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明朝的皇帝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天以後,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朱由校照例去乾清宮問安。

這一次,卻意外的得到了泰昌帝的召見。

跟隨前來傳旨小太監的身後,一步步向乾清宮裡邊走去。

龍飛鳳舞的柱子,“金磚”鋪就的地面。一切都在和朱由校腦海中的記憶慢慢對應融合著。

穿過長長的大堂。進入了泰昌帝現在居住的西暖閣。

按照原朱由校記憶中的禮儀對著不遠處的床榻行了禮。

朱由校把頭深深的埋在地上。儘管已經穿越半個多月了,卻是第一次見到皇帝。

皇帝,以前只是在電視上有個大概的影像。但是在現實中,見到一個個真真實實存在的皇帝,朱由校還是非常緊張。即使這個皇帝,只做了一個月。

“由校啊,快快起來。咳咳咳……”剛說了兩句話的朱常洛便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朱由校慢慢站起身來,看向病榻上自己名義上的父親。

記憶中的影像和眼前的這個人慢慢變得清晰起來。比記憶中的樣子瘦了很多,臉色也越加蒼白。

融合了兩個靈魂的朱由校對於眼前的這個人,心情是很複雜的。

從出生到長大,見到這個父親的次數並不多,父愛也並沒有感覺到多少。相反,當自己的生母王才人被對方杖斃的那一刻起,在朱由校年幼的心裡甚至有些恨這個人。

“來來,由校,快到父皇這裡來。”咳嗽過後,朱常洛招呼朱由校過去。

“父皇,您的身體好些了嗎?”朱由校來到榻前,坐在王安搬的墩子上,問道。

朱常洛沉默了,過了好一會才說道。

“由校啊,弟弟妹妹們還小,以後你要照顧好他們。”

“父皇!”聽到這話,朱由校趕忙跪拜在地上。

“快起來,快起來。”朱常洛喘了幾口氣後繼續說道。“朕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

朱常洛苦澀的笑了,神情中充滿了不甘。

“李妃陪了朕十多年,朕想讓她成為皇后。”說完便緊緊的盯著朱由校,這一瞬間,彷彿要把他看透一般。

什麼?

朱常洛的李妃有兩人。為了區分兩人,一個西李,一個東李。西李最受朱常洛喜愛。所以,當聽到要冊立皇后的時候,朱由校自然便知道,說的是西李。

朱由校和一直在一旁木樁子般站立的王安,同時抬起了頭。不可置信的看向了朱常洛。

這是要把萬曆用在你身上方法再在我身上用一遍嗎?您學以致用也不是這麼用的啊,考慮考慮實際情況啊。朱由校對明朝的皇帝算是有個清晰的認知了,別的不行,效仿祖輩的能力是個頂個的強。

開國皇帝朱元璋就不說了,開局一個碗,最後九五之尊,那是真的牛。

輪到朱棣上位時,自己得位不正,為了加強自己的皇權的穩固,在錦衣衛之後又設立了東廠。還懂得槍桿子裡出政權,用赫赫軍威來壓制口服心不服的文官集團。最簡單的例子,其實後幾次北征草原完全是沒必要的,但朱棣還是毅然決然地要打。

仁宗不說了,在位時間太短。宣宗繼位之初便武力解決了漢王叛亂。有時候朱由校不得不懷疑,朱棣留下漢王的目的就是給仁宗磨刀的,他瞭解自己的兒子朱高熾,漢王就算敗了,也不會有生命之危。結果仁宗在位時間太短,碰到了宣宗這個愣頭小子,直接把自己二叔給燒烤了。

英宗登基的時候還是個小孩子,國家政務完全交到了內閣手裡。也是在英宗登基到親政這段時間裡,文官勢力得到了壯大,有了這段時間的積累,最後才有了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迅速凌駕於武將集團的結果。

