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水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天的時間,足夠讓人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了。再不願相信現實,可是該來的還是一樣會來。

馮家祖祠,將要遠行的族人,留在家中看家的族人,只要是男丁,這一天全都聚集在了一起。至今,女子還是沒能出現在這種全族的宗族儀式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男人來操持。

十幾個將要遠行的人站在了最前邊,身著硃紅色的衣衫。這些人詩這些日子以來,馮思冀在莊子裡仔細挑選的,願意跟著他一同北上的青壯,沒有太大負擔的族人。

明日,就要出發了,今天,馮家這些將要回家的遊子,聚集在了一起,把自己將要遠行的訊息,告訴自己的祖先。

沐浴,更衣,不論老少,今天全都站在了一起,參加了這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莊嚴地儀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整個馮家的主事人都在這了,作為少族長,馮君巖也被安排在了馮思冀下首的位置,三拜之後,馮思冀開始了整個儀式。儀式是莊嚴的,但是並沒有如馮君巖想象中的那樣有太多的規矩,馮思冀只是前來向祖先陳述一些簡單地事情。

“馮家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思冀今日率族中男兒前來拜祭。先祖庇佑,使我馮氏血脈不斷。當年先祖北來,自關中而始,千萬裡艱苦跋涉,幾經流離,最後才在合浦安家。又經數代先祖創業,百餘年篳路藍縷,我族才有今日蕃息之地,族中也從當初的數人發展到現在的百餘口。當年先祖臨終有言,馮家上下當不忘祖地,不忘諸夏苗裔之身份,有朝一日迴歸祖庭,拜祭於庭前。

思冀身為族長,時刻不敢忘祖宗遺命。賴護蠻將軍信賴,思冀明日就要帶數十族人先行北上,今日特來告知先祖。我等北上生死難料,希望先祖保佑我們,此去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馮思冀帶著全族的老少男兒,對著先人牌位,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然後才站起身來。

“來人,把梯子帶上來。”馮思冀對著後面吩咐了一句。

很快,又有人從外面帶來了梯子。馮思冀接過梯子,小心的架在了祠堂的樑上,讓兩個族人扶住,然後小心的爬上梯子。一邊的馮君巖小心的擋住從樑上掉下來的塵埃,對馮思冀的這個行為很是不解。這麼多年來,祠堂他已經來過成百上千次了,可是並沒有發覺這裡還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很快馮君巖就知道了答案。馮思冀從祠堂的大梁之上取下了一個小小的佈滿塵埃箱子,因為大梁太過粗壯,從地下看去根本就發現不了樑上還藏著這麼個小小的箱子,也不知道這個箱子在樑上放了多久,整個箱子之上都佈滿了灰塵。

馮思冀從梯子上下來,然後小心地把箱子搽乾淨,露出了箱子烏黑的本來面目。箱子不知是什麼物質製成的,儘管拿下來時就已經滿是塵埃,可是搽乾淨之後並沒有顯得腐朽,整個箱子完好無損的被一把小小的鎖給鎖著。

也許是因為放得太久了,銅製的小鎖上已經有了不少的青色,馮思冀從懷裡拿出一把鑰匙,小心翼翼插進鎖孔,慢慢的把鎖卸下,緩緩地開啟箱子,露出了箱子裡的廬山真面目。

看著這個箱子被忠實的程度,馮君巖以為這箱子裡邊是裝著的就算不是什麼金銀珠寶,也應該是什麼有象徵意義的物件,比如說“不死藥”什麼的。可是當馮思冀把箱子開啟之後,看到的結果卻是讓他大失所望。

箱子開啟之後,首先出現在人眼裡的是一層硃紅色的綢緞。馮君巖兩隻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只見馮思冀小心的慢慢開啟外面的綢緞慢慢的開啟,一層一層的把包在外面的綢緞掀開,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既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什麼不死藥,更不是什麼瓊漿玉液,而是一捧在普通再常見不過的黃土。

一捧隨處可見的黃土而已,有必要這麼鄭重其事的保存起來嗎?馮君巖很想問問這麼神聖的儀式裡邊出現這隨處可見的黃泥是什麼意思,不過看著身邊這些一個個神聖肅穆的族人,他還是很識趣的閉上了嘴,看來這不是簡單的泥土。

“當年先祖北來,帶來一捧從關中地上取了一捧黃土,一罐渭河之水,寓意不忘故鄉水土,也希望能把他鄉作故鄉。後來一路遷徙,數次定居,黃土之中也多了紅土,黑土,最後到了合浦就只剩這一捧了。這次北上,我準備把其中的一半故地的土先請回去,剩下的就留在這裡。如果有朝一日,我們都回去了,再把這些全都帶回去不遲。大家以為如何?”馮思冀把其中的一把泥土分開,裝好之後,對著身邊的族人說,眾人聽了馮思冀的話也一個個頷首認同。

