漢官漢民皆大悅,逃者皆止,奸細絕跡”。

三、優禮漢官和更定官制。皇太極認為,優禮漢官不僅有利於大清建設發展,而且是分化和互解明王朝的重要策略。皇太極十分信賴范文程等漢族大官,舉凡一切文告均由范文程寫定。對於其他陸續從明朝那裡過來的官員,皇太極不論其投誠的早晚或動機,均按其原有官職授予相應品極。他說“唯多得人為可喜耳。金銀幣帛用之有盡,如收到一、二賢能之人,堪為國家之助,其利賴寧有窮也!”

在國家機構的設定方面,皇太極也徵詢福晉布木布泰的意見,並根據大清的特點,組織了下列各個中央機構;其一,設定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各院設定大學士和學士多人,參預軍國大計。范文程就是內弘文院的大學士。內三院的設定取代了過去八旗旗主議政的舊制,成為皇太極直接控制的最局統治機構。其二,設立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由一名滿族貝勒總理,下設承政、啟心郎等各級官員,漢人、蒙人皆可充任。各個滿族貝勒由皇太極委任,並對皇太極負責。這樣,六部成為貫徹皇帝詔令的執行機構。其三,設立都察院和理藩院。前者為監察機構,有獨立行駛監督百官

的權力,與內三院、六部互不相屬;後者為專門負責蒙古事務的機構。清入關後,成為署理蒙、藏、回等少數民族及外蒙古事務的機構。都察院和理藩院所屬各級官員,滿、蒙、漢族官員均可充任。

皇太極的建國方略,得益於福晉布木布泰“治國在於安民”的建議,他衝破狹隘的民族主義藩籬,大膽地使用蒙古族、漢族官員,使清政權不斷得到鞏固。

皇太極繼承父親遺志,繼續策劃對明朝的戰爭,以期完成努爾哈赤未竟的事業。開始,皇太極兵指錦州,無功而返,遂即移兵寧遠,又遭到袁崇煥炮火猛擊,傷亡慘重。皇太極正面進攻屢屢受挫,即繞開寧遠袁崇煥,取道蒙古草原從喜峰口越過長城,逼臨北京城下。已任薊遼總督的袁崇煥回軍快速增援,再敗皇太極大軍。

此時的袁崇煥已成為皇太極進攻明朝的一大障礙。高第前任的薊遼經略孫承宗曾詩讚袁崇煥:

與爾籌邊再閱年,

東西烽火尚依然。

知君定發黃公略,

自昔王師貴萬全。

明崇禎三年〔160年、天聰四年〉,皇太極利用明崇偵帝朱由檢的猜疑心理,巧施反間計,借刀殺人,使袁崇煥被明朝廷下獄處死。袁崇煥,廣東省東莞縣人,自幼受“尚武”的鄉人影響,“三載深心,二十年僻學”,立志有所作為。當知縣時,廉潔奉公,“一錢不人”,窮到父死奔喪都“不能為行李”。統兵以後,還是“第宅蕭然”,而且扶弱恤貧,在官兵、百姓之中口碑極佳。在那“君子盡去,小人獨存”的明末,他明知“任勞則必招怨”,卻仍舊忠憤而行。他在《邊中送別》一詩中曾傾吐自己的耿耿忠心:

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

橫戈原不為封侯!

他不顧父母、妻子、手足,歷年奮鬥,自謂“大明國裡一亡命徒”。然而,這樣一位為大明王朝不顧身家的志士,竟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了!這起冤案瞞過了幾乎整個明朝朝廷,直到清朝入主中原開館重修《明史》時才真相大白。

雄才大略,有勇有謀的皇太極借刀殺死了袁崇煥後,便加緊積極備戰,尋機揮師入關,但因時機不成熟,未能如願以償。

皇太極繼承汗位以後,內部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很大地牽制了他的精力。布木布泰經過皇太極即汗位前後的磨練,一下子成熟了許多,她也儘可能地協助皇太極,替他分憂解愁。懷柔親王阿巴泰就是很成功的例子。阿巴泰是努爾哈赤的七子,側妃所生。皇太極繼立為汗後,阿巴泰心中不服,恃功自傲,以班次低於其他貝勒常發牢騷。皇太極有一次舉行慶功宴,他以沒有衣服穿為由拒不赴宴。布木布泰得知此事,就以大汗的名義給阿巴泰貝勒送去了華貴的衣服,請他赴宴。並說你弟皇日理萬機,難免有關照不周之處,大敵當前,兄弟之間要精誠團結,共赴大業;你們是一棵大樹上的枝叉,榮損與共,豈不知兄弟鬩於牆,難以外禦其侮的道理嗎!命運相通的手足,不同心施志,會遭至外人的恥笑。布木布泰推心置腹,阿巴泰自感理虧,向皇太極表示認罪,從此忠心耿耿,成為皇太極的得力干將。事後,皇太極曾問布木布泰:“你身為側福晉,卻賜衣物給貝勒,不怕落個私交外臣的罪名嗎?”布木布泰坦然道阿巴泰是您的兄弟,不是外人,我只想過要你們弟兄合心,不曾想過要私交什麼人。若是連自己的手足都不願輔佐您,哪還能指望別人呢?您若是因為這而怪罪我,我也無話可說。”皇太極聽著,只是不住地點頭。

