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湖廣新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于成龍啊!羅城縣令!在你治下三年,羅城百姓可是對你十分愛戴。”王新宇若有所思的微微頓首。

于成龍拱了一下手:“本官效忠朝廷,造福一方百姓,乃本官盡到本職罷了!”

王新宇問道:“於縣尊可否願為我大明效力?”

于成龍搖了搖頭:“大帥,人各有志,我於某既然身為大清朝廷命官,便不可背叛朝廷!恕某不能答應!若是大帥要殺某,某絕不怪罪大帥!”

“大清朝廷命官?於縣尊可是出生在我大明天啟年間啊!先帝崇禎在的時候,於縣尊還是我大明的貢生,怎麼就成為大清朝廷命官了?”王新宇冷笑一聲。

于成龍道:“先帝崇禎年間,官場黑暗!百姓困苦不堪卻年年加稅!這才逼反了百姓!某在太原參加鄉試的時候,太原考場考官公然行賄受賄,徇私舞弊,某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才辭官回鄉!是大清朝廷給了本官出仕機會!這大清入關之後,平定賊寇,讓百姓過上安穩生活,至少不會餓死百姓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韃子乃關外野蠻人,而大明方才我華夏正統!”王新宇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官袍,又指了指牆壁上掛著的孔子像,“華夏衣冠,儒衫方巾,方乃正統!韃子毀我華夏衣冠,罪不可恕!”

于成龍一時無言以對,過了片刻,他才緩緩開口道:“既然本官出仕為官,當效忠朝廷,以君臣大義為上!不管北面那個皇上是蠻夷還是華夏,本官都應對效忠。”

王新宇心裡想:雖說這樣的清官對清廷有利,如果天下都是這樣的清官,那還怎麼反清復明?不過現在于成龍已經落在手裡,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殺了他也沒多大作用,也起不到警示一些清廷清官的作用。但是放了他又不可能,怎麼辦呢?

有了!把他送走!想到這裡,王新宇道:“既然於縣尊不願當背主的貳臣,那麼本藩也不勉強你了,這樣吧,現在颱風季節還未到,航海走的是南洋航線,你就去南洋看看。等到天氣轉熱,北方航線風浪減小,再去對面的美洲,本藩也不要求你給本藩做事,就流放到海外蠻荒之地開民智,當個教書先生。”

這樣安排,是把于成龍送去海外,讓他到處走走,知道這天下有多大。

“本官既然落入將軍手裡,將軍怎麼安排,本官還能說什麼?既然將軍放過本官一條命,本官謝將軍不殺之恩!”于成龍拱了一下手道。

第二天,是農曆除夕,長沙是前線,駐守長沙的明軍也就沒有過年放假一說。不過畢竟春節是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王新宇還是給明軍改善一下生活。

每一名士卒都得到了一兩銀子的過年獎金,發下新的軍服,讓士卒們可以穿上新衣,好好過個年。

長沙城北大營,降將李天植的大營內,士卒們歡天喜地,殺豬宰羊準備年貨。他們這些粵軍降軍,並沒有受到老牌明軍的歧視,而是得到了和明軍一樣的待遇。幾日之前,就有人給李天植的大營送來十二頭豬,二十只羊,兩頭牛,其他的雞鴨雞蛋不計其數,還有從湘江裡剛剛撈上來的新鮮魚蝦鱉之類的河鮮。

“哇,好多好吃的!”看到那麼多年貨,把總劉崢早就流口水了。

前幾日過小年,已經給他們改善了一次生活了,那天餐桌上,有魚有雞有肉有牛羊肉,都經過精心烹製,做成一道道精美菜餚,讓他們吃得滿嘴是油。

自從李天植跟著尚之信投降了大明之後,士卒們的伙食條件就改善了許多。本來在清軍的時候,吃的是高產的番薯,不要說一年都難以吃到一次葷腥了,就連糙米飯,一個月都很難吃到一次。

加入明軍之後,伙食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平日裡,吃的是糙米雜糧飯,隔三差五的會吃到一次精米,菜餚用的油量挺足,吃到肚子裡不至於很快就餓了。葷腥也是經常有的,隔幾天都會有一頓燒得香噴噴的大肉,或者是燉得酥爛的羊肉,有時候也有包餃子,或者是吃大肉包子。

