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蒙古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野支黃幄,長筵藉軟莎。

恩膏宣塞下,部落到山阿。

法酒沾人醉,椎牛饗眾多。

提攜皆婦稚,千帳動歡歌。

宴會期間,還舉行了詐馬(速度賽馬〉、什榜〔演奏蒙古音樂〉、布庫(摔跤比賽〉、教騙(蒙古王公子弟馴三四歲的烈馬〉等四項娛樂活動、近三萬人的歡宴,在科爾沁草原上是盛況空前。當時除科爾沁部的蒙古王公出席了宴請外,奈曼、扎魯特、敖汗等部落的蒙古王公也被請來了一些。這次宴請,是一場“政治宴”,因為當時俄國覬覦蒙古及中國東北地區,康熙透過宴請來聯絡蒙古王公感情,加強邊疆防務,佈置防俄措施。

爾沁左翼中旗呼和格樂嘎查(今屬瑪拉沁蘇木)看望純禧公主及額附般迪。純禧公主是康熙從弟恭親王常寧的長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月下嫁給將軍、功名赫赫的朝廷重臣科爾沁臺吉般迪為妻。純禧公主是由康熙在宮中養大,深受康熙喜愛。康熙駐蹕在公主府,並賜給純禧公主白金綵緞。純禧公主府是清廷撥銀兩專門建造的,四進三組院落組成,佔地一萬多平米。主體建築為正門七間、正殿七間、寢殿七間、膳房八間、正殿、寢殿東西兩側都有陪殿、殿與陪殿由迴廊連線,渾然一體。整個府第氣勢宏偉、蔚為壯觀,內部裝飾也雕鏤精細,雍榮華貴。這樣規模的公主府在內蒙古乃至全國都是不多見的,生動體現了康熙皇帝對下嫁到科爾沁部落的公主的關愛和厚侍。

九月十日,康熙離開了祖母孝莊文皇後的故里科爾沁草原,到了吉林,二十五日到達松花江畔的將軍衙門。望著濤濤江水,又引起了他對祖母的思念,祖母的音容貌又浮現在腦海,特作詩一首,追念祖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曾向慈寧草奏箋,

夜張銀燭大江邊;

從來往事俄追憶,

轉眼光陰十七年。

九月二十九日,康熙駕臨盛京,十月十六日返回北京。這次出巡總共七十六天,在科爾沁就呆了四十多天。

三年後,也就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六月,康熙第二次巡幸科爾沁。七月初二,他在科爾沁左翼中旗額布林昆都侖(現為扎魯特旗境內〉住蹕。康熙的姑姑固倫端敏公主和姑父、第三代達爾罕親王班第在額布林昆都侖和鄂倫哈達河畔兩次盛宴接待了康熙皇帝。固倫端敏公主是清世祖(福臨〉的從弟簡親王濟度的次女,順治十年〔165年)六月生,康熙九年〔1670年)下嫁給第三代達爾罕親王班第。1698年月,班第率領哲裡木盟十個旗的一萬蒙古騎兵參加了圍剿噶爾丹的戰鬥。在巴爾岱哈山麓戰鬥中,誘敵深入,有勇有謀,受到了御駕親征的康熙的讚賞。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二月,康熙第三次到科爾沁草原巡幸。這次距他第二次到科爾沁來僅四年多一點時間。當他來到草原上時,看到茫茫蒼蒼的遼闊牧場,想到與清廷皇室世結姻盟的科爾沁蒙古王公,深感這道“情感長城”比以往歷代統治者用石頭築起的長城要堅固得多。“姻好”鞏固了“盟好”,透過長時間、大範圍的聯姻,科爾沁蒙古王公不僅在政治上、經濟上,而且從血統上、心理上都與滿洲貴族建立了牢固的依從關係,這綿延萬里的北部邊疆,有科爾沁等蒙古皇親的駐牧,組成人為長城、屏藩溯漠是大清江山最安全的屏障。康熙住蹕在韓家莊召見第三代達爾罕親王班第時,不無自豪地說:“本朝不設邊防,蒙古部落為屏藩耳”。康熙對班第執政期間處理旗務的措施十分滿意,賞賜給班第銀兩和鞍馬。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班第病故,康熙親賜祭文,並特派官員到科爾沁達爾罕王府弔唁。

康熙之後,乾隆皇帝也像他的祖父一樣曾到科爾泌草原巡幸,看到水草豐美的科爾沁大草原,乾隆尤感親切,他知道他的身上,流淌著科爾沁蒙古的血;大清朝與科爾沁蒙古血脈相通,骨肉相連。於是,他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讚頌滿蒙聯姻的詩句。

五律

塞牧雖稱遠,

姻盟向最親;

嗣徽彤營著,

綿澤瑪山申。

設侯嚴喧沓,

清塵奉狩巡;

敬誠堪愛處,

未忍視如賓。

乾隆皇帝把與科爾沁蒙古王公的姻親關係視為最親密的國姻,如同一家人一樣。

乾隆這次到科爾沁草原來巡幸,也挑選了幾位寵愛的皇子隨駕。但什麼時間來的、什麼時間走的,哪幾位皇子隨駕,史無確切記載。乾隆帶皇子巡幸草原決不單純是遊樂、度假和省親。他是想借巡幸草原之機讓皇子們走出宮禁,觀察社會,瞭解下情,透過巡幸活動增長皇子們的見識和才幹,磨鍊他們的身心和意志,使皇子們不於安樂、心繫家國,以擔負起治理國家的大任。乾隆的一

首《示七弟及諸皇子》御製詩明確表達了這種良苦用心:

汝曹讀書久,茲命隨時巡。

詎雲事嬉遊,吾意良有因。

祖制不可忘,勉繼在後人。

汝觀此稼穡,勤哉勞萬民。

汝觀彼部落,何以來相親。

乘馬汝安逸,僕役殊苦辛。

深宮汝豐裕,荷屋多窶貧。

見獵可悟學,射鹿應懷仁。

潔話汝其覆,大旨斯略陳。

從乾隆透過巡幸對皇子進行教育的特點看,這種教育不是書齋式的,而是開放式的,它強調親和自然,親身實踐,重視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今天看起來,這仍然不失借鑑意義。(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