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殘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孔四貞和孫延齡等人一路狂奔,後面明軍緊追不捨。

馬雄慌不擇路,帶著清軍卻跑到了江邊。

江面上的明軍水師戰船見到一大群清軍來到江邊,立即靠了上來,一排排炮彈落在清軍人群中,打得清軍雞飛狗跳,慘呼連連。

“殺韃子!”後面的明軍追趕上來。

已經潰不成軍的清軍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馬雄下了馬,帶著一百多名殘兵敗將狼狽不堪逃入一片樹林中。

成排的亂箭鑽入樹林中,清兵紛紛中箭倒下。

馬雄脫掉了身上盔甲,扒了一具清軍屍體身上的衣服,胡亂穿在自己身上,再次跟著殘兵一路狂奔。就在這個時候,前面響起了一陣馬蹄聲,斷絕了這群清軍最後的希望。

到來的是龍騎兵,騎著蒙古馬的龍騎兵抄近路攔截在清軍前面。見到從樹林裡面轉出來的清軍,龍騎兵紛紛下馬,端起火槍扣動扳機。

“砰砰砰”一排槍聲轟鳴,跑在前面的清兵紛紛倒地。

後面的清兵見勢不妙,又縮回到樹林中。

明軍步兵鑽入樹林,開始搜尋裡面殘存的清兵。早已失去鬥志的清兵見到明軍過來,接二連三的跪在地上投降。但還是有十多名清兵從樹林中竄出,一腳深一腳淺的跳進稻田,往前面一座小村子跑去。

“站住!別跑!”後面明軍追趕上來。

“嗖嗖嗖”幾支羽箭射出,前面奔跑的清兵一個接一個中箭,倒在水稻田中。

明軍追了上去,還沒死的清兵再也不想跑了,直接就跪在水稻田中,向明軍投降。

搜尋的明軍沿著田坎小路過去,只見水稻田中東一具西一具,以各種姿勢倒著不少清軍的屍體。其中一具屍體臉向下趴在水稻田最中央,屍體身上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號衣,渾身都是血汙泥漿,後背上插著一支羽箭,身上還有血不斷流入水稻田中,染紅了周圍一片。屍體的頭髮斑白,似乎是一名老兵。

因為這具屍體在水稻田最中間,路很不好走,也沒有士卒過去割屍體的人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搜尋的明軍押著俘虜離去。

天色黑了下來,水稻田中央那具屍體微微動了一下,過了片刻,確定邊上沒有動靜了,“屍體”坐了起來,拔掉自己插在後背上的羽箭,一腳深一腳淺的跑出水稻田,一邊跑還一邊脫掉身上的號衣,隨後就鑽入小樹林中。這個裝死的傢伙正是馬雄,想起剛才的事情,他還心有餘悸。若是有明軍來割他人頭,他就只能投降了。不過還好,沒有人走到水稻田中間去,結果被馬雄矇混過去。

孔四貞和孫延齡還在逃跑,一路過去,清軍人數越來越少,一些“聰明”的往兩邊樹林裡面鑽了,跑得慢的人落在後面,被明軍騎兵追上,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見孔四貞在逃命中,卻還死死抱住手中的包裹不放,孫延齡禁不住怒火中燒:“格格,命都快沒了,你還死抱住銀子不放?命沒了,要銀子又有什麼用!”

孔四貞瞪了孫延齡一眼:“丟掉包裹,我們都沒命了!”

“殺韃子!”就在這個時候,後面又一次傳來了明軍騎兵的喊殺聲。

“格格,這樣我們誰都跑不掉啊!還不如下馬,化裝了逃走。”孫延齡提議道。

孔四貞想了下,覺得騎著馬目標確實太大了,下馬化裝,那樣還有機會逃走。於是夫妻倆跳下馬背,換上小兵的衣服,混在亂軍之中,一路往西逃竄。但是在徒步逃跑的過程中,孔四貞還是死死抱住手中包裹不放。

“真是要錢不要命了!”孫延齡嘀咕了一句。

“我們從那邊走!”孔四貞突然拉住孫延齡在耳邊輕聲說道。

孫延齡明白跟著大家一起走目標太大,說不定就被明軍騎兵追上,於是夫妻倆鑽入了一片丘陵中,往山坡上爬了幾步,兩人爬上一棵大樹,躲在上面。不一會兒,後面的明軍追趕了過去,前面的清兵有很多人沒能跑掉,被明軍追上,紛紛跪地投降。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孔四貞和孫延齡躲在樹上,躲過了明軍的搜尋。

次日一早,孔四貞和孫延齡從樹上下來。

孔四貞開啟隨身的包裹,從裡面取出自己平日裡化裝刺探情報的時候穿的衣服。她自己先換掉了軍服,穿上包裹中取出的衣服,就變成了一個村姑模樣,又把另外一套衣服遞給孫延齡:“換上吧!昨天你還讓奴丟掉包裹,要是丟掉包裹,今天我們就沒命了!”