布木布泰雖然能使阿巴泰心悅誠服,卻不能使皇太極放鬆對諸弟兄的戒備。他雖貴為大汗,但八旗旗主尤其是四大貝勒地位崇重,無時不感到潛在的危脅。天聰二年〔168年〉,皇太極先將時為鑲白旗旗主、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的弟弟阿濟格(大妃阿巴亥之子)廢黜,將所屬旗丁歸於多爾袞,投石問路。兩年以後,又藉口將二貝勒阿敏幽禁。天聰五年〈161年〉,三貝勒莽古爾泰因不服調遣,先被革去大貝勒之位,降爵罰銀。大貝勒代善此前早已主動提出廢除諸大貝勒與大汗同座受群臣朝賀的舊制,受到皇太極的優禮。從此,四大貝勒共理國政的女真舊制被廢除,皇太極逐步確立起獨尊的地位,他將兩黃旗與正藍旗收歸為大汗親領三旗,後來又增設蒙古軍八旗和漢軍八旗,擴充了自己的力量。

天聰十年〈166年〉,即明崇禎九年,皇太極以更雄武的姿態在盛京去汗號,稱皇帝,並改國號金為清,咔號改為崇德,改女真族為滿洲,歷史上稱之為清太宗。他以嶄新的姿態把滿清帶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此時,皇太極又對宮廷制度進行了整頓,後宮也開始有了位號。崇德元年〔166年〉,皇太極冊封了五宮妃子,布木布泰的姑母哲哲為清寧宮中宮皇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為永福宮冊封莊妃冊文莊妃;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為關睢宮東宮宸妃。另外二位為衍慶宮次東宮淑妃和麟趾宮西宮貴妃,也都姓博爾濟吉特氏。皇太極的後宮全部由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女子充任,僅科爾沁部就佔了三位,這三位又恰恰都是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博爾濟吉特家族,親姑侄仨人同事一夫,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

由於皇太極的恩寵,莊妃得以在清朝創業肇基之際,經受磨練。據《康熙起居注》載:莊妃“佐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肇造丕基”,她自己也曾說我雖在宮中,太宗行政亦略知之”。正是由於她“贊助內政,越既有年”,對於創業時期的皇太極鼎助良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子受於天巧妙用智玉手蔽日莊妃得寵在連續生了三個女兒的不利情況下,為了扭-轉寢冷衾涼,丈夫冷落的被動局面,她使出渾身解數。莊妃在第四次懷孕時,巧妙用計,瞞天過海,用“子受於天”的故事,賺得皇太極樂不可支。

足見莊妃的不凡膽識。成大事就得有非凡的氣魄。

皇太極一生為他生育子女的后妃共有十五名,地位最顯貴的是崇德元年冊封的“五宮”。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後,雖然感情甚篤,深受寵愛。然而,布木布泰的肚子不太爭氣,天聰三年069年〉,布木布泰生下皇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16年)生下皇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天聰七年〔16年)生下皇七女固倫端獻長公主。一連三胎,生了三個女兒。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這自然會被認為是“無能”的一種表現。天聰八年〔164年〉,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嫁過來後,於崇德二年〈67年)就為皇太極生了一個男孩。皇太極異常高興,頒發清朝第二道大赦令,欲立海蘭珠所生皇子為嗣子繼承皇位,並在崇德殿舉行了隆重的慶典。

