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穀雨時分(三)
濱城。渤海灣邊上的港口城市。在80年代,那座城市還遠沒有畢文謙上輩子所知曉的成就與地位。
畢文謙看過80年代的中國地圖。考慮到這個經濟特區的成色,如果以申城為南北分野,那麼它必然是在北方沿海;它不適合深入渤海離京城太近,也不可能離膠澳的軍港太近,再往南,沿岸一直到申城,都沒有太好的工業基礎和運輸網絡——與此同時,萬鵬在東北溝通著蘇聯的遠東經濟試驗區,東北的鐵路網是80年代中國最完善的,濱城在這個網路的南端。
這個經濟特區落在濱城,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問題是……
1988年,這是一個春天,究竟是誰在中國的渤海邊畫了一個圈?
黎華?還是會計師?或者,萬鵬?
不同人首倡,不同人推動,不同人首肯,意味著不同的形勢。
“春天的故事啊……今年,特別多。”
感慨了一句,卻見劉甘美並沒有真正明白自己話裡的典故,畢文謙不禁略起了點兒穿越者的孤獨,低頭喝起水來。
“是啊,今年的春天,百舸爭流。”很快,劉甘美也察覺到畢文謙神情不佳,不禁前傾著身子問,“怎麼了,文謙?”
“……沒什麼。劉姐姐,還有什麼事情嗎?”
“事情,當然一直有很多。”
“但不必和我說了,是嗎?”看著劉甘美微笑的臉,畢文謙也無奈地笑了一下,“那,接下來幾天,你有空嗎?”
“我?接下來,我會非常忙,忙到什麼程度,忙到什麼時候,我也說不準。”
“是嗎?為了劉三劍?”
劉甘美看著畢文謙,流露著溫柔的眼神彷彿看著的不只是畢文謙:“為了你們。”
畢文謙又低下了頭,漸漸把一杯水喝幹。
“……劉姐姐,真的沒有別的事兒的話,那我們就出去吧!你忙,我也不留你。”
劉甘美聞言起身,卻有遲疑了一下:“如果,你的歌已經準備好了,倒有一件事情,也許可以和你提提。”
“說吧!正好,我想休息幾天。”
“那我說了?”見畢文謙點頭,劉甘美又重新坐下,輕輕抿著嘴,終於又開啟了手裡的小本本,翻到一個頁面,“最近幾天,一些教育口的期刊雜志,收到了一些關於當下教育體制的現狀的分析和探討的投稿。如果不聞不問的話,也許會引起行業內的廣泛討論,最遲,從下個月開始就會發酵了。”
教育?不,劉甘美為什麼知道?
畢文謙眯了眯眼睛:“……探討?想要探討什麼?”
劉甘美低頭看著小本本:“討論的論題還不少,比如,教育與商品經濟關係;比如,討論教育與市場機制、競爭機制;比如,教育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比如,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學校創收和學生經商厭學……”
畢文謙揚起了手:“好了,我大概瞭解了。不就是教改嗎?”
“教改?”劉甘美一愣。
“簡稱。教育改革。”
畢文謙隨口解釋了一下,起身給自己續杯了。
作為一個90後的穿越者,畢文謙很難主動想起教改這個詞彙,因為從他出生、入學開始,就一直在教改的風潮之下浸沐,魚不會刻意想到水;但他也不可能對教改這事情沒有些想法,從小到大經歷的教育,以及一直以來關於教育,各個層面打過的嘴仗,更迭過的制度,時不時地就會讓一屆新人斯巴達一回。
毫無疑問,“歷史”上的教改,存在著很多,甚至是數不清的問題。
但是。
又一次坐下,畢文謙仰靠著椅背,綿長地喝了一大口水,望向劉甘美後上方的天花板。
“……劉姐姐,你聽說一本叫做《伍豪之劍》的書嗎?”
“伍豪?”劉甘美睜大了眼睛,手裡的硬殼小本本“砰”地合上了。
“呵呵,我們都知道伍豪,但我現在說的重點,是這本書。”畢文謙用餘光看了看劉甘美,笑了起來,“不,重點也不是這本書,而是這本書的製作——這是我們中國第一本激光照排系統排出來的樣書。從此,我們中國可以告別鉛字印刷了。實現激光照排系統這項發明,領導這個課題的王選先生,將是中國史上或許不太起眼,卻極其厚重的人,就像北宋的畢昇。我以前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社·會主義中國而今的教育制度,其實是配不上社·會主義這個定義的。但這不是前人的錯,也不是當代的錯,被科技水平限制而已。而王選先生從85年起,便實現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化和推廣工作。換句話說,無論是86年將義務教育立法,還是現在有人為教育改革吹風,都是王選先生的成就之後的必然,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這麼說,你也贊同教育改革了?”劉甘美低頭把小本本開啟,翻到了空白頁。
“問題不是改不改革,而是怎麼改革。印刷成本的改變,讓教材的成本和規模上限有了質的變化。而對於教育來說,教師資源決定了上限,教材資源決定了下限。社·會主義中國的教育體制應該是怎樣的藍圖……”畢文謙漸漸平視著劉甘美,看著她胸上的金火鳳凰,“劉姐姐,別記了。這個問題是戰略性的,很大,是決定中國的未來的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也許,我會在歐歌賽之後,回來和黎華慢慢討論。”
劉甘美緩緩抬起頭:“文謙……”
“你不是說有人在吹風嗎?先傾聽別人的見解吧!即使要當程咬金,那首先也應該沉得住氣,不是嗎?”畢文謙站了起來,“好啦!咱們出去吧!考慮到你說你很忙,說不定這次之後,咱們再見面,會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在這兒,我先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了!”
“主要是三劍的囑託,還有粟車的執行。”
劉甘美低頭笑笑,起身替畢文謙開門。
就在她的手搭在門把上時,畢文謙突然在後面問:“對了,劉姐姐,你這身衣服,只有這一套嗎?”
“怎麼,你也想置一身?”劉甘美轉回身笑道,“可惜,只有我和黎副經理一人一套,都是女式的。”
“不,我是說……這鳳凰,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