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楊起隆起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建寧公主痛哭流涕,悲痛欲絕的時候,外面有太監來報:“皇上!老佛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外面亂了!亂了!”

“怎麼回事?”布木布泰站了起來。

那小太監跪在地上:“奴才得到稟報,外面有人造反了!有賊人自稱是崇禎三太子!召集了一群暴民,在京城造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北京城內,楊起隆的部將黃吉和陳益突然發動了起義,楊起隆自稱崇禎三太子,宣稱反清復明,帶著一批沒有忘記大明的漢八旗和包衣奴才,突然爆發。大約兩百多名漢八旗和九百多名包衣奴才參加了起義。

吳應熊的額駙府中,吳應熊聽著外面響起的槍聲和爆炸聲,心中感覺一陣欣慰,他知道楊起隆已經起事了,至少他的大兒子吳世璠可以逃出去。

不過吳應熊自己是沒打算跑了,因為他有他的想法,府中的管家和上等丫鬟都是建寧公主的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建寧公主的監視之下。若是自己要逃離京城,相信建寧公主會不顧夫妻之情,肯定會讓人把自己拿下來送到皇上面前。

吳應熊叫來府中自己的幾名親信:“鼓樓那邊已經打起來了,你們跟著楊起隆去吧!多一幾個人,也多一份力量!”

“小王爺!”那幾名親信跪在地上長跪不起。

“快起來吧!”吳應熊做了個手勢,“本世子是走不掉的!管家吳福是公主的人,只要本世子一離開,就會被他們抓回來!你們趕快走吧!”

幾名親信含淚道:“小王爺!我們不走!要死,我們死在一起!”

吳應熊道:“你們死了,誰來給本世子報仇?快走!留下這條命,今後記得,給本世子報仇!如果本世子遭遇了不幸,你們一定要親手砍下狗皇帝的人頭!”

楊起隆的起義軍人數不多,只有一千多人,但是都裝備了弩機,手銃和威力巨大的手雷,因為起義軍的主力不是旗人身份就是包衣奴才身份,他們平日裡就居住在北京內城,清廷根本就沒有料到,居住旗人的內城居然爆發了起義!

原本真實歷史上,楊起隆起義因為有包衣奴才的家主去告密,結果導致起義失敗。而在這個時空,楊起隆提前了六年發動了起義,可能是八旗特供品的功勞吧,居然沒有一個包衣奴才的家主知道這件事,結果沒人保密,京城一下就亂了。

“點火!”楊起隆大喊了一聲。

起義軍手中的火把向兩邊的旗人住宅投了過去,一排排的旗人住宅燃起大火。時值西北風肆虐,火借風勢,很快就燒成了一片。

京城內的八旗駐防軍隊緊急集結起來,前來攔截楊起隆的起義軍。

首先趕來的,是駐守在東安門附近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八旗軍。

這些駐守在京城內的八旗軍衣甲鮮明,看起來威風凜凜,實際上卻早已是銀樣鑞槍頭,早就腐朽不堪了。那些八旗兵雖然還沒有墮落到後來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樣只能開射程五米,穿甲能力為零的弱弓,但他們因為每天沉迷於遛鳥逛街,聽戲喝茶,抽八旗特供品,這支軍隊早就已經是一群廢物了,他們只能開射程二十米的弱弓,再強一點的弓就拉不動了。射程二十米的弱弓,還不如短銃射程遠。

兩千多八旗軍在狹窄的街頭遇見了一千多起義軍,八旗軍人數雖多,但是在狹長的街頭卻無法施展開兵力,騎兵也無法迂迴攻擊,只能是正面向起義軍發起衝擊。

“放!”楊起隆一聲令下。

弩箭和短銃射出密集的羽箭和彈丸,正面衝過來的八旗騎兵紛紛落馬。

前面的幾排起義軍舉起長槍,衝撞過來的八旗騎兵在狹長的街頭根本無法調頭,也沒有地方可以躲閃。前面的人若是停下戰馬,後面的人又會撞上來,只能硬著頭皮往長槍陣上衝上去。結果一大排八旗騎兵撞上長槍,被紮成了馬蜂窩,雖然撞飛了幾名起義軍,可是八旗騎兵的損失居然遠大於只有步兵的起義軍!

後面的八旗兵剎不住,紛紛撞了上來。衝在比較前面的騎兵,直接就掛載拒馬槍上了。比較後面的騎兵,撞上了前面戰馬和騎兵的屍體,頓時馬失前蹄,跌落下馬。

隨著一陣戰馬和金屬的撞擊聲,八旗騎兵擁擠成一團。

“投!”楊起隆一聲令下,成排的手雷投了過去,落在八旗兵人群中炸開一團團火光,擠成一團的八旗騎兵損失慘重,沒死的戰馬直接驚了群,就在街頭橫衝直撞,把不少八旗兵撞落下馬,很多人被踩成了肉泥。

正白旗和鑲白旗慘敗,其他六旗的八旗兵,還有親軍營、前鋒營、護軍營等八旗禁軍也都動員起來,緊急趕往出事的東城區,去撲滅楊起隆的起義軍。

雖然說京城有不少八旗軍比較早的時候一部分被鰲拜帶走了,去了南方;後來康熙和布木布泰又組建了八旗新軍,被圖海帶走,去了湖廣,目前在京城的八旗軍人數並不多,但是保護皇城安全的八旗禁軍兵力還是要保證的。城內,除了被擊潰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外,其餘的六旗尚有六千京營兵馬,另外還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和健銳營等禁衛軍一萬多人,加上京城綠營,城內兵力有兩萬多人。

清軍人數雖多,在狹窄混亂的街頭卻無法施展兵力,在正面上同起義軍一碰撞,清軍立即潰不成軍。

大火向內城蔓延開來,城內的旗人百姓也是一片混亂,狼狽從住宅內逃出的八旗百姓同大街上亂竄的八旗兵馬擁擠成一團,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再加上有人散佈謠言,說明軍已經殺入城內了,引發了更大的混亂。

人數眾多的清軍不僅無法施展開兵力,反而被湧出來的旗人百姓,包衣奴才擠得困在大街上進退不得,他們又不敢對旗人百姓痛下殺手,因為旗人本來就少啊,八旗乃大清立國之根本,若是旗人死得多了,這大清也就完了。

“大人,局勢大好,我們是否去攻打紫禁城,一舉砍下韃子狗皇帝的狗頭?”楊起隆的部將史國柱提出了建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