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悔得腸子都青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牛牛娘這話,元漣漪和蘇三郎都十分詫異,沒想到這個婦人的臉皮竟然這麼厚,

昨天連夜把穎寶送回來還給她們,現在竟然又要來問他們,穎寶願不願意待在他們家,

當他們家的穎寶是招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嗎?

夫妻倆臉色當下就冷了下來,語氣不善的道:“牛牛娘,你昨夜把我們家穎寶當瘟神一樣還回來給我們,現在又想來問她要不要去你家,你覺得我們會同意嗎?”

元漣漪硬著聲道:“即便是穎寶答應,我也絕不會再考慮讓她去你家。”

“不是,”牛牛娘連忙辯解:“昨夜穎寶不是說喜歡我們家嗎?我這是怕你們一家人無法團聚,所以才讓她趕緊回來陪你們一晚上,今天她就可以和我們回家,也省得你們思念兒女了。”

“呵!”蘇三郎冷笑:“這話你說出來你自己信嗎?你拿我們當傻子呢?”

牛牛娘見自己的狡辯無法騙過他們,當下就不敢再看他們。

站在她後面的牛牛爹更是無地自容。

幾個孩子也是一副著急的要哭的樣子,但都懂事的知道,是自家孃親昨天晚上幹了件讓人無法原諒的事,因此也不敢吭聲多說什麼。

牛牛娘心裡懊悔,昨天她怎麼就那麼糊塗,明明都病得那麼厲害了,居然還強撐著把穎寶送回來,她就忍一個晚上又怎麼了呢?

眼看把穎寶接回家無望,牛牛爹只好上前來道歉:

“穎寶爹,穎寶娘,我對不起你們,我是真心想要對穎寶好,想讓她做我女兒,

可無奈有這麼個敗家媳婦兒,竟然瞞著我,昨天晚上偷偷把穎寶還給你們,現在我們也沒臉再請你們答應讓穎寶做我的女兒了,只希望你們一路都能好吧!”

說著,轉身從大兒子的手裡拿了一筐雞蛋,遞到元漣漪和蘇三郎面前:

“這是你們家穎寶在我們家住了一晚上後,我們家雞下的蛋,我讓大兒子全都撿起來了,祝願你們能夠平安到達流放之地,在那個地方也可以好好生存。”

“穎寶,我不捨得你走,你留下來當我家妹妹好不好?”牛牛淚眼婆娑,不捨得走到穎寶跟前,想要拉她的手。

他的三個哥哥也滿臉不捨得圍了過來。“穎寶,我們也舍不得你……”

幾個男孩的靠近,卻被元漣漪有意無意的擋住了。

穎寶站在自家孃親身後,看出小腦袋搖了搖,故意童言無忌的說道:

“嬸嬸昨天晚上送我回來的時候,我都不想回來的,就想住在你們家,想跟叔叔還有哥哥你們住在一起,可是嬸嬸還是不願讓我去你們家,所以我還是不去了吧!”

聽到穎寶這話,牛牛爹和牛牛幾兄弟對牛牛娘越發的懊惱和埋怨,他們就差一點點,就能得到穎寶做他們的家人了啊!

牛牛娘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流放隊伍開始上路,穎寶回頭看了一下,見牛牛爹正指著牛牛娘的鼻子罵罵咧咧。

牛牛和幾個哥哥也站在自家爹爹的身邊,衝自家孃親抱怨。

牛牛娘則是低著頭,一副懊悔莫及的模樣。

穎寶忍不住笑了一下。

這件事情蘇家的其他人並不知曉,只當牛牛家人來找穎寶,是因為喜歡她,畢竟來找穎寶的村民很多。

走的時候,村民們又送來了不少好東西給蘇家,確切的來說是送給穎寶。

村裡人的傳話速度很快,他們全村人很快就聽說了,穎寶昨日去了牛牛家住一晚上,牛牛家的雞就全部下蛋,還多了一倍的小雞仔,當下就確定穎寶是福寶寶沒錯,也更加確定他們村的那一股泉水就是銀寶帶來的,一個個便都想要拿禮物來給穎寶以示感謝。

村裡的能工巧匠也開始著手給穎寶雕刻塑像,安放在泉水溝旁。

下寨村離縣城不遠,走幾里路就到了。

張老大原本已經想好了,只需要進城給本地縣令彙報登記一下,拿到通關文牒和下一段路的公費就走。

卻發現,原本已經告別的下寨村民,竟然也跟著他們一同走向縣城。

流放隊伍的人們也不覺得奇怪,昨天晚上在和這些村民們聊天的時候,就聊到了今天這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是縣城裡來了一個老道士,能呼風喚雨,但是需要他們餘姚縣以及周邊的管轄村鎮都拿出足夠的銀兩給他,以示求雨的誠意,他才能夠幫忙,為他們餘姚縣呼風喚雨。

因此,在走向他們縣城的路上,一群流放犯人也沒有很無聊,一邊跟著村裡的百姓談天說地,一邊走向縣城。

越靠近縣城,人就越來越多。

都是從周邊鄉鎮趕過來的人們。

他們碰到上寨的村民,卻都是女人。

下寨的村民都覺得奇怪,忍不住問道:“你們上寨怎麼讓你們女人來做這些求雨的事呢?”

那些女人見是下寨的村民,愛搭不理的懟了他們一句:“關你們什麼事!”

其他村的人來對下寨的村民們說:“他們村的男人一夜之間全都成了糟老頭子似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比女人還柔弱!”

聽到這個答案,下寨的村民頓時又驚又奇。

原本他們還在擔心他們村有水,向來愛欺負他們的上寨村民,肯定會來他們村搶水喝。

當天晚上都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沒想到這會兒上寨的男丁都成了這般不堪的模樣,那他們還有什麼懼怕的?

當下在心裡偷偷的暗喜,面上也不敢動聲色。

離縣城越近,人就會聚得越來越多,全都是從周邊鄉村趕過來的村民。

人人懷裡都揣著銀子,想要進城拿去進獻給那個老道士,希望他能為縣城求來雨水,讓他們的莊家可以救活過來。

現在的村民雖說現在已經有泉水,可以維持日常的飲用,但種菜澆田都需要水,不可能只靠著那一口泉,自然也是盼著天上能下雨的。

因此也揣了銀子,再一次回到縣城。

到達縣城的時候,只見裡面人滿為患。

兩邊的酒樓樓上,也都擠滿了人。

只見一個老道士站在一座搭好的臺上,周圍密密麻麻的百姓在旁邊看著,誰也不敢出聲打擾老道士唸誦經文與上天溝通。

流放隊伍也擠在人群中,想要找到縣令大人。

卻見縣令大人正坐在臺上的一處最佳位置,觀看著臺上的老道士為他們餘姚縣求雨。

因為人多擠不進去,他們只好喊叫出聲,讓縣令大人注意到他們,誰的話才剛出口,他們一行流放隊伍就被一群官兵給圍了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