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退為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高馳邦的空信函,令畢師鐸大為吃驚,他曾經懷疑是不是軍士在送信函的時候出現了失誤,膽大包天的更換了信函,不過仔細看了信函之後,他排除了這種懷疑,畢竟拆開過的信函是完全不一樣的,再說他和高馳邦之間的信函來往,這是絕對保密的事情,也是絕對重視的事情,悉數都是心腹操作的。

畢師鐸很清楚,想要鐵血軍無條件的撤離淮南道,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他畢師鐸還不存在這樣的威嚴,人家李儒沛是王爺,正宗的李唐王室的子弟,鐵血軍又是如此的驍勇,怎麼可能將吃到嘴裡的肉輕輕鬆鬆的吐出來。

畢師鐸所依靠的就是朝廷的敕令,畢竟他是淮南道的節度使。

其實解決這件事情,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方,那就是畢師鐸必須要拿出來大量的錢財,名義上是感謝鐵血軍進入到淮南道平定了叛亂,可惜畢師鐸捨不得拿出來錢財,同時他也沒有那麼多的錢財,十萬大軍的消耗是驚人的,迄今為止畢師鐸都在為大軍的糧餉操心。

缺乏了這個必要的條件,想要鐵血軍撤離淮南道,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就是允許鐵血軍在淮南道佔據的地方徵繳糧草,用以補充大軍的消耗,可惜鐵血軍佔據的地方,都是淮南道比較窮苦的地方,加之這些地方長時間被黃巢佔據,根本就沒有什麼油水了。

不管從哪個層面分析,畢師鐸都拿不出來誠意,給高馳邦寫去信函,無非是想著試探一下,看看鐵血軍究竟是什麼想法,會不會提出來撤離淮南道的條件。

誰知道人家什麼都不說,回來的就是空信函。

多年的廝殺征伐,畢師鐸早就不是當初的毛頭小子了。也學會了控制自身的情緒,分析利弊的事情他還是會做的。

揚州的十萬大軍,目前來說還不是特別的穩定,秦彥和李罕之的影響還是存在的,這些需要用時間來消磨,其次就是高駢在大軍之中也有著不小的影響,這也需要畢師鐸想辦法穩住絕大部分的軍官和軍士,至於高駢的少部分死忠的心腹,慢慢想辦法收拾。

如此的情況之下,淮南道需要穩定。不能夠繼續亂下去了,否則畢師鐸這個淮南節度使是坐不穩的。

畢師鐸的想法不可謂不現實,鐵血軍趕走了黃巢,這去掉了畢師鐸最大的心腹之患,淮南道畢竟是富庶之地,也是產糧之地,只要經過兩三年時間的穩定和建設,慢慢就可以恢復元氣,到了那個時候。畢師鐸可以掌握更多的錢財,能夠更好的撫慰十萬大軍。

可以說淮南道徹底平穩下來,畢師鐸才有可能徹底掌控揚州的十萬大軍。

如今若是要強行的趕走鐵血軍,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是給朝廷上奏摺傾訴。這一點畢師鐸自己都覺得很無聊,且不說李儒沛是王爺的身份,就說鐵血軍暫時不撤離淮南道的理由都是很充足的,什麼大亂剛剛過去。黃州和光州等地需要穩定,故而鐵血軍暫時駐紮在這些地方等等,朝廷見到了這樣的奏摺。肯定不會說什麼的,最終就是預設,可是這個暫時駐紮,對於畢世鐸來說就是要命的。

鐵血軍是如何佔領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的,畢世鐸基本清楚,鐵血軍進入到淮南道,一旦在這裡紮根之後,下一步就是佔據整個的淮南道,包括作為富庶的揚州。

故而給朝廷寫奏摺的事情,一點都不可取,可能為鐵血軍爭取到時間和機會。

第二個辦法就是率領揚州的十萬大軍,以武力威脅的形式,逼迫鐵血軍撤離淮南道。

要是這樣做的,畢師鐸估計自己很快就會失去整個淮南道,十萬大軍不是很穩定,一旦淮南道再次亂起來,身在東都的高駢豈會善罷甘休,那些為秦彥和李罕之鳴不平的軍官,也會冒出來,十萬大軍恐怕還沒有正式發動進攻,就會分崩離析。

這兩個辦法都不可取,也絕不能夠做。

對著空信函和地圖思索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畢師鐸終於做出了決定。

揚州的十萬大軍,抽調一萬大軍駐紮濠州,負責壽州和濠州兩地的秩序,抽調一萬大軍駐紮在廬州,負責舒州和廬州兩地的秩序,其餘八萬大軍依舊駐紮在揚州,負責揚州、楚州、滁州與和州等地的秩序。