馮君巖聽完馮思冀的話,再看馮思冀懷中的泥土,果然不是純淨的黃色,其中還混雜著少數的紅泥和黑泥。黃土是黃土高原黃河流域得來,紅土應該是在吳越之地得來的,可是在黑土難道是燕代之地得來。

馮思冀小心的把黃泥分了兩份,一份用新的綢緞包好,一份裝回了箱子,重新放到了大梁之上。

取了泥之後,一群人又來到了祠堂外的老井旁,同樣是在一番儀式之後,從井裡打了一桶水上來,從裡邊取了一小罐裝了起來。這口老井是第一代人就留下來的,基本上整個族裡的人都會從這裡打水,當年從北邊帶過來的一壺水就倒在了裡面。馮思冀從裡邊取了一小罐的水,與剛才的那培泥土放在了一起,準備第二天帶著這些東西北上了。有始有終,不管是歸家還是離家,總要留點念想。這一壺水,一培泥,就是他們這些人的念想了。

所有的事情結束之後,馮思冀及把馮君巖給叫了出來,當著所有族人的面,安排起了他離家之後的事情。

“各位族老,各位兄弟叔侄,思冀明日就要離家,族中的大小事務就無法管理了,今日趁著族人都在,好讓大家行個見證,今後這族長的位子就交到君兒手裡了。”馮思冀對著族人們作了一個揖,然後把身邊的馮君巖推了出去。

“族長這是何話?此次族長還有族長的青壯北上,最多不過數月時間,如何就讓少族長接了擔子?這般作為是在交代後事耶。”

馮思冀剛說完,平日裡和馮思冀最為合拍的馮思業立即就站了出來。馮思業就是馮兵的父親,上回本來是應該他出征的,不過因為馮兵一直要求上前線,所以他就留在了莊內。各莊要求的青壯都是有數的,一般都是按戶排序,上次其實並沒有輪到他們,不過作為馮思冀在族內的助力,一般馮思冀出征馮思業家總會有個人隨行。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跟著北上,而是被馮思冀給留了下來,準備給馮君巖做一個臂力。往日裡馮思業說話最是直接,現在見馮思冀想交代後事一樣準備把族長的位子交出來,當即就不高興了。

“子仲你這是什麼話,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此次北上生死未卜,這些不過是應有之意,憑地你最多事情,偏生說甚後事,汝欲咒我等死耶。”

馮思冀聽了這話,當即就滿頭黑線。自己只是想要安排好事情,這家話居然烏鴉嘴,要不是看在他是一番好意的份上,馮思冀真想上去給他兩巴掌。見得馮思冀這麼說話,馮思業也不再說話,不過退回去的他還是一臉的不高興,很顯然他認為馮思冀才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

“阿父,這事情如何使得。”馮君巖根本沒想到馮思冀會直接把他給推出來,還直接就宣佈讓他繼承這族長之位。雖然他也曾經想象過有一天繼承族長位子的樣子,可是他根本就沒想過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馮思冀明日就要北上了,現在把族長位子交到他的手裡,代表著他自己也沒信心能平安回來。這種情況之下馮君巖那裡還有心情接受這個族長的位子。

“如何使不得?你作為少族長這麼多年了,這個位子遲早也要交到你的手裡。明日阿父就要離家,這次離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國不可一日無君,族中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所以把位子交到你手裡,阿父也能安心些,這樣對族長也有好處,省的日後麻煩。”馮思冀雙手搭在馮君巖肩上,小聲的安慰。

“阿父,可孩兒才十四歲,如何能擔得起這麼重的擔子。”馮君巖一想起整個族裡的擔子就要交到自己手裡,腦子裡一陣發麻。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這麼快就接受這麼重的擔子。

“如何不能?當年阿父接過你阿爺擔子的時候也不過十六歲,現在還不是好好的。這次林邑之戰,你的表現阿父都看在眼裡,還有你帶回來的數十女子,現在你不是一樣處理的很好嗎?阿父相信你一定能夠做的很好的。再說,就算你做不了,還有族中各位族老看著,難道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馮思冀看著洩氣的馮君巖很是不滿。

“我當然有信心。”馮君巖很想說我沒有信心,可是看著馮思冀那逼人的眼神還是弱弱的表了一下決心。

“這就對了,男子漢大丈夫怎能沒有信心。阿父雖然不在你身邊,可是整個族裡的族人都會幫助你的,你們說是也不是。”馮思冀轉過頭來,問周圍的馮家人說。

“不錯,我們都會幫助少族長的。”

“對,誰敢不聽少族長的話,就是跟我過不起,以一定要他好看。”

“少族長,讓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我一定支援少族長。”

聽得周圍這些一個個的支援聲,馮君巖對自己也提起了一點信心。

“此次兒郎們北上,是為了完成先人留下的心願。族長既然決定把族長的位子交到少族長手裡,我們當然沒有意見。”馮思業退回去之後,立馬另一個人就站了出來。馮君巖一看來人,原來是平日裡跟馮思冀並不太對付的馮思青。馮思冀是族長,馮君巖是少族長,族長不在少族長接替族長的位子,沒人可以說什麼。不過很顯然馮思青並沒有準備這麼容易就接受這個事情。

