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戰前會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杭州城,兵部議事廳中,軍事議事處執行官張煌言端坐在大廳正中央的太師椅上,兩邊是王新宇和鄭聰,王新宇身後是負責後勤保障的錢謙益,再兩邊分別是李定國留下的晉王方面代表高文貴和夔東義軍留在浙江的代表袁宗第,再往兩邊排開,有白文選派遣來的代表馬自德,大明首輔郭之奇派來的代表鄧耀,王新宇的軍師王餘佑,還有寧靖王朱術桂、瀘溪王朱慈曠、巴東王朱江、樂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等明宗室郡王派遣的代表,以及江南士族派來的代表顧炎武、魏阱、錢纘曾、潘廷、屈大均等人。

朱術桂他們都在東番,這些宗室對指揮作戰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所以他們也就留在東番沒有出來,只是派了代表來加入軍事議事處。

說實話王新宇也不願意明宗室郡王來參加軍事會議,這些人不要給自己添亂子就好了,反正他們來了也沒用,只會增添麻煩。

“各位,我現在說一下我的作戰計劃!”王新宇指著地圖開始講解。

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要出征了,明軍的計劃是年後出征,先是利用海軍的優勢,運送陸師直取寧紹道,攻克紹興和寧波兩座府城,再把周圍一系列縣城拿下。在上虞、陰山、鎮海等縣城裡面都有內應,明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奪取縣城。

寧紹兩府的綠營兵之前在攻打祁家和於家兩座城堡的時候損失慘重,寧紹道的綠營清軍士氣低落,所以寧紹兩城雖然是府城,卻並不難打。

奪取寧紹道之後,就是奪取浙中平原。主力明軍可以渡過錢塘江,攻克金華、衢州等城,此時留在江西的一枚潛伏的棋子暫時不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拿下金華和衢州後,明軍分兵兩路,一路是從處州(今麗水)山區向浙南攻擊;另外一路是從海面上登陸,攻打浙南的溫州、臨海等地。

等到拿下浙西和浙南之後,再調動浙軍兵力,進入浙南,同時在浙南招兵買馬,招募民壯,修建城池,擋住清軍的反攻。這個時候,佈置在江西的那枚棋子就起到作用了:可以在清軍背後切斷清軍輜重運輸補給線,能配合進入浙南浙西的明軍,襲擾江西之敵,趁勢奪取江西幾座城池,為入閩做準備。

“各位,我們拿下了浙江,再拿下江西撫州、吉安和贛州三府,這樣我們就對福建的韃子形成來了三面夾擊之勢!我們能分別從浙江、江西和海上三個方向威脅福建的韃子!而福建的韃子就剩下一條退路,也就是廣東!到了那個時候,若是耿繼茂識時務的話,相信他會反正!若是他不反正,我們不妨把他趕去廣東,讓尚可喜噁心一下,然後我們再趁勢滅掉尚可喜!”王新宇指著地圖道。

張煌言道:“到時候耿繼茂只剩下兩個選擇,一條路是反正,其實反正對他來講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另外一條路退入廣東。他如果被我們趕去廣東,其實對我們反而是好事。耿繼茂和尚可喜一直不合,本來他的靖南王府也是在廣州,是被尚可喜趕出去的。如果我們再把靖南王趕去廣東,他和尚可喜在一起,肯定會相互傾扎,勾心鬥角。而我們拿下浙江全境、福建全境以及江西的撫州、吉安、贛州三府,我們要消化吸收這些地盤還需要一段時間,恐怕得一年時間來吸收。這一年內,耿繼茂和尚可喜肯定不好好過。”

“那就先讓他們狗咬狗先咬上一段時間,我們再去對付他們好了!”高文貴道。

王新宇冷哼了一聲道:“那個恐怕要讓我們失望了!韃子之間雖然內部也有矛盾,但他們不會真的大打出手,不會見死不救,更不會兵刀相見。這一點上,韃子做得是比我們強來了很多!他們自己有矛盾可以先擱置,先對付我們!所以我們才會一敗再敗,丟失了大部分的江山啊。”

張煌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不錯!老奴當時搞了個八王議政,就是暫緩他們內部矛盾,用來對付我們的。”

高文貴又問道:“我們這樣打下浙江和江西,恐怕前後得一年吧?再消化吸收,還得再一年時間。等我們拿下廣東,還得多長時間?我們晉王府的兵什麼時候可以動手?”