畢師鐸的這個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下達。

畢師鐸下達的命令,同樣以情報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送達襄陽的王府。

李儒沛看了這份情報之後,足足思索了半天的時間。

崔安潛進入王府廂房的時候,李儒沛還在看著地圖沉思。

李儒沛早就派人將情報送到節度使衙門,讓崔安潛看過了。

“岳父大人,某還是低估了這個畢師鐸,他這一招以退為進,安排的很是不錯的,難怪他能夠斬殺秦彥和李罕之,統領揚州的十萬大軍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儒沛指著地圖再次開口了。

“人人都說淮南道富庶,其實淮南道的富庶主要是在揚州一帶,反觀黃州和光州等地,皆是較為貧窮的,經過了黃巢和王緒等人的叛亂,這些地方可謂是民不聊生,鐵血軍佔據了這些地方,本來是準備作為跳板,趁機佔據整個的淮南道,畢師鐸卻不給機會。”

“畢師鐸的安排,其實就是拋棄了黃州和光州等地,牢牢佔據揚州,拱衛濠州、廬州與和州一線,將壽州與舒州作為緩衝地帶,避免和鐵血軍的直接衝突。”

“鐵血軍若是不能夠佔據揚州等地,得不償失,僅僅佔據了淮南道貧窮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是為畢師鐸去掉了包袱,揚州的十萬大軍不會遭受絲毫的損失,而且畢師鐸能夠更加集中兵力,牢牢拱衛揚州。”

“看來這是畢師鐸認真思索之後,做出的決定,今後鐵血軍必須要高度重視這個畢師鐸了,他可能不必高駢差到哪裡去的。”

李儒沛說完之後,崔安潛很快開口了。

“王爺,畢師鐸的確有自知之明,他斬殺了秦彥和李罕之,等同於驅逐了高駢,這必然導致揚州的十萬大軍不穩定,若是這等情況之下,淮南道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畢師鐸穩不住十萬大軍,到了那個時候,鐵血軍就能夠輕而易舉的佔據整個的淮南道。”

李儒沛點點頭。

“岳父大人,為今之計,你認為該當如何。”

“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王爺佔據了山南東大、山南西道和淮南道的部分地方,地盤越來越大了,而且能夠透過不懈的建設,獲取到充足的糧草,就算是淮南道的光州和黃州等地,暫時比較貧窮,也只要花費一些精力建設,相信這些地方能夠很快的富裕起來。”

“某以為最為關鍵的,還是王爺推行的措施,有利於各地的穩定,畢師鐸儘管分析準確,能夠知道諸多的利弊,可他是行伍出身,對於民生方面,根本就不熟悉,依靠著不到十個州的地方養活十萬大軍,這在某看來就是笑話了,這些地方的士紳富戶和百姓肯定是無法承受的,也是不能夠長久的。”

“此消彼長之下,王爺只要安心建設好光州和黃州等地,坐看揚州出現動亂,到了那個時候,鐵血軍就能夠以最小的代價,佔領整個的淮南道了。”

崔安潛說完之後,李儒沛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岳父大人真的是厲害啊,這畢師鐸採用以退為進的計謀,想著讓鐵血軍無法堅持,岳父大人將計就計,讓鐵血軍在光州和黃州等地紮根,圍困揚州的十萬大軍,這才是真正的以退為進啊。”

崔安潛也笑了。

“王爺其實早就想到這個計謀了,某不過是說出來罷了,不過這樣做,有兩個方面要注意,其一是迅速給朝廷寫去奏摺,言光州和黃州等地,遭遇到反賊的劫掠,民不聊生,鐵血軍擊敗反賊之後,暫時不能夠撤離,免得飢寒交迫之百姓,因為沒有了生路,再次造反或者是聚嘯山林,那樣前面的平叛就白費了,其二是要求駐紮在光州、黃州、蘄州、申州、安州和沔州的五萬鐵血軍將士,固守地方,不要挑起紛爭,不要給朝廷以口實。”

“岳父大人說的是,這奏摺就請岳父大人代為負責了,還有一個方面,亦需要注意,那就是鐵血軍不可干預地方上的事物,主要任務就是嚴防出現聚嘯山林之土匪,一切的政務俱由地方官府處理,淮南道所屬的光州、黃州、蘄州、申州、安州和沔州等地,悉數有山南東道節度使衙門節制。”

“黃巢雖然撤走了,可影響依舊是存在的,王緒被斬殺了,可抱有佔山為王之心思的刁民也是存在的,這些地方的士紳富戶,遭受了劫掠,尚處於驚魂未定之狀況,地方上的耆老、裡正和甲首被清算和斬殺的比較多,地方官府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百姓,不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如此才能夠真正保持穩定,否則地方上的騷亂還是會存在的。”(未完待續。。)u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中的失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