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邏些之戰(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鐵血軍將士的士氣是最為關鍵的,按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之中作戰,將士必定會有一些恐懼的心理,特別是高原的空曠,千里沒有人煙的境況,更會讓將士產生孤獨的感受,應該將士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心理,不過隨著戰鬥的深入和作戰的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大部分將士都適應了在高原作戰的氛圍,加之高馳邦、朱溫和秦二黑等將軍,也是和他們一同作戰,一同衝鋒廝殺,甚至是在戰鬥之中率先衝鋒,諸多不適應的心理也就煙消雲散。:::' ..

大行臺府推行的諸多辦法,對於將士能夠很快適應高原作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的每一個鐵血軍將士,都記住了三,第一是每日裡必定要喝足量的水,飲用酥油茶,第二是吃下大量的蔬菜和牛肉,第三是注意按照氣候的變化,隨時加減衣服。

做到了這些,鐵血軍將士完全適應了高原的氣候,大軍宿營是最好解決的問題,不存在搭建房屋,到任何的地方,都是搭建帳篷,倒也顯得方便,再來到吐蕃之後,諸多的將士基本就沒有看見什麼房屋,偶爾能夠見到的吐蕃平民,也是搭建的帳篷。

八月初五的總攻命令,已經提前下達了,諸多的將士開始做準備。

語言不通是將士面臨的最大問題,嚴格起來,吐蕃語言他們一個字都聽不懂,儘管在松洲的時候,學習了一些簡單的語言,可真正來到吐蕃之後,人家快速的話,他們根本就聽不懂,不過聽不懂無所謂,因為將士能夠看見一些事情。

鐵血軍將士並非嗜殺,但是看見吐蕃貴族做的一些事情。他們根本忍不住,在聿齎城、波窩、墨脫、洛窩、達孜等地,他們追殺貴族的時候,時常能夠看見貴族的房屋或者帳篷的周圍,陳列著一些奴隸的人皮,甚至有被直接剖腹取出來的孩子,這些孩子都是奴隸懷的孩子,吐蕃貴族以這樣的方式來展示自身的權力和威嚴,要知道鐵血軍將士,絕大部分都是苦出身。看見這樣的情形,肯定是忍不住的,下手也就毫不留情了。

吐蕃奴隸地位之卑賤,讓鐵血軍想不到,鐵血軍將士之中,有不少曾經是流民,因為活不下去了,所以造反,可是看見了吐蕃奴隸的地位。他們都感覺到自己當初造反,在吐蕃這個地方,是不是有些不過去了。

同仇敵愾是最能夠激發將士鬥志的,特別是在征伐廝殺的過程之中。能夠體現出來一種解放者的心態,能夠讓吐蕃奴隸直起腰來,這就是巨大的士氣,鐵血軍將士有了這樣的士氣。就能夠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對於即將到來的總攻,所有將士都是心潮澎湃的,他們需要做的準備。就是好好的歇息,養精蓄銳,等待廝殺真正開始的時候,給與吐蕃軍隊毀滅性的打擊。

拉薩王、阿里王和亞澤王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只不過他們的準備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或者是有些可笑的,法師開始擺設起來祭臺,保佑邏些,保佑布達拉宮,集聚在邏些的三萬多軍士,在法師的帶領下,做著簡單的禱告,期盼神靈護衛。

因為民族風俗的不同,吐蕃貴族和軍隊是非常看重這種祈禱的,不能夠祈禱沒有任何的作用,畢竟軍士透過禱告,得到了神靈的護佑,能夠激發出來不一般的戰鬥力,在廝殺中一往無前,只知道往前衝,不知道什麼是後退和撤退。

拉薩王等吐蕃最大的貴族,此刻也是虔誠無比的,他們走出了布達拉宮,來到了軍隊之中,接受法師的祈福和禱告,應該他們做出來這樣的舉措,在諸多軍士看起來是非常不簡單的,吐蕃軍隊的組成人員,主要就是奴隸,畢竟吐蕃是奴隸制社會,人口對於他們來,特別的重要,這些奴隸能夠見到處於端的拉薩王、阿里王和亞澤王,激動之情是溢於言表的,能夠看到這些大貴族,就是他們一輩子都不能夠忘記的事情了。

不過並非所有軍士都是這樣。

吐蕃因為是奴隸制社會,人口的多少就是貴族實力的標誌,吐蕃的氣候惡劣,人口的存活率很,人口繁衍的速度也是很慢的,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吐蕃大貴族為了壯大自身的實力,開始進攻隴右道和西川等地,劫掠漢人,成為自己的奴隸,這種情形,從安史之亂開始,一直延續到至今,所以在吐蕃的漢人也是不少的,只不過漢人的地位非常的低賤,甚至比不上吐蕃的奴隸,因為他們是被搶來的,當然也有一些有文化的漢人,被劫掠到吐蕃之後,展現出來自身的能力,成為吐蕃大貴族的座上客,可惜此次大唐軍隊進攻吐蕃,所有漢人的幕僚都被認為是不能夠信任的。

