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清軍夜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鰲拜派遣十二名白甲巴牙喇斥候騎兵,前往明軍大營一箭之地外刺探軍情。

明軍大營內,躲藏在一座帳篷內的神槍手趙興德看著外面的遊蕩的清軍白甲兵,從他的位置距離清兵大約一百二十步左右,他手中這支帶有瞄準鏡的線膛槍可以輕鬆狙殺在外面奔跑的白甲巴牙喇。

趙興德心裡直癢癢的,他瞄準了一名白甲兵的頭顱,恨不得扣動扳機。只要輕輕一扣扳機,那名白甲兵就會變成一具屍體。要知道那是白甲巴牙喇啊!對於狙擊手來講,狙殺一名白甲巴牙喇都是計算五點功勳點的。

類似於趙興德這種神槍手,使用的是帶有瞄準鏡的線膛槍,他們打死普通小兵,儘管也計算入斃敵人數,不過需要擊斃十名普通小兵,才算一點功勳點。而狙殺一名什長,則計算一點功勳點,狙殺一名把總,計算兩點功勳點,狙殺一名千總,計算三點功勳點。狙殺一名白甲兵,就相當於狙殺一名守備了。

可是上面命令他們不得擅自開槍,趙興德只能看著外面的白甲兵,嚥下一口口水,就好像外面那些白甲兵是金銀財寶,可是自己卻不能去搶一樣。

之所以王餘佑不許神槍手對外面的清軍斥候開槍,是為了迷惑清軍,故意隱藏實力,引誘清軍來進攻。

十二名清軍探子在明軍大營外面跑動了兩圈,發現裡面沒有人衝出來,也沒有人向他們開槍開炮,於是有人便變得更加大膽,衝入到五十步之內。

不過這下明軍就對那個傢伙不客氣了,誰讓你靠得那麼近的?

明軍大營內響起數聲槍聲,那名靠得太近的白甲巴牙喇身上連連出現血洞,噴出的血霧同雨霧交織在一起,仰面從馬背上跌落下去。

“賊人火器怎麼還能用?”外面沒有靠得太近的白甲兵面面相窺。

一名佐領道:“賊人是躲在帳篷裡面的,有帳篷擋雨,火器當然可以用!不過這大雨只要連下三五日,賊人營房裡面都溼透了,火藥也受潮了,到時候自然火器不能再用。”

鰲拜本來過來嶽州之後,準備趁著天降大雨的機會出擊,但是他看了明軍的營寨之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明軍的營寨整整齊齊,火器處於帳篷保護之下,肯定可以使用,所以鰲拜要等待,等雨下個幾天,明軍的火器就會失去作用。

綿綿陰雨下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時候才稍小了一點,但是天空的降雨還是下個不停,就好像天漏了一樣。

等到半夜的時候,鰲拜又上了城頭,觀察明軍大營,發現大營內居然還是燈火通明!儘管是下雨天,但是明軍除了掛起很多燈之外,還搭起了一種棚子,裡面點燃篝火。這讓鰲拜十分驚奇:那麼大的雨,那燈是怎麼回事?還有,在棚子裡面點燃篝火,不會把棚頂給燒壞了嗎?

因為距離遠,鰲拜看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其實那些掛出來的燈都是玻璃罩的馬燈,至於那種搭起來,裡面點燃篝火的小棚子,棚頂是鐵皮的,自然不會被燒壞了。

次日早上,出現過短暫的雨停,不過很快又落下了中雨。等到中午,施琅的水師帶著三萬清軍步兵,抵達了嶽州。

“施將軍來了!康親王也來了啊!”城內的知府帶人出城迎接。

鰲拜和嶽樂任何一個人都比施琅和康親王傑書等級要高,自然不可能出城去迎接的。

施琅和傑書進入了城內,到了當成中軍大營的知府衙門之後,兩人見到了鰲拜。

“人都來氣了吧!”鰲拜摸著鬍子點了點頭,“現在我們共有戰兵五萬,水師一萬,輔兵三萬,湘勇五萬,民壯四萬,也有十八萬人了!雖然大部分是烏合之眾,但我們若是能指揮好了,利用雨天,還是有機會出奇制勝!”

鰲拜心裡很清楚,十八萬人馬,只有五萬戰兵能用,就連水師上了岸都起不了大作用,其餘的十二萬人更是烏合之眾。據說湘勇作戰十分勇敢,可是沒有什麼訓練,拉出去和人打就是白白送死。

“相爺!”小于成龍行了一個禮道,“根據學生觀察天象,這雨還要下三天左右。後天晚上的時候,雨會逐漸減弱。以學生看,我們可以在後天晚上去偷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偷營?賊人通宵達旦燈火通明,我們如何偷營?”鰲拜冷笑一聲。他是很看不起這些讀書人在打仗方面指手畫腳。耍陰謀詭計的話,讀書人是有兩下子,可是戰術方面,讀書人根本就不行。想起當年在關外的時候,范文程獻的一些計策,只要是和戰術有關的,皇太極一個都不會採納,不過在政務方面,或者是陰謀詭計方面,讀書人確實厲害。

打仗,是武人的事情,讀書人就不要瞎攪合了。

嶽樂卻說道:“太師,小王覺得,振甲所言很有道理啊!雖然賊人通宵達旦燈火通明,我們無法偷營,可是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打!只要振甲觀察天象沒有錯誤,我們後天晚上發起攻擊。下了那麼多天雨了,明狗的兵營外圍防禦也有損壞,土牆和壕溝肯定都鬆軟了,打下的木樁也不牢固了,寨牆容易塌。最重要的是,明狗的火藥可能會受潮,營帳裡面的地面都是積水,不利於火器發揮。”

“趁著雨天進攻,這倒是可行!”鰲拜贊同了嶽樂的提議。

兩日之後,夜間十點左右,大雨小了下來,清軍開啟了嶽州城門,一共有五萬戰兵和十萬烏合之眾從城內走出,向明軍大營靠近。

雖說鰲拜決定了準備發動強攻,不過清軍在出城之後,仍然是人銜枚馬縛口,熄滅火把,馬蹄也用布包裹,靜悄悄的去接近明軍大營,等到靠近到明軍火光照耀的範圍之內,再發起攻擊,盡可能減少明軍反應時間。

因為明軍厲害在火器,若是給了明軍反應時間,明軍可以進入外圍一圈帳篷內,用火器射殺清軍。如果縮短了明軍反應時間,即便是明軍反應過來,也來不及進入帳篷排出火器射擊的陣型,只能在雨中應戰,那樣明軍的火器就會失去作用。(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