另外,明軍中還會發下一種叫罐頭的好東西,有紅燒肉罐頭,紅燒魚罐頭,水果罐頭等。罐頭真是好東西啊,外殼是陶罐,上面塞著軟木塞。用刀子撬開軟木塞,裡面裝的都是美味得差點能咬掉自己舌頭的好東西。

紅燒肉罐頭,紅燒牛肉罐頭,一開啟,裡面是燉得酥爛的紅燒肉、牛肉,吃到嘴裡,入口即化,那味道,嘖嘖。紅燒魚罐頭,裡面是燒得香噴噴的紅燒魚,都是海魚,鹹淡適中,特別好下飯,米飯又是隨便新增的,可以敞開肚皮吃個飽。至於水果罐頭,都是糖水水果罐頭,味道非常甜,在這個白糖是奢侈品的年代,有甜味的東西總是讓人特別開心。

儘管他們當的是炮灰,不過王新宇還是很注意不會讓他們白白去犧牲,每次進攻之前,都會準備好充足的炮火準備。他們攻上去的時候,後面還有遠端火力掩護。登上城頭的時候,還會有精銳的王[輔]臣配合,儘可能給他們減少損失。

“來了,發銀子了!”李天植帶著一隊親兵走進兵營。

“發銀子?將軍,是發軍餉嗎?這還沒到發軍餉的時候啊?”劉崢滿臉疑惑。不過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主將李天植已經換了軍服,換上六瓣帽明光鎧,全套都是新的。

“是過年加發的獎金,每個人都有份,排好隊,來領銀子了!普通兵一人一兩,伍長什長一兩半,隊長二兩,把總三兩……”李天植回答道。

士卒們排著隊,每個人都興高采烈的領取了銀子。這加餉銀一兩,對他們來講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平日裡每個人每個月軍餉一兩銀子,但是有人的錢要補貼家用,有的人喜歡抽菸喝點小酒,平時剩下的錢不多。過年多發的一兩銀子,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劉崢是把總,他領到三兩銀子。多了這三兩銀子,又可以買不少好煙了。劉崢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抽菸,特別是高檔煙。普通的南洋紅雙喜他還看不上眼,就愛抽高檔的南洋紅雙喜香菸。三兩銀子,可以買不少好煙。

剛剛領完了銀子,又有輔兵抬著一箱箱的貨物步入兵營內。

“發新衣了!發新軍服了!每個人都有!按照個人的大小自己挑選!”一名輔兵千總軍官拉扯著嗓門大喊道。

劉崢擁擠上去,去領取自己的新軍服。

“把總?把總來這裡!”那名軍官把劉崢引到另外一邊,指著箱子,“把總的衣服在這裡面,自己挑一套!”

普通的士卒換上的是紅色鴛鴦戰襖,頭上戴的是紅纓軟帽,甲就沒有另外發了,還是原來在清軍時候用的背心式的皮甲。而軍官的衣服有所不同,頭上戴的六瓣鐵製頭盔,身上穿的紅色軍服,帶有護臂和護腿的鐵甲。

“終於換上新的軍服了!不用再反穿號衣了!”領到了新軍服的士卒們激動萬分。

換上了正式的明軍紅色軍服,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是正式的明軍了,在今後的作戰中,不再是被推到前面送死的炮灰。

不僅是粵軍,閩軍和桂軍也同時換了軍服,全部換上正式的明軍紅色軍服。

李天植大營的對面,是廣西狼兵的兵營。

劉崢見到對面的兵營內走出幾名換上了明軍軍服的狼土兵,他們的軍服也是紅色軍服,不過每個人都發了藤甲,還有藤製頭盔。平時戴的帽子,和劉崢他們一樣,也是紅纓白色軟帽,戰時換上藤頭盔。狼土兵身上,有五顏六色的裝飾物,這代表他們來自不同的土司,瑤人土兵的軍服有瑤人的特色,苗人土兵的軍服有苗人的特色。僅僅是在瑤人當中,排瑤和過山瑤的裝飾物顏色又不一樣。

“土兵都發了藤頭盔和帶有護臂護腿的藤甲,怎麼我們沒發?”劉崢問李天植。

“給你一樣的武器,你帶上一百人和一百土兵打,你打得過他們?”李天植翻了個白眼,“要是你打得過他們,那李某就去找大帥,給你們申請藤甲!”

