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英國海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年的臺灣海峽,有不少荷蘭人的船在活動。

本來鄭芝龍和荷蘭人合作過,後來鄭芝龍歸順朝廷之後,雙方鬧翻。崇禎六年,明軍和荷軍在料羅灣展開一場大海戰,荷蘭東印度公司被擊敗,從此經過福建海域的外國船隻都要給鄭芝龍納稅。那段時間,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都被嚇得不敢進入臺灣海峽。可是後來鄭芝龍降清,帶走了大部分水師,鄭成功只帶著九十人逃回金門。後來鄭成功重新發展起來,才有了對抗清廷的能力。這個時候,荷蘭人就認為實力已經遠不如鄭芝龍事情的鄭家軍無法對付自己,於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又開始在臺灣海峽頻繁活動。

海上航行,大明的艦船一律掛出藍色日月旗,以代表大明,同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的船隊區分。日月旗是大明水師旗,而大明的國旗事實上是朱雀旗。但在外國人眼裡,都把日月旗看成是大明國旗,因為他們在海上看到的大明船隻都懸掛這種旗。

船隊乘風破浪,犁開浪花,以六到七節的航速,向東北方向的澎湖列島駛去。

太陽即將抵近海平面,王新宇站在舵樓上,面向左舷,準備欣賞海上夕陽的美景。

“稟報大人!我們後面出現一條軟帆船,已經跟了我們半個時辰了!”李銳突然喊叫了一聲。

王新宇轉身看後面,只見遙遠的海面上有一條白影,遠遠跟著自己的船隊。

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是哪個國家的船隻。王新宇又沒有千里鏡,無法看到那艘船的國旗。當時的千里鏡可是稀罕物,鄭家軍裡面就兩副千里鏡,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怎麼都不可能輪到王新宇這樣的角色使用。

王新宇心裡想:看來我得儘快給我的每一名艦長都配備上千里鏡,要不然今後的海戰很被動。

另外一名親兵林扁問了句:“大人,那不會是紅毛鬼的船吧?”

王新宇伸出大拇指,先閉上左眼,用右眼看;再閉上右眼,用左眼看,估算了一下距離,估算出那船距離自己還有七八海里,距離那麼遠,看不清楚國旗,根本就不知道是哪一國的船,不過可以估算出那是一艘大約五百多噸級的船。

“我不知道是哪一國的船,既然是軟帆船,我們還是心!傳令下去,讓各船做好接敵準備!”王新宇道。

“諾!”林扁傳令下去。

旗艦發出旗語訊號,各艘戰船上,鐘聲響起,在船艙內休息的炮手們紛紛登上甲板,鬆開炮車纜繩,掀開蒙步,把大炮推倒船舷邊上,等待裝填炮彈的命令。

可是對手一直沒有追上來,而是遠遠的跟在後面。

看看太陽已經消失在海平面上,王新宇對親兵們:“天快黑了,天黑之後,對手也不好進攻我們。但晚上我們還是要加強戒備!現在傳令下去,讓炮手回艙內休息。甲板上留下人警戒。晚上全部熄滅燈光!”

農曆十七,一輪圓月從東方海面上升起,照亮了海面。

月光雖然很亮,但還是看不太清楚海面上的船隻。後面那艘船似乎靠近了一,不過那船並沒有燈火管制,而是大搖大擺燃油燈。王新宇從船尾看過去,只見海面上燈光閃動,距離自己的船隊大約不到三海裡。

“不管是紅毛鬼還是泰西人的船,只要我們嚴格實行禁止燈火的軍令,他們就無法繼續跟著我們。”王新宇對親兵們。

就這樣過了一夜,第二天,海面上泛出金色光芒的時候,王新宇他們發現,那條白色的影子陰魂不散跟在自己後面!

