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民生多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桂王朱由榔最終還是決定移駕桂林。

廣西的軍隊雖然有所折損,但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與之相比,廣東的丁魁楚卻是慘到了極點。

這廝想要浮海出逃,結果被部下出賣。

朱由榔更加慶幸當初做出的決定。要是他和丁魁楚一樣留在廣州怕是現在也已經成了階下之囚。

朝廷的大軍已經控制了廣東、福建,唯獨廣西還沒有拿下。

朱由榔來到桂林就是想要透過鼓舞士氣來拖時間。

只要安南那邊回信他就會毫不猶豫的率部投奔而去。

當然安南那邊也可能會拒絕。如果安南人拒絕朱由榔也想好了退路那就是率部出海去西洋。

西洋有諸多島國,其中有些大明只是知道一個名字,有些甚至是連名字都不知道。

只要逃到那裡去多半就不必擔心追兵趕來。

當然這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朱由榔也不願意去那等化外之地做土人。

“殿下,該用膳了。”

一名小宦官恭敬的問道。

“嗯,拿進來吧。”

也許是因為戰敗心焦吧,朱由榔最近的胃口不算很好,吃什麼都不對味。

不過他也明白有些事情憂心是沒用的,該吃飯還得吃飯。該睡覺還得睡覺。

小宦官提著食盒走進殿內,將菜碟依次拿出擺放在桌案上。

朱由榔粗略掃了一眼,都是些宮廷常見菜餚。

這些菜不能說不精緻,可吃的多了難免生厭。

現如今朱由榔只要一看到這些山珍海味都會覺得噁心。

不過卻有一道菜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菜悶得如同爛泥一般,看色澤也並不光鮮亮麗。可就是飄出一股奇妙的香味,吸引了朱由榔。

“好香啊!”

朱由榔閉著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問道:“這菜叫什麼名字?”

那小宦官連忙恭敬答道:“稟殿下,這道菜叫土豆泥。”

“土豆泥?”

土豆他倒是有聽說過,據說在四川和山東已經推廣,江西、湖廣也有種植。

只是土豆竟然還能做成泥?

他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了一小塊送入口中,只是一瞬間口腔便被濃郁的香味縈繞。

土豆泥入口即化。那種溫熱綿綿的感覺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真香!

“這土豆泥的做法是何人所創?”

“稟殿下,土豆泥做法相傳是從南京那邊傳出的...”

聽到南京二字朱由榔面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南京,又是南京!

他早該想到的。

土豆就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搗鼓出來的。他再搗鼓出土豆泥自然便不稀奇了。

“撤下去,都給本王撤下去!”

朱由榔勃然大怒,一甩袖子斥聲道。

那小宦官連忙把菜碟收好,提著食盒倉皇退下,生怕王爺會遷怒於他。

朱由榔的心情卻是徹底血崩。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他總是生活在朱慈烺的陰影之下。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朱慈烺總會把他比下去。

這不公平!

朱由榔胸口急劇起伏,因為憤怒臉頰漲得通紅。

他發誓一定要把朱慈烺從那把龍椅上拽下來,一定!

...

...

山東,青州府。

府城外搭設了粥棚,接濟從北邊來的災民。

這些災民大多衣衫襤褸,面有菜色。

因為天氣嚴寒被凍得瑟瑟發抖。

青州知府從府庫之中撥出棉衣給災民穿,並設下了這粥棚一日兩次熬粥放鎮。

雖然未必能夠吃飽但至少不會餓死。

粥並不是小米大米粥,而是紅薯包穀面粥。紅薯如今在山東的產量僅次於土豆,是不可多得的高產糧食。

有了紅薯、土豆後山東便再也沒鬧過饑荒。

這些北地的災民大多是從北直隸跑到山東來的。

他們在韃子治下食不果腹受盡欺壓,最終決定逃走。

王師們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不但接納了他們還給他們吃的穿的。

當然有一點必須做到那就是剪掉辮子。

在北直隸的時候,這些災民迫於滿洲人的淫威不得不剃髮易服,留起醜陋的辮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此仁德無比的聖天子並沒有斥責什麼。

在天子眼中這些百姓也是他的子民,只是因為情勢所迫剃髮易服。但其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只要他們心甘情願的剪掉辮子重新蓄髮,換上大明衣冠那就還是大明的百姓。

至於那些綠營兵則是完全兩種概念。

綠營兵本來都是大明的官軍。

滿洲人一來毫不猶豫的跪地祈降,毫無操守可言。

他們被編為綠營後仗著滿洲人撐腰大肆屠殺自己的同胞,簡直是豬狗不如。

這種犯下累累罪行雙手沾滿鮮血的屠夫聖天子絕不會輕易寬恕。

“來來來,排隊了。一人一碗,人人有份,不要急不要擠啊。”

又到了放粥的時間,府衙的衙役扯著嗓子喊道。

相比較於剛開始放粥的時候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有了基本的秩序。

可這些災民們仍然有著一種本能的恐懼。

他們總怕粥會不夠分,吃了這頓沒下頓,故而在排隊時或多或少會有著小動作。

這些小動作衙役們自然看在眼裡。但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他們也多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放粥的時間長了,他們甚至能夠分辨出一些熟悉的面孔。

這些人總會在最合適的時間出現在最合適的位置,從而打上滿滿一碗粥。

打上粥的人便會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一邊對著熱粥吹氣一邊咽著吐沫。

冬天毫無疑問是寒冷的,可這熱粥給了他們希望。

尤其是粥中的紅薯,不是稀得而是實打實的糧食。

這玩意咬上去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蒼天有眼,真的是蒼天有眼啊。

滿洲人待他們如同豬狗一般,他們本以為再也熬不過這個冬天,誰曾想卻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當然除了感謝老天爺以外他們還得感謝大明的皇帝陛下。

若不是他老人家接納自己,他們早就是一具具枯骨了。

這胸襟氣量絕不是韃子可比的。

便是憑著這一點,天命與氣數也該在大明這一邊。

如今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大明王師打回北直隸去,將那些飽受韃子蹂躪的同胞救出苦海。

...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