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闖南下(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高傑不禁陷入了沉思。

李成棟說的不錯,這種時候一刀把這來使砍了,並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令問題變得愈發複雜。

死無對證從某種程度說明高傑心虛,是在有意掩飾著什麼。

若他心裡沒鬼,為何要急於“殺人滅口”?

高傑明白自己絕不能做這種授人以柄的蠢事,那些自詡為朝廷棟樑的偽君子恨不得高傑犯錯,然後群起而攻之。

卑鄙,無恥,下作。

但這就是讀書人。

仔細分析了一番利弊得失,高傑最終還是決定採納李成棟的建議,把這使者五花大綁,解送去南京。

這樣一來等於高傑把如何處置來使的權力交給了朝廷,交給了天子。若非坦坦蕩蕩,毫無私心,他怎會如此做?

高傑等於把心掏出來給天子看吶。

只希望天子能夠明白他的一番苦心,不要中了東虜的離間之計啊!

......

......

玄武營、勇武營相繼抵達登州駐防,天騎營抵達萊州。

原本兵力空虛的登萊鎮變得兵強馬壯,巡撫張肯堂的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起來。

按照他的要求,不論是步兵、騎兵還是水師都得接受三日一操。

玄武營、勇武營等神策軍完成的很好,新訓練的水師營就要差了許多。

不過張肯堂卻要求他們必須咬牙堅持,有神策軍這個榜樣在,由不得他們偷奸耍滑。

劉三水的心情很不錯。

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大海。

大海比他想象中還要浩瀚,那種吞噬一切的感覺真是叫人心醉。

閒暇的時候劉三水總會和袍澤一起來到海邊踩水,任由海浪拍打在腳面上。

劉三水也見到過登州水城中的海船,想象著乘坐海船揚帆出海的景象。

可惜他隸屬於步兵營,估計很難獲得這樣的機會。

海的那邊是什麼?

聽說從登萊坐船浮海能夠直接到遼東去,當初的東江鎮就是從登萊獲得糧食補給的。

劉三水只希望自己能看到大明水師橫渡大海,去往遼東蕩平東虜的那一刻。

不過眼下,還是完成好訓練要緊。

三日一操對玄武營的將士來說強度並不算大,劉三水適應起來更是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劉三水總會在訓練之餘自己加練,如此一來消耗倒也不小。

比起南京來,登萊的肉產並不豐富,不過勝在海貨充足。

劉三水和一眾袍澤一樣,每頓都能吃到新鮮的魚蝦,這對他們來說是極為幸福的事情。

唯一讓劉三水念念不忘的就是文藝隊。

為此他不惜主動向上官建議,請求在登州也成立專門的文藝隊,排演劇目進行演出。

這個建議一層層的彙報,最終到了巡撫張肯堂那裡。

張肯堂此先從未聽說過文藝隊的事情,但經由幕僚一番解釋也是恍然大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番打聽之下,張肯堂得知如今文藝隊在濟南府已經十分有名,不僅軍營中的士兵,就連尋常百姓也很喜歡觀看他們的表演。

張肯堂還聽幕僚說,如今南京城中也有了類似的表演,主要在酒樓茶館之中。

張肯堂作為一鎮巡撫,政務、軍務自然是需要最緊要考慮的。但文藝隊也不是不能組建。

如果文藝隊的表演能夠舒緩士兵們的壓力,那麼也算是一件好事。

為此張肯堂在全登州範圍內徵集大小官員的意見,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大多數人支援組建文藝隊。

尤其是登州知府袁惟泰,對文藝隊很推崇。

這直接影響了張肯堂的判斷,使其最終決定在登州城內組建文藝隊。

這個工作張肯堂也理所當然的交給袁惟泰去做。一來他想藉著這個機會考察一番袁惟泰的能力,二來這件事也是袁惟泰最積極嘛。

張肯堂初來乍到,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倚重袁惟泰這樣的老手,才能較好的執掌全域性。

而如果事事親為,則會引起下屬的反感,其中學問還是很深的。

......

......

湖廣,武昌。

總兵府內,左良玉愁眉緊鎖。

近來他得到訊息,李自成已經率領主力軍隊撤出關中,經河南一路朝湖廣方向而來。

雖然順軍現在還沒有踏入湖廣的地界,但看這架勢是遲早的事情。

左良玉不得不早作打算。

從順軍行進的方向看,他們最可能先進入湖廣勳陽府。

如今勳陽府也在白旺部的手中,與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連成一片。

李自成胃口絕對不會僅限於此,若是他率部沿江而下,則武昌方面會面臨極大的壓力。

左良玉麾下雖然號稱有八十萬大軍,但實際上也就是二三十萬人。

這二三十萬人中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十餘萬。

除了左良玉親自掌握的中軍四營外,再就是金聲桓、馬進忠等人統率的‘秦兵’。

內心深處,左良玉是極為不想和李自成爆發衝突的。

李自成雖然對著清軍屢戰屢敗,實力卻仍在左良玉部之上。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左良玉深知這點。

要守住武昌則必須守住漢陽,左良玉必須提前調集重兵駐守漢陽。

可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對左良玉來說他之所以能夠封侯,就是因為手中有幾十萬大軍。

若是這幾十萬大軍打沒了,朝廷便可以隨便把他一腳踢開,再換一個人出任總兵。

而如果左良玉率軍撤離,可供選擇的方向就很多了。即可向東進入黃州府,也可以南下江西瑞州。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就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直逼南京。

南京可是金粉膏腴之地,若是能夠率大軍到南京附近就食一定會很暢快。

唯一的問題是,南京是如今的帝都,當今天子聖駕就在這裡。

若是左良玉真打算率軍前往南京,必須要想出一個合適的理由。

清君側似乎是個不錯的理由,不過要清誰呢?

這種事情自然是不能與外人商議的,左良玉除了跟兒子左夢庚提及過,就連何騰蛟都沒有說過。

不到萬不得已,左良玉也不想放棄湖廣這份基業。畢竟湖廣是天下糧倉,掌控了這裡大軍便可以養的人肥馬膘,保持極強的實力。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一袖乾坤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