兩人喬莊打扮成普通老百姓的模樣,便進入一座小村子。

因為兵荒馬亂,村子裡已經十室九空,老百姓被抓的被抓,逃難的逃難,只剩下一些不用擔心自己被抓丁的老頭老太還留在村子裡面。

“嘭嘭嘭”孔四貞觀察了一下,敲了敲一戶人家的門。

“什麼人啊?”屋子裡面傳來一聲蒼老的聲音。

“大娘,我們是夫妻是廣西來做生意的,誰知道遇見兵災,我們身上的一點吃的都沒了,大娘能不能給我們一點吃的?”孔四貞問道。

裡面的老太太打開門,見到面前站著一對相貌出眾的小夫妻,男的高大帥氣,女的長得十分俊美,只是兩人都狼狽不堪,身上的衣服都破了,還有血汙,於是心疼的說了句:“孩子,老嫗這裡也沒有吃的啊,你們先進來喝口水吧!”

孔四貞和孫延齡走進屋子內,只見這是一間十分破爛的茅草屋,屋頂是茅草搭建的,四面的牆壁都是土坯搭建的,就是那種用泥土曬乾了,沒有經過燒製的土磚。屋內破爛不堪,幾塊磚塊上面鋪著一塊破木板就是床鋪,上面堆著稻草。屋內光線昏暗,散發著一股木頭和稻草發黴的味道。

老嫗先給兩人倒了一碗水,之後又轉身,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掀開了睡覺的稻草堆,從裡面取出一小包番薯幹遞了上去:“孩子,拿著。”

若是平時,孔四貞和孫延齡對這種食物連看都不會看一眼,可是現在他們飢腸轆轆,身上什麼吃的都沒有。孫延齡接過番薯幹,抓起來就往嘴裡塞。

孔四貞卻開啟包裹,取出一支金釵,遞給老嫗:“多謝大娘給我們吃的,這是飯錢,還請大娘收下。”

老嫗搖了搖頭:“兵荒馬亂,老百姓苦啊!老嫗的三個兒子都被抓去當兵了,已經五年沒有回來了,恐怕已經死在戰場上了啊!小兒子兩年前出門就沒有回來,據說是被海寇抓走了。老伴,兩個兒媳和三個孫子,前幾天又被官府的一個什麼王爺抓走了,說要打新會!結果他們都死在新會城下了!老嫗已經沒有了親人,要錢財又有何用?”

說著,老嫗老淚縱橫。

孔四貞憤怒的說道:“都是海寇!若不是他們不服王化,這天下早就太平了!”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那廣州城的平南王,當年殺了多少無辜百姓?若不是平南王殺孽太重,還有朝廷的這剃髮易服,海寇還能鬧得起來嗎?”老嫗搖了搖頭道。

孔四貞卻覺得,朝廷並沒有做錯,鎮壓刁民,平定叛亂,本來都是應該的,誰讓李成棟已經歸順王師了,又要叛亂呢?只是現在她也不想再多說什麼。就在此時,孔四貞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

“進去搜!不要放跑一個韃子!”外面傳來一名明軍軍官的聲音。

孔四貞對那個聲音很熟悉,是尚之孝的侍衛隊長尚柱的聲音!如果被尚柱發現了,自己肯定要被抓!想到這些,孔四貞的心一下就收縮了。她連忙央求老嫗:“大娘,外面來的是平南王的兵!他們殺人不眨眼,小女子若是落入他們手裡就完了!還請大娘救救我們可憐的夫妻倆。”

老嫗道:“你們跟老嫗來吧!”