王新宇叫來李銳和林扁,對他們:“假如是紅毛鬼的船,一條五百多噸級的船,差不多是四級巡航艦,有紅毛銅炮四十門左右,和我們五條船加起來的炮差不多,而我們還有一些是炮,他們船上可都是大炮!要是紅毛鬼要進攻,我們散開隊形,用鏈彈打他們船帆,打落船帆之後馬上離開,不可戀戰。我們打不過他們,儘量避開,沒必要雞蛋碰石頭。”

“五百燉雞?四雞巡航艦?什麼東西?”水師軍官陳雷不解的問。

王新宇差摔倒,隨後解釋道:“噸級,是西夷人的重量單位,一噸等於我們兩料,五百多噸級,大約是一千一百料,比我們延平王爺的座艦略一。四級巡航艦,是西夷人的法,大概是四十到六十門炮的,叫四級巡航艦。”

李銳問:“那麼一級巡航艦呢?”

“沒有一級巡航艦,那叫戰列艦,大概相當於我們的三千多料,甚至四千料,有各種大炮一百多門!都是重炮!”

“天啊!四千料!那得多大的船啊!”眾人紛紛驚呆住了。

王新宇笑道:“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有戰列艦的!我一定會讓大家都坐上我們自己的戰列艦!”

船隊繼續航行,後面那白影仍然跟著。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陳雷來報:“大人,快到澎湖了!還有半個時辰就能到。”

王新宇了頭:“我們到了澎湖就安全了,紅毛鬼的船肯定不敢進入澎湖!他們怎麼都得考慮一下岸上的炮臺!”

半個時辰後,船隊進入澎湖島。

後面的白色影子沒有跟過來,似乎是在周圍海面上轉了一圈,沒看到王新宇的船隊出來,那艘船就消失不見了。

船隊進入澎湖碼頭停靠,守將楊祖親自帶著兵卒迎上來。

“平西伯親自率船隊前來!路途遙遠,辛苦了!請隨末將上岸休息會!”楊祖抱拳作揖道。

跟著楊祖走進楊府,丫鬟上了茶,端上茶。兩人聊了會,王新宇問了一澎湖的駐防情況,得知這裡兩千多人,水師力量雖然不強,但有炮臺駐守,有十二門二十四磅大炮,還有四十多門其他大炮,有堅固的炮臺,荷蘭人不敢進來。之前澎湖島上還曾被荷蘭人佔領,在這裡修建了淡水補給站,後來被鄭軍所驅逐。

王新宇的船隊在澎湖卸下貨物之後,並沒有馬上啟航。

“楊大人,你派人去那條夷人船還在不在!”王新宇道。

“末將這就派一條快船去看看!”楊祖回道。

澎湖明軍派出一艘槳劃快船,在周圍海域轉了一圈。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快船上的水師士卒回來稟報:“稟報大人!夷人的船不見了!”

聽夷人的船走了,王新宇這才站起來,拱手向楊祖告辭:“本將軍還有公務在身,恕不奉陪,先行告辭!”

楊祖站起,把王新宇送到船上。

船隊拔錨啟航,離開澎湖,繼續向東北方向的舟山群島駛去。

陽光明媚,海水非常藍,白色的海鷗在四周飛翔,天空中一絲雲都沒有,能見度非常高。

“黑!後面又出現一個黑!”有人喊叫。

黑主角近了,雖然這條船距離仍然很遠,到了六七海里的時候就不再靠近,但明顯可以看得出來,還是昨天那白影。

“夷人老是跟著我們!白天不好脫身,各船準備鏈彈!如果他們有敵意,就發鏈彈打掉風帆,我們趁機脫身!”王新宇下了命令。

整整一個白天,後面那船一直跟著,但沒有更靠近,也沒有遠去,而是遠遠跟著王新宇的船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底是哪個國家的船?為什麼一直跟著我們?他們到底有什麼用意?難道是海盜?”王新宇自言自語。