其實這些軍士,內心渴望大唐軍隊取得勝利,那樣他們有可能回到故鄉去,至少不再成為奴隸,能夠有人身自由。

吐蕃也曾經遭遇到漢人的造反,可漢人的造反因為孤立無援,全部都失敗了。

此次大唐軍隊的強盛攻勢,讓吐蕃軍隊之中的漢人,以及漢人奴隸看到了希望,他們很清楚,若是大唐軍隊徹底打敗和剿滅吐蕃的軍隊,吐蕃就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八月初一,距離最後決戰還有四天時間的時候,突然有吐蕃軍隊的軍士來到達孜投降。

投降的軍士有十人,神情緊張又興奮,要不是這些軍士開口話,鐵血軍將士幾乎以為他們就是吐蕃人,這些投降的軍士,很快被帶到了高馳邦的面前。

見到高馳邦之後,十人全部都跪下了,全部開始痛哭流涕。

好不容易等到眾人安靜下來,高馳邦和顏悅色的開口話了,當然是詢問相關的情況。

投降的軍士之中,一人開口話了,他們都是西川松州一帶的漢人,被劫掠到了吐蕃,成為了奴隸,受盡了侮辱,此次見到大唐軍隊,猶如見到了親人。

高馳邦的神色出現了變化,他想到了李儒沛來信之中提到的被劫掠到吐蕃的漢人,這些人必須要籠絡,他們將來就是鐵血軍最大的依靠,當然李儒沛還在來信之中了,啟用這些漢人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要最大限度化解他們內心之中的仇恨,不能夠讓他們在得到解放之後,大肆殺戮,這樣對於穩定吐蕃的局面是不利的。

等到這名軍士完之後,高馳邦開口詢問了,主要是兩個方面,其一是駐守邏些的吐蕃軍隊,正在做什麼準備,其二是吐蕃軍隊之中,有多少的漢人,還有流落在吐蕃各地被劫掠的漢人,到底有多少人。

這名軍士迅速開口回答了,是吐蕃的軍隊之中,有五千多漢人,這些漢人地位卑賤,沒有絲毫的自由,他們能夠偷偷的逃出來,還是因為上面的軍官是一名漢人,派出他們出來偵查巡邏,所以才有機會跑過來的,若是這樣的行徑被吐蕃貴族知道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漢人要受到牽連,更不知道有多少的漢人要被殺死。

至於劫掠到吐蕃的漢人究竟有多少,這麼軍士不是特別的清楚,可他知道,不少的漢人因為不適應吐蕃的氣候,死亡的很多,能夠支撐下來的,也是苟活一日是一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馳邦覺得奇怪,為什麼鐵血軍一直都到打到邏些了,都沒有發現什麼漢人,這名軍士再次開口,是因為大唐軍隊前來,漢人基本都被限制了自由,至於聿齎城一帶,本來就沒有多少的漢人,因為那裡距離西川的距離近,吐蕃貴族害怕漢人逃走,將漢人基本都轉移到了邏些以西的地方,這一次因為邏些遭遇進攻,吐蕃軍隊遭遇沉重打擊,迫不得已才讓被劫掠的漢人加入到軍隊之中的。

得知吐蕃軍隊之中,有五千多漢人,高馳邦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安撫了這些投降的漢人之後,告訴他們,目前不能夠留在達孜,必須要回到邏些去,不能夠讓拉薩王等人發現任何的問題,免得其他的漢人遭遇到牽連,鐵血軍剿滅吐蕃軍隊之後,還要依靠他們來建設和管理這個地方,大唐將在吐蕃設立府州縣,按照管理內地的辦法來管轄這裡。

十名投降的軍士,被記錄下來了名字,包括老家在什麼地方等等,在軍營之中吃過飯之後,連夜返回了邏些。

這些投降的漢人離開之後,朱溫提醒了高馳邦,這會不會是圈套,是不是派遣斥候去偵查一下,高馳邦笑著搖頭,吐蕃軍隊的戰鬥力不強,軍士都是由奴隸組成的,沒有接受過太多的訓練,和訓練有素的鐵血軍對峙,沒有取勝的機會,就算是對方設定圈套,也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再鐵血軍進入吐蕃快半年時間了,從來沒有見到吐蕃軍隊有什麼突出的戰術,這明吐蕃的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中的失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