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擠兌龍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朝鮮假鈔案不僅牽涉到普通朝鮮百姓,還牽涉到朝鮮士紳和一部分沒有入旗的朝鮮官員。對於這些手頭擁有大量假鈔的朝鮮人,清軍才不管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假鈔,總之,只要發現有人使用過假鈔的數額超過五十兩白銀者,一律殺無赦,當事人被殺,家裡被抄家,家人都被發配去當奴隸。

因為假鈔在朝鮮半島上已經蔓延了快一年時間了,不僅是朝鮮人手裡有假鈔,就連朝鮮八旗商行,甚至是駐紮朝鮮半島的滿蒙漢八旗手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假鈔。

畢竟大清龍鈔是朝鮮半島上唯一合法的貨幣,八旗兵的軍餉雖然拿的是白花花的現銀,但是他們在朝鮮購買八旗特供品,去煙館抽菸,購買香菸,購買各種日用品,或者去青樓吃喝玩樂,都要接觸到大清龍鈔。

旗人兵營內部有兌換龍鈔,把白銀換成大清龍鈔,以便於在朝鮮消費。出去沒用完的龍鈔,或者是找回來的龍鈔,還能再兌換回來,這是旗人的特權。

但是旗人們找回來的大清龍鈔裡面,就有不少假鈔。這樣旗人也用了假鈔了,可是旗人不小心用到假鈔,卻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其實還有一些旗人明知道拿到手裡的是假鈔,卻也捨不得上交,而是把假鈔給花出去,反正假鈔流入到朝鮮人手中,朝鮮人使用了就是他們自己倒黴。

清軍在朝鮮半島上大開殺戒,因為朝鮮假鈔案在朝鮮殺了個人頭滾滾落地的時候,清廷在北方各地也在查假鈔,只不過力度沒有朝鮮半島那麼大,也沒有殺個人頭滾滾,相對手段還算是比較溫和。

直隸、山東、山西、陝西等使用大清龍鈔的地方都出現了幾乎和真鈔的一樣的假龍鈔,從普通農民到漢人官員,手中或多或少都有假龍鈔,官越大的,錢財越多的人,手中的假鈔自然也越多,畢竟從大清龍鈔發行之後不久,南洋銀行印刷的假龍鈔就進入了北方,已經滲透到清廷控制下的各地。

布木布泰和康熙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把士紳和漢人官員都給殺光的,這些影響力很大的人不小心用到了假鈔,清廷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至於普通的綠營兵、農民和商人,清廷也不會如何處理。遇上使用假鈔的綠營兵和農民,因為數額不大,只是簡單的把假鈔沒收了了事。至於商人,清廷也不太好處理,畢竟和朝廷沒關係的奸商都已經被當成肥豬宰掉了,剩下的商人,多半是和旗人、高官有關係,很多走私生意都是在清廷默許下交易的。

雖說商人手中的偽鈔數額都比較巨大,給清廷和晉商製造了不少麻煩,可是目前清廷還暫時不敢處罰他們,除非一些準備宰殺的肥豬,一般的商人若是被發現使用偽鈔,也就是沒收了偽鈔,並沒有太多懲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儘管清廷採取了拖延時間等手段來限制擠兌現銀,可是假鈔事件,對本來信用度就很低的大清龍鈔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人們變得更加不信任這種鈔票,在京城和各大城市,商人開始哄抬物價,無形中造成了大清龍鈔的急速貶值。

京城,領到了軍餉的程萬才在大清銀行門口焦急的排隊等候,想要把手裡的大清龍鈔兌換成現銀。可是他一大早就來了,前面卻是人山人海,不知道排隊排到晚上能不能輪到,都還是一個問題。

“怎麼那麼多人來兌換?比前一段時間更多人了?”程萬才嘀咕了一聲。

排隊的隊伍中,一名衙役打扮的人說道:“這位老兄,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京師出了好多偽鈔!再不趕快兌換了,龍鈔就要一文不值了!”

……

千里之外,成都通往陳倉的棧道上,一隊隊身穿五顏六色軍服的大軍正行走在山區江邊的棧道上。

身穿藍色棉甲,披著紅色披風,頭戴白色氈帽的是忠貞營的老營兵;身穿舊紅色鴛鴦戰襖,頭戴鵝黃色氈帽的是忠貞營後來招募的兵;身穿土黃色棉甲,頭戴土黃色氈帽的是大西軍和忠貞營合併之後的老兵;身穿嶄新的紅白色鴛鴦戰襖,頭戴六瓣頭盔的,是瓊州軍的四川軍;身穿綠色軍服,頭戴綠色軍帽的,是瓊州軍散兵。還有身上穿著便服,披著一件號衣,頭戴土黃色氈帽的,是輔兵和民壯。

大隊步兵後面,跟著一隊隊炮兵,騾馬的背上馱著拆分開來的火炮,有的騾子馱著一根炮管,有的騾子馱著炮架和車輪。

川陝棧道,無法承受太重的車輛透過,所以諸葛亮當年為了解決後勤輜重運輸的問題,發明了木牛流馬,其實就是手推獨輪車,以適應四川山區運輸的要求。正因為大型的炮車無法從棧道透過,所以助戰的瓊州軍炮兵把火炮拆分開來,用騾子馱運。

這些透過的炮隊,都是山地榴彈炮炮隊,六磅榴彈炮的炮管很輕,只有兩百多斤重,拆解開來,用三匹騾子就能運走一門炮。

跟在榴彈炮炮隊後面的,是臼炮炮隊。

根據王羽同李來亨之間的協議,瓊州軍出動四川軍隊助戰,主要以火槍手、散兵和炮兵來配合忠貞營北伐陝西。

已經升任為散兵把總的徐明走在隊伍中,他已經從軍五年了,可是五年來,除了同小股韃子有過接觸之外,川中瓊州軍從來就沒有打過一場大戰。一開始還有小股韃子來騷擾,但是吃了幾次虧之後,就再也不敢來了。今天大軍終於要出征北伐,徐明心中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恨不得早點抵達陳倉,投入到激戰中。

“弟兄們!大家跟我一起唱!”徐明大喊道。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山路上,一百多名身穿綠色軍服的散兵唱起了嘹亮的軍歌。

曾經是綠營兵俘虜的林二虎,也在散兵隊伍中,因為他的槍法準,在消耗了兩萬多顆子彈的訓練之後,林二虎也扛起一杆線膛槍,成為了一名散兵。

明軍隊伍的前面,以陳水根為首的一批夜不收疾走如飛,在山林之間行走。他們的任務是在主力部隊前面探路,以免大軍在地形險要的山區遭到清軍的伏擊。一路過去,夜不收小隊消滅了不少清軍探子。(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