後面緊跟不捨的那艘西洋軟帆戰船,還真的是一艘海盜船,那是一艘紳士海盜船,船名德雷克號,這艘船原本屬於英國皇家海軍復仇級四級巡航艦,一五七八年下水,船長三十七米,排水量五百多噸級,四桅杆,結實的橡木結構,擁有雙層炮甲板,下層炮甲板裝備十八門二十四磅炮,上層炮甲板裝備十六門十二磅炮,船主甲板上面還有兩門三十二磅臼炮,十多門六磅、八磅的炮。這種級別的巡航艦,原本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在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英西大海戰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隨著大批三級護衛艦的服役,已經老舊的德雷克號巡洋艦退出英國海軍,成為了一艘海盜船,這是擁有由伊麗莎白女王頒發的私掠許可證的海盜船。

英國人在擊敗了西班牙人之後不久,不知道怎麼又和荷蘭人槓上了,於是大批擁有皇家私掠許可證的海盜船,就在海上大肆洗劫荷蘭人的商船,給海上馬車伕造成極大的損失。

德雷克號雖然是一艘快九十歲高齡的老艦,而且比起現在英國人下餃子一樣生產的三級護衛艦,已經是落後了,可是因為保養很好,這艘船的效能還是很好,碰上一般的荷蘭巡航艦,英國人有實力輕鬆擊敗他們。

不過德雷克號有倒黴,本來在馬六甲一帶搶劫一艘荷蘭商船。誰知道荷蘭人突然來了兩艘巡航艦,其中一艘是六百六十噸級的赫克託號巡航艦,另外一艘是五百二十噸級的白天鵝號巡航艦。兩艘荷蘭船一陣夾攻,把德雷克號打得落荒而逃。

艾伯特艦長帶著德雷克號一路逃亡,對英國人恨之入骨的荷蘭人窮追不捨。路過馬尼拉的時候,和西班牙人有仇的英國人根本不敢進去補給,只好一路向北逃亡,想要去澳門獲得補給。誰知陰魂不散的荷蘭人一直追到澳門外面,懼怕荷蘭人的葡萄牙人不敢收留英國人,艾伯特艦長趁著荷蘭人不注意只好連夜逃走。

從廣東沿海一路上去,可憐的英國人船上已經沒有淡水,只能喝自己的尿,食物早吃光了,連船上的老鼠都被人吃了,可是附近竟然沒有一個港口可以補給!後來英國人匆匆在一片中國海灘附近停下,派遣船去打了淡水回來。不過還是沒能獲得食物,因為海岸線附近一片荒涼,連個人影都沒有。在途徑廈門和金門的時候,英國人不知道鄭軍和荷蘭人的關係,他們還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歷:以為荷蘭人和鄭芝龍是盟友。既然如此,他們又哪裡敢進入廈門去討要補給?結果發現一支明軍船隊從金門開出,於是在後面跟蹤。

這時候,英國船上不少船員已經得了敗血症,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得下來。

“艾伯特艦長,我們再不上去搶了他們,恐怕我們都得餓死在海里了!”海盜船副官道。

艾伯特放下千里鏡,回了一句:“他們船多,我們靠上去,恐怕要吃虧的。”

副官道:“艦長,要不然乾脆這樣吧,我們上去,向他們表明,我們要購買食物!要不然,再到東面的薩摩藩和德川,那裡也是荷蘭人的地盤,我們的食物根本支撐不到我們回去!”

“這些明國人,是鄭芝龍的人,鄭芝龍是荷蘭人的盟友,我們去找他們?不怕他們把我們賣給荷蘭人?”

“真是見鬼,怎麼清國那麼長的海岸線,連個鬼影都看不到?”

“好像是清國和明國在打仗,清國被打敗了吧。”

副官道:“實在不行,我們繼續往北,從長江口進入清國地盤,向他們要吧。”

艾伯特兩手一攤,苦笑著:“長江口?好像崇明島有炮臺,我們連長江口都進不去。而且我們不熟悉內河的情況,進去就擱淺了!”

英國人這時候十分苦悶:從馬六甲海峽到臺灣,一路上不是西班牙人的地盤,就是荷蘭人的地盤。

“與其等死,不如我們上去!”艾伯特終於下了決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