等英宗親政之後,發現自己再也不能如祖輩們那般乾綱獨斷了。於是學習祖輩,大肆任用太監,於是王振出現了。宣揚赫赫軍威,於是土木堡之變徹底宣告了他在這場爭鬥中的失敗。

憲宗,孝宗登基時已經是成年人了,基本還能保持一些原有皇權的樣子。等武宗登基的時候,年齡小,平時又貪玩,根本沒有怎麼學習過什麼帝王之道。

繼續學習祖輩,任用宦官,於是以劉謹為首的八虎出現了。宣揚赫赫軍威,偷跑著也要去搞個應州大捷出來,結果文官們不認,也是鬱悶。又等來了寧王叛亂,高高興興的御駕親征了,結果到了地方一看,已經被王陽明平定了,更鬱悶。

接下來就不得不說一下世宗是真的牛了。藩王入京稱帝,當時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毫無根基。結果一沒靠宦官,二沒靠軍威,完全權謀之道,牢牢掌握著帝國最高權柄。

等到萬曆開始親政之後,文官集團經過張居正再一次擴張,已經更加龐大。萬曆拋棄了之前用宦官和軍威的方法,開始學習自己的爺爺。搞了一個國本之爭,可惜他沒有嘉靖的權謀手段,文官也學聰明了,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輪到泰昌登基後,雖然還不到一個月的皇帝,結果回手就把萬曆對他的那一套用在了朱由校身上。朱由校此時除了震驚就是無語。

“請父皇遮蔽左右。”震驚過後,朱由校說道。

“你們都下去吧。”朱常洛沒有反對,對周圍說道。看到王安依然立在哪裡,說道,“你也下去。”

王安看了一眼朱由校後,答應一聲,也退了出去。

此時此刻,整個暖閣裡,只剩下了朱常洛和朱由校父子倆。

朱常洛沒有因為朱由校的無禮而感到不滿,相反,只有深深的慈愛和欣慰的笑容。

“由校,你長大了。”

嗯?朱由校有些詫異。

朱常洛自顧自的說著。此刻,他顯得格外平易近人。完全沒有一絲皇帝的威嚴,更多的是一個在追憶自己過去的老人。

“不輕信於任何一人,這是做為一個皇帝本該有的素質。這些,朕當了皇帝才慢慢有所體悟。可惜,朕的身體不行了。”

“由校,你能現在便明白這一點,你比朕強。定可為我大明中興之主。”

朱由校趕忙再次跪拜在地上,哽咽的說道。

“父皇春秋鼎盛,只需稍加調養,便可康復。這幾千萬臣民盼父皇猶如嬰兒盼父慈母愛,盼望父皇中興我大明。”

此時的朱由校不由得悲從心來,儘管有著後世來的另一半靈魂,儘管朱常洛這個父親做的不怎麼稱職。

這或許就是血濃於水吧。

一個即將離世的父親,把他僅有的一些做帝王的心得,毫無保留的講給自己的兒子聽。這一聲聲,又怎會讓人能夠無動於衷?

“朕一直覺得你性格軟弱。朕走後怕你沒人照顧,受了欺負……”

說到這裡,地上的朱由校已經泣不成聲。

朱常洛繼續說道。

“現在看來,是不用了。”想了想後還是覺得不妥,又說道,“李妃身邊有個下人名叫李進忠,機靈懂事,就讓他在你身邊聽事吧。”

李進忠?這不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九千歲’魏忠賢嘛。不會只是同名吧?

朱由校,有些恍惚,這是一個大殺器啊。

“兒臣定不忘父皇重託。孝敬長輩,兄友弟恭,善待百姓,中興我大明!”

“好,好,好。”朱常洛連說了三聲好,本就性格軟弱的他,此刻也不禁流出淚來。

朱由校明白朱常洛的意思。不放心自己是一方面,也同樣擔心自己走後,李選侍會過的不好,有這麼個原先李選侍身邊的人在皇帝身邊當差,關鍵時刻好歹念著點香火情,也多了一份保證不是。

看到朱由校答應了後,朱常洛放心了下來。

“吾兒快快起來。今日朕詔了內閣六部商議機要,馬上他們就要到了。你就留下來觀摩一番吧。”

朱由校謝恩之後,剛剛坐在墩子上不久,果然聽到門外的小太監進來通稟,內閣以及六部諸位大臣已在門外候著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