“只是為了整個家族的利益,有些事情我不得不提出來。”馮思青站了出來,看了一眼馮君巖,然後向著眾人行了一個禮,轉過身子對馮思冀說。

“哦,不知子仁你有何話說。”馮思冀和馮思青是同輩人,不過兩個人自小就不怎麼對付,雖然馮思冀是族長,但是馮思青對他並不是怎麼服氣,現在見馮思青站了出來馮思冀也並沒有感到意外。

“並非思青對族長有意見,也不是對少族長不滿,只是為了整個家族的利益,有些話我得不說。”馮思青站了出來,看了眾人一圈,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開了口。

“族長這次離家太過急促,匆匆把族長之位交到少族長手裡,少族長雖然聰慧,然而終究不過十四,並沒有過處理家族事務的經驗,一下子把整個家族的擔子交到少族長身上,如何能讓人放心。若是出了事情該如何是好。”正如馮思冀所想的那樣,馮思青開始發難了。而馮思青這話一出口,在座的族人也紛紛覺得有理。

“那不知子仁你有什麼好辦法?”馮思冀沒想到馮思青會抓住馮君巖的年紀不放,不過馮思青說的確實是事實,見族人們都贊同馮思青說的話,馮思冀只能順著馮思青的話來說。

“既然族長這麼說,那思青就放肆了。思青以為,不若先請族中有經驗的族老先代少族長管理族中事物,等過幾年少族長年長了些再把族中事物交到少族長手中。”馮思青很快就說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辦法。

讓族中長老現行代管?在座的人聽了馮思青的話,一個個泛起了小心思。特別是那些留守的族人,雖然沒有直接出聲同意馮思青的建議,心裡邊也是多了一些想法。當年馮思冀之所以能十六歲直接繼承族長的位子,那是因為那時候站在馮思冀這邊的力量太過強大,沒有人能有異議罷了。再加上那時候馮家風雨飄搖眾人團結一致對外,也沒有人有異心,現在聽得馮思青這麼一說,感覺要是能有機會體驗一下做族長滋味也不錯啊。明天馮思冀就要離開了,族裡邊族長的勢力大減,雖然馮思冀身上有個軍候的位置,但是誰都知道此次馮思冀北上凶多吉少,就算是他能回來,我也是為了家族好,誰能說什麼。一時間在座的人很快就分成了兩部分。

“馮思青,你什麼意思?父子相承,祖宗之法,怎能隨便交到他人手中。什麼叫替少族長先代管幾年,你是咒族長還不來了嗎?還有,你認為少族長那裡比不上你,需要你來替他管理家族。”馮思青的話剛說完,馮思業再一次站了出了,直接指著馮思青就罵。要知道這時候直呼別人的姓名是很失禮的,由此可見馮思業心裡頭的憤怒。

馮思青聽得馮思業的話也覺得自己有點口不擇言,不過他並沒有認錯。

“子仲誤會我了,此次族人北上是帶著眾人希望,我就是在狼心狗肺也不能盼著自家兄弟去死啊。只是路途千里,戰事多變,族長他們的歸期沒法判斷,所以舉個例子而已,子仲你多想了。至於少族長,我自是不懷疑少族長的學識的,而且這族老人選自有大家推薦,我如何能替族人選擇。”可惜馮思業聽了馮思青的話直接一甩頭,看也不看他一眼。

“好了,好了,此事既然大家都有意見,不若聽我一言,取個折中的辦法如何。”馮思冀見族人們一下子就分成了兩夥,一時間腦子都大了,只能直接利用自己的權威決定了這件事情。馮思冀已經把話說出來了,這族長的位子肯定就是馮君巖的了。馮思冀又沒有別的兒子,別人想要搶這個位子也沒有辦法。名義這東西雖然沒什麼實際用處,可是若是沒了這東西,名不正言不順,既然這件事已經決定了,族長之位名正言順了,別的事情就都好解決了。

“既然大家都有意見不如先讓君兒先試著管理一段時間,若實在是不合適,在請族中長老代為掌管,等到了合適的年紀在交回他手中。至於君兒的經驗問題,這事情我已經跟阿母商量過,等我走了之後,就讓阿母教導君兒。大家意下如何。”馮思冀這話一說,原本還有這心思的人直接就萎了。很顯然馮思冀是支援馮君巖直接接位子的,現在把李氏拿出來,直接就讓所有人閉上了嘴巴。

當年馮思冀十六歲接了擔子,就是靠著李氏一路支援站穩了腳跟的。馮君巖雖然年少,可是李氏的資歷擺在那裡,沒有人能夠提出意見來。一時間,眾人紛紛同意了這個建議,定下了馮君巖接受族長位子的決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