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產軍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海槍炮廠,工人們正在根據薛鳳祚的指導,製造蒸汽機驅動的衝壓裝置。之前薛鳳祚和梅文鼎製造米尼彈的裝置,是兩人自己用手工打造的手工衝床。

冶煉技術經過宋士慧和宋士意兩兄弟的改進之後,子彈採用了鉛和錫的合金製造,造出了子彈之後,再用石墨和石蠟的混合物塗在表面,這就接近了掛鉛的問題。

手工衝床效率低下不說,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還很高,不同的人操作衝床,因為每個人的力度不同,感覺不同,產生的誤差也較大,所以手工衝床製造米尼彈,一臺手工衝床每天只能生產兩百發左右的子彈,遠遠無法滿足大量裝備線膛槍的需要。

使用蒸汽機來驅動衝壓裝置,不僅僅是節省了人力,而且薛鳳祚在蒸汽機上加上一個限壓閥,使得蒸汽機的轉速可以穩定,再加上齒輪變速,能夠以固定的速度和力度,對需要衝壓的米尼彈進行加工,使得誤差縮小到零點零五毫米之內。

米尼彈的口徑比槍管口徑小零點二毫米,子彈的尾部有個軟裙子,受到膨脹氣體的壓力就會擴張開來,剛好卡住膛線,又密封氣體,又能保證子彈高速旋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裝置安裝好之後,隨著薛鳳祚一聲開工的命令,工人把需要衝壓的子彈放入模具內,把模具放在一條長形的移動滑槽上面。隨後有人開啟蒸汽機閥門,高壓蒸汽驅動蒸汽機,開始運轉起來。有限壓閥的作用,蒸汽機達到一定轉速之後不再加快速度。

“可以開始了!”薛鳳祚說道。

工人推動放入了模具的滑槽,把需要加工的模具推送到工作臺上。隨著機械運轉和衝壓機撞擊的聲音,第一顆子彈加工完畢。接著工人又推動滑槽,把第二個模具送到工作臺上,隨著衝壓機的運轉,第二顆子彈又完工。

送出來的模具落在裡面鋪墊了棉被的箱子內,負責檢測的工人從箱子內取出模具,開啟模具取出子彈,用遊標卡尺測量了一下,合格的子彈就被放在一個圓形滑槽上,不合格的子彈就丟進廢品箱內。有人緩緩推動滑槽,把合格的子彈推送到塗蠟工人面前。工人們從滑槽上取下子彈,以石墨和石蠟的混合物塗抹在子彈上,然後把半成品子彈再放在滑槽上,有人推動滑槽,把滑槽推送的組裝工人面前。

半成品的子彈送到組裝工人面前。組裝工人從滑槽上取下半成品子彈,取出裝好了火藥的紙筒,把子彈固定在紙筒上,這樣一枚紙質彈殼米尼彈就宣佈完工。完工的成品子彈,放在滑槽上,送往包裝工人跟前。

包裝工人都是女工,其中很多是來自北方的難民,她們在這裡找到了工作。女工們把成品子彈放入子彈盒內,一個子彈盒裝十發子彈。

根據需要,一名火槍手可以攜帶三到五個子彈盒。

“有了這套蒸汽衝壓裝置之後,每天至少可以生產兩千發子彈。”薛鳳祚說道。

“這是流水線生產,生產效率確實高多了!如果加快點生產速度的話,每天可以生產三千發子彈。一個月後,就能造出十萬發子彈。如果給一名火槍手少裝備一些,一人裝備二十發子彈,可以滿足五千火槍手的需要。”王羽點了點頭道。

其實一名火槍手有二十發子彈就夠用了,使用米尼彈的線膛槍射擊,估計向對手開火五到六輪,就能徹底打崩對手。

“我們還會加快速度,再生產第二套生產裝置。”薛鳳祚道。

正當王羽饒有興趣的看著米尼彈生產的時候,有人急匆匆的來稟報:“吳軍送信來了,說北方又有大批難民南下!”

“難民?怎麼回事?不是黃泛區的難民都已經安排妥當了?”王羽吃了一驚。

“是新的難民!韃子把北直隸廣平一帶的農民都搶光了,連一粒糧食都不給農民留下,把農民的房子都燒掉了,把他們趕往南方!”來的人回答道。

王羽身邊的王餘佑冷笑一聲:“韃子是故意製造難民,想要把難民趕下來,來吃窮我們啊!哼!韃子打的如意算盤!”

“有多少難民,本藩這裡可以全盤接收!”王羽不屑的回答道。

王餘佑道:“就是有個難題,鳳陽一帶還在韃子手中,從南京到開封最近的路還未打通,不管我們要運送糧食支援難民,還是把難民帶回南方,都需要繞行武昌。”

王羽點了點頭道:“看來,當務之急是儘快攻佔鳳陽!奪取了鳳陽之後,難民可以從開封到鳳陽就不遠了,到了鳳陽之後就能乘坐火車南下。”

“夏季進攻?氣候炎熱,不利於進攻方啊。”王餘佑微微皺起眉頭。

“我們有了這種新型的子彈,完全可以夏季進攻了!”王羽笑著說道,“使用新型子彈,火槍手人數不用太多,五千火槍手,五千套藤甲本藩還是出得起。炮手不需要護甲,有五千火槍手,加上兩千炮手,再加上兩千龍騎兵,足矣打通鳳陽到開封的通道了。”

王羽最精銳的龍騎兵,將會部分裝備上後裝線膛槍。也就在薛鳳祚的蒸汽衝壓車間開始動工的同時,戴倉和戴梓父子的後裝線膛槍車間也在同步開工。

說起來也是挺有意思的,戴倉和戴梓父子建立的後裝線膛槍車間內的關鍵設備,蒸汽鍛壓設備,還是一直反對後裝線膛槍的薛鳳祚幫助他們安裝的。畢竟薛鳳祚是機械科學家,而戴倉和戴梓只是單純的軍火專家。

後裝槍的槍管較短,製造槍管的難度反而比米尼彈線膛槍槍管製造難度低,但是後裝槍的關鍵位置是彈膛和槍機部件,解決漏氣問題是關鍵。以這個時代的技術,還無法完全解決漏氣問題,所以後裝槍單發子彈威力,射程均不如米尼彈線膛槍。

隨著後裝線膛槍車間的開工,原本給龍騎兵使用的雙管長銃已經停止生產,將會逐步以後裝線膛槍來取代。

米尼彈車間完工的同時,後裝線膛槍車間和後裝紙質彈殼子彈車間也同步完工,投入到生產之中。只是後裝線膛槍生產速度滿,目前每天只能生產十支,估計在一個月後,瓊州軍開始北伐的時候,只能裝備三百支後裝線膛槍,全部配備給騎兵。(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