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定國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島上有二十多名蘇祿人,正哇哇亂叫著,衝著正準備登陸的明軍揮舞著手中的武器。

為了保險起見,王新宇下令一次性登陸六十名刀兵,後面跟上十名親兵壓陣。

王新宇覺得十分好奇,這些落後的蘇祿人,僅僅憑藉著獨木舟,怎麼可能來到距離呂宋島近百公裡外的黃巖島呢?

這其實是王新宇不瞭解歷史的胡亂猜測,其實蘇祿人的造船技術不算太差,當年的蘇祿王國,擁有呂宋島、加裡曼丹島、爪哇島、蘇祿群島、納土納群島等各島嶼,雖大部分的蘇祿生番還是處於原始人狀態,但是早在中國宋元時期的時候,航海來中國貿易的阿拉伯人,就把他們先進的文明帶到了南洋島嶼上,同時也給蘇祿人帶來了伊斯蘭教。這也就是後來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信仰穆斯林的原因。至於菲律賓,因為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加上後來美國人在菲律賓經營多年,所以才信仰基督教。

蘇祿人的航海技術並不差,他們可以自由穿行在各島嶼之間,甚至能夠遠渡南海來大明要求封賞。他們除了能造獨木舟,也能造出較大的海船。

而王新宇碰到的這些蘇祿人是沒有經過阿拉伯人傳播文明的生番,儘管是生番,可是他們也有接觸過其他比較先進的同族人,懂得觀察日月星辰在海面上航行。而黃巖島,是他們偶然來過,就記住這個地方了。

具有了一定文明程度的蘇祿人,已經有了佔有土地的概念。當他們發現明軍要上岸的時候,試圖用手中的武器抵抗。

這些蘇祿人的武器十分原始,除了頭領手裡有一把鐵製的刀之外,其他的蘇祿人用的還是石頭武器。

登陸作戰,王新宇的士卒們無法身披鐵甲,火槍手和弓箭手都派不上用場,但他們可以披著木甲登陸。就這些木製的鎧甲,也不是蘇祿人的原始武器所能夠擊穿的。

當六十短刀手乘坐船上岸的時候,島上的蘇祿人用石質箭頭的弓箭向明軍發起攻擊。

蘇祿人手裡那種最原始的弓箭,穿透力極差,箭頭射在木甲上,根本無法洞穿。這些蘇祿人眼睜睜看著明軍跳下船,揮動手中的短刀,向自己衝過來。

“呀!”蘇祿人抓起長矛,向明軍殺去。

蘇祿人的長矛,矛杆是木頭的,矛頭是用石頭打造的,用繩子簡單的捆在木頭上。這種原始的武器,對明軍根本無法構成任何威脅。

六十名明軍士卒踏上沙灘,手中鋒利的鋼刀舞動,刀光所過之處,一道道白虹晃動,刺眼的血劍噴射而出。

這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轉眼之間,二十多名蘇祿人就全部倒在血泊中,而明軍無一傷亡。

而跟在後面壓陣的十名親兵,根本就沒有動手的機會。他們上來本來就不是為了動手的,而是為了壓陣,以免新兵不敢動手殺人,被那些土人逼退回海中,那樣的話就只能他們這些老兵動手了。但沒想到的是,所有的新兵都爭先恐後殺上去,沒有一個人害怕,這明這段時間的訓練還是很有效的,這些新兵第一次上戰場就敢於殺人。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就讓老兵們目瞪口呆了:新兵們面對滿地的殘肢斷體,落在地上的人頭,流出肚子的內臟,這些新兵再也控制不住,紛紛彎下腰來,大口大口的嘔吐。

老兵們並沒有辱罵這些新兵,而是拍著他們的肩膀安慰:“不用怕!第一次上戰場都是這樣的!見過了血,以後你們也是老兵了!”

王新宇站在船上,用望遠鏡看著這場戰鬥。從明軍踏上沙灘到戰鬥結束,王新宇用懷錶計算了一下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分鐘!

島上開始一邊倒的屠殺同時,海面上也在進行一場一邊倒的屠殺:明軍戰船追上兩艘企圖逃跑的蘇祿獨木舟,把它們撞得稀巴爛,狠狠的碾壓到海底。掉在海里的蘇祿人在海水中沉沉浮浮掙扎著,卻被明軍戰船上發射下來的燧發槍子彈打死在海中。

解決了島上和海上的蘇祿人,又是一批船靠上沙灘,王新宇親自帶著一批士卒上了岸。

“時間還早,我們在這裡立個石碑,補充淡水,就直航呂宋島。”王新宇摸出懷錶看了一眼時間,才早上七十分。計算了一下時間,從這裡往正東方向航行,到呂宋島不過五六十海里,以六節的速度航行,到傍晚可以抵達呂宋島的海岸。到了海岸線之後,再往北慢慢尋找自己要找的那片海灣,估計到天黑之前可以找到。

王新宇想:有了懷錶,真的是方便了好多!等到了馬尼拉,賣掉貨物,向那些洋人多買一些懷錶過來,自己手下的幾位骨幹,每個人都要裝備上懷錶,這樣就可以掌握精確的時間。還有這望遠鏡,也要多買幾副來用。

有懷錶,再加上望遠鏡,日後同清軍交戰的時候就能更好的掌握戰場時間,又能遠距離觀察對方的動靜,配合上先進的偵察手段,就能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

