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張煌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煌言坐在書房中,翻來覆去看著那支做工精美的英國造,上面刻有bronbess字樣的燧發槍。

“不錯!真是一種好武器!”張煌言感嘆的。

這支槍不需要火繩,晚上也不會暴露目標,而且這種槍的威力也大,裝填也比火繩槍方便多了,裝填速度要快得多。火繩槍的裝填,還得蓋上引火藥的藥池蓋,還需要心火繩,以免火繩不慎燃火藥。而這種槍,都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問題,只要裝填就好,裝填完畢就能擊發。可以燧發槍比火繩槍好用多了。

可是王新宇卻聽艾伯特他們,他們英國人不喜歡這種搶,反而喜歡落後的火繩槍。因為扣動燧發槍所需要的扳機力量比火繩槍要大得多,要很用力去扣動扳機,而且燧發槍也不能保證每次扣動扳機就一定能擊發,有時候燧石會打不著。正因為如此,當王新宇向他們要一百支燧發槍的時候,艾伯特很慷慨的把船上所有的燧發槍全部送給王新宇,自己寧可去用老式的火繩槍。

王新宇以一支燧發槍一百五十兩白銀的價格,賣了五十支燧發槍給張煌言。

“雖然貴了,但肯定是好槍!”張煌言自言自語的。

這種武器,可以轉手賣給江南那些由士紳支援的反清組織,他們手裡還是有錢的,張煌言可以賣兩百兩銀子一支,這一轉手,可以賺到兩千五百兩白銀,很划算的買賣。

其實有不少江南士子和士紳支援張煌言,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外援,就連鄭成功都不可能白給他軍費的情況下,還能支援二十年。江南大儒黃宗羲,就在暗中支援張煌言,還有那個雖然自稱“水太冷,頭皮癢”的錢謙益,雖已經降清,但暗中還是和抗清義軍來往,曾經利用他的關係,給浙江抗清義軍提供了不少幫助。

張煌言還見到了柳如是,曾經是秦淮八豔的柳如是雖然已經徐娘半老,但還是不減當年的風姿。柳如是和錢謙益還有個女兒,叫錢知玉,今年剛剛十三歲,雖然年齡很,但有母親當年的影子,是個美人胚子。真實歷史上,此女後來嫁給趙玉森,人稱趙錢氏。

錢謙益雖然也是貳臣,不過他不是洪承疇那種甘心給滿清幹盡了壞事的貳臣,而是類似於祖大壽那種,投降滿清之後就沒再做什麼惡的貳臣。而且錢謙益告老還鄉之後,還幫了義軍不少忙。

另外還有一件事,王新宇對張煌言提起,希望自己能幫助浙軍訓練。王新宇提出的建議是:他的軍隊留一部分在舟山和浙江沿海,而浙軍需要輪流跟他去南洋訓練,等到練成之後,再回來浙江,那樣軍隊才有戰鬥力。

張煌言問,為何要去南洋訓練?

王新宇回答,自己很快會去呂宋島,打下一塊地盤。那裡面積大,土地也多,可以養活更多的軍隊。而且不僅要訓練陸師,更重要的是要訓練水師。不過王新宇有一句話沒:日後張煌言的水師,將會被改名成大明長江艦隊。至於海洋防禦,是由王新宇自己來擔當。

除了訓練外,王新宇還拿出一張設計圖,是一種帆槳兩用快船的設計圖,這種船長七丈,寬一丈,船頭一門十二磅紅衣大炮,兩舷各有八門輕型佛郎機火炮,有四十副槳,可以在江面上行走如飛,還能逆流而上,直抵武昌、重慶。這種船,是長江上的主力艦。而從洋人那邊購買來的一百五十噸級和兩百噸級私掠船,則充當長江炮艦使用。

另外,王新宇還將會把一批兩百九十噸級私掠船和四百噸級五級巡航艦放到浙江沿海,用來掃蕩清軍水師。

但目前他手裡還沒有那麼多船,所有的計劃實施下去,需要到明年。

對於王新宇提出的這些建議,張煌言都同意了,這畢竟是對他有好處的事情。而且王新宇提議之後,張煌言覺得,這王新宇可是比延平王要好話得多了,延平王不可能那麼盡心盡力的幫自己,而且還因為魯王的事情,兩人有隔閡。但這王新宇,卻能夠儘可能給自己方便。

之後張煌言還試探的問了王新宇,對魯王的事情如何看待?

王新宇回答,自己只是延平王麾下的一員部將,對這些大事情,自己無權決定。

至於王新宇準備帶回去的陶瓷、絲綢和茶葉等貨物,張煌言已經給他準備好了,只要裝上船,就能運走。這些貨物,都是張煌言透過江南士紳從各地採購來的。有不少人暗中幫助抗清義軍,偷偷的運到海邊,由浙軍的船隻運到島上。

“老爺,該出門了!”侍童楊冠玉上來提醒。

“嗯!”張煌言了下頭。

晚餐是王新宇請客,在軍營設下酒宴,宴請浙江軍將士們。

王新宇很清楚,張煌言是他和江南士紳聯絡的一條紐帶,要取得江南士紳的幫忙,就需要張煌言。

士紳階層,是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力量。在後世,就連開國元勳中幾位重要人物,都是士紳階層出身,這證明了士紳階層的威力。儘管江南已經有不少士紳階層已經倒向了滿清,但還是有不少士紳階層仍然心向故國。更重要的是,接下來朱國治將會狠狠的屠殺一批士紳。只要讓自己的特戰隊和特工部隊能夠抓住機會,在朱國治揮動屠刀的一瞬間,先幹掉朱國治,救下江南士紳,那麼這些僥倖活下來的士紳,不用都會完全倒向自己這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新宇的軍營就設在碼頭邊上,士卒們架起木柵欄,搭起帳篷,擺上桌椅,燃篝火。

浙軍官兵們陸陸續續到來,向王新宇道謝之後,便按照職位的高低入座。

“張大人到!”外面的士卒大喊。

所有人全部站了起來,迎接張煌言。

王新宇親自走到大營門口,見到張煌言,行了個禮:“張大人請!”

