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士紳轉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海附近的地價高漲,使得一批士紳看到賣地改行做生意開工廠,或者是組建工程隊修建樓房,修建道路碼頭,利潤比租地高得多了,於是不少士紳紛紛改行,由地主轉變成了商人、資本家和包工頭。

祁班孫有些擔心的問道:“如今江南,都已經不種稻田了,種桑樹和茶葉賺的錢明顯超過了鍾道天,這還不算,都已經開始有人種棉花了。若是天下士紳都發現,種桑樹,茶葉,棉花能賺錢,種水稻的快要活不下去了,那麼大家都不種糧食,改成種這些東西,今後天下豈不是大亂?”

姚廷遴回答道:“自從明中期實行一條鞭法開始,以銀子納稅,江南就已經有很多水稻田變成了桑田茶林,所以天下糧倉從江南變成湖廣。如今我軍攻下湖廣,有湖廣糧倉在,又何愁糧食不足?”

“倘若湖廣士紳也模仿江南,種植桑樹和茶葉呢?如今還有棉花可以種,就算湖廣的土地不適合種植桑樹和茶葉,他們可以種棉花,都比種水稻田利潤高多了。他們看到這一點,難道不會改行種棉花?”祁班孫問道。

姚廷遴還沒回答,方以智卻先回道:“湖廣的佃戶轉變成農場工人了,士紳紛紛把田地租給一些擅長經營土地的小地主。而那些原本家裡有幾十畝地的小地主,如今大量承包農田改建成大型農場,僱傭原來的佃戶來耕種,這樣耕地效率高多了。只是有一點,大型農場使用新式農具,不需要那麼多人了,很多佃戶都被退了佃,他們想種地都沒地方種了,不是南下南洋,就是去廣州上海做工。”

祁班孫道:“男耕女織,乃民人百姓安定之根本,如今農人改行不種地了,上海的紡織廠擁有織工兩萬餘人,又生產大量棉布,農人自家都不織布了。長此以往,農人一不種地,二不織布,這天下不會亂起來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姚廷遴回道:“天下土地何其多也!有南洋,有美洲,還有那大洋中間的南洲,有極北之地的庫頁島和黑龍江口,又怎麼可能沒有土地?”

“倘若天下士紳人人從商,這又成何體統?”祁班孫憤怒的說道。

畢竟祁班孫還是傳統的士子,按當年的社會地位劃分,商人的社會地位很低,屬於低等的階層。儘管有不少士紳也派家裡的管家,親信去經商,可是畢竟不是明面上的,當年的士紳,還是租農田給佃戶,自己讀書考取功名,才是人上人,若是士紳都去從商,那豈不是天下大亂?而且還聽說,王新宇準備改革科舉制度,只懂得《四書五經》的讀書人已經是沒有用了,還按照要求,新增了數學和格物,這樣就卡住了不少讀書人。

除此之外,王新宇還開辦了大量新式學校,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每一名高中畢業的學生,就相當於秀才功名;大學畢業相當於舉人功名。

讀完大學本科之後,還能再考更高一級的學業,考取了碩士,畢業之後相當於貢士;博士畢業之後,就相當於進士。

新式大學的創辦,也威脅到士紳階層的利益。如今士紳階層想要在下面控制民間,在上面有人當官,就不得不讓自己的子弟進入新式學校學習。

另外,官吏制度的改革,也顛覆了當年士紳的觀念。當年的小吏,雖然看起來威風,其實社會地位很低的,透過小吏出身的不允許考取功名這一點就能看出來了,士紳階層其實很看不起小吏。

但是現在官吏制度一改革,小吏也變成有官階了,雖然基層的小吏不入品級,但是只要熬年頭,或者拿出功績出來,都能逐漸提升為九品官,八品官,然後一步步升上去。這樣事實上就把小吏的地位提升到和官員一樣。

只要有秀才功名的,就能進入縣衙當小吏。

原本地方官員要自己掏腰包僱傭師爺,如今師爺也直接擁有官職了,轉變成正式官員,由國家來發工資。其實現在的師爺,已經相當於後來的某某政府秘書長一樣的職務,在知府衙門裡面,地位僅次於知府和同知。

單純從表面上來看,這對那些師爺們來講是件好事,本來師爺一般都是有舉人功名的人來擔任的。從理論上來講,有了舉人功名就能當官。可是沒有那麼多實缺給他們當官,所以在人才濟濟,能夠考取功名比例最高的紹興,就出現了讀書人以擔任衙門書吏為生的謀生手段,從明朝開始,紹興師爺聞名天下。

可是官吏制度改革之後,要擔任師爺職務,卻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為師爺變成了官職,而且存在提升的機會,這樣想要擔任師爺難度也高多了。

衙門中的小吏,如今也發生了變化,小吏必須透過考試才能擔任的。原本衙門裡面一批小吏,都要重新考試,考不過的淘汰出去,另外吸收了一批讀書人來擔任小吏。

不過小吏也不完全都是讀書人,譬如說別的地方的衙役、捕快、白役之類的,考的主要是武功,要求只要能夠認識少量的字就好了,關鍵是要有功夫。

上海府又和別的地方不太一樣了,上海雖然從知縣一路變成了三品知府,但是知府衙門並沒有擴大多少,而是在衙門外面,另外設立了巡捕房,大量招募巡捕來取代原來的衙役捕快。上海的法律和行政權也分開了,除了知府和同知之外,還另外設立一名法官,擁有專門的法院衙門,法院裡面除了法官外,也有巡捕。

姚廷遴說道:“其實天下士紳若要轉型,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他們的產業可以由經營土地變成農場主,工廠主,商人。另外一方面,他們可以把子弟送去新式學校,完成學業之後,就能擔任官員。”

官吏制度其實很早的時候就在緩慢改革了,早在四年前,王新宇就設立了東番科學院,讓學習格物的人也能擁有官職。

如今經過了四年時間,有很多工匠,也都透過考試,獲取了科學院職務,那就是擁有了相應品級的官員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