說起來其實李定國還是有私心的,若是瓊州軍、鄭家軍和浙軍三支軍隊拿下南方全部的地盤,再伺機北伐中原,到時候晉王的軍隊還能搶到多少地盤?李定國也在擔心自己以後的實力不足,等天下太平之後,他若是手頭實力不足,會不會被人秋後算賬。正因為如此,高文貴才會問出這樣的話。

“等我們打廣東的時候,你們可以借道安南,進攻廣西!到時候我們從兩面夾擊尚可喜,必然可以一舉破之!”王新宇道。

高文貴又問:“難道我們不能提前出兵?”

“提早出兵有害有益,到時候你們要孤軍面對孔四貞和尚可喜,而且安南肯定也不會那麼老實。提前出兵並非上策!”王新宇道。

高文貴臉上肌肉跳動幾下,但也找不出反駁的話,只能同意了王新宇的提議。

事實上,王新宇的這些作戰計劃,都是王餘佑制定的。

但顧炎武和魏耕等人卻還是對王餘佑制定的這一套作戰計劃不滿,他們幾人相視一眼,低下頭來交頭接耳一番,最後由顧炎武出面問:“都督大人,兩位王爺,還有各位將軍,我們覺得在拿下江西之後,應該先打湖廣,而不是先打廣東!拿下湖南湖北兩地,我們就徹底切斷了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韃子同其他地方韃子的聯絡,到時候尚可喜、孔四貞、耿繼茂和吳三桂都在我們包圍之中,還不是我們想滅就滅了他們?”

“不行!”王餘佑站出來發話道,“要打湖廣,必然要拿江寧!還要攻打安慶!否則我們長江水路不通,如何進攻湖廣?”

最終各方面都沒有異議,同意了王餘佑制定的這套計劃。而李定國、白文選和李來亨他們雖然本人沒在這裡,可是他們的代表也都點頭同意。

具體的實施方案,是先拿下浙江、江西,再打福建,然後廣東和廣西,打廣東的時候,李定國出兵廣西配合瓊州軍作戰。等到拿下了廣東和廣西後,再聯合巴東和川西明軍,夾擊湖廣,四川明軍順流而下;江南浙軍在南洋海軍配合下,逆流而上,攻打江寧、安慶,再打九江、南昌。瓊州軍、鄭家軍聯合晉王大軍,共同攻打湖廣。最終計劃是三路攻擊部隊在武昌會師,把整個長江以南控制在手中。

其中還有個不可預料的因素,就是吳三桂那邊。估計等到清軍局勢不妙,吳三桂這個首鼠兩端的傢伙肯定會來投靠明軍。

等議事廳中只剩下王新宇、張煌言、鄭聰、錢謙益等自己的人,其餘的代表告辭離開後,王餘佑這才提出一個問題:“浙東和浙南作戰,我們有水師便利,運輸糧草的問題還容易解決。但要在浙中平原和江西平原作戰,恐怕都督大人和兩位王爺也都沒打過這種完全沒有水路運輸的仗吧?”

不管是張煌言還是鄭家軍,確實都沒有打過離開水師的仗,離開了水師的運輸,在陸地上糧草運輸問題就沒有那麼好解決。

張煌言點了點頭:“老夫和延平確實沒打過單純的陸戰,打這一仗,我們的糧草運輸的問題比以前要困難得多。”

王新宇回道:“軍師放心好了,江南和東番都已經開始調糧了,杭州、松江和蘇州三府行文各縣招募大批民壯組建運糧隊,軍師大可放心,誤不了事。而且東番也打造了大量的新式馬車和新式獨輪車,可以保障糧草運輸。新式車用的人力畜力省,可以比韃子那些老式車輛多運輸許多糧食。另外,本將也考慮到運糧隊不但要保證我們大軍吃喝,民壯們也得吃飽肚子,要不然哪有力氣替我們運糧食。而民壯我們也給軍餉的,這些老百姓,只要給他們吃飽,還有工錢拿,他們就會賣力。”

王餘佑撫摸著鬍子點頭道:“大帥確實考慮周到!但有一點:我們在浙中和江西中部平原地帶作戰,我們的運糧隊很容易受到韃子騎兵威脅!而騎兵正是我們的弱項!韃子騎兵自然是不敢衝擊我們擁有幾百門大炮的大軍,可是騎兵靈活,根本不需要正面對抗大軍,完全可以迂迴襲擊糧道!對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帥考慮過沒有?”