張煌言在上座落座,先是了幾句感謝王大人宴請各位之類的話,隨後酒宴就正式開始。

上來的酒菜,都是王新宇從當地漁民手裡買來的海鮮,還有從當地收購的一些豬肉,雞鴨之類的。

酒上桌,王新宇端起酒碗站起來,向左右轉了一圈:“各位弟兄們!今日本將軍初來乍到,宴請各位,也是為了混個面熟!日後本將軍還會常來!本將軍承諾,今後會給你們帶來精良的火炮,盔甲和各種兵器!還有,今日本將軍也和張大人商量過一件事:日後浙軍的兄弟們,將會分批隨我去南洋訓練!本將軍也會留人在浙江,幫助各位抵擋韃子入侵!”

聽到王新宇的話,眾人紛紛叫好。

浙軍的武器實在太差了,士兵也沒經過什麼訓練,能有這樣的機會,可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用過酒宴,王新宇把張煌言請到德雷克號上。

“這條船確實好大!和延平王的旗艦有得一比了!”張煌言坐在艦長起居室內,雖然他還不喜歡艦上的西式擺設,也不喜歡洋人因為常年不洗澡留下的一股異味,但對這艘船的巨大,還是十分感嘆。

接下來,張煌言又了句:“王將軍,那些泰西人現在是你的麾下了,他們如此不講衛生,你得糾正他們!”

“泰西人不喜歡洗澡,他們覺得洗澡容易生病。這些,學生可以糾正他們。不過長時間出海,卻沒辦法洗澡,他們在海上一漂就是幾個月,船上淡水都不夠。”王新宇道。忽然,王新宇腦中有了個念頭:海水淡化器!可以製造那個東西,那樣遠洋的船上就能有新鮮淡水可以用了,水兵們不需要再用朗姆酒去兌上那發臭的水喝下去。

接著,王新宇起一件事:“張大人,學生以為,韃子連遭敗績,他們必然會採取比海禁更加嚴厲的遷海令來對付我們!”

“遷海令?”張煌言怔了一下。

“對!”王新宇了頭,“他們可能會把海邊居民遷得更裡面一!現在是距離海邊十五裡以內不許住人,種地。接下來,學生懷疑他們會變本加厲,會遷移到三十到五十裡都有可能!”

“他們這樣,是為了斷絕我們的食物來源吧?”張煌言猛的一拍桌子怒道。

“不錯!所以我們要佔領東番島,還要去打南洋!否則我們真的會因為缺少食物被困死!只要我們在外面開拓了土地,韃子的禁海令和遷海令最終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我們一影響都沒有,反而會導致他們原本應該賺到的貿易利潤,都被走私的人賺走了!”

“難怪你和延平王都要向海外開拓那些不毛之地,你們都想好了對付韃子的對策啊!”

王新宇又起另外一件事:“張大人,韃子的遷海令還沒那麼快下來,希望張大人這段時間能夠利用和江南士紳的關係,多弄一些陶瓷、絲綢和茶葉來,這樣我們在泰西人那裡也不至於斷了貨。等到遷海令下來的時候,張大人恐怕就沒辦法搞到這些貨物了!而且遷海令一下,這些貨物在泰西各國的價格又會上漲不少,我們就能賺更多!”

張煌言反問:“但是現在能弄到多少?弄再多,也有賣完的一天。等賣完了,你還有什麼貨物可以賣給泰西人賺錢的?如果沒了錢,你又如何維持你的水師?”

“請張大人放心!學生早有對策!”

“如何對策?”

“一方面收買韃子官員,讓他們偷偷放開海禁;另外一方面,學生要造大批長江船隻,就是為了進入長江內,把貨物運出來!韃子會搞海禁,會搞遷海令,他們總不能再搞江禁,遷江令吧?倘若他們真能那麼狠,不惜遮斷他們自己的南北交通,那總不能連長江的幾條支流都禁了吧?要是全禁了,他們的漕運,南北交通也都全部癱瘓了,那就是他們自取滅亡!”

張煌言笑道:“要是能夠攻入長江內,又為何不攻下一兩座大城?”

王新宇回答道:“我們就是憑藉水師之利,長江兩岸的大城,能破則破之,不能破的,也不用管。”

張煌言又提出一個問題:“王將軍耗費巨資興建長江水師,若是韃子以木排火,順江而下,又要如何破之?”

“張大人!學生以為,這個問題不難對付!我軍只需多造一些船。韃子木排火下來,用船就能毀掉他們的木排。”王新宇回道。

張煌言站起來:“本官以為,若能北伐,應儘早北伐,以免寒了那些支援我們的江南士子的心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