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清軍退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感謝書友東京網友的3000幣打賞,感謝書友飄空遊的100幣打賞。求推薦票。另外推薦一本書,《史上最強崇禎》,比較爽的一本皇帝文。)

覺羅巴哈納面色陰晴不定,狠狠空抽了一記馬鞭。

戰況和他預想的很不一樣。

原本他以為有石廷柱的漢軍鑲紅旗在西城牽制,他再派出真滿洲正藍旗勇士攻城,便能一舉拿下北城,從而控制整個德州。

誰曾想城頭的守軍比他想象中頑強的多。

一度滿洲白甲兵甚至都衝上了城頭,本該迎來一場一邊倒的屠殺,結果卻硬生生的被守軍化解,幾十名白甲兵無一倖免!

這太匪夷所思了!

德州城中真的兵力空虛,只有鄉兵、衙役守城嗎?

覺羅巴哈納不這麼認為!

從他們攻城開始,守軍表現的一直很鎮靜從容,應對也都很到位。

這絕不是一些新兵蛋子能夠做到的。

覺羅巴哈納認為德州城中一定有一隻犀利的軍隊!

該死的王鰲永、方大猷!

此刻覺羅巴哈納直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二人生吞活剝了。

若不是這二人扯謊,向攝政王說什麼德州兵力空虛,可一舉破之,攝政王又怎麼會派旗兵前來收取山東。

八旗兵是大清的精銳,滿打滿算一共只有十萬人。

這十萬甲兵死一個少一個,絕對經不起和明軍對耗。

是以攝政王才會定下以綠營兵作先鋒攻掠的策略。

所謂綠營其實就是原本明朝的官軍,投降之後並不打散整編而是直接由原將來統率,替大清賣命。

就拿畿輔、河南的綠營兵來說,攝政王讓他們去山西和李自成部交戰,藉以消耗李自成的實力。

而像收取山東這種‘美差’自然是留給自己人了。

可現在覺羅巴哈納卻發現這絕不是什麼美差,而是一個送命的苦差事。德州城中一定駐紮了精銳兵馬,先是示弱引他們攻城,再藉機消耗折損大清的兵力。

不行,不能再攻下去了。

如今他帶來的滿洲正藍旗兩千餘人,折損已經超過三成,石廷柱那邊的情況可能更差。

他們此來本就準備不充足,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蟻附攻城實在太吃虧了。

保存實力班師回朝,請求攝政王派更多的綠營兵來打頭陣才是最好的選擇。

既已思定覺羅巴哈納便不再猶豫,果斷下令退兵。

“嗚嗚,嗚嗚嗚,嗚嗚!”

聽到號角聲的旗兵們都長松了一口氣,紛紛快速的撤退。

覺羅巴哈納也派人第一時間通知猛攻西城的石廷柱部,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立刻撤離。

八旗士兵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除了在撤退途中有幾十人被流矢所傷,極少有人再受傷陣亡。

覺羅巴哈納和石廷柱把麾下旗兵集合到一起,進行了一番清點後便調頭開拔。原本他們是想把死去旗兵的屍首搶回來的。可德州守軍箭矢充足,強行去搶屍首可能會被集中射擊,風險實在太大。

無奈之下覺羅巴哈納只能放棄這一想法,儘可能的儲存有生力量。

德州,我記住了,用不了多久我便會再殺回來。到了那時必定一舉破城,把城內屠的雞犬不留。

我保證!

覺羅巴哈納在心中暗暗發誓道。

......

......

“韃子退兵了。韃子退兵了!”

城頭的明軍個個歡欣鼓舞,興奮的揮舞著拳頭。

秦拱明卻是面色凝重不發一言。

他能夠理解此刻士兵們的心情。

在普通士兵心目中,八旗士兵不僅兇殘暴虐,更是強悍無比不可戰勝。

如今他們憑藉自己的努力擊退了旗兵,守住了德州城,如何能不喜?

德州大捷,捷報送到朝廷,天子龍顏大悅,將士們理所當然的會受到封賞。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秦拱明卻覺得有些遺憾。

他原本的計劃是讓慶王朱帥欽詐降,這樣等清軍入城的時候發動奇襲全殲之。

可朱帥欽擔心詐降會引起朝廷的猜忌堅決不同意,秦拱明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等著清軍主動來攻城。

他讓士兵們堅壁清野,堅守城中不出,給清軍一種德州兵力空虛的錯覺。這樣清軍勢必會毫不猶豫的攻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秦拱明對守住德州自然是有信心的。但他想做到的不光是守住德州,更是藉此消耗儘可能多的清軍。

八旗精銳的數量有限,死一個少一個,短時間內亦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補充。

如果能夠全殲這五千多兵八旗兵,對清廷來說絕對是個極大的打擊。

但這不是秦拱明一個人能做到的,還需要清軍將領的“配合”。

偏偏覺羅巴哈納十分謹慎,在權衡過後直接選擇了退兵。

如此一來這只清軍還是儲存了不少實力的。

秦拱明麾下的這兩萬人若都是白桿兵等精銳,還可選擇出城追擊。但其麾下大部分都是團練鄉兵,守城還是可以的,與八旗兵野戰基本就是送死。

是以秦拱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覺羅巴哈納和石廷柱率領部眾撤離。

這一仗過後,相信清廷對於山東的虛實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對於山東的重視程度也會隨之提高,難保不會做出兵力調整。

若是其把兵力向東線傾斜,欲求先取山東,那秦拱明和高傑的駐防壓力也會隨之大增。

不過這些都不是需要立刻考慮的問題。眼下剛剛打贏了一場大勝仗,秦拱明要做的就是派人清點斬首清軍士兵的首級數,然後向朝廷報捷。

自三月京師陷落先帝殉國以來,朝廷一直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幾乎每天傳來的都是壞消息。

朝中諸公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其實也是沒底的。這種時候實在是太需要一場大捷來振奮人心了。

德州保衛戰的勝利關乎的不光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會影響整個天下戰局。

此役更是打破了八旗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讓朝廷君臣能夠挺直腰桿跟東虜幹到底。

說到底大明立國三百年,在百姓心目中是毫無疑問的正朔所在。

如今李自成勢頹困守關中,張獻忠龜縮四川一地。也就是南邊的大明朝廷有實力和東虜分庭抗禮。只要朝廷能夠拿出保護子民的決心與實力,民心便會傾向於朝廷並為之所用。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