孔四貞和孫延齡跟著老嫗,到了村子後面,躲在一棵枯樹的樹洞內。也因為平南王府軍投降了明軍之後,有軍規規定不得禍害百姓,加上還要搜尋別的地方,這才沒有仔細搜,被孔四貞和孫延齡躲過一劫。

再說勒爾錦那邊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本來騎兵的目標就大,他們又不肯放棄戰馬。加上他們來廣東的時候是坐船來的,要怎麼回去,只懂得沿著江走。現在江面被明軍戰船控制,江邊不能走了,勒爾錦他們就連路都不知道了,只能瞎子摸黑一樣亂竄。

明軍精騎、龍騎、飛騎炮兵和山地兵跟在八旗兵後面緊追不捨,尤其是山地兵,他們用兩條腿急行軍,每天行軍速度居然不在騎兵之下!

勒爾錦被明軍死死咬住,根本不得脫身。

蒙八旗的什麼曼古歹戰術也沒用了,龍騎兵當中有不少線膛槍手,射程遠超過弓箭,試圖回身射箭的,都被線膛槍打成了馬蜂窩。

更何況還有跟隨騎兵一起活動的飛騎炮兵,把明軍惹急了,直接在後面架起炮來,追著清軍的屁股就轟。

明軍山地兵也非常厲害,他們屢次抄小路出現在八旗兵的前面,用兩條腿跑步的山地兵和騎馬的八旗兵比起來,山地兵自然是精疲力盡,但他們不會傻乎乎的直接去攔截八旗兵,而是在官道上挖陷阱,佈置機關,在草叢裡面撒下扎馬釘,在地上挖出陷馬坑,一次次給清軍製造麻煩。

“這南方的鬼天氣,那麼早就熱了!還有南方的地形,實在是不好走!”勒爾錦身上的棉甲早就溼透了,脫下棉甲,一擰就能擰出水來。

路又不好走,沒辦法沿著江走,只能走官道。可是南方的官道不像北方是直的,南方地形明顯複雜得多了,走了沒幾步,前面一條河流,只能沿著河走,也不知道橋在什麼地方。有的地方又是一片丘陵,官道從丘陵中透過,結果明軍山地兵在丘陵上面埋伏,線膛槍發出令清兵心驚膽戰的槍聲,基本上每一聲槍聲響起,都有一名忠勇的八旗兵落馬。

連續幾日逃命,即使是一人三馬,馬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追趕的明軍精騎和龍騎兵也沒好到哪裡去,精騎的頓河馬雖然耐力好,但沒有一人雙馬,幾天追趕下來,馬力也消耗殆盡;龍騎兵騎的是蒙古馬,也是一人雙馬,但是追趕了那麼多天,清軍馬力耗得差不多了,明軍龍騎兵馬力也基本上耗盡。

這時候山地兵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他們的耐力好,用兩條腿行軍。到了晚上,山地兵就乘船追趕,在船上還能睡覺,又不耽擱行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五日後,勒爾錦身邊只剩下十一名白甲兵,六名戈什哈和十七名普通八旗兵,其餘的清兵不是被殺就是投降。而八旗兵又不敢下馬分散逃走,他們不是南方人,一旦脫離了隊伍,地形,氣候,水土不服,外貌的差異,都會要了他們的命。失去戰馬,落單的八旗兵被平南王和靖南王的步兵搜出來,或是被殺,或是被俘。

八旗兵的馬力已經完全耗盡,很多馬都跑死了,可是勒爾錦還是不敢停下。

就在這時候,突然前面一聲炮響,一隊大約五十人的明軍騎兵殺出,只聽到前面一員白衣大將一聲大吼:“順承王勒爾錦速速受死!”

“該死!明狗的騎兵怎麼到我們前面去了?”勒爾錦徹底絕望了。

來的正是王[輔]臣和五十槊騎!他們是乘船來的,其他的明軍騎兵騎馬追趕,五十槊騎卻乘船搶到清軍前面。在船上休息了幾日,所有的人和馬都是體力充沛。王[輔]臣他們下了船後,就騎著馬直奔官道,攔在勒爾錦前面。

明知是死,勒爾錦也沒有懼怕,他拔出厚背大刀向前一指:“只有戰死的滿洲勇士,沒有投降的滿洲旗人!兒郎們,隨我殺蠻子!”

三十多名八旗騎兵揮動馬鞭,驅趕著已經口吐白沫,即將倒下的戰馬,義無反顧的向明軍最精銳的槊騎兵發起了衝鋒。

“來找死的嗎?”王[輔]臣冷笑一聲,“長槊向前,衝鋒!”

五十槊騎排開密集的隊形,一丈八尺長的馬槊放平下來,指向前方,戰馬緩緩加速,向迎面衝來的清軍騎兵衝了上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