一塊石碑在黃巖島上豎立起來,上面刻著:大明帝國黃巖島。後面籤上署名:大明定西伯王羽立,明永曆十四年七月。

黃巖島上的淡水水質還不錯,不僅可以飲用,也能用來做飯燒菜,而且不需要再打井,這些蘇祿人已經挖好水井,明軍水師輔兵只需要從井中打水上來,裝入桶內,就能運回船上。

離開黃巖島之前,島上蘇祿人的屍體被綁上石頭,沉入海底,變成附近海中魚兒的美食。

船隊拔錨啟航,離開黃巖島,向正東航行。

經過一整天的航行,到了傍晚時分,船頭正前方出現了一大片的陸地。

“陸地!陸地!”船上的人們歡呼雀躍。在海上航行了那麼久,終於看到了大片的陸地,人們自然十分興奮。尤其是那些漂洋過海,準備到呂宋島開拓土地的民壯們,他們在海上漂泊了那麼多天,總算是可以腳踏實地,過上安安穩穩的日子了。

“左舵,沿著海岸線往正北方向航行,滿滿尋找海灣的入口!”王新宇讓人傳令下去。他不想讓船隊在這裡隨便靠岸,因為呂宋島西岸的海岸線並不安全。這裡是荷蘭人透過南海去臺灣的必經之路。當年的航海技術還沒那麼高,一般的海船都喜歡靠近海岸線航行。如果在呂宋島的西岸隨便找個地方停靠,很可能被荷蘭人發現。

船隊經過幾個海灣,不過都不是王新宇想要找的那個大海灣,都只是一些很淺的海灣。

王新宇要尋找的蘇比克灣是奧隆阿波部落的領地,這支部落屬於他加祿人的一支原始部落,這是蘇祿人中一支未開化的生番。之前白天他們殺死的那些蘇祿人,是米沙鄢人,大部分不是呂宋島上的,是從別的島移民到呂宋島上居住的一支比較先進的部落。只不過王新宇不知道那些蘇祿人的民族名稱和部落名稱。

天色逐漸黑下來,不過因為是農曆十七,天上的月亮很圓,月光皎潔,照得海面上視野很好。

船隊放慢速度,沿著呂宋島的西海岸線緩緩向北搜尋一路搜尋過去。到了深夜,還沒找到王新宇要找的海灣。

凌晨三,前面的海岸線出現一個大拐彎,原本由南向北的海岸線向東面拐了進去。

船隊也跟著拐彎,繼續沿著海岸線,向東面緩緩航行。

等到了凌晨四多的時候,終於有人大喊:“海灣!海灣!我們找到海灣了!”

王新宇根本就沒睡著,聽到喊叫聲,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躍起,走上甲板,拿起望遠鏡,藉助著月光的照明,向這片海灣觀察。

船隊已經進入海灣,這裡兩邊的山頭聳立,森林茂密,海灣內十分寬闊,海岸線上還不時可以看到河口。往河口內看去,只見河流不算窄,河岸上都是鬱鬱蒼蒼的原始森林。

“肯定是這裡了!這裡就是我要找的定國灣!”王新宇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

但是不僅歷史知識不怎麼樣,而且外國地理很差的王新宇根本就不知道,他費勁了千辛萬苦找到的海灣,其實不是蘇比克灣,而是林加延灣!不過林加延灣也是一個著名的海灣,這裡面航道水深,而且有多條河流在這裡入海,是天然的良港,河流兩邊的土地肥沃,適合耕種。而且因為這個海灣是北面向著大海,西面、東面和南面都是陸地,赤道以北的颱風都是由南往北,陸地擋住了颱風,因此這裡也是一個優良避風港。而這裡的河流入海口,也都是很好的港口,大船可以直接開進河流內。

其實蘇比克灣距離馬尼拉很近,就位於馬尼拉灣外面。只不過王新宇不知道,他把林加延灣誤當成了蘇比克灣。

但是這個錯誤,卻使得王新宇因禍得福,由於林加延灣距離馬尼拉很遠,而且不像是蘇比克灣那樣扼住了馬尼拉的出海口,西班牙人根本不會理會一批距離自己很遠,而且對自己沒有威脅的中國人在呂宋島的中北部開發,也因此王新宇能在這裡穩穩當當的發展,直到他向西班牙人宣戰之前,都沒有遭到西班牙人的仇視。

船隊沿著海灣內的海岸線,向南緩緩航行,到了海灣的底部,前面出現一大片三角洲。

“這裡河流縱橫,山林茂密,附近肯定會有野人出沒!”王新宇道,“我們等到天亮,從這條河流的入海口靠上去,在河口登陸!”

王新宇找到的河口,是後來的阿格諾河口,不過現在這條河流被王新宇果斷改名成延平河。

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有些交錯複雜,需要用船去探路,找到一條航道,進入河流內部就能修建一座大型軍港。目前這裡非常隱蔽,很少有西洋人能夠探險探到這裡。等以後被洋人發現了這裡,王新宇早就在河口修建好炮臺,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都別想進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延平河的兩岸,居住著他加祿人的班詩蘭部落,這是他加祿人一個很大的大部落,後來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也是這個部落的後人。

天色還沒亮,王新宇下令船隊下錨停泊,等待天亮之後,再派出船去探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