劉崢他們無話可說,這些狼土兵的戰鬥力他們是知道的,不要說一百對一百,就算是三百對一百,也打不過他們啊!狼兵戰鬥力太強了,一千狼兵步兵,在平原上都能對一千八旗騎兵沒有問題,若是在山地,一千狼兵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除夕晚上,各大兵營張燈結綵,鞭炮聲隆隆,士卒們端上了大盆大盆的紅燒肉,滷牛肉,燒羊肉,燉魚塊,餃子,還有各種小菜,除夕夜的東西是敞開供應的,能吃多少隨便吃,吃到飽為止。

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能喝酒,長沙是前沿陣地,距離最近的清軍只有十多裡之遙,就算是過年也不允許喝酒,以免清軍來偷襲。

其實就算是過大年,明軍的夜不收、探子、斥候和特工人員們也照常忙碌,就在今天白天的時候,有幾十名夜不收去了北面十多裡的清軍大營附近埋伏,遠距離用線膛槍狙殺了不少清兵,等到清兵追趕出來,夜不收騎馬撤離。

次日一早,大夥們很早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過年的長沙城內,已經顯示出了過年的熱鬧氣氛。雖然這座城市在兩個月前才經歷過戰亂,但是因為長沙是被周召南和任紹纊開啟城門獻了城的,這座城市並沒有遭到多少破壞,城池保持得比較完好。

走在大街上,孩子們都換上了過年的新衣裳,兜裡裝滿了吃食,小女孩頭上戴著花,高高興興的站在街頭,看著男孩子放鞭炮。

長沙因為是剛剛拿下的城市,由南洋公司出面,讓長沙城內的普通百姓都在南洋公司名下找了個工作,過年的時候,公司給這些在他們名下上班的百姓發了工資,並從外地調運年貨進城,便宜賣給當地百姓。

有了充足的年貨,今年的新年,長沙一點都不像是剛剛經過戰亂的城市。

也是因為周召南和任紹纊的功勞,使得長沙之戰中死去的人不多。當然了,有人歡喜有人憂,一些家裡有人參加了湘勇的居民,大部分的家庭男人都被發配去了海外,有少數人家裡的男人在長沙之戰中被殺,家裡失去了頂樑柱。

儘管那些家裡少了男人的家庭,南洋公司也給他們安排了工作,譬如說去紡織廠上班,或者進軍隊醫館上班,在鄉下的發了土地,還是可以保證有足夠的年貨,可是畢竟家裡少了男人,這些婦孺老弱的新年就顯得幾分冷清。

大年初一,新任的大明湖廣總督周召南和湖南知府任紹纊,一大早就出門,給王新宇和白文選兩位王爺拜年了。尚之信和耿仲格兩人的府上也是熱鬧非凡,不少人去他們府拜年。因為尚之信仍然是王爺;耿仲格並不知道其實王新宇已經暗中任命了耿精忠,他還把自己當成王爺了,他手下的人也不知道,也把他當成王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比之下,尚之孝的將軍府就門庭羅雀,顯得冷清了許多。誰都知道尚之孝和尚之信不對付,而尚之信的勢力明顯比尚之孝強得多了,拜年的人都去了尚之信的府上。

千里之外的廣州城、桂林城和南寧城,那些城市收復得比較早,都已經恢復了元氣,城內的百姓張燈結綵,熱熱鬧鬧的過新年。

長沙北面的嶽州、武昌等地,清軍大營內卻是瀰漫著一片悲觀的氣氛。很多人都這樣認為,或許今年的新年,是他們最後一次過年了。最多在半年後,新的戰事就會爆發,在那場大決戰之中,有很多人將會死去。

安慶,清廷的忠實走狗施琅在年前就趕到了安慶。

大年初一,施琅帶著親兵,抬著厚禮,去了鰲拜府上拜年。

“中堂大人!新年好!”施琅向鰲拜拱手行禮。

“施軍門!新年好!”鰲拜拱手還禮。

兩人寒暄了一番,施琅提出:“中堂大人,我軍四十多萬大軍(其中包括輔兵和民壯)雲集湖廣,那麼多人,每天的糧食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若是不主動進攻,賊人只要守住長沙,我軍糧食消耗不起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