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京通政使司今日收到一份來自登州的急奏。

按照慣例這種重鎮急奏的優先順序是最高的,會差人立即送往宮中。

通政使司的吏員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將奏疏送到內閣。

內閣收到奏疏之後同樣不敢耽擱,立即差人送到天子寢宮。

朱慈烺今日照例在暖閣之中處理公務,隨侍的小太監恭敬的站在身後。

這個距離不遠不近,天子若是有什麼吩咐他也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便在這時他突然聽到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下意識的扭頭望去。

“登州急奏!”

跑腿的內侍將急奏高高舉過頭頂,用略顯尖細的聲音說道。

隨侍的小太監連忙小跑過去接過奏疏,然後小心翼翼的折了回去。

“陛下,登州來了急奏。”

朱慈烺微微一怔,放下了手中的硃筆。

“念給朕聽。”

能夠在天子駕前隨侍的都是在宮中內書堂讀過書的,識字根本不是問題。

隨侍小太監便將急奏中的內容原原本本念了出來。

朱慈烺聽罷之後良久沒有說話,面色凝重如一潭死水。

那小太監也是膽戰心驚,生怕天子會因為奏疏中的事遷怒於他。

“鄭芝龍通虜...這是坐實了啊。”

朱慈烺長嘆一聲,無奈的搖了搖頭。

登萊水師誤打誤撞截獲了一艘往天津去的運糧船,船上的海寇都是奉了鄭芝龍之命才做這差事的。

而鄭成功恰恰作為登萊水師的一員截獲了這艘船,真是造化弄人啊。

難能可貴的是鄭成功選擇站在了朝廷大義這邊,在登萊巡撫張肯堂彈劾鄭芝龍的奏疏中署了名。

如此一來鄭成功算是家與國之間表明了立場。

可惜現在的鄭成功在鄭氏家族中的地位並不算高,他的表態並不能對鄭家內部造成太大的影響。

朱慈烺要想解決鄭芝龍這個麻煩,還得另想辦法。

他此前已經降旨,命令與福建接壤諸省嚴禁販賣糧食給鄭芝龍。

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鄭芝龍只要想,完全可以從南洋買糧食再運送到天津。

大海茫茫,單純的想靠登萊水師封鎖是不可能的,滿清肯定會得到糧食補給。

只要滿清軍隊有糧食吃他們就不會慌亂,就會繼續在北地留下去。

這似乎是個死局......

朱慈烺只覺得頭疼不已,唯一的辦法似乎是直接犁庭掃穴拿下福建。

沒了老巢,鄭芝龍再想轉運糧食成本就會增加,明軍也更好針對。

看來等到西南平定,福建是要動一動了。

......

......

逃出來了,終於逃出來了。

張定國長出了一口氣。明軍佈下的埋伏十分嚴密,他有無數次認為自己突圍不了了,只想著多拉幾個墊背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不到最後時刻的分兵突圍起到了奇效,真的讓他率部衝了出來。

也不知道文秀那邊怎麼樣了。

雖然張定國對張文秀近來的許多跋扈表現不是很滿意,可二人畢竟是一個陣營的,張定國也不希望看到張文秀有什麼意外。

眼下正是打天下的關鍵時刻,需要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

張定國為了大局著想,還是願意暫且忍一忍張文秀的臭脾氣的。

當然他不會立刻衝殺回去營救張文秀。僅憑他手下這些人不但救不了張文秀,自己也得搭進去。

按照二人突圍之前的約定,不論是誰先衝了出去都要第一時間去收攏潰兵再折返回來營救。

張定國一騎當先,率領親兵沿著原路返回。

見不少大西軍士兵仍在埋頭撿銅錢,張定國直是氣的咬牙。

這些人是沒見過錢嗎,為了點錢連軍紀都不顧了。

難怪他們追擊明軍的過程中,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原來都只顧著撿錢去了。

當然這不是發脾氣的時候,張定國命令親兵將這些散落各處撿錢的士兵收攏整編,然後調轉過頭折殺回去。

他手中的兵馬也有小一萬,還是有信心將張文秀從明軍包圍中解救出來的。

可當他率部殺回時卻發現戰鬥早已經結束,明軍士兵們將大西軍將士的首級斬下挑在竹竿子上示眾。

隔得距離有些遠,張定國看不清楚這其中有沒有張文秀的首級,卻已是怒目圓睜。

他此刻恨不得一聲令下和明軍拼了。

但理智告訴他還是得忍一忍啊。

明軍人數畢竟有優勢,如果是為了救張文秀尚且可以一搏。

但如今張文秀生死未知,他這麼帶著弟兄們衝陣,便有些不值當了。

畢竟這些都是大西軍的精銳啊,如果就這麼都折在了這裡,他怎麼向張獻忠交待?

張定國緊緊攥著馬韁,猶豫了片刻還是撥轉馬頭朝楚雄府的方向而去。

如今昆明顯然是不能再逗留了,還是先退回楚雄府再做計較的好。

......

......

滇北土司一直很關注昆明方面的動靜。

這真是多事之秋啊。

先是元謀土司叛亂,再接著是沙定洲之亂。

緊跟著就連西賊也殺入滇境想要分一杯羹。

整個雲南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似乎現在已經不是黔國公和沙定洲之間的爭端,已經演變成了朝廷和張獻忠之間的對決。

朝廷和張獻忠都想藉著這個機會獲得對雲南的實際控制權。

不論是誰最終勝出,雲南怕是都要有大變了。

張獻忠勝出自不必說,他們肯定會加強對雲南的控制,甚至逐漸的將兵力從四川轉移到雲南來。

如果是朝廷勝出,自然也會插手雲南的具體事務。

要知道此前這些事務都是以黔國公為首的一眾土司處理的。

但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亂子,朝廷完全有理由插手其中。

道理嘛很簡單,你管不好我來替你管。

滇北的土司們一開始曾經公開表示支援沐天波。

但很快他們發現沐天波並沒有實力平定這場叛亂,自己都成為了喪家之犬,需要寄人籬下。

所以他們現在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方向下注。

代表朝廷的秦良玉,或者是張文秀、張定國。

這注下的越早便越有利,若是下的晚了怕是連別人喝剩下的湯湯水水都撈不到了。

......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