皇太極移情別鍾,無疑對布木布泰是一個打擊。此時的她,在後宮中的地位已由剛嫁來時的第二位降至五宮末位了。姐姐海蘭珠後來居上,佔據後宮第二顯位,取代了布木布泰。

鳳凰樓座落於瀋陽故宮的崇政殿後,是外朝與內廷的分界,是清代盛京城中的最高建築。清太宗皇太極在鳳風樓內舉行宮廷筵宴,帝后王公於此居高臨下,盛京都城,一覽無餘。

皇太極以政務繁忙為託辭很少臨幸永福宮了。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意,莫過於夫妻相悅。人世間最苦痛的事,也莫過於夫妻相離了。女性象花朵,愛情就是滋潤花朵的雨露,花朵缺乏雨露的滋潤,會逐漸枯萎。女性失去愛情的眷顧,也會自怨自艾的黯然無光。漫漫長夜、灼灼明月,幽幽深宮,莊妃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更鼓聲聲,更覺夜長,回憶燕爾新婚時的纏綿笑語,彷彿就在眼前。她在心靈深處輕輕地呼喚皇太極的名字,也只能平添幾分悽苦。那種孤單、寂寞、蒼涼、悽清、無助和難以言宣的心情、刻骨銘心的相思,讓莊妃柔腸寸斷。她想起了家鄉流傳的情歌:

日落西山一點紅,

西遼河裡九條龍,

烏龍翻身連夜雨,

妹妹翻身想老公。‘

春宵難耐,她讓侍女蘇麻喇姑取來古箏,彈奏起李冶的《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相思和牙痛一樣,雖然要不了命,可是發作起來,還真讓人難受。

相思是痛苦的,有時也是甜蜜的。勞碌一天的皇太極正在宮內散步,深夜如泣如訴的琴聲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共鳴,他尋聲來到了永福宮。這一夜,他就住杓了永福宮。皇太極顛鸞倒鳳,莊妃如飢似渴。男貪女愛,艮宵苦短。

崇德二年067年〉,布木布泰再次懷孕。此時的莊妃為扭轉被動局面,絞盡腦汁,進行了一番精心策劃:她將珍珠寶石藏系紗裙內,漫步於宮庭中。珠寶在宮燈照耀下熠熠發光,宮女們見身懷六甲的莊妃身上有吉祥光環纏繞、驚異不己,互相轉告,越傳越神,很快傳至了皇太極的耳中。

崇德三年正月,皇太極專為此事來看望即將臨盆的莊妃。對皇太極的關懷,莊妃感激不已。莊妃又急中生智,編織一段夢中神話,說有一神人抱一男孩交給她。此事可顯露莊妃的膽識,如果生女孩,也沒有欺君之罪,因為是說夢。如果生皇子,這個編造的夢作用就大了。事又湊巧,第二天莊妃臨產,果真生下一男孩,即福臨。《清史稿》特記此事,“母孝莊文皇後方娠,紅光繞身,盤旋如龍形,誕之前夕,夢神人抱子納後懷曰:此統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語太宗,太宗甚喜曰廣奇祥也,生子必建大業’。翌日上生,紅光燭宮中,香氣經日不散”。

此時的莊妃芳年二十五歲,她智編“子受於天”的神話,這在“君權神授”觀念統治人們思想的時代,孝莊編造的“故事”,對於提高自身地位和所生皇子的地位無疑會產生重要作用。其玉手蔽日的智謀已在眾嬪妃之上。

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多為“五宮”外的妃子所生。豪格雖為長子,但他卻是“五宮”之外的元妃所生,地位不及“五宮”所生之子。而皇后沒有生皇子,僅生三女。“五宮”四個妃子僅生出三個皇子,即八子、九子、十五子,莊妃姐姐海蘭珠宸妃所生的皇八子七個月時夭折,莊妃所生的福臨為皇九子。母以子貴,況且莊妃背後有強大的永福言蒙古貴族支援,數萬名科爾沁蒙古騎兵正在沙場上為清廷衝鋒陷陣,斬關奪隘,莊妃在宮中的地位自然又是十分顯貴了。

福臨降生時,正值宸妃海蘭珠生的皇八子剛剛夭折三天,哀痛之中的皇太極精神上得到了一些安慰,從此,對莊妃更是寵愛有加。除經常臨幸永福宮,還就一些軍國大事向莊妃求謀問計。莊妃非常細膩,就是皇太極不到永福宮來,她在擁衾就寢時,仍要多情地挪勻出一半被,時刻等待皇太極的到來。皇太極每每見此情景,都心花怒放,笑意寫在臉上。望著那玉肌花貌、有美皆備、風韻萬種、光豔照人的莊妃,皇太極春qing更烈,盡情尋歡,恣意不休,夜深情更濃,濃得都有點化不開。

這時的莊妃,雖然還是“妃”,“五宮”排位在“皇后”之後。但她在皇太極心中的位置,卻比姑姑孝端文皇后還重要了。這裡故然有她比姑姑孝端之皇后年輕的緣故,更主要的是她的聰敏。(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