王新宇聽了王餘佑的話之後大吃一驚,連忙問道:“不知道軍師有何解決辦法?”

王餘佑搖著腦袋道:“要解決韃子騎兵對我們運糧隊的威脅,其實也不難,我們在糧道上多派遣斥候騎兵,佈置大量暗探,建造驛站。一旦發現韃子騎兵,立即通知運糧隊。同時運糧隊也得有精銳部隊保護。另外,在糧道兩邊修築大量的堡壘和崗樓,一旦發現韃子騎兵來襲,就利用這些防禦工事。”

“軍師此計甚妙!”王新宇讚歎道。

王餘佑又道:“不過韃子騎兵始終是我們運糧隊的心腹大患,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得來一次誘餌,用精銳戰兵扮成運糧隊,把韃子騎兵吸引出來,埋伏殲滅!”

“此計具體該如何實施?”王新宇問道。

王餘佑解釋了具體實施方案:改造一部分火廂車和炮車,偽裝成運糧車的模樣,用戰兵化裝成民壯,外面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或者輔兵的號衣,裡面穿甲,混入運糧隊中。等到清軍來襲擊,本來運糧隊就能用大車佈陣的,把車輛放在外面結陣,把清軍誘入射程內,用一窩蜂火廂車一舉殲滅。

“能一勞永逸消滅對我們後勤線威脅最大的韃子騎兵,是最好的辦法!”王新宇讚許的點了下頭。

錢謙益插話道:“各位請放心好了,民壯和糧餉的事情,老夫都已經解決了。王師要收復整個南方,江南士子都非常支援。韃子在江南炮製的三大案,害了多少無辜啊!江南士子們都對韃子恨之入骨,人人都踴躍出人出錢,支援王師。”

“錢閣老一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說起來這些年來,老夫和延平要感激錢閣老!如今我王師能連戰告捷,錢閣老功勞不小!眼看光復中原指日可待,只可惜延平已經不在了。”張煌言感嘆道。

“四位請到老夫府上坐坐,敘敘舊吧!”錢謙益提出了邀請。

王新宇、鄭聰、張煌言和王餘佑等人應邀去了錢府,柳如是指揮下人,忙裡忙外,給幾人備上一桌酒席。

“這裡是江南士子們捐款和出人的名單,蘇州府就有不少人一捐就是五六千兩銀子,還有人捐萬兩銀子的。還有人把自己的佃戶都叫上了,家裡只留下婦孺老弱耕地,年輕人都加入民壯來了。都是朱國治,殺得江南士子害怕啊!老夫告訴他們,倘若王師敗了,大家都沒辦法活命。人都沒了,還要銀子做什麼!”錢謙益拿出一份捐款名單。

雖然瓊州軍和鄭家軍有錢,但張煌言的浙軍卻是窮得叮噹響,浙軍沒有做生意,都是依靠部分稅收和募捐養活。

王新宇接過名單,粗略的看了一遍,放下名單道:“如果總是讓他們捐款養著浙軍,那也不是一個辦法。小侄覺得,我們應該在江南創辦新的公司,吸引江南士子們投資。他們可以得到收益,而我們也能提高收入。特別是浙軍,開辦新的公司,可以解決浙軍的糧餉問題,還能購入新的武器改善裝備。”

“只是讀書人不願意從商,他們寧可買地也不願意經商。”錢謙益道。畢竟在讀書人心目中從商是最低賤的事情。

“不需要他們自己從商,他們出銀子入股即可。”王新宇道。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不過開辦新的公司,會不會影響到你們的生意?俗話說同行是冤家,你們幫我們辦公司,卻要搶走你們的生意。”張煌言問道。

“不影響,市場那麼大,生意是做不完的。”

正在說話間,下人和粗使丫鬟們端著一盤盤酒菜上了桌。

用完餐,王新宇告辭離去。剛走到錢府門口,就有一名小姑娘喊住他:“姑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